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十个世界著名科学家小故事.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61280996
  • 上传时间:2018-1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十个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一、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很喜欢动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只狗和一只猫,牛顿收到礼物非常高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入房间,牛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一个大一个小,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两个洞呢,牛顿回答说:“狗从猫洞里能过去吗?”    牛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月爸爸就去世了两岁时,妈妈又改嫁到邻村牛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从不乱花钱,唯一的爱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艺,把零用钱聚起来,买了锯子、钉锤等一类工具,一放学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心里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还有一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一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当他感到肚子饿时,已暮色苍茫他步出书房,一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么走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立即回头,又走进了书房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又把吃饭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立即又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 爱 迪 生 的 故 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只上了3 个月学, 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 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

      他做实验的器具, 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 岁的时候, 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 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 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 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 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 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 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 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 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 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 还有一次, 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 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 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 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 实在太累了, 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 终於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发明了电灯.后来, 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三、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四、达尔文的故事     达尔文小的时候, 一次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 “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别小看这泥土, 是它长出了青草, 喂肥了牛羊, 我们才有奶喝, 才有肉吃; 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 我们才有饭吃, 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     达尔文问: “妈妈, 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    “不能呀! ”妈妈笑着说, “小狗是狗妈妈生的, 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    达尔文又问: “我是妈妈生的, 妈妈是姥姥生的, 对吗?”    “对呀! 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    “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    “是上帝! ”    “那上帝是谁生的呢?”    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 “孩子, 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个谜, 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 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开呢! ”     达尔文自幼喜欢花草树木、鸟雀虫鱼.上学以后, 他仍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骑马、打猎、钓鱼、采集矿石、捕捉昆虫、钻进树林观察鸟类的习性.对达尔文来说,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问号, 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常常边观察边沉思, 甚至忘记了危险.有一次, 达尔文在一个古代城堡上散步, 像往常一样陷入了沉思.他心不在焉地迈动着缓慢的脚步, 突然一脚踩空, 从城垛上跌了下来.这时候, 达尔文的神智非常清醒, 头脑还在思考. 五、焦耳的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六、富兰克林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声雷响,雨点就倾泻下来了     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独立宣言》的发起人之一,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写了一篇《论闪电和电气的相同》的论文,阐述了雷电的本质,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击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一下子风靡一时,传到英国、法国、德国、传遍欧洲和美洲七、诺贝尔的故事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多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

      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八、贝尔的故事     的发明者叫贝尔他原是苏格兰人,生于1847年24岁时移居美国,不久加入美国籍1873年他已是波士顿大学语言生理学的教授一次,他企图通过一根电报线来同时传递几个信息他的设想得到了妻子梅布尔.哈伯德与岳父的支持梅布尔是聋子,以前是贝尔的学生她父亲较富有,为女婿的科学试验慷慨解囊,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     贝尔的不少朋友却希望他钻研电报术但发明家不以为然他心里唯一惦记的事,就是要完成传递人声的工作他先试制成“谐和电报”——在一根导线上连接由带电芦苇组成的两个竖琴模样的集合每根芦苇在导线的那一头都有同频率的对应者贝尔把两个“竖琴”挂在磁性薄膜上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种装置     有一天,贝尔的助手托马斯.沃森摆弄夹住了的芦苇,而贝尔却从导线上听到了邻室传来的拨动的弦音他记下了事实,从而导致进一步试验试验过程中,贝尔遇到不少困难但他是个虚心好学的人,因而在向别人求教时,得到过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指导与帮助,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约瑟夫.亨利、爱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在实验室里的沃森助手听到召唤,像发疯一样,跃出实验室,奔向贝尔喊话的寝室去他一路大叫着:“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     这样,人类有了最初的,揭开了一页崭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发出的新闻电讯稿被发送到波士顿《世界报》,标志着为公众所采用1878年,贝尔公司正式成立 九、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脑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

      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