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荣格分析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改造与发展.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9006905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3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荣格分析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改造与发展 荣格分析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改造与发展 【作 者】陈录生 【作者简介】陈录生 安阳师专455000提要 荣格在心理学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笔者通过对他的分析心理学进行深刻分析之后认为,荣格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运动的叛逆者,他的心理学体系也不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挑战;荣格分析心理学是荣格在坚持弗洛伊德主义的根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改造和发展,这一理论对以后心理科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关键词 分析心理学 集体潜意识 向性检查荣格(G·G·Jung)1875年生于瑞士,原是苏黎世大学的精神病学讲师他从1907年与S·弗洛伊德在维也纳会面开始,积极参与精神分析运动,后来成为弗洛伊德最优秀的弟子之一,被弗氏认作他的“精神上的儿子”和“精神分析的继承人”[①]1911年在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上,由于弗洛伊德的积极举荐,荣格被推选为主席但在1912年以后,荣格与弗洛伊德在一些学术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他们相互指责,以至在1914年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从此,荣格打起了“分析心理学”的旗帜,并潜心研究,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心理学体系由于荣格的复杂经历和曲折的学术道路,至使心理学界对他的理论体系的评价很不一致。

      有人把它完全纳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之中而不加区分;有的则认为其理论体系错综复杂,神秘莫测;也有人认为荣格的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背叛和“变节”[②]因此,深入分析荣格心理学理论体系,客观地评价其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是十分必要的荣格曾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运动,又怀着惋惜的心情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中走出来,构建了分析心理学体系他们之间不寻常的关系决定了荣格分析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既有各自的独特性,也有它们的共同性,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反映出来首先,在对“力必多”实质的理解上,荣格与弗洛伊德之间存在分歧也正是这种分歧的加深,导致他们最后的分手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把“力必多”理解为单纯的性欲,比如幼儿初期的“恋母情结”就是性欲所致在一些研究中,他甚至把“力必多”看作性欲的同义语而荣格对“力必多”的理解则很广泛,认为“力必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既表现在生长和生殖过程中,也表现在人的需要、动机和活动中例如,幼儿初期,性欲还没有从整个生命力中出现,“恋母情结”只是对母亲喂奶的一种依赖,是“力必多”生命力的营养和生长机能的表现,还不能视为性欲;当儿童长大了,性机能得到发展,这些营养和生长机能才可能“联结”上性爱的内容。

      正像荣格指出的,“力必多的生命力只有当青春期以后才具有异性爱的形式[③]应该指出,虽然荣格与弗洛伊德在关于“力必多”的理解上存在明显差异,但他们都受生物遗传论和唯意志论的影响,都承认“力必多”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推动力在关于“力必多”能量活动规律的解释方面,荣格继承了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用能量守恒的热力学原理以及牛顿第二定律反作用原理来说明“力必多”能量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其次,在对人的意识水平的层次分析方面,荣格与弗洛伊德也不尽相同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生活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但他十分重视的是潜意识,认为它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和最活跃有力的因素,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荣格也强调潜意识,并进一步把它分为“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两类,他根据神话和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得出结论:在潜意识中,个体潜意识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是集体潜意识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是遗传的先天倾向,所以它不需要经验的帮助,即可以使一个人的行为在类似情况下与他的祖先相似荣格还认为,集体潜意识是人类发展意识和潜意识的共同基础荣格和弗洛伊德一样,都重视并强调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都把它作为自己理论的核心内容,这是他们的心理学理论的又一个共同之处。

      其三,在研究方法上,荣格和弗洛伊德都放弃了实验室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而坚持使用临床观察法和治疗分析法所不同的是,荣格又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并使用了一些新的研究模式和方法,其中主要有词汇联想法、症状分析法和病史分析法词汇联想法是用一张写着100个单词的表,让被试(患者)读,要求每读完一个词就尽快地说出自己所想起来的第一个词,然后根据对单词的反应时、皮肤电及呼吸的规律性等的记录,用一定的指标找出患者的“情结指示词”,并分析其“情结”所在症状分析法是借助患者对症状的联想,来观察、分析患者的精神结构的方法病史分析法是对患者生活史上某些偶然巧合的事件广泛搜集和考查,以发现其人格特点的方法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对睡梦和幻想进行分析,去发现患者潜意识的内容在上述这些方法中,荣格最常使用的是词汇联想法,他广泛地应用这一方法去积极构建自己的分析心理学体系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荣格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虽然有差异,但也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和紧密联系,这说明荣格在离开弗洛伊德之后没有背离精神分析理论,而是在继承弗洛伊德学派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修正和发展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荣格分析心理学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修正与发展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理论;二是确立了内倾和外倾的心理类型学说。

      集体潜意识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也是荣格强调最多、研究最广泛的内容之一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是人类自原始以来世世代代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并“沉淀”在每一个人的潜意识深处,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投影”[④]荣格还认为,“集体潜意识是全人类所普遍具有的,它的内容在全世界每个地方都能发现[⑤]集体潜意识来源于遗传,并可以维护个体生存和种族繁殖,具有营养和生殖的功能荣格解释说,神话、图腾、不可理喻的梦等,往往包含人类心理经验中一些反复出现的“原始表象”,它们就是集体潜意识的表现,即“原型”[⑥]荣格强调指出,对于每个时代的人都必须有的经验,如出生、死亡、男人、女人、太阳、母亲等,都有一个相应的原型荣格虽然认识到原型存在的广泛性,但他详细描述了五种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原型:1.女性侧面(Anima) 这是指男性心理中的女性成分或意向,它由男性在漫长岁月中与女性交往所获得的经验而产生2.男性侧面(Animus) 这是指女性心理中的男性成分或意向,它由女性长期认识男性所获得的经验而产生3.人格面具(Persona) 这是指一个人公布于众的那部分自我,它是由于人必须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而产生的原型4.阴影(Shadow) 这是指心理经验中最隐蔽和最深层的部分,它使人具有不道德、攻击、狂烈等倾向,是“使我们感到羞耻,而我们宁愿否认存在我们身上的东西”。

      [⑦]5.自身(Self) 这是指心理中能够协调各种经验的部分,它具有“统一和改造所有对立因素的那样一种功能[⑧]荣格的心理类型学说,是根据“力必多”的向性特点而提出的,也是他的集体潜意识理论的引申1931年,荣格首次提出了心理的两种类型,他认为,人在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时,“力必多”有两种定势性的流向:一种流向主观世界,叫内倾;一种流向外部环境,叫外倾内倾者安静,富于想象,爱思考,怕羞、退缩、交际面窄,适应环境困难,缺乏实际行动;外倾者活泼,情感外露,喜欢外出,善交际,随和,当机立断,不拘小节,易于适应环境,但有时轻率和轻信荣格认为阿德勒属于内倾的人,而弗洛伊德属于外倾的人 在内倾和外倾两种倾向的基础上,荣格又提出心理活动的四种基本机能,即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感觉是指人对现实事物的感受;思维是人赋予事物一定的意义,并予以理解;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主观评价,它与喜欢和厌恶有关;直觉是人在没有事实和资料作依据时,对未来和过去的预感和推断在上述四种基本机能中,感觉和直觉是相互对立的非理性机能,而思维和情感则是相互对立的理性机能荣格认为,一个人只有在两种倾向和四种基本机能共同活动、协调发展时,才能形成最理想的个性心理品质。

      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常见的是一种倾向和一种基本机能占优势因此,荣格根据两种倾向和四种基本机能的不同组合,把人的心理分为八个类型(见下表),并具体分析了各类型的表现 内倾 外倾理性 思维 思维内倾型 思维外倾型情感 情感内倾型 情感外倾型非理性 直觉 直觉内倾型 直觉外倾型感觉 感觉内倾型 感觉外倾型 荣格上述两方面的理论,是他的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但是,这些理论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在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特别是其“力必多”思想和观点荣格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实践说明,荣格“并没有背离精神分析的根本原则”,只是“在一些主要概念上进行了修正和补充”[⑨]这种“修正和补充”不仅对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改造和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而且对以后心理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影响作用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荣格与弗洛伊德“分裂”的过程应该说,荣格既是弗洛伊德的挚友,又是弗洛伊德主义最忠诚的信徒只是到1912年,荣格发表了《无意识心理学》一书,在一些学术观点上与弗洛伊德产生了分歧,由于他们都坚持各自的观点,使得分歧进一步加剧在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弗洛伊德是不容许有意见分歧的”,[⑩]就是对已经成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的荣格也不留情,仍然宣布他不再是精神分析学者。

      1914年,荣格不得不离开了弗洛伊德,独立进行研究工作,但是在学术水平、勤奋精神和创造性等方面,“荣格对弗洛伊德还是很景仰的”11)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事实看出第一,荣格始终坚持了“力必多”的概念弗洛伊德的许多弟子在离开弗洛伊德之后,往往回避甚至抛弃“力必多”,但荣格却仍然把它作为自己理论的主要概念,并扩展其含义即使对弗洛伊德“力必多是性的欲望和潜力”这一观点,荣格也没有完全抛弃,而是把性因素作为“力必多”内驱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像麦独孤在《变态心理学大纲》中指出的那样:“荣格区分出两大类基本的力必多,即性的和营养的第二,荣格承认“力必多”引起的“恋母情结”恋母情结”是当时人们批判最多的内容之一,对此,荣格首先承认其存在,但进行了具体的解释他认为这种情结是原始部族所遗传下来的,并存在于集体潜意识的“原型”之中上述事实说明,荣格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运动的叛逆者,而是在坚持弗洛伊德主义根本原则的同时,对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和发展荣格心理学在心理科学发展史上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是分析心理学体系中最具独创性的理论这一理论看到了社会影响对人的心理形成的意义,不仅对以后社会心理学产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社会学、人类学等的研究亦有较大影响。

      此外,荣格在集体潜意识理论中提出了“自我实现”的概念,并把帮助个人达到自我实现作为他的治疗目的,这一思想对罗杰斯、马斯洛等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颇具启发意义荣格还用集体潜意识理论对文艺作品中的原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他指出,艺术品感染力的秘密“归根结蒂不是反映作者个人潜意识的内容,而是置根于超个人的、更为深邃的集体潜意识”12)这一观点在西方具有广泛的影响,成为人们进行文艺批评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荣格也因此被誉为西方文艺心理学家内倾和外倾的心理类型学说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学说以集体潜意识和遗传学为基础,并把人的心理机能类型与个性倾向统一起来,从人的心理结构、心理机能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综合分析人的个性类型,因而一经问世就被许多人接受,成为人们衡量自我和别人性格的标准在荣格心理类型学说的影响下,心理学界开展了个性的向性检查和因素分析研究,比如,美国L·L·塞斯顿、M·弗瑞得等1920年编制了向性量表,进行向性测量;J·P·吉尔福特1940年在原先175个向性检查的基础上,通过因素分析抽出内倾和外倾特征各5种因子,使个性诊断更加具体化;英国心理学家H·J·艾森克在本世纪50年代吸收荣格内外倾心理类型学说内容来研究个性的特质,开创了探讨人的个性心理的新途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