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再论武落钟离山应是巴东三里城-就几份古地图与宫哲兵教授商榷.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2259386
  • 上传时间:2022-07-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9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再论武落钟离山应是巴东三里城就几份古地图与宫哲兵教授商榷    郑国晋(湖北巴东县水布垭中心学校,湖北巴东 444300)摘 要:关于清江廪君巴人起源的武落钟离山的具体位置,学术界以前主要有两种认识,一是长阳的“佷山说”,二是宫哲兵教授的“长阳柳山说”,文章提出了第三种认识,即“巴东三里城说”,并就此与宫哲兵教授商榷Keys:武落钟离山;巴东三里城K878.3 :A :1009-8135(2011)02-0032-04武落钟离山位居何处?这是探讨廪君巴人族源的一个核心问题对此,学术界现在有两种观点,一是长阳的“佷山说”,二是宫哲兵教授的“长阳柳山说”笔者与宫教授有一个共同观点,即长阳佷山确非武落钟离山但对于武落钟离山是长阳的柳山还是巴东的三里城,笔者与宫教授有明显分歧近期,宫教授发表新著《武落钟离山在水布垭大坝一带》,以一份民国10年的长阳地图为主要证据,提出“难留城的山峰是柳山一带”、“武落钟离山的中心地区是水布垭大坝与柳山”等观点笔者通过拜读宫教授的“巴人文化”系列文章(《寻找巴人廪君故里——赤穴》、《廪君巴人“武落钟离山”新考》、《巴人“赤黑二穴”考》),认为宫教授的这一新的观点,归根结底仍然是为了“难留城山即柳山”的自圆其说。

      笔者现就这份古地图所引发的“柳山说”进行阐释分析,并结合清杨守敬、汪士铎等绘制的《水经注图》再次说明武落钟离山应是三里城一、地图本身缺乏可信度宫教授在《廪君巴人“武落钟离山”新考》一文中说“2004年10月在武汉大学图书馆线装书库中查到民国10年的长阳地图,地图在柳山位置上清楚地标有地名‘难留城山’难留城山即武落钟离山,在长阳西部,今称柳山[1]这是宫教授提出“难留城山柳山说”的重要依据笔者经过仔细审阅,认为该图的疑点和错误很多,缺乏可信度地图本身没有比例尺标记,无法准确断定地点之间的距离,因而该图中盐井寺与难留城山的距离只能是一个模糊空间如果以现今的距离参考,柳山紧邻盐井寺,按图中所标示的难留城山位于盐井寺与救古坪之间,“盐—救”两地直线距离约25公里,如图比例计算,图中所示的“难留城”已不在柳山范围根据《长阳县志》记载:“长阳县(西)‘有梅子八关’,四在江南,四在江北元时没,以备洞蛮按:八关,为白石、梭草、旧关堡、蹇家园、渔洋关、长毛关、百年关、菩提隘乾隆元年,割江南四关,置长乐县,邑只江北四关耳[2](80)如图所示的“赛家园”,经笔者考察,当地只有一个蹇家园,至今住着蹇姓人家,而没有赛家园,“赛家园”当为“蹇家园”之误写。

      蹇家园位于清江之南,这与《明史》(卷四十四地理五)载“长阳西有旧关堡,西南有蹇家园,南有渔阳关三巡检司”[3](1082)的记载是相吻合的早在乾隆元年蹇家园就隶属于长乐(五峰)县了,民国10年的地图将五峰县的疆域填入长阳县的版图,这是一种错误地图上所示三叉溪、沙河今叫石板溪、泗洋河,枝柘坪不在三叉溪、沙河之间,它位于三叉溪(石板溪)下游的西侧,不处于两河(三叉溪与沙河)之间,傅家堰位于两河之间的上游,枝柘坪与傅家堰不仅不相邻,而且两地相距不下于百里,距离太远同时桥料(桥梁)也不在沙河(泗洋河)以东,它位于沙河以西,只有它才真正位于两河之间长阳自古以来就有“一枝(枝柘坪)、二磨(磨市坪)、三榔坪”的说法像枝柘坪这样自古就很有名气的地名,该图就出现了如此明显的标示错误,更何况“难留城”这样有待考察的古山名呢!所以说,宫教授所持民国十年版长阳地图,其疑点很多,缺乏可可信度,不能当做确认“难留城山”的依据!二、“柳山说”与史料全貌不符《水经注》(夷水)载:“夷水自沙渠入县,水流浅狭,裁得通船,东迳难留城南,城即山也,独立峻绝西面上里余,得石穴,把火行百步许,得二大石碛,并立穴中,相去一丈,俗名阴阳石……东北面又有石室,可容数百人,每乱,民入室避贼,无可攻理,因名难留城也……夷水又东迳石室,在岩层之上,石室向南,水出其下,悬崖千仞,自水上径望见……夷水又东与温泉三水合,大溪南北夹岸,温泉对注……”[4](863-864)(一)柳山不满足是武落钟离山的要件柳山是否就是武落钟离山需要看柳山是否满足上述史志记载中有关难留城山的要件。

      笔者认为柳山并不满足难留城山的上述要件诸如山的特征与难留城的记载不符,榨洞、虎洞所处方位与难留城记载的石穴和避难石室不符,此处不逐一驳论,略举一二加以说明1.柳山南麓即清江伴峡,其流经位置与难留城是不相符的因为盐池温泉位于伴峡以西,夷水(清江)是经难留城山的南面东流而后“与温泉三水合”,清江经伴峡东流怎么也不可能与其西边的温泉相汇合2.根据上述史志记载,“难留城到盐池温泉”的清江段应有一个洞口向南从岩洞中流出的巨大瀑布,这是难留城山与盐池温泉之间的标志性景观,从伴峡榨洞到盐池温泉的清江段是绝对没有这一标志性景观的宫教授的论断中忽略了这一重要地标二)“柳山说”颠倒了清江由西向东、最后注入长江的客观事实《水经注?夷水篇》对清江的流向及沿途所经过的地点记载的非常清楚:“夷水自沙渠入县……东迳难留城南……又东迳石室……夷水又东与温泉三水合……”[4]由此可见,难留城位于盐水温泉以西,这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说,“盐池温泉”既是一个历史坐标,也是一个考古的地理坐标宫教授既已在文中界定“盐阳在长阳与巴东交界处的盐池”,[5]但又不承认“难留城山”位于盐池温泉以西的水布垭方向,而是肯定“难留城山”位于盐池以东的伴峡,这不是违背史志记载、颠倒了清江自西向东的流向吗?三、“柳山说”于情理不符宫教授在《寻找巴人廪君故里——赤穴》一文中,认为“柳山南麓,清江岸边的榨洞是赤穴”并说“榨洞离盐池大约四里路,水流平缓,适合于陶船航行……盐池河在榨洞与盐阳(盐池温泉)之间,它是古代廪君部落与神女部落的天然分界。

      [6]笔者是当地人,对于当地的环境熟悉不过,结合各种史志,笔者认为宫教授的上述观点也值得商榷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巴务相在武落钟离山称廪君后,“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7](2840)表明廪君到盐阳射杀盐水神女夺取食盐资源是走了一段水路的如果说榨洞即为廪君生活的赤穴,那么榨洞距离盐池温泉直线距离最多不超过800米,这样短的距离,廪君大可不必乘土船从清江到盐阳了更何况榨洞洞口下面就是波涛汹涌、水流湍急的牛皮滩,在隔河岩工程下闸蓄水之前,就是航行于新码头与招徕河之间的机帆船对牛皮滩尚且不能逾越,廪君从榨洞出发到盐池舍弃七八百米的陆路近路不走,而偏要乘着简陋的陶船冒着生命危险,从牛皮滩上盐池,这不合符情理根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盐阳水有神女子,止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7]的记载,神女部落所占有的疆土应该很大,古盐阳绝不仅仅指的是盐池温泉这点小地方,而应该指的是包含辐射到周边许多区域的广大地方如果说距离盐池温泉不足800米的榨洞就是廪君生活的赤穴,那么廪君与盐水神女不就是邻居了吗?处于穴居时代的盐水神女住在哪里呢?盐水神女是与廪君同时代的母系氏族部落首领,我想廪君该不会是因为与盐水神女争赤穴而发生战争的吧?如果为了论证榨洞就是廪君生活的赤穴,其他相关内容都忽略不计,这在理论上站不住脚。

      所以笔者认为,宫教授所列举的榨洞考古出土的文物,只能作为盐水神女部落在此生活活动的佐证四、三里城才是难留城宫教授在《武落钟离山在水布垭大坝一带——从一幅古地图分析巴人发祥地》一文中说:“寻找武落钟离山,不能只看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名地物,要有史学依据,古地图是重要的依据之一[8](8-11)宫教授的观点非常正确,笔者还补充一句:对待古地图不能盲从,要识别真伪像民国10年的长阳地图,因其错误太多,就不宜采信试举一例:按此地图的标示,沿傅家堰方向找枝柘坪是肯定找不到的因此,笔者认为:至少宫教授手中的民国10年长阳地图不能算作有价值的古地图笔者于近期获得两份古地图,现提供宫教授参考:一份是清杨守敬《水经注图》,[8](410)该图清楚地标示了“难留城山的所在位置——盐池温泉以西”;另一份是清汪士铎《水经注图》(陈桥驿校释),[9]该图不仅标明了“难留城山位于盐池温泉以西”,而且清楚直观地告诉读者,难留城山在今巴东境内可以说这两份古地图无可动摇地支撑了笔者的“三里城说”王善才教授在《香炉石——我国早期巴文化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一文中明确指出:“武落钟离山应是现今长阳温泉(盐阳)以西的某座山才是合符历史事实的。

      [10](38)那么武落钟离山应是现今长阳温泉以西的什么地方呢?根据《宜昌府志》卷二疆域志载:“难留城山,县西二百余里,一名武落钟离山,交施南建始界……自盐水西北行五十余里,有一山,独立峻绝,名为难留城盐井寺下即盐水,温泉在焉[11](99-100)综合分析,它应是距离盐水温泉西北五十余里位于水布垭镇境内的三里城一带,这也是与《水经注》卷三十七(夷水)记载完全吻合的,是不可动摇的文献依据宫教授说“自盐水西北行五十余里,有一山,独立峻绝,名为难留城中的“盐水非指清江而是指历史上的盐水县县治资丘[5]有混淆史实之嫌因为这句话源自《宜都记》《宜昌府志》、《长阳县志》、《水经注疏》(杨守敬)俱作了引载《宜都记》的作者袁山松属东晋人(卒于公元401年),按长阳的建置沿革,东晋时期尚无盐水县,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设置,因而文中的“盐水”并不是县治,而是地名——清江盐池如果按宫教授的说法“这里的‘盐水’非指清江,而是指盐水县县治‘资丘’”,那么《宜都记》的作者袁山松就是超越时空的“先知”了在史志中,盐水温泉是一个重要地理坐标,清江迳难留城山的南面自西向东与盐池温泉相汇流注入长江,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并且“难留城山位于盐池温泉以西”“位于巴东境内”在(清)杨守敬、汪士铎各自绘制的《水经注图》中标示得非常直观清楚,这是不可否认的古地图依据。

      根据《水经注》记载,从难留城山向东到盐池温泉之间有一个洞口向南从岩洞中流出的巨大瀑布,这一标志性景观位于三里城与盐池温泉之间处于水布垭镇围龙坝下的白水溪,20世纪70年代,当地政府还在此修建了一个装机容量二百五十千瓦的水电站,这是不可否认的地标依据白水溪西边的第一座山就是三里城,加之其地貌特征与史志记载难留城山的地望完全相符,所以笔者认为三里城即难留城,亦武落钟离山Reference:[1]宫哲兵.廪君巴人“武落钟离山”新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陈金祥校勘.民国长阳县志[M].北京: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3][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4][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陈桥驿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5]宫哲兵.巴人“赤黑二穴”考[J].三峡大学学报,2010(5).[6]宫哲兵.寻找巴人廪君的故里——赤穴[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7][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8][清]杨守敬.水经注图:外二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9.[9][清]汪士铎.水经注图[M].陈桥驿校释.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10]王善才.香炉石——我国早期巴文化遗址的发现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1]裴宜喜.宜昌府志[M].宜昌:宜昌雅江印务有限公司,2002.(:于开红)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