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物理质量分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96405942
  • 上传时间:2022-07-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郧西教研 2011年第166期 郧西县教学研究室 主 编 蔡庆忠2011年12月31日 执行主编 张光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问题冷静反思 以人为本提升质量——九年级物理监测分析杜学红 吕中和一、试题的基本特点(1)依托教材试题的主要载体来源于教材,但稍高于教材,具有“上好新课,注重教材中的重要实验”的导教作用和“用教材学,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导向如来自于教材的改编题有:1、2、5、9、11、13、14、15、16、17、18、21、23、24;利用教材信息与中考典型试题整合的试题有:3、19、22题让学生做题时感到:书中可看,生活中可见,更有中考真题会面2)重生活实际大多数试题都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教材中的原始材料为背景编制而成,较好的渗透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迈向社会”的理念,具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兴趣的作用,让学生真彻地感受到“生活中有物理,物理就在生活中”的导学效果。

      如试题中涉及的“老虎钳的使用”、“病人输液时用的吊瓶”、“牙膏瓶”、“吊扇”、“生活中撬动石头的撬棒”等3)知识覆盖面广试题重点考查了本学期第二教学段十四和十五两章教学内容,涵盖了前期教学部分重点内容,如简单机械试题绝大多数来源于教材,容易题和中档题比例与中考要求基本相当,难度稍大点的题目更具有选拔性4)少数试题小有瑕疵印刷质量欠佳,部分图文看不太清楚,影响学生的答题情绪;当前所学数学知识限制,有一小题学生可以用物理知识解答,但不会运用数学工具(三角函数)计算二、成绩统计情况:本次考试共抽阅试卷1295份,最高分74分(城关镇中),最低分22分1.主要分数段分布:≥70≥70≥64≥60≥59≥56≥50≥49≤40人数332204324876669691006822.各学校分数段分布学校人数>=70>=64>=60>=59>=56>=50>=49<=40城关镇中1804326168981471516城北中学116625495472981014茅坪中学2013661015151土门镇中460816182133353香口中学341414142032321上津中学8401219233456595店子镇中512617212835375关防中学3202671024243湖北口60158915242816景阳中学5011321243140411泥沟中学481822223135371金銮山126223414963961019黑虎中学33049111624264羊尾镇中611414161940442涧池中学3002441014154六郎中学9531130344565666马安镇中8521826314663646观音镇中7041531334663644河夹镇中4311625273139401安家中学160145713130外国语153891113131303.成绩比较性分析(1)本次成绩较好地学校:河夹中学、景阳中学、观音镇中、城北中学、城关镇中、马安镇中,特别是河夹中学上升幅度较大。

      2)成绩不理想的学校:湖北口中学、涧池中学、羊尾中学、关防中学、安家中学,优生成绩不高是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三、学生答卷质量分析1.答题规范性分析:大多数学生的答题卡书写工整、答题比较规范,观音、马安等学校的大部分学生解答作图题都能用碳素笔描黑,多数学生依然用铅笔答题;少数考生的答题卡书写潦草、涂改太多,个别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框以外2.共性错题分析(1)物理规律理解不透彻、运用不灵活第3题题中要求四种方式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机械,部分学生未进行必要的推导直接选A,大部分学生由于不能正确找到D选项中省力杠杆的动力和阻力的力臂,至使错选C第12题考察当滑轮组水平安装时所做的有用功和机械效率,部分学生由于不理解力学里功的含义,更不知道这种安装方式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直接死套公式错填为W=FS,而题中拉力F所做功是总功,导致丢分,第二空题目中给出了拉力F及其做功的功率P和做功时间t,求机械效率,学生对物体移动的距离和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与承担力的绳子段数的关系模糊不清错填为f/F还有第21题第(3)小题:计算拉力做功时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部分学生非要从A'读到B',不会根据绳子末端移动距离与钩码上升的高度(A、B)之间的关系计算。

      第17题中,因为对“物体浮沉条件决定于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理解不够,将牙膏瓶内部分空气排出,再次放入水中后,不少学生认为牙膏瓶:“悬浮”导致错答2) 答题不规范答题的规范性直接影响阅卷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情绪,在网上阅卷的背景下,阅卷教师没有充裕的时间仔细斟酌、辨别考生的答案,会直接影响得分①作图不规范全县丢分严重的是作图题18题其中第(1)题不会正确作出压力的方向或不用字母F表示 第(2)题,共性错误是:不知道撬动石头最小动力的支点应在棒与地面接触点,而不是题中已画出的支点,已画出的支点是出题人故意设置的,想考学生倒底会不会找最长的力臂②物理术语表达欠准确,不严密如:20题“用刻度尺测纸箱的面积S”,21第(5)“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23(2)题让质量不同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部分学生说成“小球滚下时的速度相同”、“小球自由下落的速度相同”、“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或“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等不严密或不准确表述,就是不能准确表述为“小球滚到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或与木块(或纸盒)相撞的速度相同”;第(3)题表述成“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或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等没有控制变量相同;还有部同学错答成“动能的大小与斜面的长度,斜面的倾斜程度、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重力”等错误结论。

      22(4)题很多学生在叙述实验步骤时,“将钩码放入水中不同深度”或“将钩码先漂浮,再悬浮在水中”,这些表述足见学生明明知道要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就是不能准确表达,出现千奇百怪的措辞③解题步骤不完整计算题审题不准、计算不对、解答不全、乱用公式、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等问题屡见不鲜如:24(1)题,要求计算拉力所做的功,很多学生因为没有看清题目误认为物体上升的高度1米就是拉力移动的距离,也有部分学生没有必要的叙述(在直角三角形中,30o角的对边是斜边的一半)过程,直接写出“S=2h”25题中,很多学生直接写出计算的重力结果,没有代入数据的过程;还有部分学生直接用拉力F的3倍作为重物的重力G(没有考虑机械重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对拉力F的影响);在计算机械效率时没有对水中上升的工件进行受力分析,导致有用功确定错误,分析机械效率的变化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依据的主要公式或说理不透彻影响了该题的得分④常用字母表示物理量乱七八槽:重力用F、长度用S、R等(3)错别字曲解了物理意义:摩擦的摩(错写为“磨”)、台秤的秤(“称”)、滚到斜面底端的滚等均出现错别字,不能准确表达物理含义四.后段的教学建议(1)认真分析,真心反思。

      本次考试因绝大部分学校没有时间复习,教学内容本身难度偏大,学生的成绩不理想教师要客观上理解,主观上冷静,不能焦躁,更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要结合本次试题的考查方向和学生的失误点,冷静分析学生的失分原因,更要着重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全面反思,借评讲试卷的机会做好针对性查漏补缺学生眼前成绩不理想,不是决定结果,仅是一个阶段性检测,要切实做好反思与查漏补缺,收获于明年的中考才是战果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名人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每一位九年级老师,一如既往地落实双基,强化实验教学,重视课堂的引领和课外耐心,学生成绩定会有更大地回升2)抓紧时间,结束新课在复习评讲本次考试试卷的基础上,将教学段内容(压强与浮力至热和能部分)立足教材系统复习一遍;下一步完成质量分析后,迅速开始《热和能》部分的新课教学,力争寒假前把本册新课结束3)周密谋划,精心安排明年复习备考教学物理学科的复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八年级内容遗忘时间较长各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通盘考虑,突出重点,精心安排,尽早制定科学可行的复习计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