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及临床效果的分析.doc
8页1LASIK 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及临床效果的分析作者:江海鹰,林意玲,吕秋荣 【摘要 】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并对其疗效、安全性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方法:对 60 例(112 眼)近视眼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 ,按屈光度将所有病例分为 3 组,Ⅰ组:-1.45~-6.20D(34 眼), Ⅱ组:-6.45~ -10.20D (53 眼) ,Ⅲ组:-10.45~-14.00D(25 眼) 检查术前和术后 1wk;1,3 及 6mo的视力(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屈光度、角膜地形图的改变 结果:模拟角膜计度数(simk)较术前降低,术后 1wk 角膜地形图平滑形占 83%,其它形占 17%,无中央小岛形成,切削形态随时间延长逐渐变规则术后 3mo 裸眼视力≥1.0 的各组分布比率是100%、96%、92% ,屈光度在 3mo 术后基本稳定,术后并发症少 结论:LASIK 手术是治疗近视的一种安全、有效且可预测性好的手术方法,角膜地形图可帮助我们详细了解角膜表面的形状,预测手术效果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20 引言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眼科屈光手术中最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LASIK 术治疗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有确切的疗效。
它是采用显微角膜刀制造一个带蒂角膜瓣,然后用激光在角膜基质内消融因保留了角膜上皮层和前弹力层的完整性,符合角膜的生理状态,故术后反应轻微,无术后疼痛或角膜浑浊,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等特点本研究通过对近视眼患者 LASIK 术前、术后的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的观察,探讨 LASIK 在治疗近视眼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院收集 2004-01/2004-06 行 LASIK 术治疗近视的患者 60 例 112 眼,双眼 52 例,单眼 8 例,男 28 例,女 32 例,年龄 19~45(平均 24.5)岁近视度数为-1.45~-14.00D,散光-1.5~-4.5D按屈光度分为 3 组,Ⅰ组:- 1.45~-6.20D(34眼) ,Ⅱ组:-6.45~-10.20D(53 眼) ,Ⅲ组:-10.45~-14.00D(25 眼) 1.2 方法 纳米视 EC-5000CXII 准分子激光系统(日本 Nidek3公司生产) ,Moria 板层角膜刀(Plancon 公司生产) ,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CT-1000, Japan) 术前检查包括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检眼镜、非接触式眼压计、散瞳检影及插片验光、超声角膜中央厚度及角膜地形图检查。
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记录视力用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能量 120mJ,脉冲频率40Hz设置光学切削区为 4.7~7mm,瓣厚设置为 140~160μm 切削量根据年龄、职业、屈光度球镜增减 0~-1.00D,柱镜不变激光切削后角膜床厚度不低于 250μm术中表麻后用微型角膜板层刀制作蒂在上方的角膜瓣,掀起后反折叠放于上方,作单区或多区完成激光切削,散光矫正分步完成,将瓣复位,行瓣下冲洗吸水棉吸干层间水分,确认瓣复原位术后当天戴眼罩,用泰利必妥滴眼液滴眼 10d,1g/L 氟美童、爱丽滴眼液滴眼 1mo术后1wk;1,3 和 6mo 检查视力、眼压、矫正视力、屈光度,裂隙灯检查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对全部病例进行测量,对参数模拟角膜计度数(simk)进行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用 SAS8.12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 t 检验和方差分析2 结果2.1 术后视力情况 LASIK 后所有组不同时间 UCVA 均在 0.5 以4上术后不同时间 UCVA≥0.5 及 UCVA≥1.0 在各组的分布比率见表 1术前所有病例的 BCVA 均≥0.5 术后绝大部分患者的 BCVA达到术前,有 3 例患者 BCVA 下降 1 行,其中Ⅱ组 1 例(1.9%),Ⅲ组 2 例(8.0%)。
2.2 屈光度的变化 术后 1wk,呈过矫, 随时间推移,过矫屈光度逐渐降低,术后 3mo 时屈光度基本稳定具体结果见表 22.3 术后角膜中央形态的变化 术后角膜地形图可分 5 种形态:平滑形,哑铃形,半环形,钥匙孔形,不规则形随时间延长,角膜地形图形态逐渐向平滑形转变,具体变化见表 3术后 3mo 检查UCVA,其中术后 UCVA 较术前 BCVA 下降者有 12 例,平滑形 4例,其它形 8 例2.4 术前、术后 simk 的变化 simk 的等效值(simk 的最大屈光力与其垂直 90?觷径线上的屈光度的平均值)术后 1wk 与术前相比显著性降低(t =4.25,P <0.01) ,但术后 1mo 与 3,6mo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t =0.43,t =0.82,均 P > 0.05) ;simk 的差值(simk 的最大屈光力与其垂直 90?觷径线上的屈光度的差值)术后1wk 与术前相比显著性降低(t =10.22,P < 0.01) ,但术后1mo 与 3, 6mo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t =0.15,t =0.14,均 P >0.05,表 4) 52.5 并发症 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不适,少数患者有异物感及流泪,一般于术后 6 h 内自行消失。
术后 1wk 角膜屈光度呈过矫,但随时间推移,过矫屈光度逐渐降低术后复查角膜瓣对位良好,未出现角膜瓣移位、层间异物、偏心切削等并发症,但Ⅲ组有 2 例患者出现眩光及 1 例患者出现角膜上皮内生,内生上皮经掀瓣刮除处理后未影响视力3 讨论LASIK 手术是 PRK 和角膜磨镶术、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 3 者相结合的角膜屈光术,它结合了 3 种手术的优点用 LASIK 气动式微型板层角膜刀做角膜瓣,速度快,角膜瓣层间光滑,厚薄均匀做成角膜瓣维持了角膜上皮和前弹力层的完整性在角膜瓣下前基质进行激光切削,提高了手术的可预测性和准确性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观察角膜表面形态,屈光力的强弱及分布区域的变化,为探讨 LASIK 手术的临床疗效提供了理论依据3.1 LASIK 术后视力 LASIK 术后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是明显好转及逐步稳定的,但有 3 例患者出现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的情况 ,原因可能为:术后角膜不规则散光、激光切削偏心和角膜瓣皱折等,6有研究发现,切削偏心距离在 1mm 以内者对视力无明显影响BCVA 的下降还可能与术后某些并发症有关,术后Ⅲ组有患者出现眩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度近视时切削深度深,切削直径小,暗光下瞳孔散大超过了切削直径,产生双重折光[2]。
3.2 角膜形态与术后视力的关系 术后角膜地形图有 5 种形态:平滑形、哑铃形、半环形、钥匙孔形和不规则形术后理想的角膜形态为平滑形,患者可获得良好的 UCVA平滑形患者术后 UCVA 较术前 BCVA 下降的比例低,而其它形所占的比例高,因为其它形均显示角膜表面屈光力不规则,切削区呈现程度不等的屈光参差,造成视网膜成像质量差,最终导致术后 UCVA 较术前 BCVA 下降[3,4]LASIK 术后大多数为平滑形,无中央岛形成,这是由于 LASIK 术不损伤角膜上皮及前弹力层,愈合反应小哑铃形、半环形、钥匙孔形和不规则形所占比例很小,其原因可能与术前散光的轴位有关,导致部分区域角膜切削过多或过少随时间其它形态延长逐渐向平滑形转变[4,5]3.3 术后 simk 的变化与视力的关系 LASIK 术后 simk 的等效值的变化直接反应角膜表面屈光度的变化,术后 1wk simk 的等效值明显小于术前,但术后 1mo 与 3,6mo 相比无明显差别,说明角膜表面过矫屈光度降低并逐渐达到稳定状态,LASIK 治疗近视效果可靠通过 LASIK 术后 simk 的差值变化,来探讨 LASIK 手术矫正7角膜散光的作用。
术后 1wk simk 的差值较术前明显降低,但术后1mo 与 3, 6mo 无明显差别,说明术后角膜散光度数明显小于术前,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散光无明显变化,说明 LASIK 手术治疗散光疗效稳定性好[6-8]3.4 手术并发症 LASIK 手术设计比较合理,疗效比较满意,但仍应尽量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9]在术前要求患者进行眼球固视训练,以及在术中进行激光切削时应调暗显微镜灯光,让患者更好地注视瞄准光,以免术中眼球移动而引起激光切削偏中心为了防止术后上皮植入,在激光切削后应彻底冲洗切面,但不应过度冲洗以免造成角膜瓣水肿及损伤角膜上皮,增加把上皮带入层间或增加上皮植入的机会在手术结束前应尽量吸干角膜层间的水分,检查角膜瓣是否与基质床严密贴附总之,通过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我们可以详细了解角膜表面形态及屈光参数,为我们设计个性化手术方案,预测并改善手术效果提供重要依据参考文献】1 雷鸣, 宫枢政, 刘丹 ,黄仁明.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矫正近视的初步研究.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9;21(3):171-17282 张琼,廉井财 ,张士胜,钟一声. 近视眼 LASIK 术后 1 年的临床效果分析. 眼科新进展,2002;22(4):262-2643 潘怡,张泳 ,廉井财,王康孙. 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后角膜地形图分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17(3):174-1774 周炜,彭子春 ,黄蕊,郑浩. 近视眼 LASIK 手术前后角膜波阵面像差和地形图的变化.国际眼科杂志,2005;5(5):947-9575 生晖,王传富 ,刘美光,马玉娜, 李晓白.PRK 和 LASIK 治疗近视术后角膜地形图分析.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4;4(5):302-3066 王兴荣, 毕宏生,王桂敏,王宝晶. LASIK 后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分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4):240-2427 鞠燕,张建华 ,彭亚军,孙时英, 李宗美,李春武.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混合性散光.国际眼科杂志,2004;4(6):1037-10388 李莹,金玉梅 ,王忠海,孙玉敏, 李海燕.屈光性角膜手术 26 743 例回顾, 国际眼科杂志,2004;4(6):1031-10359 雷鸣,谢伯林 ,宫枢政,金淑芬, 李琦云.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9813 例的并发症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05;5(3):571-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