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像检查技术学备考重点习题上(湖南中医药大学).pdf
13页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1、 、常规GRE 脉冲序列常规GRE 脉冲序列由一次小于90°或稍大于90°,脉冲序列:但不使用90°的激励脉冲和选层梯度、读出梯度(即频率编码梯度)的反转构成由于是梯度重聚相位产生回波,故称为GRE 在 GRE 序列中,两次RF 激励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R,RF 激励脉冲至获取回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E 其特点主要是TR 明显缩短,翻转角小( <90°) ,因此扫描时间也显著缩短2、使用不同的扫描定时参数和翻转角,可以分别获得T1WI、T2*WI、和 PDWI翻转角度和 TR 决定T1 加权程度, 决定T2*加权程度TE 大翻转角度、TR、 TE 将获得T1WI;短短小翻转角度、小翻转角度、长TR、长TE 将获得T2*WI;小翻转角度、长TR、短TE 将获得PDWI 、3、稳态GRE 脉冲序列的三个显著优势是:成像速度快、 图像SNR 和 CNR 高、临床适用范围更广泛4、稳态GRE 序列的最主要的特征是使用短于组织T2 的 TR,在序列进行的过程中的每一个TR 期间内,均没有足够的时间使组织完成T2 衰减,即仍有部分的横向磁化留下来,成为剩余横向磁化5、EPI 最大的优点是扫描时间极短(30~100ms)而图像质量相当高,可最大限度地去除运动伪影。
除适用于心脏成像、腹部成像、 流动成像外, 还可以进行功能成像,如脑的DWI、PWI、fMRI 等EPI 技术是目前成像速度最快的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据采集方式在一个TR 期间内完成全部的数据采集,这是EPI 的基础6、与图像质量有关的成像参数为:①SNR( 信噪比(最主要的因素)②CNR (对比噪声与图像质量有关的成像参数为:信噪比)(与图像质量有关的成像参数为信噪比最主要的因素)(空间分辨力④比)③空间分辨力④扫描时间★与图像质量有关的成像参数?SNR :噪声主要来源于此体内患者的体质结构检查部位和设备系统固有的电子学噪声1、高的SNR 是获得优质图像的基本条件之一增加信号量将使SNR 增高,反之将使SNR 降低影响信号量的主要因素包括:①质子密度影响 (质子密度低, 则 SNR 低)②体素大小的影响 (体素容积、 FOV、层厚和图像的SNR 成正比,矩阵大小与SNR 成反比)③ TR、 TE 和翻转角度 TR 决定纵向磁化恢复的量(长 TR 使横向磁化完全得到恢复,产生的信号量多),TE 决定采集信号前横向磁化的衰减量(短 TE 使 SNR 高 )翻转角度影响有多少纵向磁化能反转为横向磁化。
翻转角度为90°时, 纵向磁化完全翻转为横向磁化,产生的信号量最大,SNR 最高④ NEX(指数据采集的重复次数)增加数据采集次数,可提高SNR ⑤接收带宽(减少接收带宽, SNR 增高)⑥线圈类型2、CNR :是指图像中相邻组织结构间SNR 的差异性,即 CNR=SNR(A)-SNR(B) ,CNR 决定着成像区内不同组织、结构以及病变的可辨认性,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选用合适的脉冲序列和决定图像信号加权的成像参数(包括TE、TR、TI 和翻转角度) 对 CNR 有直接的影响 空间分辨力: 是指图像中可辨认出相邻空间关系的最小物体的几何尺寸,即对细微结3、空间分辨力构的分辨力空间分辨力取决于体素的大小,体素容积小时,能分辨出的细节多,空间分辨力高体素的大小取决于成像面积厚度、 FOV 和像素矩阵的大小) 4、扫描时间扫描时间:是指完成数据采集的时间,以 SE 序列为例,扫描时间=TR ×相位编码次数×NEX扫描时间越长则发生运动伪影的机会越多一、成像参数选择的基本原则?成像参数选择的基本原则?1、应根据检查目的和检查部位选择合适的脉冲序列、图像信号的加权参数和扫描平面(轴、冠、矢、斜)。
2、在设置成像参数时,应特别注意SNR 是影响图像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3、尽量采用短的扫描时间4、应当注意人体不同解剖部位信号强弱的差异7、流动现象、流动现象:血液和脑脊液的流动状态在MRI 中主要产生以下效应,统称为流动现象:1、时间飞越(TOF ) :①★流空(高速流信号缺失)流空(:指快速流动的质子在城乡层流空高速流信号缺失)面内收到RF 激励,但在相位重聚前流出城乡层面而未经历重聚相位,或流动质子呈黑影仅见于SE 脉冲序列②进入现象(流动相关增强)见于GRE 、SE 2、体素内相位离散8、流动运动伪影、流动运动伪影:两种表现形式:⑴斜行进入成像层面的流动质子,在收到RF 脉冲激励后至采集信号之间的TE 期间内,位置发生子变化,引起信号空间编码错位⑵重像伪影:是血管内搏动性血流引起的血管重影二、伪影的分类和补偿技术(一) 、运动伪影:在检查中,无论患者自主性运动如咀嚼、吞咽、肢体移动等,或不自主性、病理性或生理性运动如肠蠕动、心脏大血管的搏动、呼吸运动、抽搐、惊厥等均可引起运动伪影周期性规律运动———重像伪影、非周期性运动———弥漫伪影补偿方法: 1,改变相位编码方向2,预饱和技术3、呼吸补偿和呼吸门控4、心脏门控。
二) 、混淆伪影(包裹伪影) (三)、化学位移伪影(四) 、化学性配准不良伪影(第二类化学位移伪影)(五)、截断伪影(六)、磁敏感性伪影(七 )、拉链伪影(八)、交叉激励8、MRI 对比剂增强机制:MRI 对比剂本身不显示MR 信号,只对质子的弛豫产生影对比剂增强机制增强机制: 、响这种特性受到对比剂浓度、对比剂积聚处组织弛豫性、对比剂在组织内相对弛豫性及MR 扫描序列参数多重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MR 信号强度的改变 MRI 对比剂是通过与质子相互作用来影响质子的T1 和 T2 弛豫时间,一一般是使T1 和 T2 时间都缩短,但程度不同9、MRI 对比剂的分类对比剂的分类:1、生物分布性:⑴细胞外对比剂:钆制剂,可在血管内和细、胞外间隙之间自由通过常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MRI 检查⑵细胞内对比剂2、磁特性:⑴顺磁性对比剂⑵超顺磁性对比剂10、 MRI 检查的安全性检查的安全性:MRI 安全性的考虑主要是静磁场力学作用、梯度变化引起、的神经刺激、 射频脉冲导致的发热、体内金属物体影响、 超导状态的猝熄、 梯度场的噪声和孕妇检查11、 MRI 检查的绝对禁忌检查的绝对禁忌:心脏起搏器、铁磁性或者电子镫骨植入物、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的止血夹三、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 MRA 是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
在临床应用的主要技术:1、 TOF 法(时间飞越法)和PC 法(相位对比法)是MRA 的两种最基本成像技术TOF 法主要依赖的是流动相关增强,PC 法主要依赖于速度诱导的流动质子相而位改变TOF 法和PC 法均不需要注射对比剂2、★ CE-MRA :是通过静脉内团注顺磁性对比剂, 利用对比剂在动脉内短暂的高浓度状态使血液的T1 弛豫时间明显缩短,同时使用快速GRE 脉冲序列和特殊的K-空间填充技术采集数据,获得的源图像经计算机后处理产生出的血管造影像3、 ★黑血技术: 利用反转恢复预备脉冲技术、预饱和技术、梯度相位离散技术等,可使图像中流动的血液呈黑色低信号,成为黑血技术12、MR 水成像技术、MR 水成像技术水成像技术是指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液体的MR 成像技术 具有信号强度高、对比度大、在暗黑背景中含液解剖结构如囊腔等呈亮白高信号的特点13、★ MR 水成像优点水成像优点优点:①为无创性技术,无需插管,检查过程简单②安全,不用、对比剂,无对比剂不良反应问题③获得多层面多方位图像④适应症广14、 MR 水成像临床应用现已有MR 胆胰管成像水成像临床应用临床应用:(MRCP ) MR 尿路成像 (MRU)、 、 、★MR 脊髓成像( MRM ) 、MR 内耳迷路成像、MR 涎腺成像和MR 输卵管成像。
15、DSA基本原理基本原理是将采集的受检部位未注入和注入对比剂的数字图像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将两幅图像的数字信息相减,获得差值信号,再经对比度增强和D/A 转换器转成模拟信号, 通过显示器显示从而获得去除骨骼、鸡肉和其他背景组织,而只留下血管影像的减影图像四、DSA 检查技术检查技术分为静脉法DSA(IV-DSA) 、动脉法DSA(IA-DSA )和动态DSA 1、静脉法IV-DSA :凡经经脉注射对比剂行DSA 检查,成为静脉法DSA 分为显示静脉本身的造影---称为静脉DSA 和经静脉注射对比剂显示动脉的造影—0 称为间接法动脉DSA 2、动脉法IA-DSA :是经动脉穿刺茶馆,将导管防止在靶动脉内注射对比剂来显示靶血管的病变目的是:显示动脉,为动脉法DSA;经动脉注射对比剂后观察静脉影像,为间接法静脉法DSA卐◆ 1、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主要包括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主要包括: X 线检查技术; CT 检查技术; MRI 检查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主要包括术;DSA 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和控制2、眶耳线(也称听框线):即人类学的基准线,外耳孔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眶耳线(也称听框线)3、碘过敏试验方法?4、静脉肾盂造影(IVP)适应征5、心脏和大血管右前斜位造影(第一斜位)成像的过程:CT 是以X 线束环绕人体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透过★ CT 成像的过程该层面的X 线部分被吸收,X 线强度因而被衰减,透过人体后被吸收的X 线被探测器吸收转变为可见光。
由光电转换器转为电信号, 再经D/A 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重建出CT 图像CT 增强扫描的方式: ①常规增强扫描②动态增强扫描③延迟增强扫描增强扫描的方式:CT 的基本检查方法:①平扫②增强扫描的基本检查方法:CT 值的含义的含义:CT 图像像素内组织结构线性衰减系数相对值的数值流动的状态分为:层流、 紊流、 涡流和滞流直接摄影X 线胶片主要由感光乳剂层、片基、保护层和底层构成感光乳剂层由AgX 和明胶组成胶片特性曲线是描述曝光量与所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增感屏由基层、荧光体层、 保护层、反射层(吸收层)构成IP 板由表面保护层、PSL 物质层、基板、背面保护层组成增感屏由钨酸增感屏、稀土增感屏和特殊增感屏《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习题《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复习题(部分 ) 一、解释下列概念1.谐调处理2.高仟伏摄影3.本底灰雾4.阳性对比剂5.几何学模糊 6.T 颗粒技术7.Directed radiography, DR 8.轴位摄影9.声像图10. Computed tomography, CT 11. 胶片特性曲线12. 软 X 线摄影13. 本底灰雾14. Negative contrast media 15.右前斜位16.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17 .Computed tomography, CR 18.定影19.Ultrasonography 20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二、回答下列问题1.MRI 的特点2.高仟伏摄影技术的优点3.显影液的组成4.CR 空间处理各个参数的作用5.写出鼻窦Water 位的实验操作步骤6.试比较屏 -片组合的模拟成像和CR 、的数字成像之间有何不同之处?DR 7.颈椎斜位和腰椎斜位摄影有哪些技术是不同的?显示内容有何不同?8.若要拍片显示髌骨与股骨之间的髌股关节间隙及关节面,如何摄影?9.DR 与 CR 比较所具有的优势10.胶片特性曲线的组成,及其在胶片特性曲线所能测出的特性值11.定影液的组成12.CR 谐调处理各个参数的作用13.写出胸部后前位摄影的实验操作步骤14.头颅后前位、柯氏(Caldwell)位、瓦氏 (Water)位,在临床上有何用途?颞骨岩部分别投影在什么位置上?三、计算下题1.某颈椎侧位摄影,应用1.0mm 的焦点,颈椎离胶片的距离为25cm, 问焦片距最小不能少于多少厘米?2.某腰椎侧位摄影, 应用管电压80kV,管电流200mAs, 中速增感屏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