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七章eiq分析技术.ppt

54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90157216
  • 上传时间:2024-09-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8MB
  • / 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章 EIQ规划分析技术第一节 EIQ规划分析的基础第二节 EIQ分析的作用、步骤与方法第三节 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E(订货件数order entry)、I(货品种类item)、Q(数量quantity), 一、EIQ分析概述•一般工厂布置分析手法中,Muther的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强调以PQ分析为基本物量分析工具,基本上PQ分析以产品和数量的分布关系作为规划布置的参考依据,是一种生产导向的规划分析理念•但是在以顾客及下游端通路需求为主的流通环境中,订单需求零星而多变化,因此以需求为导向的规划方向才能真正符合实际作业的需求•日本铃木震先生曾积极倡导以订单(order entry) 、品项(item) 、数量(quantity)分析手法(EIQ)来进行物流中心的系统规划,即使从客户订单的品项、数量与订购次数等观点出发,进行出货特性的分析•EIQ确实为一简明有效的物流规划与分析工具 二、EIQ规划分析所需的基础资料•现行作业资料1、基本营运资料2、商品资料3、订单资料4、物品特征资料5、销售资料6、作业流程7、业务流程与使用单据8、厂房设施资料9、人力与作业工时资料10、物料搬运资料11、供货厂商资料12、配送据点与分布•未来需求资料1、企业战略与中长期发展规划2、商品未来需求预测3、品项数量的变动趋势4、可使用的厂址与面积5、业务范围的发展6、物流作业功能的发展7、预算可行性欲物流模式的变化8、时程限制9、估计未来的工作时数与人力需求10、未来扩充的需要 三、EIQ基础规划资料相关分析1、储运单位(PCB)分析l储运单位是物品储存、搬运时的物流单位,它对实际物流作业效率产生很大影响l在订单品项与数量分析时,要结合订单出货资料与物品包装储运单位进行EIQ-PCB(P=栈板、C=箱子、B=单品)关联及交叉分析l目的:即将订单资料以PCB为单位加以分类统计,以正确计算各区实际的需求,使仓储及拣货区域(设备)可以合理进行规划。

      常见于物流系统的储运单位组合型如下表所示:入库单位储存单位拣货单位P栈板P栈板P栈板P栈板P栈板、C箱P栈板、C箱P栈板P栈板、C箱、B单品P栈板、C箱、B单品P栈板、C箱P栈板、C箱C箱P栈板、C箱P栈板、C箱、B单品C箱、B单品C箱、B单品C箱、B单品B单品 2、物品特性(含包装单位)分析•目的:物品特性(含包装单位)资料时产品分类、划分组群的参考因素•如:•依储存保管特性:分为干货区、冷冻区及冷藏区•依产品重量:区分重物区、轻物区•依产品价值:区分出贵重物品区及一般物品区等 表7-2 物品特性与包装单位分析表特性资料项目资料内容物品性质1.物态□气体□液体□半液体□固体2.气味特性□中性□散发气味□吸收气味□其他3.储存保管特性□干货□冷冻□冷藏4.温湿度需求特性——℃ ,——% 5.内容物特性□ 坚硬□ 易碎□松散6.装填特性□规则□不规则7.可压缩性□ 可 □无8.有无磁性□ 有 □无9.单品外观□ 方形 □长条形 □圆筒 □ 不规则形 □其他单品规格1.重量——(单位:)2.体积——(单位:)3.尺寸长×宽×高(单位:)4.物品基本单位□ 个□包 □条 □瓶□其他 特性资料项目资料内容基本包装单位规格1.重量——(单位:)2.体积——(单位:)3.外部尺寸长×宽×高(单位:)4.物品基本单位□ 个□包 □条 □瓶□其他5.包装单位个数——(个/包装单位)6.包装材料□ 纸箱□捆包 □金属容器 □塑料容器 □袋□其他外包装单位规格1.重量——(单位:)2.体积——(单位:)3.外部尺寸长×宽×高(单位:)4.物品基本单位□ 个□包 □条 □瓶□其他5.包装单位个数——(个/包装单位)6.包装材料□ 纸箱□捆包 □金属容器 □塑料容器 □袋□其他 3、订单需求变动趋势分析(1)分析目的l在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过程中,首先需针对历史销售或出货资料进行分析,目的是以了解销货趋势及变动。

      l如能找出各种可能的变动趋势或周期性变化规律,则有利于后续EIQ资料的分析(2)变动趋势分析常用的方法l时间数列分析、回归分析等 3、常见的变动趋势(类型及其分析应用)(1)长期趋势l特点:在长时间内呈现持续渐增或渐减的趋向l分析要求:应配合年周期的成长趋势加以判断;必须在实践数列中去除其他可能的变动影响因素l规划要求:在进行规划分析时可以中期的需求量为规模依据若需考虑长期递增的需求,则可以预留空间或考虑设备扩充的弹性,以分阶段投资方式设置物流配送中心 (2)季节变动•特点:以一年为周期的循环变动•发生原因:通常是由于自然气候、文化传统、商业习惯等因素•规划策略:在旺季时可考虑以部分外包或租用设备方式,以避免设施过多的投资造成平时的闲置;在淡季时应争取互补性的商品业务以增加仓储设施利用率 (3)循环变动•特点:以一固定周期(如月、周)为单位的变动趋势,部分长期的循环(如景气循环)有时长达数年以上•规划要求:如果需求高低峰差距不大且周期较短,可以周期变动内的最大值规划 (4)偶然变动•特点:为一种不规则的变动趋势,无明显规律,可能为多项变动因素的混合结果•规划要求:系统较难规划,规划时宜采用泛用型的设施,以增加使用的弹性,仓储格位亦以容易调整及扩充者为宜,以应付可能突增的作业需求量 第二节 EIQ分析的作用、步骤与方法一、EIQ分析的作用1、可以了解物流特性(1)订单上的内容,即客户订购何种物品、多少数量,这些“种类”及“数量”为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

      2)订货特性 从客户接受的订单,依客户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统计分析这些特性,可得出客户的订货特性 (3)接单特性 从各个具有“订货特性”的客户而来的订单,加以搜集累积后,即称为一天的接单,长久分析后可看出配送中心的“接单特性”4)物流配送中心特性 除了接单特性外,再加上入库特性、保管特性,即构成物流配送中心特性5)EIQ特性 将客户订单(E)的内容中的种类(I)、数量(Q)加以收集,得到一日、一个月、一年中的接单特性,当业务状态稳定时即形成一定的特性,此特性即为EIQ特性 2、得出配合物流系统特性的物流系统模块•尽管物流配送中心的形态有许多变化,但它由许多子系统和模块组成,并按照一定规则运行•子系统有:自动仓储系统、自动拣货系统、自动分货系统;•子模块有:流动货架、旋转货架、输送机等;•系统要素有:台车、叉车等•从EIQ分析资料可以得到选择子系统、模块、要素的条件,再依据这些条件,即可选出候选的各个子系统、模块、要素•这样可以节省许多设计时间 3、选择物流设备•事先建立物流设备选择时所需的条件,只要EIQ分析结果符合这些条件要求,即可得出所需的物流设备 4、仿真分析•EIQ资料为日常物流资料,可用以仿真分析系统所需作业人员数、作业时间 5、进行物流系统的基础规划需求的设定EIQ分析数据订单资料库存总类数PCB资料库概略性系统轮廓一系列的系统轮廓方案1方案2方案3详细的系统轮廓一系列的系统规格一系列的限制条件一系列的考虑因素限制条件1限制条件2限制条件3经济性法律性环境变化速度 二、EIQ分析步骤资料收集、取样资料分解、整理进行统计分析并制作分析图表规划改善应用 1、资料收集、取样•进行分析之前先取得EIQ(订单“E”、品种“I”、数量“Q”)资料,以一日、一月或一年的EIQ资料进行分析。

      •若EIQ的资料量过大,不易处理时,通常可依据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周期性,先取一个周期内的资料加以分析(若物流配送中心作业量有周期性的波动)•同时也可依商品特性或客户特性将订单资料分成数个群组,针对不同的群组分别进行EIQ分析;再将结果乘上倍数,以求得全体资料 2、资料的分解、整理•EIQ分析就是利用订单“E”、品种“I”、数量“Q”这三个物流关键要素,来研究物流配送中心的需求特性,为物流配送中心提供规划依据•因此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者从原始资料获取以后,应对资料作进一步的分解、整理,以作为规划设计之参考依据•同时还应注意考虑EIQ资料时间的范围与单位 以某一工作日为单位的主要订单出货资料分解格式 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的目的是:由此展开EQ、EN、IQ、IK四个类别的分析l注:lQ1(订单E1的出货量=Q11+Q12+Q13+Q14+Q15+……lQ1(品项I1的出货量)=Q11+Q21+Q31+Q41+Q51+……lN1(订单E1的出货项数)=计数( Q11、Q12、Q13、Q14、Q15、……)>0者lK1(品项I1的出货次数)=计数( Q11、Q21、Q31、Q41、Q51 、…… )>0者lN(所有订单的出货总项数)=计数(N1、N2、N3、N4、N5、…… )>0者lK(所有产品的总出货次数)=K1+K2+K3+K4+K5+ …… 加入时间的参数的(如一周、一月或一年等)出货资料分析——EIQT分析 •注:•Q1(品项I1的出货量)=Q11+Q12+Q13+Q14+Q15+…•Q(所有品项的总出货量)=Q1+Q2+Q3+Q4+Q5+…•K1(品项I1的出货次数)=K11+K12+K13+K14+K15+…•K(所有产品的总出货次数)=K1+K2+K3+K4+K5+… 一般收集到的企业订单出货资料,通常其资料量庞大且资料格式不易直接应用,做好能从企业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直接取得电子化数据,便于数据格式转换,并便于借助计算机运算功能处理大量的分析资料。

      3、进行统计分析并制作分析图表•将步骤一取样得到的EIQ资料经第二步分类统计整理后,则可利用统计方法进行EQ/EN/IQ/IK及PCB等分析(分析过程见本章第三节) EQ、EN、IQ、IK四个类别的分析含义如表7-5所示:•在进行EQ/EN/IQ/IK及PCB等分析后,还应将所得出的分析数据加以图表化,这些数据、图表即为EIQ的资料分析结果•通过EIQ分析,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对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EQ/EN/IQ/IK主要分析项目及意义分析项目说明目的a.订单量(EQ)分析单张订单出货数量的分析研究订单对货物搬运作业能力的要求b.订货品项数(EN)分析单张订单出货品项数的分析研究订单对拣选设备及作业能力的要求c.品项数量(IQ)分析每单一品项(SKU)出货总数量的分析研究出货的拆零比例d.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每单一品项(SKU)出货次数的分析对拣选作业频率的统计,主要决定拣选作业方式和拣选作业区的规划 三、资料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EIQ分析以量化的分析为主•常用的统计手法包括:平均值、最大最小值、总数、柏拉图分析、次数分布及ABC分析等•以下就柏拉图分析、次数分布及ABC分析等进行说明: 1、柏拉图分析•将订单或单品品项出货量经排序后绘图(EQ、IQ分布图),并将其累积量以曲线表示出来,即为柏拉图。

      2、出货次数分布•将出货量范围作适当的分组,并计算各产品出货量出现于各分组范围内的次数 3、ABC分析•在制作EQ、IQ、EN、IK等统计分布图时,运用ABC分析法将一特定百分比内的主要订单或产品找出,以作进一步的分析及重点管理•通常先以出货量排序,以占前20%及50%的订单件数(或品项数),计算所占出货量的百分比,并作为重点分类的依据•相对的出货量很少而产品种类很多的产品组群,在规划过程可先不考虑或以分类分区规划方式处理,以简化系统的复杂度,并提高规划设备的可行性及利用率 4、交叉分析•在进行EQ、IQ、EN、IK等ABC分析后,除可就订单资料个别分析外,亦可以就其ABC的分类进行组合式的交叉分析,以找出有利的分析信息•其分析过程先将两组分析资料经ABC分类后分为3各等级,经由交叉汇编后,产生3×3的九组资料分类,再逐一就各资料分类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分组资料中的意义及其代表的产品族群 第三节 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EIQ图表分析是订单资料分析过程最重要的步骤,通常需对各个分析图表进行认真分析,并配合交叉分析及其他相关资料做出综合判断的结论 一、订单数量(EQ)分析•EQ分析主要是了解单张订单订购量的分布情形,决定订单处理的原则,以对拣货系统进行规划。

      •EQ分析通常以单一营业日为主,各种EQ图表的类型分析如表 EQ分布图类型分析应用为一般配送中心常见模式,由于订单数量分布呈两极化,可利用ABC作进一步分类规划时可将订单分类,少数而量大的订单可作重点管理,相关拣货设备的使用也可分级大部分订单量相近,仅少部分有特大量及特小量可以就主要量分布范围进行规划,少数差异较大者可以特例处理,但需注意规范特例处理模式订单量分布呈逐次递减趋势,无特别集中于某些订单或范围系统较难规划,宜采用泛用型的设备,以增加运用的弹性,货位也以容易调者为宜订单量分布相近,仅少数订单量较少可区分成两种类型,部分少量订单可以采用批处理方式或以零星拣货方式进行规划订单量集中于特定数量而无连续性递减,可能为整数(箱)出货,或为大型货物的少量出货可采用较大单元负载单位规划,而不考虑零星出货 订单数量(EQ)分析小结•EQ图形分布,可作为决定储区规划及拣货方式的参考•当订单量分布趋势越明显时,则分区规划的原则越易运用,否则应以弹性化较高的设备为主•当EQ量很小的订单数所占比例很高时(>50%),应可将该类订单另行分类,以提高拣货效率•如果以订单别拣取则需视单日订单数及物性是否具有相似性,综合考虑物品分类的可行性,以决定是否于拣取时分类或于物品拣出后于分货区进行分类 二、品项数量(IQ)分析•主要了解各类产品出货量的分布状况,分析产品的重要程度与运量规模•可用于仓储系统的规划选用、储位空间的估算,并将影响拣货方式及拣货区的规划•各IQ图形类型分析如表 IQ分布图类型分析应用为一般配送中心常见模式,由于量分布趋两极化,可利用ABC作进一步分类规划时可将产品分类以划分储区方式储存,各类产品储存单位、存货水平可设定不同水平。

      大部分产品出货量相近仅少部分有特大量及特小量可以同一规格的储存系统及寻址型储位进行规划,少数差异较大者可以特例处理各产品出货量分布呈逐次递减趋势无特别集中于某些订单或范围系统较难规划,宜规划泛用型的设备,以增加运用的弹性,货位也以容易调者为宜各产品出货量相近,仅部分品项出货量较少可区分成两种类型,部分小、少量产品可以轻量型储存设备存放产品出货量集中于特定数量而无连续递减,可能为整数(箱)出货或为大型对象但出货量较小可以较大单元负载单位规划,或以重量型储存设备规划,但仍需配合物性加以考虑 品项数量(IQ)分析小结•在规划储区时应以一时间周期的IQ分析为主(通常为一年),若配合进行拣货区的规划时,则需参考单日的IQ分析•另外单日IQ量与全年IQ量是否对称也是分析观察的重点,因为结合出货量与出货频率进行关联性的分析时,整个仓储与拣货系统的规划将更趋于实际,因此可进行单日IQ量与全年IQ量的交叉分析•将单日及全年的IQ图以ABC分析将品项依出货量分为ABC(大、中、小)三类,并产生对照组合后进行交叉分析,则将其物流特性分成以下几类:ⅣⅢⅢCⅤⅤⅠBⅡⅡⅠACBA 单日 全日 单日与全年IQ分析——规划与管理对照表年出货量单日出货量商品构成存储与拣货进货周期与存储水平作业原则分类Ⅰ大大为出货量最大的主力产品群A群仓储与拣货区合并以固定储位进货周期宜缩短而存货水准较高,通常为厂商型配送中心或工厂发货中心分类Ⅱ大小出货天数多且出货频繁,而使累积的年出货量放大仓储区与拣货区分离,以零星出货方式规划,储区可以固定储位规划进货周期宜缩短并采中等存货水准分类Ⅲ小大年出货量小,可能集中于少数几天内出货以弹性储位规划缩短进货前置时间,接到订单后再行进货,但前提是必须缩短进货前置时间采取越库转运方式分类Ⅳ小小出货量不高,所占品项数通常较多,是容易造成占用仓储空间使周转率降低的C类商品仓储区可以随机储存,仓储区可与拣货区合并宜缩短进货周期并降低存货水准分类Ⅴ中等较小B类与C类之间的商品根据具体的商品分类确定规划方式 三、订单品项数(EN)分析•主要分析订单别订购品项数的分布,对于订单处理的原则及拣货系统的规划有很大的影响,并将影响出货方式及出货区的规划。

      •通常需配合总出货品项数、订单出货品项累计数及总品项数三项指标综合参考 以Qei=数量(订单e,品项i)符号表示单一订单订购某品项的数量,则分析以各指标的意义如下:1、单一订单出货品项数•计算单一订单中出货量大于0之品项数,就个别订单来看,可视为各订单拣取作业的拣货次数•N1=CONT(Q11,Q12,Q13,Q14,Q15…)>02、总出货品项数•计算所有订单中出货量大于0或出货次数大于0之品项数•N=CONT(Q1,Q2,Q3,Q4,Q5 …)>0•或CONT(K1,K2,K3,K4,K5 …)>0且N≧Ne•(总出货品项数必定大于单一订单的出货品项数)•此值表示实际有出货的品项总数,其最大值即为物流中心内的所有品项数若采用订单批次拣取策略,则最少的拣取次数即为总出货品项数 3、订单出货品项累计次数•将所有订单出货品项数加总所得数值,即以EN绘制柏拉图累积值的极值•GN=N1+N2+N3+N4+N5…,•GN≧N•(当个别订单间的品项重复率愈高,则N愈小)•此值可能会大于总出货品项数甚至所有产品的品项数若采用订单别拣取作业,则拣取次数即为订单出货品项累计次数 由以上说明,针对EN图与总出货品项数、订单出货品项累计次数两项指标,及物流中心内总品项数的相对量加以比较,可整理如表7-9的模式。

      基本上图中各判断指标的大小,须视物流中心产品特性、品项数、出货品项数的相对大小及订单品项的重复率来决定,并配合其它的因素综合考虑 订单品项数EN分布图的类型分析EN分布图类型分析应用单一订单的出货项数较小,EN =1的比例很高,总品项数不大而与总出货项数差距不大订单出货品项重复率不高,可考虑订单拣取方式作业,或采用批量拣取配合边拣边分类作业 EN分布图类型分析应用单一订单的出货品项数较大,EN ≧10,总出货品项数及累积出货项数的小部分,通常为经营品项数很多的物流可以订单别拣取方式作业,但由于拣货区路线可能很长,可以订单分割方式分区拣货再集中,或以接力方式拣取 EN分布图类型分析应用单一订单的出货项数较小,EN =1的比例较高,由于总品项数很多,总出货项数及累积出货项数均仅占总品项数的小部分可以订单别拣取方式作业,并将拣货区分区规划,由于各订单品项少,可将订单以区域别排序并以分区拣货 EN分布图类型分析应用单一订单的出货项数较大,而产品总项数不多,累积出货项数较总出货品项大出数倍,并较总品项数多,订单出货品项重复率高可以批量拣取方式作业,另须参考物性及物量大小决定于拣取时分类或拣出后再分类 EN分布图类型分析应用单一订单的出货项数较大,而产品总项数亦多,累积出货品项数较总出货品项大出数倍,并较总品项数多可考虑以批量拣取方式作业,但是若单张订单品项数多且重复率不高,须考虑分类的困难度,否则可以订单分割方式拣货为宜 四、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主要分析产品别出货次数的分布,对了解产品别的出货频率有很大的帮助,主要功能可配合IQ分析决定仓储与拣货系统的选择•另外当储存、拣货方式已决定后,有关储区的划分及储位配置,均可利用IK分析的结果作为规划参考的依据•基本上仍以ABC分析为主,并从而决定储位配置的原则,各类型分析如表7-10所示 IK分布图类型分析应用为一般物流中心常见模式,由于量分布趋两极化,可利用ABC作进一步分类规划时可依产品分类划分储区及储位配置,A类可接近入出口或便于作业之位置及楼层,以缩短行走距离,若品项多时可考虑作为订单分割的依据来分别拣货大部分产品出货次数相近,仅少部分有特大量及特小量大部分品项出货次数相同,因此储位配置需依物性决定,少部分特异量仍可依ABC分类精神决定配置位置,或以特别储区规划 五、IQ及IK交叉分析•将IQ及IK以ABC分析分类后,可对拣货策略的决定,提供参考的依据•所得交叉分析的分类整理。

      依其品项分布的特性,可将物流中心规划为以订单别拣取或批量拣取的作业形态,或者以分区混合处理方式运作•实际上拣货策略的决定,仍须视品项数与出货量的相对量来作判断的依据 IQ及IK交叉类型分析 IQIK高中低高可采用批量拣货方式,再配合分类作业处理可采用批量拣货方式,视出货量及品项数是否便于拣取时分类来决定可采用批量拣货方式,并以拣取时分类方式处理中以订单别拣取为宜以订单别拣取为宜以订单别拣取为宜低以订单别拣取为宜,并集中于接近出入口位置处以订单别拣取为宜以订单别拣取为宜,可考虑分割为零星拣货区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