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卫生部公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480202
  • 上传时间:2017-09-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卫生部公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七日)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8 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对前五年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绩效进行评价;为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和评价提供基础信息,为“健康中国 2020”规划目标、指标、重大行动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目前,卫生部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结果为:一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量明显增加,尤其是慢性疾病持续上升,疾病负担日益加重2008 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 18.9%按 2008 年人口总数 13.3 亿推算,当年全国两周患病累计总人次数达 65.4 亿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 1.5 亿人次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结构在过去的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调查的两周病例中,新发病例的比例由1998 年的 61%下降到 2008 年的 39%,而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的病例由 39%增加到了 61%可见,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2008 年,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病例数计算)为 20.0%以此推算,全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 2.6 亿。

      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近 1000 万例其中,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病例数增加了 2 倍,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的病例数增加了近 1 倍这也说明全国医药卫生战线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巨大调查发现疾病负担有所增加调查地区两周内每千人口疾病持续天数为 1537 天、每千人口因病卧床天数为 185 天,每千劳动力人口因病休工天数为 90 天,每千在校学生的因病休学天数为 44 天;与 2003 年调查结果相比,每千人口疾病持续天数、因病卧床天数增加,休工、休学天数有减少二是 2008 年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缓解2008 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为 14.5%由此推算,2008 年全国门急诊人次数达50.1 亿,与 2003 年相比,增加 2.6 亿人次门诊病人就诊流向发生明显变化: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比例由 2003 年的 69.5%增加至 2008 年的 73.7%;其中:城市由 36.6%增加至 48.3%,农村由 79.3%增加至 81.7%2008 年,调查地区居民年住院率为 6.8%,比 2003 年增加了近一倍。

      以 2008 年住院率推算,全国住院人次数近 1 亿人次、手术量达到 2500 万例,为历史最好水平调查地区居民未利用医疗服务的比例下降两周内新发病例未就诊比例为 38%,比2003 年下降了 6 百分点在未就诊病例中,70%的患者采取药店购药、自我医疗方式对进行治疗,少部分患者未进行任何治疗经医生诊断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为 21%,与 2003 年调查结果相比,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三是城乡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和干预措施基本得到落实,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控制计划免疫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这是我国重大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次调查城乡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为 97.9%,比 2003 年提高了近 10 个百分点五种主要疫苗的接种完成率分别为:卡介苗 98.8%、百白破 90.7%、脊髓灰质炎 92.4%、麻疹 92.1%、乙肝疫苗 93.3%妇幼卫生保健工作达到加强调查显示: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为 94%,产后访视率为57%,住院分娩率为 89%,新法接生率为 94%与 2003 年相比,产前检查率提高 7 个百分点,产后访视率提高 4 个百分点,住院分娩率提高了 20 个百分点,新法接生率提高了 7 个百分点。

      这对于我国婴儿死亡率(15‰)和孕产妇死亡率(34/10 万)持续下降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公共卫生面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农村调查地区的住户安全饮用水比例达到8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42%,均比 2003 年有所提高农村住户无害化厕所普及率为 21%,卫生厕所使用率为 43%,与 2003 年调查结果相比进展不大这与去年南方一些地区农村手足口病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城乡居民健康行为向好的方面转变调查发现城乡居民吸烟率呈缓慢下降趋势,15 岁及以上人口男性吸烟率为 48.0%,女性吸烟率为 2.6%由此推算,我国现时吸烟人口有 2.7亿与 2003 年相比,吸烟率有所下降,但吸烟者的吸烟量增加明显,每天吸烟 20 支及以上的烟民比例由 2003 年 51%增至 2008 年的 62%参加体育锻炼人群比例呈上升趋势:15 岁以上人口经常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为 24%由此推算,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为 2.5 亿,与 2003 年相比增加明显四是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谐医患关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几年,基层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明显,但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队伍和医疗服务质量调查发现,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中专及以下和没有学历的人员比例达到 63%,村级卫生组织中这一比例高达 90%,其中 1/3 村医没有学历;人才下不去、也留不住,没有真正形成为农村基层培养适宜人才的有效途径。

      调查发现,基层卫生机构用药还存在不合理现象,乡村两级处方中抗生素的使用比例分别达到了 62%和 65%(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 45-50%)这种人才结构和服务质量,很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调查发现,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医患关系逐步好转但还是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对医疗服务不太满意,其中:22%患者认为医疗费用过高、10%患者认为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差调查医务人员发现,37%的医务人员认为责任太重、执业环境差,26%医务人员曾经遭受过患者的语言侮辱或躯体暴力;88%的医务人员认为工作中有必要防范患者对医疗行为提出质疑和追究由此,专家建议,应加强医疗事故的防范机制、化解医患矛盾纠纷的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政策环境的研究附件: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2008 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对前五年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绩效进行评价;为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和评价提供基础信息,为“健康中国 2020”规划目标、指标、重大行动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具体目标包括:(1)调查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主要健康问题、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2)调查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医疗服务利用及其负担水平、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3)调查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覆盖面、保障水平及其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对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作用;(4)调查了解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提供能力、服务质量、存在问题、服务提供与服务需求之间的差距;(5)调查了解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提供及利用的社会期望,分析供需各方对卫生服务认识的异同点,探讨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由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机构问卷调查、医务人员问卷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四部分组成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覆盖到全国 31 个省的 94 个县(市、区)、470个乡镇(街道)、940 个行政村(居委会),共有 56400 住户,近 20 万城乡居民接受了询问;机构调查主要涉及样本地区乡(街道)、村(居委会)两级的基层卫生组织;医务人员调查对象是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94 个县(市、区)中的 7160 名医护人员接受了调查;专题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由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与国内著名院校的教授及研究人员合作实施此次调查时间紧、任务重各样本地区卫生部门克服了地震、暴雨、疫情等灾害带来的恶劣影响,全力以赴完成了现场调查任务目前,我们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主要发现一、我国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及主要健康问题(一)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持续增加通常用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因病伤短期、长期失能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来反映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量和主要健康问题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 18.9%(其中:城市 22.2%、农村 17.7%),与 2003 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相比,调查地区患病率增加了 4.6 个百分点,城市增加 6.9 个百分点、农村增加 3.7 个百分点。

      按 2008 年人口总数 13.3 亿推算,当年全国两周患病累计总人次数达 65.4 亿,比 2003 年增加了 14.6 亿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病例数计算)为 20.0%(其中:城市 28.3%、农村17.1%),与 2003 年调查相比,患病率增加 4.9 个百分点,农村增加比例略高于城市推算全国 2008 年慢性病总病例数达到 2.6 亿,比 2003 年增加了 0.6 亿二)城乡居民患病结构继续变化我国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疾病结构在过去的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两周病例中,新发病例的比例由 1998 年的 61%下降到 2008 年的 39%,而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的病例由 39%增加到了 61%,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在慢性病患病中,循环系统疾病(如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等)、内分泌系疾病(如糖尿病)增加明显,而呼吸、消化等系统的慢性病明显下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医生明确诊断的循环系统疾病例数由 1993 年的 0.37 亿增加到 1.14 亿(其中:高血压患者由 1400 万增加到 7300 万、脑血管病由 500 万增加到 1300 万);糖尿病病例数从 200 万增加到 1400 万。

      三)疾病负担有所增加衡量病伤负担可用两周内疾病持续天数、短期失能(因病卧床、休工和休学天数)、长期失能(活动受限)等指标来表示调查地区两周内每千人口疾病持续天数为 1537 天、每千人口因病卧床天数为 185 天,每千劳动力人口因病休工天数为 90 天,每千在校学生的因病休学天数为 44 天;与 2003 年调查结果相比,每千人口疾病持续天数、因病卧床天数增加,休工、休学天数有减少本次调查,60 岁及以上人群长期失能率(活动受限)为 31.1%,其中:城市 26.0%,农村 33.8%与 2003 年相比,城市老年人口失能率没有变化,农村地区略有增加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利用费用与医疗保险覆盖(一)居民医疗服务的需求及利用量增加卫生服务研究通常用两周就诊率、年住院率、两周新发病例未就诊比例、应住院而未住院比例等指标来反映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为 14.5%(其中:城市 12.7%、农村 15.2%),与 2003 年13.4%的结果相比,略有增加由此推算,2008 年全国门急诊人次数达 50.1 亿,比 2003 年增加 2.6 亿人次门诊病人就诊流向发生明显变化: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农村乡村两级卫生组织)就诊的比例由 2003 年的 69.5%增加至 2008 年的 73.7%;其中:城市由36.6%增加至 48.3%,农村由 79.3%增加至 81.7%。

      调查地区居民年住院率为 6.8%(其中:城市 7.1%、农村 6.8%),比 2003 年增加了近一倍住院人次中,疾病和损伤占 79.4%,住院分娩占 16.5%以 2008 年住院率推算,当年全国住院人次数近 1 亿人次二)居民未利用医疗服务的比例下降调查地区两周新发病例未就诊比例为 38.2%(其中:城市为 47.9%、农村 35.6%),比2003 年下降了 6 百分点,农村下降幅度略大于城市未就诊病例中,70%的患者通过自行服药或药店购药等方式对疾病进行了治疗,只有少部分患者未进行任何治疗经医生诊断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为 21%(其中:城市 22%、农村 20%),与 2003 年调查相比,出现下降趋势三)居民未利用医疗服务的原因分析调查地区两周新发病人未就诊的首要原因是病人自感病轻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