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部手术患者的康复训练.docx
6页胸部手术患者的康复训练现今临床中胸部手术大多使用胸腔镜微创技术,其手术 创伤小、时间短,术后出现的应激反应小,最大限度地降低 手术刺激所造成的机体应激反应,有助于提升患者在术后的 康复质量但在手术过程中,胸腔镜手术对肌肉、筋膜、神 经都会有影响,破坏了胸廓完整性;加上胸部手术还是需要 —定的时间,术中采取健侧90侧卧位,患侧上肢外展90 ° 的手术体位,易致肢体活动受限、固定制动时间长达 4-6h; 术中全身麻醉肌肉松弛,清醒后全身紧张等因素共同作用, 患者常于术后出现肩部僵硬、上肢功能障碍,造成肩关节的 损伤以及胸部的疼痛、其他因素对患者的呼吸等造成影响, 患者术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等老年患者术后活动力降低,机 体活动量减少,导致长期卧床,极易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以上因素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使手术后患者的身体康 复受到—定的影响,如肩关节活动受限,呼吸费力,咳痰无 力,肢体肿胀,活动耐力减低等为了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术后综合性的康复训练 显得尤为重要有效地康复训练手段,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 起到很大地帮助在临床中开展的康复训练方法中,主要包 括肩部的关节训练、呼吸功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仪器辅 助康复训练。
具体的训练方式、方法总结如下:1.肩部关节训练 分为术前及术后肩关节训练术前干 预锻炼可使患者在心理上产生正向暗示,认为自己参与功能 锻炼,术后一定能减轻疼痛而不再畏惧病痛,缓解了心理压 力;另外,通过功能锻炼,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病理 产物的吸收和排除,利于伤口愈合,有效降低疼痛感同时, 使患肢、肩关节等相关肌群逐渐得到强化训练,增强代偿肌 肉力量,提高肌纤维的可塑性及修复能力,及时牵张胸部纤 维组织的粘连;而且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速 静脉回流,加快侧支循环建立,减轻水肿,有效促进患肢功 能的康复1.1术前进行肩部关节训练方法 ①上肢上举:患者面 墙直立,脚尖贴墙跟,上肢上举,中指指尖尽量向上伸展; ②后伸:患者面墙直立,脚尖贴墙根,上肢尽量后伸;③外 旋:患者直立,颈部不要倾斜,手放于枕后,逐渐触摸对侧 耳朵每日锻炼3次,每次10-15min1.2 术后进行肩部关节训练方法 ①术后当日指导家属 为患者行肩臂部轻柔按摩,时间频次以患者舒适为度;②术 后第1天,患者取坐位或立位,保持上半身直立,用一侧手 托住肘部,做上肢平举、上举运动;③术后第2日开始进行 梳头运动,颈部不要倾斜,肘部抬高,保持自然位置;④术 后第3日开始将一侧手跃过头顶,触摸到对侧耳朵,患者颈 部不要倾斜;⑤术后第4日以后进行扇臂运动:双手十指在 脑后叠加,两肘在面前开合,保持两肘高度一致,并向后大 范围展开。
第②〜⑤项每日锻炼3次,每次5-10min训练 过程中注意术后锻炼动作轻柔,循序渐进增加肩关节活动度, 避免强行提拉上肢,每次锻炼以患者不感切口及肩关节疼痛 加重为适度2.呼吸功能训练 预康复中主要包括用力呼气、胸廓扩 张运动、控制呼吸,综合肺康复锻炼主要包括呼吸方式训练、 呼吸肌训练、肢体运动训练、体位转换训练2・1预康复锻炼:①用力呼气:指导患者对着清洁镜片, 向前哈气川乎气时保持声门及嘴张开,2次/d ,10-15下/次 ②胸廓扩张运动:护士站于患者前方,双手接触患者需要扩 张肺区的胸壁区域,指导患者深吸气至吸气末屏气3s,2次 /d,3-5min/次③控制呼吸:患者坐式,略向前倾,按照 自身的速度和深度进行潮式呼吸,放松上胸部及肩部, 2次 /d2.2 术前综合康复锻炼: ①呼吸方式训练 :先缩唇呼吸 (通过鼻吸气,然后呼气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 窄的口型缓缓呼出),2次/d,10min/次;接着腹式呼吸(手 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缓缓吸气,让膈肌最大程度的下降, 呼气时腹肌收缩),2次/d,15min/次②呼吸肌训练:患者 平卧于床,全身放松,在其腹部置重0・25kg的沙袋,嘱患者 用鼻缓慢深吸气使腹部凸起,吸气时用鼻吸入,腹壁尽量突 出,膈肌收缩,每次凸起维持8〜12s,然后缓缓吐气,呼气 时腹部内收,用口呼出。
训练次数逐渐增加,初始持续训练 5min ;运动频率为每日1〜2次,时间视患者病情及耐力略作调整,逐渐增加运动时间至20min,若患者感觉不适,则 停止运动,休息③肢体运动训练:包括上肢与下肢运动上肢运动视患者情况进行无负重举臂或负重举臂,负重举臂 时患侧手臂负重0・25kg( 1个沙袋),健侧手臂负重0・5kg(2 个沙袋),嘱患者举臂时与呼吸协调,每次持续约 15min; 下肢运动为协助患者上下楼梯,开始患者可在家人陪伴下上 下一级台阶,由每次3min、5min、10min逐渐延长至15min 直至患者独立完成上述动作运动时间:结合患者体质情况,适量从10〜20min/d逐渐增加至30〜40min/d④体位转换训练:患者在床边坐位及在床上进行半卧、端坐、移动、侧卧不同体位的训练,2次/日,10〜15min/次3.双侧下肢功能训练通过运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能预防一些废用综合症的发生,如骨质疏松、肌肉萎缩;还能提升病人的心肺功能3.1双下肢被动屈伸运动先协助患者进行各个关节的被动活动,如弯曲、伸展、内旋等,随着患者对活动适应 能力的增强,可逐渐加大活动强度,并教会患者正确进行肌 肉收缩的方法,以便增强其肢体血液流速,避免血栓的形成。
①双足被动旋转运动将一手握住患者足跟,一手握住足背, 分别顺时针、逆时针旋转②被动挤压小腿肌群③双下肢屈 曲抬高,一手握于腘窝,一手握于足跟,被动屈伸下肢每 个动作15-20次/分,持续5分钟,每天可由护士或家属协助 患者做2-3次3.2双下肢主动运动 另外,护士还可教会患者自主运 动方式,如腿部抬升、捏腿、抬头等,使其下肢关节协调性 得以强化具体分为双足主动屈伸运动、双足主动旋转运动、 足跟滑动、双下肢屈曲抬高、四头肌等长收缩,5-20次/分, 持续5分钟4.仪器辅助康复训练 通过相关医疗仪器辅助术后患者 提高肺活量、扩张肺功能、促进积留的痰液排出、预防下肢 血栓的形成,协助患者术后的早期、快速康复4.1 气压泵使用 使用临床应用的压力泵治疗仪,依 照仪器设置将压力数值调节为合适的压力治疗前检查设备 是否完好,患者有无出血,并帮助患者放松肢体,插入电源 并将压力充气管连接到泵上,将压力护套放在患者肢体合适 位置,按医嘱调整压力旋钮,依次对足、小腿、大腿上下部 进行充气;充气到时后关掉气泵,治疗结束时及时切断电源; 治疗2次/d , 25min/次,1周为1疗程,可根据患者病情变 化调节治疗时长。
4.2 呼吸训练仪 选择适宜的呼吸训练仪,将胶嘴、外 壳连接后,指导取坐位,呼吸训练仪直立放置并与心脏处于 水平位,指导呼出肺内气体后,含住胶嘴吸气,以深长均匀 的气流将锻炼仪浮球上升起至最大刻度并维持,吸气量 cc= 上升浮子最大显示值(cc/sec )对寺续时间后移开胶嘴, 呼气,重复练习,2次/d,10-15min/次4.3 机械排痰仪 通过运用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将叩击 振荡的频率设定为15-30HZ,健侧肺部工作时间为 10-15min,排痰的频率为3-4次/d患者行机械振动排痰治 疗期间,仪器叩击头置于患者的肺叶下方,由下向上叩击、 由外向内叩击,以将患者的整个肺部覆盖,每次振动排痰后 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临床中,通过运用以上的综合康复训练方法,术前、术 后早期开始进行规范、系统、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可有效 降低胸部手术患者肩部疼痛感,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有助于减少术后肺不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