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docx
7页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陈 璐(广东商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Summary: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观照下,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讨论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女性主义特点:第一,理想社会的象征——魔法世界是阴性的母系社会,女性特质在这里得到彰显,这些特质是魔法世界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第二,女主人公赫敏的有自我意识独立女性形象颠覆了传统的女巫形象,塑造了一个罗琳心目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第三,男主人公哈利·波特的双性同体的特点体现了追求男女和谐平等的愿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的来源Keys:女性主义;独立女性意识;双性同体I106 :A :1673-2596(2011)01-0114-02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出版便好评如潮,荣获了英国国家图书奖儿童小说奖和斯马蒂图书金奖章奖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语言风趣幽默,主题反映现实和人性,发人深省《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被译成70多种语言,掀起了超越国界﹑种族和年龄的阅读热潮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1岁的哈利·波特失去父母后便来到了姨妈家,过着极其痛苦的日子一直到11岁生日那天,哈利一生的命运才发生了变化,他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被邀请去一个童话般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哈利发现这里到处充满着魔力,他既找着了朋友,又学会了魔法和骑着飞天扫帚打魁地奇,还得到了一件隐形衣,他在这里生活得很愉快但一块魔法石出现了,将关系到世界的现在和未来,哈利在好朋友罗恩和赫敏的帮助下,突破了重重困难,保护了魔法石,没有落入伏地魔手中,终于拯救了世界《母权论》的作者,瑞士人类学家和法学家约翰·雅各布·巴霍芬指出了母系社会文化特点——女性原则的基本内容:爱,平等,自由,统一《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处处闪耀着女性的光辉,即爱、平等、自由的主流价值观赫敏代表的女巫形象像雅典娜型的智慧女神,同时具有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男主人公哈利也受着魔法世界的阴性特征的影响,本身带有女性优点的特征这是他战胜对手伏地魔的力量来源一﹑具有母系社会特征的魔法世界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构建了两个并立共存的世界,一个是巫师们的魔法世界,另一个是普通人类的魔法世界小说中的人物分属于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学者叶舒宪认为:“魔法世界与麻瓜世界的对立,如果从性别尺度来划分,那么魔法世界就等同于女巫的世界,阴性的世界,而麻瓜们的世界则为阳性的世界①读者可以很清楚地判断出来,小说中的麻瓜世界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男性世界以及男性主义的思想,而巫师世界则代表了女性世界和女性主义思想。
母系社会中妇女是氏族的管理者,氏族长负责领导生产、管理生活和对外联络氏族长虽然管理一切,但没有特权,也不能包办代替,充分尊重其他氏族成员的意见,遇到重大事件,她要召开有关会议来决定风俗习惯是调解氏族关系的准则与男权社会对立相反,母系社会充满了爱、平等、自由魔法世界就是一个母系社会的缩影格兰芬多学院寝室管理员麦格教授是个正直而严肃的胖女人,女性作为管理者象征着哈利生活的学院的女性本质魔法世界充满了爱在寻找找魔法石的路上,遇到了位于地下密室的石棋盘,配上比平常大数百倍的石棋子,走错一步,就会棋毁人亡为了闯过此关,搞清事件的真相,没有退路的哈利、罗恩、赫敏三人只好硬着头皮玩这极有可能会丢掉性命的杀戮游戏最后罗恩决定牺牲自己,因为他觉得只有哈利才是完成任务的最佳人选友爱,让三人最终闯过难关哈利可以活下来是因为母亲莉莉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他挡住了伏地魔的“屠刀”伏地魔很强,但无法阻挡爱的力量当邪恶与爱相撞时,邪恶必然受到创伤哈利·波特对伏地魔的胜利就是魔法世界中平等自由力量的胜利纯种”是生于巫师家庭的巫师和女巫麻瓜”是巫师们对人类的称呼所谓“泥巴种”,是指那些出生于父母都是麻瓜的家庭或有一方是麻瓜的家庭。
邪恶一方的伏地魔心怀种族偏见,认为“纯种”巫师高人一等,力图保持魔法界血统的纯正,四处杀戮“麻瓜”和“泥巴种”有魔法的巫师世界与人类世界相对隔绝,但是大部分巫师不同程度地与麻瓜(人类)有血缘关系那些生来有魔法的泥巴种巫师,也是那些没有任何魔法的父母亲的后代所以巫师与麻瓜的关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那些想改变现状,反过来奴役麻瓜的邪恶想法、做法是行不通的,最终,哈利使魔法石没有落入魔头伏地魔之手,捍卫了非纯种巫师的权利,保护了魔法世界哈利的胜利,让每一个弱势者都能谋得生存空间,平等地分享发展机会,彰显了追求平等和自由麻瓜世界是现实的男权世界的写照魔法世界是罗琳构建的一个种族间、男女间平等的人与人间充满爱的理想的完美世界这个理想世界的特质就是女性特质——爱、平等、自由、统一二、赫敏的独立女性意识女主人赫敏是理想化的女性形象,一个具有独立女性意识的代表,她的独立意识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赫敏靠自己努力学习,获得知识,拥有智慧她总是要求自己必须是第一个举手,第一个回答问题,而且回答必须正确她可以记住许多很难的咒语,同时参加几个魔法班的学习赫敏到霍格沃茨不久就成为全年级最聪明的学生,她不仅知道每个问题的答案,还记得读过的每本书的内容,并乐于将自己的知识告诉别人。
她以超出常人的努力来证明自己赫敏独立女性意识的还表现在她不依附男性,有主见能独立地解决问题她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身上,有时她的男性朋友也需要依靠她走出危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当赫敏﹑哈利和罗恩三人被困禁室时,她告诉哈利和罗恩怎样使三头狗睡觉怎样分散管理员的注意力,以便有足够时间逃离禁止入内的走廊这也充分展示了赫敏的才智与哈利的智慧比,赫敏与之难分伯仲如果一个女性想被男权社会接受,她必须要表现脆弱,要接受男性的帮助而男权社会普遍认为男女秉性上的这些差异是与生俱来的,女人天生生性温柔,秉性被动,缺乏进取心,没有大志向,更适宜于服从男性的支配作为女性的自我意识,在漫长的男权制社会下,这种意识是沉睡的、被压抑的和忽视的但罗琳精心塑造的赫敏形象却与众不同,她始终是最勤奋努力的,不放弃自我,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依靠自我力量解决问题,有时还帮助哈利逃出困境罗琳站在人的角度而不是性别的角度,指出妇女天生和男人一样智力发达,有理性,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因而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从而批驳了女性愚蠢笨拙、智力低下的传统偏见赫敏不是一个男性的依附,而是一个有思考和判断能力,已经觉醒了的有自我意识的女性。
三、哈利的双性同体的特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经典理论,不得不提的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双性同体”原是生物学术语,指同一个体身上既有成熟的雄性性器官,又有成熟的雌性性器官;在体型构造及生理特征方面,这些个体都是正常的雄性及雌性的混合物心理学使用这个术语的象征意义来指同一个体既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暨兼具有强悍和温柔﹑果断与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作不同的表现罗琳对哈利的描述是按照女性心中男性主人公或楷模的样子把哈利的特点女性化,所以哈利具有双性气质哈利拥有魔力,装着巫师长袍,骑着飞扫帚扫帚是家庭主妇的象征作为从一个小男孩慢慢成长为男子汉的角度,他具有传统的男性的特征,如勇敢和勇于冒险哈利的男子气概体现在他与伏地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伏地魔劝哈利交出魔法石,否则就杀了他哈利不畏惧死亡,拒绝了伏地魔的要求作为一个11岁的小孩,哈利的勇敢和判断是非的精神令人敬佩与其他学生相比,哈利体现了传统的男性观点的英雄主义气概哈利寻求女性力量,双性同体给了他不可战胜的力量哈利前额的闪电性的伤痕,是他的潜在力量,是他母亲给他的巨大的力量校长邓布利多告诉哈利他的母亲为救他而死伏地魔不知道世界上有爱这种东西,所以不能理解哈利妈妈的行为。
爱是伟大的,是爱使哈利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为爱牺牲的人,即使死了也为所爱的人留下永久保护的护身符伏地魔每次伤害哈利时,哈利的伤疤都会给哈利保护哈利母亲代表了圣母般女性的特征——爱和给孩子保护哈利寻求女性的力量还体现在他尊重女性,听取女性的意见哈利不像他的伙伴罗恩,嫉妒赫敏的才干,而是在有困难时主动向赫敏寻求帮助,并按照赫敏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获得胜利赫敏就是女性的智慧的代表哈利能够每一次都得到别人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的善良,以及他对别人的爱爱的女性原则使得哈利获得力量哈利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特征,并使之和谐,这种阴阳合一可以产生最大的力量《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部小说风靡全球,影响甚广它不是一部女性主义小说,但是它与男性作家的儿童文学不同,罗琳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的女性主义思想渗透在小说中罗琳洞悉到男权社会中种族﹑男女的不平等,男人之间处于劣势的也不能够得到平等待遇书中的女主人公赫敏是唯一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主人公,她睿智,不依靠男性的帮助能独立解决问题,是一个现代新女性的形象哈利的双性同体的特点,使他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阴性的魔法世界是一个美丽而令人向往的乌托邦,承载了人类对美好精神世界的追求。
魔法世界中所蕴含的女性特质,体现了女性对社会发展的巨大的积极影响注 释:①叶舒宪.《哈利·波特》的异教想象及其原型——兼论西方后现代文化寻根思潮[J/OL].http: www.L shtml,2005-7-22.Reference:〔1〕Rowling, J. K.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M]. New York: Scholastic, Inc., 1997.〔2〕弗洛姆埃里希.梦的精神分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3〕叶舒宪.凯尔特文化复兴思潮与《哈利·波特》[J].嘹望新闻周刊,2005(1).〔4〕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2.〔5〕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张海鹏)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