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作用复习课程.ppt
115页地质作用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第一节第一节 地质作用的概念地质作用的概念 一、地质作用:一、地质作用: 地球内外的自然动力所引起地球地球内外的自然动力所引起地球( (主要指岩石主要指岩石圈或地壳圈或地壳) )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地地质质营营力力:引引起起地地质质作作用用的的力力称称为为地质劳营力地质劳营力地质作用是自然界的雕刻大师地质作用是自然界的雕刻大师 二、地质作用的类型二、地质作用的类型 根根据据地地质质营营力力的的来来源源不不同同,,把把地地质质作作用用分分为为内内动动力力地地质质作作用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内动力能量来源于地球本身:内动力能量来源于地球本身:主要包括地球的旋转能、重力能、主要包括地球的旋转能、重力能、热能,此外还有矿物的结晶能、物质变化的化学能等。
热能,此外还有矿物的结晶能、物质变化的化学能等• •外动力能量来源于地球的外部:外动力能量来源于地球的外部:外动力能量来源于地球的外部:外动力能量来源于地球的外部:主要包括太阳的辐射能、日月主要包括太阳的辐射能、日月主要包括太阳的辐射能、日月主要包括太阳的辐射能、日月引力能、和生物能引力能、和生物能引力能、和生物能引力能、和生物能• •在地壳的演化中,内动力地质在地壳的演化中,内动力地质在地壳的演化中,内动力地质在地壳的演化中,内动力地质作用起主导作用地表起伏作用起主导作用地表起伏作用起主导作用地表起伏作用起主导作用地表起伏————夷平外动力夷平外动力夷平外动力夷平外动力1 1、内力地质作用又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又分为①①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②②岩浆作用(侵入作用、喷发作用)岩浆作用(侵入作用、喷发作用)③③变变质质作作用用((热热力力变变质质作作用用、、动动力力变变质质作作用用、、区域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④④地地震震作作用用((构构造造地地震震、、火火山山地地震震、、陷陷落落地地震)震)2 2、外力地质作用又分为、外力地质作用又分为①①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②②剥蚀作用(机械剥蚀作用、化学剥蚀作用)剥蚀作用(机械剥蚀作用、化学剥蚀作用)③③搬搬运运作作用用((风风的的吹吹蚀蚀、、地地面面流流水水侵侵蚀蚀、、地地下下水水的的潜蚀、湖水及海水的冲蚀、冰川的刨蚀)潜蚀、湖水及海水的冲蚀、冰川的刨蚀)④④沉沉积积作作用用((机机械械沉沉积积作作用用、、化化学学沉沉积积作作用用、、生生物物沉积作用、掺合作用)沉积作用、掺合作用)⑤⑤成成岩岩作作用用((胶胶结结作作用用、、压压实实作作用用、、重重结结晶晶作作用用、、交代作用)交代作用)⑥⑥后生作用后生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内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地球内部营力引起地壳物质地球内部营力引起地壳物质地球内部营力引起地壳物质地球内部营力引起地壳物质成分、地表形态、构造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成分、地表形态、构造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成分、地表形态、构造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成分、地表形态、构造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大洋中脊大洋中脊一、地壳运动一、地壳运动• 地地壳壳运运动动——指指地地壳壳内内部部营营力力引引起起地地壳壳或或岩岩石石圈圈物物质质的的机机械运动慢慢……长长….….形成地质构造形成地质构造….….• 地地壳壳运运动动的的方方向向有有水水平平运运动动和和垂垂直直运运动动之之分分地地壳壳运运动动的的速速度度一一般般在在0.2cm/0.2cm/年年~~4cm/4cm/年年左左右右((喜喜马马拉拉雅雅山山为为1 1 cm/cm/年~年~2 cm/2 cm/年,洋中脊为年,洋中脊为2 cm/2 cm/年~年~4 cm/4 cm/年)• 地壳运动的产物有褶曲、褶皱、断层(阶梯状、叠瓦状、 地壳运动的产物有褶曲、褶皱、断层(阶梯状、叠瓦状、地堑、地垒)、地层的不整合等地堑、地垒)、地层的不整合等 二、地壳运动的类型二、地壳运动的类型 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垂直运动垂直运动垂直运动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指地壳或岩石又称升降运动,指地壳或岩石又称升降运动,指地壳或岩石又称升降运动,指地壳或岩石圈沿大地水准面方向发生圈沿大地水准面方向发生圈沿大地水准面方向发生圈沿大地水准面方向发生大规模大规模大规模大规模的上升的上升的上升的上升或下降的运动。
或下降的运动或下降的运动或下降的运动垂直运动引起海陆变迁、地势高低改变、垂直运动引起海陆变迁、地势高低改变、垂直运动引起海陆变迁、地势高低改变、垂直运动引起海陆变迁、地势高低改变、岩体的垂直位移以及层状地层岩石形成岩体的垂直位移以及层状地层岩石形成岩体的垂直位移以及层状地层岩石形成岩体的垂直位移以及层状地层岩石形成大型平缓变曲大型平缓变曲大型平缓变曲大型平缓变曲水平运动水平运动水平运动水平运动指沿大地水准面方向的运动,指沿大地水准面方向的运动,指沿大地水准面方向的运动,指沿大地水准面方向的运动,表现为大规模的水平位移表现为大规模的水平位移表现为大规模的水平位移表现为大规模的水平位移水平运动引起地壳的拉张、挤压、平移、水平运动引起地壳的拉张、挤压、平移、水平运动引起地壳的拉张、挤压、平移、水平运动引起地壳的拉张、挤压、平移、旋转,从而使岩层发生弯曲与断裂地旋转,从而使岩层发生弯曲与断裂地旋转,从而使岩层发生弯曲与断裂地旋转,从而使岩层发生弯曲与断裂地形上形成山脉和盆地形上形成山脉和盆地形上形成山脉和盆地形上形成山脉和盆地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相辅相成相辅相成• •岩浆岩浆岩浆岩浆: :地壳深处的局部地段和软流圈中存在的一种由硅酸地壳深处的局部地段和软流圈中存在的一种由硅酸盐及部分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和挥发组分组成的高温盐及部分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和挥发组分组成的高温熔融熔融状状物质称为岩浆。
物质称为岩浆1000度以上度以上.•挥发性物质(含量挥发性物质(含量1%-8%,液态或气态液态或气态,以水为主以水为主)岩浆作用岩浆作用岩浆作用岩浆作用 ::::岩浆的形成、演化、直至冷凝,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它对岩浆的形成、演化、直至冷凝,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它对岩浆的形成、演化、直至冷凝,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它对岩浆的形成、演化、直至冷凝,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它对周围岩石的影响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周围岩石的影响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周围岩石的影响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周围岩石的影响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 二、岩浆作用(侵入作用、喷发作用)二、岩浆作用(侵入作用、喷发作用)岩浆作用的分类:岩浆作用的分类:喷出作用:喷出作用:岩浆喷出地表的作用称为喷出作用,又岩浆喷出地表的作用称为喷出作用,又称火山作用称火山作用火山喷发方式有两种包括中心式喷发、火山喷发方式有两种包括中心式喷发、火山喷发方式有两种包括中心式喷发、火山喷发方式有两种包括中心式喷发、裂隙式喷发裂隙式喷发裂隙式喷发裂隙式喷发侵入作用: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而未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而未到达地表,称为侵入作用。
到达地表,称为侵入作用(一)喷出作用:(一)喷出作用:(一)喷出作用:(一)喷出作用:岩浆沿一定的通道喷出地表的作用称为喷出岩浆沿一定的通道喷出地表的作用称为喷出岩浆沿一定的通道喷出地表的作用称为喷出岩浆沿一定的通道喷出地表的作用称为喷出作用,又称火山作用作用,又称火山作用作用,又称火山作用作用,又称火山作用 火山习惯上分为:活火山 火山习惯上分为:活火山 火山习惯上分为:活火山 火山习惯上分为:活火山————现在仍在继续活动的火山;现在仍在继续活动的火山;现在仍在继续活动的火山;现在仍在继续活动的火山;休眠火山休眠火山休眠火山休眠火山————人类历史上喷发过近代处于相对稳定的火山;死人类历史上喷发过近代处于相对稳定的火山;死人类历史上喷发过近代处于相对稳定的火山;死人类历史上喷发过近代处于相对稳定的火山;死火山,地史时期喷发过现在没有活动能力的火山火山,地史时期喷发过现在没有活动能力的火山火山,地史时期喷发过现在没有活动能力的火山火山,地史时期喷发过现在没有活动能力的火山1 1、火山的结构:、火山的结构:、火山的结构:、火山的结构:火山堆:火山堆:火山堆:火山堆:火山喉管:火山喉管:火山喉管:火山喉管:火山颈:火山颈:火山颈:火山颈:火山口:火山口:火山口:火山口:火山湖:火山口的熔浆冷凝收缩成火山湖:火山口的熔浆冷凝收缩成火山湖:火山口的熔浆冷凝收缩成火山湖:火山口的熔浆冷凝收缩成的凹地积水。
的凹地积水的凹地积水的凹地积水2 2、火山的喷发产物:、火山的喷发产物:、火山的喷发产物:、火山的喷发产物:气体喷发物气体喷发物气体喷发物气体喷发物 以水蒸气为主以水蒸气为主以水蒸气为主以水蒸气为主, ,其含量可达其含量可达其含量可达其含量可达70%70%以上,其次以上,其次以上,其次以上,其次COCO2 2、、、、N N2 2、、、、ArAr、、、、SOSO2 2等 固体喷发物固体喷发物固体喷发物固体喷发物 按其性质与大小可以分为火山灰、火山弹、火山砾、火山渣、按其性质与大小可以分为火山灰、火山弹、火山砾、火山渣、按其性质与大小可以分为火山灰、火山弹、火山砾、火山渣、按其性质与大小可以分为火山灰、火山弹、火山砾、火山渣、火山块等又称为火山碎屑物火山块等又称为火山碎屑物火山块等又称为火山碎屑物火山块等又称为火山碎屑物液体喷发物液体喷发物液体喷发物液体喷发物 其形成熔岩熔岩有熔岩被、熔岩瀑布等多种形式其形成熔岩熔岩有熔岩被、熔岩瀑布等多种形式其形成熔岩熔岩有熔岩被、熔岩瀑布等多种形式其形成熔岩熔岩有熔岩被、熔岩瀑布等多种形式, ,陆相喷陆相喷陆相喷陆相喷发的熔岩表面多为绳状或波状构造。
发的熔岩表面多为绳状或波状构造发的熔岩表面多为绳状或波状构造发的熔岩表面多为绳状或波状构造 熔岩在散热冷凝过程中常形成柱状节理 熔岩在散热冷凝过程中常形成柱状节理 熔岩在散热冷凝过程中常形成柱状节理 熔岩在散热冷凝过程中常形成柱状节理 3 3、喷出岩:、喷出岩:、喷出岩:、喷出岩: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通称喷出岩岩浆在火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通称喷出岩岩浆在火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通称喷出岩岩浆在火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通称喷出岩岩浆在火山通道内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次火山岩次火山岩的成因及时、山通道内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次火山岩次火山岩的成因及时、山通道内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次火山岩次火山岩的成因及时、山通道内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次火山岩次火山岩的成因及时、空都与火山岩有密切联系,属于广义的火山岩空都与火山岩有密切联系,属于广义的火山岩空都与火山岩有密切联系,属于广义的火山岩空都与火山岩有密切联系,属于广义的火山岩(二)侵入作用(二)侵入作用(二)侵入作用(二)侵入作用侵入作用:侵入作用:侵入作用:侵入作用:岩浆从源地沿地壳薄弱带向上运移,侵岩浆从源地沿地壳薄弱带向上运移,侵岩浆从源地沿地壳薄弱带向上运移,侵岩浆从源地沿地壳薄弱带向上运移,侵入地壳上部地层,随着温度降低,在未到达地表入地壳上部地层,随着温度降低,在未到达地表入地壳上部地层,随着温度降低,在未到达地表入地壳上部地层,随着温度降低,在未到达地表就冷凝成岩石的地质过程称为侵入作用。
就冷凝成岩石的地质过程称为侵入作用就冷凝成岩石的地质过程称为侵入作用就冷凝成岩石的地质过程称为侵入作用侵入体:岩浆在地壳中不同深度冷凝后形成的各种侵入体:岩浆在地壳中不同深度冷凝后形成的各种侵入体:岩浆在地壳中不同深度冷凝后形成的各种侵入体:岩浆在地壳中不同深度冷凝后形成的各种岩浆岩体岩浆岩体岩浆岩体岩浆岩体围岩:侵入体周围的岩石叫围岩围岩:侵入体周围的岩石叫围岩围岩:侵入体周围的岩石叫围岩围岩:侵入体周围的岩石叫围岩(二)侵入作用(二)侵入作用侵入作用分为:浅成侵入和深成侵入侵入作用分为:浅成侵入和深成侵入1、浅成侵入作用:在地壳浅部(、浅成侵入作用:在地壳浅部(3—6km以上)地以上)地层承受的静压力较小,脆性大,在断裂发育的部层承受的静压力较小,脆性大,在断裂发育的部位,由于层间结合松散,岩浆以机械力为主挤入位,由于层间结合松散,岩浆以机械力为主挤入围岩的过程围岩的过程由其所形成的岩体叫浅成侵入体常见的浅成侵入由其所形成的岩体叫浅成侵入体常见的浅成侵入体有:岩床,岩饼、岩盘、岩墙(岩脉)体有:岩床,岩饼、岩盘、岩墙(岩脉)(二)侵入作用(二)侵入作用2 2、深成侵入作用:发生在地壳较深处(、深成侵入作用:发生在地壳较深处(、深成侵入作用:发生在地壳较深处(、深成侵入作用:发生在地壳较深处(3-6km3-6km以下)以下)以下)以下)由于压力和温度较高,岩浆以热力熔化围岩,且由于压力和温度较高,岩浆以热力熔化围岩,且由于压力和温度较高,岩浆以热力熔化围岩,且由于压力和温度较高,岩浆以热力熔化围岩,且自身缓慢冷却的过程。
自身缓慢冷却的过程自身缓慢冷却的过程自身缓慢冷却的过程由其所开成的岩体叫深成侵入体主要成岩基、岩由其所开成的岩体叫深成侵入体主要成岩基、岩由其所开成的岩体叫深成侵入体主要成岩基、岩由其所开成的岩体叫深成侵入体主要成岩基、岩株深成侵入岩矿物为金晶质等粒的粗中粒结构深成侵入岩矿物为金晶质等粒的粗中粒结构深成侵入岩矿物为金晶质等粒的粗中粒结构深成侵入岩矿物为金晶质等粒的粗中粒结构3 3、岩浆在侵入围岩的过程中岩浆与围岩之间发生的、岩浆在侵入围岩的过程中岩浆与围岩之间发生的、岩浆在侵入围岩的过程中岩浆与围岩之间发生的、岩浆在侵入围岩的过程中岩浆与围岩之间发生的作用作用作用作用: :1.1.同化作用与混染作用同化作用与混染作用同化作用与混染作用同化作用与混染作用————地下深处的原始岩浆在地下深处的原始岩浆在地下深处的原始岩浆在地下深处的原始岩浆在向地壳浅部的运移过程中部分地熔融围岩并使围向地壳浅部的运移过程中部分地熔融围岩并使围向地壳浅部的运移过程中部分地熔融围岩并使围向地壳浅部的运移过程中部分地熔融围岩并使围岩成分混染于岩浆之中的过程岩成分混染于岩浆之中的过程岩成分混染于岩浆之中的过程岩成分混染于岩浆之中的过程。
由于同化、混染作用的存在,原始岩浆的种类只由于同化、混染作用的存在,原始岩浆的种类只由于同化、混染作用的存在,原始岩浆的种类只由于同化、混染作用的存在,原始岩浆的种类只有数种,却可以形成多种不同成分的岩石有数种,却可以形成多种不同成分的岩石有数种,却可以形成多种不同成分的岩石有数种,却可以形成多种不同成分的岩石混入岩浆中未熔化的围岩碎块称为捕虏体混入岩浆中未熔化的围岩碎块称为捕虏体混入岩浆中未熔化的围岩碎块称为捕虏体混入岩浆中未熔化的围岩碎块称为捕虏体2.2.结晶分异作用结晶分异作用结晶分异作用结晶分异作用指一种成分的岩浆按矿物熔点的高低可依次结晶出指一种成分的岩浆按矿物熔点的高低可依次结晶出指一种成分的岩浆按矿物熔点的高低可依次结晶出指一种成分的岩浆按矿物熔点的高低可依次结晶出不同成分的矿物,并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不同成分的矿物,并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不同成分的矿物,并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不同成分的矿物,并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岩浆岩岩浆岩岩浆岩岩浆岩: :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
4 4、侵入岩:、侵入岩:、侵入岩:、侵入岩:侵入在地壳一定深度上的岩浆(包括熔融围岩所侵入在地壳一定深度上的岩浆(包括熔融围岩所侵入在地壳一定深度上的岩浆(包括熔融围岩所侵入在地壳一定深度上的岩浆(包括熔融围岩所形成的岩浆)经缓慢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称为形成的岩浆)经缓慢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称为形成的岩浆)经缓慢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称为形成的岩浆)经缓慢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侵入岩侵入岩侵入岩或者说:在许多情况下,岩浆并未到达地表,而是停留在地或者说:在许多情况下,岩浆并未到达地表,而是停留在地或者说:在许多情况下,岩浆并未到达地表,而是停留在地或者说:在许多情况下,岩浆并未到达地表,而是停留在地壳中的某个位置上,并逐渐冷却,最终形成侵入岩壳中的某个位置上,并逐渐冷却,最终形成侵入岩壳中的某个位置上,并逐渐冷却,最终形成侵入岩壳中的某个位置上,并逐渐冷却,最终形成侵入岩侵入岩固结成岩需要的时间很长地质学家们曾做过估算,侵入岩固结成岩需要的时间很长地质学家们曾做过估算,侵入岩固结成岩需要的时间很长地质学家们曾做过估算,侵入岩固结成岩需要的时间很长地质学家们曾做过估算,一个一个一个一个20002000米厚的花岗岩体完全结晶大约需要米厚的花岗岩体完全结晶大约需要米厚的花岗岩体完全结晶大约需要米厚的花岗岩体完全结晶大约需要6400064000年。
年◇◇◇◇ 侵入岩体根据其规模和产出状态,可分为深成侵入岩(岩基、侵入岩体根据其规模和产出状态,可分为深成侵入岩(岩基、侵入岩体根据其规模和产出状态,可分为深成侵入岩(岩基、侵入岩体根据其规模和产出状态,可分为深成侵入岩(岩基、岩株),浅成侵入岩(岩墙(岩脉)、岩床、岩盘等)岩株),浅成侵入岩(岩墙(岩脉)、岩床、岩盘等)岩株),浅成侵入岩(岩墙(岩脉)、岩床、岩盘等)岩株),浅成侵入岩(岩墙(岩脉)、岩床、岩盘等)◇◇◇◇ 侵侵侵侵 入入入入 岩岩岩岩 分分分分 类类类类根据侵入岩的根据侵入岩的根据侵入岩的根据侵入岩的SiOSiO2 2含量可将侵入岩分为酸性、中性、基性和超基含量可将侵入岩分为酸性、中性、基性和超基含量可将侵入岩分为酸性、中性、基性和超基含量可将侵入岩分为酸性、中性、基性和超基性岩 二二、、变变质质作作用用((热热力力变变质质作作用用、、动动力力变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1 1、变质作用:指、变质作用:指、变质作用:指、变质作用:指原岩原岩原岩原岩处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处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处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处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其在学条件的改变,使其在学条件的改变,使其在学条件的改变,使其在固态条件固态条件固态条件固态条件下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下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下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下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改变而形成新的岩石的过程。
发生改变而形成新的岩石的过程发生改变而形成新的岩石的过程发生改变而形成新的岩石的过程 二二、、变变质质作作用用((热热力力变变质质作作用用、、动动力力变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2 2、变质作用的原岩:可以是沉积岩、岩浆岩、或先期的变质、变质作用的原岩:可以是沉积岩、岩浆岩、或先期的变质、变质作用的原岩:可以是沉积岩、岩浆岩、或先期的变质、变质作用的原岩:可以是沉积岩、岩浆岩、或先期的变质岩3 3、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的标志:看岩石是否有、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的标志:看岩石是否有、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的标志:看岩石是否有、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的标志:看岩石是否有重结晶现象重结晶现象重结晶现象重结晶现象或有或有或有或有无变质矿物出现无变质矿物出现无变质矿物出现无变质矿物出现变质作用通常发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作用通常发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作用通常发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作用通常发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4 4、变质岩的温度范围:、变质岩的温度范围:、变质岩的温度范围:、变质岩的温度范围:150150度度度度——700——700((((900900)度对于沉积岩而言:对于沉积岩而言:对于沉积岩而言:对于沉积岩而言:150150度以下,为成岩作用范畴;度以下,为成岩作用范畴;度以下,为成岩作用范畴;度以下,为成岩作用范畴;对于岩浆岩与变质岩而言(固液态条件):熔融岩浆作用,固对于岩浆岩与变质岩而言(固液态条件):熔融岩浆作用,固对于岩浆岩与变质岩而言(固液态条件):熔融岩浆作用,固对于岩浆岩与变质岩而言(固液态条件):熔融岩浆作用,固态变质作用,温度:态变质作用,温度:态变质作用,温度:态变质作用,温度:700——900700——900度)度)度)度) 二二、、变变质质作作用用((热热力力变变质质作作用用、、动动力力变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5 5、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温度温度温度是引起变质作用的主导因素,温度升高导至岩石重结晶、是引起变质作用的主导因素,温度升高导至岩石重结晶、是引起变质作用的主导因素,温度升高导至岩石重结晶、是引起变质作用的主导因素,温度升高导至岩石重结晶、加速变质反应和交代作用;加速变质反应和交代作用;加速变质反应和交代作用;加速变质反应和交代作用;压力压力压力压力包括静压力、定向压力和流体压力。
压力可使岩石中的包括静压力、定向压力和流体压力压力可使岩石中的包括静压力、定向压力和流体压力压力可使岩石中的包括静压力、定向压力和流体压力压力可使岩石中的矿物重结晶并呈定向排列或发生机械改造,从而形成变质岩矿物重结晶并呈定向排列或发生机械改造,从而形成变质岩矿物重结晶并呈定向排列或发生机械改造,从而形成变质岩矿物重结晶并呈定向排列或发生机械改造,从而形成变质岩特有的结构和构造特有的结构和构造特有的结构和构造特有的结构和构造化学活动性流体化学活动性流体化学活动性流体化学活动性流体(主要为水和二氧化碳,其次还包含有各种(主要为水和二氧化碳,其次还包含有各种(主要为水和二氧化碳,其次还包含有各种(主要为水和二氧化碳,其次还包含有各种常见离子的溶液)促进岩石组分的溶解与重结晶,并可带走常见离子的溶液)促进岩石组分的溶解与重结晶,并可带走常见离子的溶液)促进岩石组分的溶解与重结晶,并可带走常见离子的溶液)促进岩石组分的溶解与重结晶,并可带走或带入一部分化学成分另外流体可以降低岩石的重熔温度或带入一部分化学成分另外流体可以降低岩石的重熔温度或带入一部分化学成分另外流体可以降低岩石的重熔温度或带入一部分化学成分。
另外流体可以降低岩石的重熔温度 二二、、变变质质作作用用((热热力力变变质质作作用用、、动动力力变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6 6、变质作用的类型:、变质作用的类型:、变质作用的类型:、变质作用的类型:((((1 1)接触变质作用:在岩浆岩体与围岩接触的部位上,由)接触变质作用:在岩浆岩体与围岩接触的部位上,由)接触变质作用:在岩浆岩体与围岩接触的部位上,由)接触变质作用:在岩浆岩体与围岩接触的部位上,由于于于于岩浆的散热和活动性流体岩浆的散热和活动性流体岩浆的散热和活动性流体岩浆的散热和活动性流体所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温度所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温度所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温度所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温度高高高高300---800300---800度,压力低度,压力低度,压力低度,压力低20---300MPa20---300MPa))))————温度,与活动温度,与活动温度,与活动温度,与活动性流体性流体性流体性流体为主要因素为主要因素为主要因素为主要因素进一步划分为:进一步划分为:进一步划分为:进一步划分为:热接触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热接触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热接触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热接触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二二、、变变质质作作用用((热热力力变变质质作作用用、、动动力力变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热接触变质作用:岩浆热力烘烤热接触变质作用:岩浆热力烘烤热接触变质作用:岩浆热力烘烤热接触变质作用:岩浆热力烘烤接接交代变质作用:岩浆中的挥发性组分与围岩之间发生的接接交代变质作用:岩浆中的挥发性组分与围岩之间发生的接接交代变质作用:岩浆中的挥发性组分与围岩之间发生的接接交代变质作用:岩浆中的挥发性组分与围岩之间发生的物质交换物质交换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夕卡岩夕卡岩(skarn) 主要由富钙或富镁的硅酸盐 主要由富钙或富镁的硅酸盐矿物矿物组成组成 矿物成分主要为石榴子石类、辉石类和其他硅酸盐物成分主要为石榴子石类、辉石类和其他硅酸盐矿物细粒至中、粗粒不等粒结构,条带状、斑矿物细粒至中、粗粒不等粒结构,条带状、斑杂状和块状构造根据成分可分为杂状和块状构造根据成分可分为①①钙质夕卡岩钙质夕卡岩②②镁质夕卡岩镁质夕卡岩③③硅酸盐夕卡岩硅酸盐夕卡岩大理岩大理岩大理岩大理岩 二二、、变变质质作作用用((热热力力变变质质作作用用、、动动力力变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6 6、变质作用的类型:、变质作用的类型:、变质作用的类型:、变质作用的类型:((((2 2)动力(碎裂)变质作用:由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定向压)动力(碎裂)变质作用:由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定向压)动力(碎裂)变质作用:由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定向压)动力(碎裂)变质作用:由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定向压力引起岩石发生破碎、变形和重结晶等的一种变质作用。
力引起岩石发生破碎、变形和重结晶等的一种变质作用力引起岩石发生破碎、变形和重结晶等的一种变质作用力引起岩石发生破碎、变形和重结晶等的一种变质作用千枚岩:显微变晶片理发育面上呈千枚岩:显微变晶片理发育面上呈千枚岩:显微变晶片理发育面上呈千枚岩:显微变晶片理发育面上呈绢丝光泽的低级绢丝光泽的低级绢丝光泽的低级绢丝光泽的低级变质岩变质岩变质岩变质岩常为细粒常为细粒常为细粒常为细粒鳞片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粒度小于,粒度小于,粒度小于,粒度小于0.10.1毫米,毫米,毫米,毫米,在片理面上常有小皱纹构造在片理面上常有小皱纹构造在片理面上常有小皱纹构造在片理面上常有小皱纹构造 二二、、变变质质作作用用((热热力力变变质质作作用用、、动动力力变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6 6、变质作用的类型:、变质作用的类型:、变质作用的类型:、变质作用的类型:((((3 3)区域变质作用:通常在大范围(区域变质带常长数百)区域变质作用:通常在大范围(区域变质带常长数百)区域变质作用:通常在大范围(区域变质带常长数百)区域变质作用:通常在大范围(区域变质带常长数百至数千米;宽数十至数百米;深度与厚度可达几千至几万米)至数千米;宽数十至数百米;深度与厚度可达几千至几万米)至数千米;宽数十至数百米;深度与厚度可达几千至几万米)至数千米;宽数十至数百米;深度与厚度可达几千至几万米)内发生一种变质作用。
内发生一种变质作用内发生一种变质作用内发生一种变质作用高压:高压:高压:高压:20---100MPa20---100MPa;;;;高温:高温:高温:高温:200—900200—900度;度;度;度;大范围内稳定大范围内稳定大范围内稳定大范围内稳定代表性岩石有板岩、片岩、片麻岩代表性岩石有板岩、片岩、片麻岩代表性岩石有板岩、片岩、片麻岩代表性岩石有板岩、片岩、片麻岩 二二、、变变质质作作用用((热热力力变变质质作作用用、、动动力力变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6 6、变质作用的类型:、变质作用的类型:、变质作用的类型:、变质作用的类型:((((4 4)混合岩化作用:原岩由高温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和局)混合岩化作用:原岩由高温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和局)混合岩化作用:原岩由高温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和局)混合岩化作用:原岩由高温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和局部熔融的岩石互相混合的作用称混合岩化作用部熔融的岩石互相混合的作用称混合岩化作用部熔融的岩石互相混合的作用称混合岩化作用部熔融的岩石互相混合的作用称混合岩化作用————兼有变兼有变兼有变兼有变质岩与岩浆岩的双重特征质岩与岩浆岩的双重特征。
质岩与岩浆岩的双重特征质岩与岩浆岩的双重特征混合岩在自然界中较多混合岩在自然界中较多混合岩在自然界中较多混合岩在自然界中较多四、地震作用四、地震作用(一)地震的度量(一)地震的度量1 1、震源、震中和震中距、震源、震中和震中距震震源源::地地表表以以下下始始发发震震动动的的位位置置震震源区(震源区域)源区(震源区域)震震中中::震震源源在在地地表表的的垂垂直直投投景景点点震震中区、震源深度中区、震源深度震中距:震中距:地表上任一点至震中的距离地表上任一点至震中的距离• 地地震震————指指地地壳壳或或地地球球岩岩石石圈圈瞬瞬间间的的快快速速((几几秒秒至至几几分分钟钟))震震动动地地壳壳内内发发出出振振动动的的地地方方称称震震源源((70km70km内内称称浅浅源源,,70km70km~~300km300km称中源,称中源,300km300km以上称深源)以上称深源)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km;中源地震(;中源地震(70—300km))深源地震(深源地震(>300km最深可达最深可达720km))2 2、地震震级与地震裂度、地震震级与地震裂度((1 1)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量度。
是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量度MME (J)E (J)MME E(J)(J) 1 12.02.0××××101010106 6 6 66 66.36.3××××1010101013131313 2 26.36.3××××101010107 7 7 7 7 72.02.0××××1010101015151515 3 32.02.0××××101010109 9 9 9 8 86.36.3××××1010101016161616 4 46.36.3××××1010101010101010 8.58.53.63.6××××1010101017171717 5 52.02.0××××1010101012121212 8.98.91.41.4××××1010101018181818 Log E =11.8+1.5 MLog E =11.8+1.5 M2-42-4级为有感地震;级为有感地震;级为有感地震;级为有感地震;5 5级以上为强震;级以上为强震;级以上为强震;级以上为强震;7 7级以上为大地震;级以上为大地震;级以上为大地震;级以上为大地震;目前尚未发现大于目前尚未发现大于目前尚未发现大于目前尚未发现大于8.98.9级的地震。
级的地震级的地震级的地震离震中离震中100 km处标准地震仪所记录最大震幅值以微米为单位的对数值处标准地震仪所记录最大震幅值以微米为单位的对数值 • •((((2 2 2 2))))地地震震烈烈度度————指指某某次次地地震震在在地地表表某某一一区区域域造造成成地地面面建建筑筑物物的的破破坏坏程程度度它它与与震震级级、、震震源源深深浅浅、、某某一一区区域域离离震震中的距离及该区域的地质条件等有关中的距离及该区域的地质条件等有关•(二)地震的成因类型:(二)地震的成因类型:•陷落滑坡地震:岩层大规模崩塌或陷落引起,少见陷落滑坡地震:岩层大规模崩塌或陷落引起,少见3%3%•火山地震: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少见火山地震: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少见7%7%•构构造造地地震震::构构造造运运动动引引起起,,多多见见90%90%一一般般认认为为与与地地层层的的断裂活动、岩浆活动以及地下深处物质的相变等因素有关断裂活动、岩浆活动以及地下深处物质的相变等因素有关•此外还有:人工地震此外还有:人工地震•((3 3))地地震震发发生生过过程程::孕孕震震阶阶段段((地地应应力力集集中中))→→临临震震阶阶段段((地地应应力力累累积积到到接接近近失失稳稳阶阶段段,,地地下下水水和和动动物物有有异异常常反反应应))→→发震阶段发震阶段→→余震阶段。
余震阶段• • (三)全球地震的地理分布:(三)全球地震的地理分布:(三)全球地震的地理分布:(三)全球地震的地理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80%80%80%80%的浅源,的浅源,的浅源,的浅源,90%90%90%90%的中源,几乎所有的深的中源,几乎所有的深的中源,几乎所有的深的中源,几乎所有的深源);源);源);源);• •阿尔卑斯阿尔卑斯阿尔卑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喜马拉雅喜马拉雅喜马拉雅→→→→印尼地震带(印尼地震带(印尼地震带(印尼地震带(15%15%15%15%,多为浅源);,多为浅源);,多为浅源);,多为浅源);• •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地震带(多为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地震带(多为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地震带(多为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地震带(多为6 6 6 6级以下);级以下);级以下);级以下);• •大陆板块内部地震带大陆板块内部地震带大陆板块内部地震带大陆板块内部地震带•我国地震分布:我国地震分布:•我我国国夹夹在在环环太太平平洋洋地地震震带带和和阿阿尔尔卑卑斯斯→→喜喜马马拉拉雅雅→→印印尼尼地地震震带带形形成成的的三角区内,地震频繁,且以三角区内,地震频繁,且以浅源为主,烈度大浅源为主,烈度大。
主要有:主要有:•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郯城郯城→→庐江地震带庐江地震带(郯庐大断裂);(郯庐大断裂);•华北地震带(华北地震带(北起燕山经山西到渭河平原北起燕山经山西到渭河平原) );;•横横亘亘我我国国的的南南北北地地震震带带((北北起起贺贺兰兰山山、、六六盘盘山山、、横横越越秦秦岭岭、、过过甘甘肃肃文文县、沿岷江、经川西达滇东县、沿岷江、经川西达滇东) );;•西藏西藏→→滇西地震带滇西地震带第三节第三节 外力地质作用与地貌外力地质作用与地貌• 1、、 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地球以外的自然动力(太阳辐射地球以外的自然动力(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等)引起地表岩石破坏、搬运、沉积等作能、日月引力能等)引起地表岩石破坏、搬运、沉积等作用外力地质作用迫使地表削高填低,高处被夷平外力地质作用迫使地表削高填低,高处被夷平•2 2、外力力地质作用、外力力地质作用按作用的介质条件分类:按作用的介质条件分类:海洋上的:海浪的地质作用海洋上的:海浪的地质作用 潮流的地质作用潮流的地质作用 浊流浊流的地质作用的地质作用海水的地质作用海水的地质作用海水的地质作用海水的地质作用 大陆上的:风的地质作用大陆上的:风的地质作用大陆上的:风的地质作用大陆上的:风的地质作用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冰川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 湖泊的地质作用湖泊的地质作用湖泊的地质作用湖泊的地质作用 块体的地质作用(块体运动)块体的地质作用(块体运动)块体的地质作用(块体运动)块体的地质作用(块体运动) 风化作用风化作用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物理风化物理风化物理风化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化学风化化学风化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生物风化生物风化生物风化剥蚀作用:吹蚀(风)剥蚀作用:吹蚀(风)剥蚀作用:吹蚀(风)剥蚀作用:吹蚀(风) 潜蚀(地下水)潜蚀(地下水)潜蚀(地下水)潜蚀(地下水) 冲蚀(湖水、海水)冲蚀(湖水、海水)冲蚀(湖水、海水)冲蚀(湖水、海水) 刨蚀(冰川)刨蚀(冰川)刨蚀(冰川)刨蚀(冰川)搬运作用:机械搬运搬运作用:机械搬运搬运作用:机械搬运搬运作用:机械搬运 化学搬运化学搬运化学搬运化学搬运沉积作用:机械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机械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机械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机械沉积作用 化学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 生物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成岩作用:胶结作用、压实作用、重结晶作用成岩作用:胶结作用、压实作用、重结晶作用成岩作用:胶结作用、压实作用、重结晶作用成岩作用:胶结作用、压实作用、重结晶作用 3 3、按作用方式分类:、按作用方式分类:、按作用方式分类:、按作用方式分类:第三节第三节 外力地质作用与地貌外力地质作用与地貌•一、风化作用一、风化作用————由于温度、气体(由于温度、气体(O O2 2、、COCO2 2)、水溶液、生物等作用使岩石、矿物)、水溶液、生物等作用使岩石、矿物的物理形态或化学成分的物理形态或化学成分在原地发生变化在原地发生变化,,从而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的过程• •(一)、风化作用种类(一)、风化作用种类(一)、风化作用种类(一)、风化作用种类• • 1 1 1 1、、、、物物物物理理理理风风风风化化化化作作作作用用用用::::只只只只使使使使地地地地壳壳壳壳岩岩岩岩石石石石、、、、矿矿矿矿物物物物发发发发生生生生机机机机械械械械破破破破碎碎碎碎、、、、而不改变化学成分而不改变化学成分而不改变化学成分而不改变化学成分的作用• • ((((1 1 1 1))))物物物物理理理理风风风风化化化化作作作作用用用用的的的的主主主主要要要要因因因因素素素素::::岩岩岩岩石石石石释释释释重重重重、、、、温温温温差差差差、、、、冰冰冰冰劈劈劈劈、、、、结晶撑裂作用结晶撑裂作用结晶撑裂作用结晶撑裂作用• • ((((2 2 2 2)物理风化的产物:碎屑物质、溶解物质和残余物质物理风化的产物:碎屑物质、溶解物质和残余物质物理风化的产物:碎屑物质、溶解物质和残余物质物理风化的产物:碎屑物质、溶解物质和残余物质• •(一)、风化作用种类(一)、风化作用种类(一)、风化作用种类(一)、风化作用种类• • 2 2 2 2、、、、化化化化学学学学风风风风化化化化作作作作用用用用::::由由由由于于于于氧氧氧氧、、、、水水水水和和和和水水水水溶溶溶溶液液液液等等等等因因因因素素素素的的的的影影影影响响响响,,,,使地表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使地表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过程使地表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过程使地表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1 1 1 1)化学风化的方式:)化学风化的方式:)化学风化的方式:)化学风化的方式:氧化作用:变色,改性氧化作用:变色,改性氧化作用:变色,改性氧化作用:变色,改性水溶液的作用包括:水溶液的作用包括:水溶液的作用包括:水溶液的作用包括: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2 2)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溶于水的可迁移物质:盐类离子类溶于水的可迁移物质:盐类离子类溶于水的可迁移物质:盐类离子类溶于水的可迁移物质:盐类离子类难溶于水堆积在原地的残积物石英碎屑、铝土、褐铁类难溶于水堆积在原地的残积物石英碎屑、铝土、褐铁类难溶于水堆积在原地的残积物石英碎屑、铝土、褐铁类难溶于水堆积在原地的残积物石英碎屑、铝土、褐铁类• •(一)、风化作用种类(一)、风化作用种类(一)、风化作用种类(一)、风化作用种类• • 3 3 3 3、、、、生生生生物物物物风风风风化化化化作作作作用用用用::::指指指指由由由由于于于于生生生生命命命命活活活活动动动动及及及及生生生生物物物物化化化化学学学学过过过过程程程程对对对对岩石及矿物产生破坏的过程。
岩石及矿物产生破坏的过程岩石及矿物产生破坏的过程岩石及矿物产生破坏的过程• • 生生生生物物物物风风风风化化化化作作作作用用用用的的的的方方方方式式式式::::生生生生物物物物机机机机械械械械风风风风化化化化作作作作用用用用;;;;生生生生物物物物化化化化学学学学风风风风化作用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 (二)风化壳(二)风化壳————地球表面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后残留在地球表面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后残留在原地的岩石表层从上到下可分为土壤层、坡积层、残积原地的岩石表层从上到下可分为土壤层、坡积层、残积层和基岩层层和基岩层• 1 1、、E E前形成的风化壳叫古风化壳,前形成的风化壳叫古风化壳,E E后形成的风化壳叫后形成的风化壳叫现代风化壳现代风化壳•2 2、、研究风化壳的意义研究风化壳的意义::•①①代表一个长期的沉积间断;代表一个长期的沉积间断;•②②风风化化壳壳的的发发育育情情况况及及成成分分、、产产状状反反映映自自然然地地理理条件,能帮助研究古地理和古气候;条件,能帮助研究古地理和古气候;•③③古风化壳是油气运移的通道和储集层;古风化壳是油气运移的通道和储集层;•④④是是某某些些风风化化矿矿产产品品集集中中的的地地方方((高高岭岭土土、、铁铁、、铝土矿等);铝土矿等);•⑤⑤是工程项目应处理和加固的地方。
是工程项目应处理和加固的地方二、剥蚀作用二、剥蚀作用• 剥剥蚀蚀作作用用————指指各各种种运运动动介介质质((风风、、流流水水、、冰冰川川等等))在在其其运运动动的的过过程程中中使使地地表表岩岩石石产产生生破破坏坏并并将其剥离原地的作用将其剥离原地的作用•包包括括::河河流流、、地地下下水水、、海海洋洋、、湖湖泊泊、、冰冰川川、、、、风风的剥蚀作用的剥蚀作用• 冰川和风只能进行机械剥蚀作用,而水既能进行机械剥蚀冰川和风只能进行机械剥蚀作用,而水既能进行机械剥蚀作用,又能进行化学剥蚀作用作用,又能进行化学剥蚀作用•(一)河流的侵蚀作用(一)河流的侵蚀作用•1、河流概述、河流概述•((1)河流是地陆地表面有固定水道的常年水流河流是地陆地表面有固定水道的常年水流((2)片流、洪流与河流的关系)片流、洪流与河流的关系河流河流片流片流片流片流洪流洪流洪流洪流河河床床河谷河谷谷底谷底谷肩谷肩谷坡谷坡阶地阶地坡麓坡麓河河漫漫滩滩河河漫漫滩滩平水位平水位洪水位洪水位((3)河谷横剖面形态)河谷横剖面形态河河床床河谷河谷谷底谷底谷坡谷坡河河漫漫滩滩平水位平水位洪水位洪水位河谷横剖面形态河谷横剖面形态河河流流片片流流片片流流洪洪流流洪洪流流((4)河流分类)河流分类顺直河顺直河辫状河辫状河网状河网状河曲流河曲流河顺直河:出现于大顺直河:出现于大顺直河:出现于大顺直河:出现于大型河流某一河段;型河流某一河段;型河流某一河段;型河流某一河段;或属于小型单河道或属于小型单河道或属于小型单河道或属于小型单河道河流;河流;河流;河流;辫状河:多分布于辫状河:多分布于辫状河:多分布于辫状河:多分布于山区上游段及冲积山区上游段及冲积山区上游段及冲积山区上游段及冲积扇上的河流;扇上的河流;扇上的河流;扇上的河流;曲流河:泛滥平原曲流河:泛滥平原曲流河:泛滥平原曲流河:泛滥平原和点砂坝较发育;和点砂坝较发育;和点砂坝较发育;和点砂坝较发育;网状河:一般出中网状河:一般出中网状河:一般出中网状河:一般出中下游地区。
下游地区下游地区下游地区2 2、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1)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有:机械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有:机械侵蚀作用(冲蚀、磨蚀),化学侵蚀作用(溶蚀)冲蚀、磨蚀),化学侵蚀作用(溶蚀)•((2)河流的机械侵蚀作用按其发展的方向分为)河流的机械侵蚀作用按其发展的方向分为两个类型,两个类型,•一种称一种称下蚀作用下蚀作用,主要是河流对河床底部的侵蚀,主要是河流对河床底部的侵蚀破坏;破坏;•另一种称另一种称侧蚀作用侧蚀作用,是河流对河岸两侧的侵蚀破,是河流对河岸两侧的侵蚀破坏过程A、河流的下蚀作用、河流的下蚀作用—•下下蚀蚀作作用用侵侵蚀蚀河河床床底底部部,,使使河河床床加加长长和和加加深深下蚀作用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下蚀作用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强强度度因因素素—河河流流纵纵坡坡降降、、水水量量、、河河床床岩岩性性、、流速及含沙量流速及含沙量过过程程与与产产物物—V V形形谷谷;;瀑瀑布布与与向向源源侵侵蚀蚀;;河河流流袭夺与断头河袭夺与断头河 ——河流的侵蚀基准面与平衡剖面河流的侵蚀基准面与平衡剖面——V字形河谷字形河谷——下切的河谷与阶地下切的河谷与阶地跌水(瀑布)跌水(瀑布)——河流的向源侵蚀河流的向源侵蚀——北美尼亚加拉大瀑布•当两条河流毗邻发展时,如果其中一条的溯源侵当两条河流毗邻发展时,如果其中一条的溯源侵蚀能力更强,就会逐渐向另一条河流靠近,最后蚀能力更强,就会逐渐向另一条河流靠近,最后截断后者的水源,而使之成为无水的截断后者的水源,而使之成为无水的断头河断头河。
——河流袭夺与断头河————————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的侵蚀基准面n河流的下蚀作用是依靠河水的动能进行的;河水的动能河流的下蚀作用是依靠河水的动能进行的;河水的动能则是由其所具有的势能转换而来因此可以认为:地形则是由其所具有的势能转换而来因此可以认为:地形决定河水的下蚀能力决定河水的下蚀能力n当河水面趋于某一平面高程而停止流动时,其下蚀作用当河水面趋于某一平面高程而停止流动时,其下蚀作用也随之终止,这一平面即河流的也随之终止,这一平面即河流的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n基准面分基准面分局部和永久性局部和永久性两种,两种,海平面海平面是一切入海河流的是一切入海河流的永久性侵蚀基准面永久性侵蚀基准面n基准面可以因气候和构造运动而改变基准面可以因气候和构造运动而改变——侵蚀基准面与河口侵蚀基准面与河口三角洲三角洲————河流的平衡剖面河流的平衡剖面n河流的下蚀作用不断地向两个方向(河流的下蚀作用不断地向两个方向(顺向和溯源顺向和溯源)加长)加长着着河道河道,同时也不断对,同时也不断对河床底部河床底部进行着改造当其在长进行着改造当其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趋于期演化过程中逐渐趋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时,河床的纵剖面将会时,河床的纵剖面将会形成一条上陡下缓、整体下凹的光滑曲线,称形成一条上陡下缓、整体下凹的光滑曲线,称具有这种具有这种曲线的河流纵剖面为其平衡剖面。
曲线的河流纵剖面为其平衡剖面长江河谷纵剖面图长江河谷纵剖面图0500100020001500宜宜宾宾监监利利重重庆庆宜宜昌昌汉汉口口九九江江南南京京吴吴淞淞口口黄黄草草坪坪吉连卡吉连卡平衡剖面平衡剖面对称V不对称V宽>深B B、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流的侧蚀作用--------上、中、下游的河谷形态上、中、下游的河谷形态上、中、下游的河谷形态上、中、下游的河谷形态上游河谷上游河谷窄、比降和流速大、窄、比降和流速大、水量小、侵蚀强烈、水量小、侵蚀强烈、纵断面呈纵断面呈阶梯状阶梯状并多急滩和瀑布的河段并多急滩和瀑布的河段中游河谷中游河谷比降已经和缓,河床比降已经和缓,河床位置比较稳定,侵蚀和堆积作位置比较稳定,侵蚀和堆积作用大致保持平衡,纵断面往往用大致保持平衡,纵断面往往成成平滑下凹曲线平滑下凹曲线下游河谷下游河谷宽广、河道弯曲,河宽广、河道弯曲,河水流速小而流量大,淤积作用水流速小而流量大,淤积作用显著,到处可见沙滩和沙洲显著,到处可见沙滩和沙洲 B B、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流的侧蚀作用--------上、中、下游的河谷形态上、中、下游的河谷形态上、中、下游的河谷形态上、中、下游的河谷形态河流的形态特征河流的形态特征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后部沼泽后部沼泽牛轭湖牛轭湖冲蚀(凹)岸冲蚀(凹)岸点坝(冲积凸岸)点坝(冲积凸岸)天然堤天然堤叉型支流叉型支流B、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流的侧蚀作用n侧蚀作用侧蚀作用— 侵蚀河床两侧使之弯曲,河谷加宽,侵蚀河床两侧使之弯曲,河谷加宽,谷坡后退谷坡后退 ——蛇曲的发展与裁弯取直作用蛇曲的发展与裁弯取直作用 侧蚀作用的发育过程侧蚀作用的发育过程 主流线主流线 顶流顶流 底流底流ADCB裁弯取直与牛轭湖裁弯取直与牛轭湖 牛轭湖牛轭湖——上、中、下游的河谷剖面形态上、中、下游的河谷剖面形态对称V不对称V宽>深河流的演化顺直河道顺直河道 曲流曲流 蛇曲蛇曲 截弯取直截弯取直 牛轭湖牛轭湖 河道局部取直河道局部取直 下下蚀蚀作作用用 侧蚀作用侧蚀作用 向源侵蚀向源侵蚀 河谷加深河谷加深 向源加长向源加长 河流的袭夺、断头河、袭夺弯河流的袭夺、断头河、袭夺弯 急流、瀑布急流、瀑布 深切河谷——河流演化与地貌循环河流演化与地貌循环幼年期幼年期 青年期 青年期 壮年期 壮年期 老年期老年期uDavis的地貌循环理论的地貌循环理论u河流发育的阶段划分河流发育的阶段划分急剧上升的幼年期:地形整体抬升,相对高差远小于绝对高差急剧上升的幼年期:地形整体抬升,相对高差远小于绝对高差下蚀强烈的青年期:加速切割的高山深谷,相对高差最大阶段下蚀强烈的青年期:加速切割的高山深谷,相对高差最大阶段趋于均衡的壮年期: 趋于均衡的壮年期: 漫长不变的老年期:剥蚀缓和,地形准平原化漫长不变的老年期:剥蚀缓和,地形准平原化——河流分段作用的基本特征河流分段作用的基本特征侵蚀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沉积作用上游河上游河段段下下蚀为蚀为主;主;顺顺直河道;直河道;V型谷;型谷;发发育育少量巨少量巨砾砾沉沉积积;;冲冲积积地形不地形不发发育。
育中游河中游河段段侧蚀侧蚀+下下蚀蚀;不;不对对称河称河谷横剖面;河曲谷横剖面;河曲重要重要二元二元结结构冲构冲积层积层;;边边、心及河漫、心及河漫滩滩发发育下游河下游河段段侧蚀为侧蚀为主主;自由河曲自由河曲(蛇曲)(蛇曲);宽宽箱形谷箱形谷主要主要砂砂-粘土冲粘土冲积层积层;;冲冲积积平原平原河口区河口区侵侵蚀终蚀终止;局部止;局部发发育育三角港(三角港(钱钱塘江)塘江)终终止止海海陆陆交互的三角交互的三角洲沉洲沉积积• (二(二) )地下水的剥蚀作用:地下水的剥蚀作用:•1 1、、地地下下水水在在运运动动过过程程中中对对周周围围岩岩石石的的破破坏坏作作用用与与称为潜蚀作用称为潜蚀作用•地地下下水水即即潜潜水水((第第一一稳稳定定隔隔水水层层以以上上))也也称称重重力力水水;;层层间间水水((地地下下两两个个稳稳定定隔隔水水层层之之间间))透透水水层层内内的的重重力水又称承压水力水又称承压水• 2 2、、 喀喀斯斯特特作作用用————指指地地下下水水及及部部分分地地表表水水对对可可溶溶性性岩岩石石以以化化学学溶溶蚀蚀为为主主及及机机械械侵侵蚀蚀为为辅辅的的过过程程作作用用的的强强弱弱与与流流体体性性质质、、岩岩石石性质、气候、构造关系密切。
性质、气候、构造关系密切• 喀喀斯斯特特地地貌貌有有石石芽芽、、石石林林((云云南南路路南南石石林林));;漏漏斗斗((落落水水洞洞、、竖竖井井、、天天坑坑));;孤孤峰峰;;溶溶洞地貌(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洞地貌(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 • (三)冰川的剥蚀作用(三)冰川的剥蚀作用(三)冰川的剥蚀作用(三)冰川的剥蚀作用• •冰冰冰冰川川川川————————陆陆陆陆地地地地上上上上终终终终年年年年缓缓缓缓慢慢慢慢流流流流动动动动着着着着的的的的巨巨巨巨大大大大冰冰冰冰体体体体冰冰冰冰川川川川运运运运动动动动是是是是寒寒寒寒冷冷冷冷地地地地区区区区重重重重要要要要的的的的地地地地质质质质营营营营力力力力冰冰冰冰川川川川有有有有大大大大陆陆陆陆冰冰冰冰川川川川((((严严严严寒寒寒寒高高高高纬纬纬纬度度度度地地地地区区区区的的的的极极极极地冰川)和山岳冰川(中低纬度雪线以上的零星冰川)之分地冰川)和山岳冰川(中低纬度雪线以上的零星冰川)之分地冰川)和山岳冰川(中低纬度雪线以上的零星冰川)之分地冰川)和山岳冰川(中低纬度雪线以上的零星冰川)之分• •冰冰冰冰川川川川作作作作用用用用————————冰冰冰冰川川川川在在在在运运运运动动动动过过过过程程程程中中中中对对对对地地地地表表表表的的的的侵侵侵侵蚀蚀蚀蚀并并并并将将将将侵侵侵侵蚀蚀蚀蚀物物物物搬搬搬搬运运运运到一定场所堆积下来的过程。
主要是刨蚀(挖掘、磨蚀)作用到一定场所堆积下来的过程主要是刨蚀(挖掘、磨蚀)作用到一定场所堆积下来的过程主要是刨蚀(挖掘、磨蚀)作用到一定场所堆积下来的过程主要是刨蚀(挖掘、磨蚀)作用• 冰冰川川地地貌貌有有冰冰缝缝、、冰冰洞洞、、冰冰山山;;冰冰蘑蘑菇菇、、冰冰牙牙、、冰冰塔塔;;冰冰斗斗、、角角峰峰、、鳍鳍脊脊;;冰冰蚀蚀谷谷((U U形形谷谷))、、磨磨光光面面、、冰冰擦擦痕痕、、羊羊背背石石;;冰冰碛碛((冰冰川川后后退退,,冰冰体体消融,冰体携带的碎屑沉积)与漂砾消融,冰体携带的碎屑沉积)与漂砾• ((四四))、、风风蚀蚀作作用用————风风狭狭带带沙沙粒粒沿沿地地表表流流动动时对地面物质的剥蚀作用时对地面物质的剥蚀作用• 风沙地貌(吹蚀地貌)常见风棱石、风蚀柱风沙地貌(吹蚀地貌)常见风棱石、风蚀柱(蜂窝石)、风蘑菇、风蚀洞、风蚀城堡(风城,(蜂窝石)、风蘑菇、风蚀洞、风蚀城堡(风城,水平岩层经风蚀形成的平顶残丘)、风蚀垄槽水平岩层经风蚀形成的平顶残丘)、风蚀垄槽(维语(维语““雅丹雅丹”——”——意即陡壁的风蚀垄槽定向意即陡壁的风蚀垄槽定向风沿裂隙吹蚀,使裂隙加宽、加深所致)、石檐。
风沿裂隙吹蚀,使裂隙加宽、加深所致)、石檐• (五)海洋与湖泊的剥蚀作用(五)海洋与湖泊的剥蚀作用• (五)海洋与湖泊的剥蚀作用(五)海洋与湖泊的剥蚀作用海蚀作用的结果:使海岸从陡岸向缓岸转化,使曲岸变平直海海蚀作用的结果:使海岸从陡岸向缓岸转化,使曲岸变平直海海蚀作用的结果:使海岸从陡岸向缓岸转化,使曲岸变平直海海蚀作用的结果:使海岸从陡岸向缓岸转化,使曲岸变平直海岸,使以剥蚀为主的海岸向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海岸转化岸,使以剥蚀为主的海岸向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海岸转化岸,使以剥蚀为主的海岸向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海岸转化岸,使以剥蚀为主的海岸向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海岸转化湖泊作用的特点与之类似湖泊作用的特点与之类似湖泊作用的特点与之类似湖泊作用的特点与之类似• 三三、、搬搬运运作作用用————母母岩岩风风化化产产物物被被搬搬运运介介质质(风、水、冰川)携带到它处的作用风、水、冰川)携带到它处的作用• 1 1、、机机械械搬搬运运作作用用::分分为为悬悬浮浮搬搬运运和和底底运运((滚滚动动、、滑动和跳跃)滑动和跳跃)• 2 2、化学搬运:分为真溶液搬运和胶体搬运化学搬运:分为真溶液搬运和胶体搬运。
• • 四、四、四、四、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是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是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是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是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 •1 1、沉积物: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的松散物质叫沉积物沉积物: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的松散物质叫沉积物沉积物: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的松散物质叫沉积物沉积物: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的松散物质叫沉积物• •2 2、沉积单元:陆地和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沉积单元,、沉积单元:陆地和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沉积单元,、沉积单元:陆地和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沉积单元,、沉积单元:陆地和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沉积单元,前者包括河流、湖泊、冰川等沉积环境,后者可分为滨海、前者包括河流、湖泊、冰川等沉积环境,后者可分为滨海、前者包括河流、湖泊、冰川等沉积环境,后者可分为滨海、前者包括河流、湖泊、冰川等沉积环境,后者可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等环境。
浅海、半深海和深海等环境浅海、半深海和深海等环境浅海、半深海和深海等环境• •3 3、沉积方式:基本可以分为、沉积方式:基本可以分为、沉积方式:基本可以分为、沉积方式:基本可以分为3 3种类型,即种类型,即种类型,即种类型,即机械沉积、化学机械沉积、化学机械沉积、化学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沉积和生物沉积沉积和生物沉积沉积和生物沉积 •(一)碎屑物的搬运与沉积作用:(一)碎屑物的搬运与沉积作用:•1 1、、碎碎屑屑物物在在流流水水中中的的搬搬运运与与沉沉积积作作用用::使使碎碎屑屑物物呈呈机机械械状态进行分散和集中状态进行分散和集中•搬运包括:悬移、跃移、推移搬运包括:悬移、跃移、推移• 河流沉积物的二元结构及形成过程河流沉积物的二元结构及形成过程•冲积物的二元结构可以河漫滩沉积为冲积物的二元结构可以河漫滩沉积为代表说明:代表说明:•平水期时,首先在河床底部堆积了粗平水期时,首先在河床底部堆积了粗粒的砂-砾石冲积层,并顺河底地形粒的砂-砾石冲积层,并顺河底地形而向河床中部倾斜而向河床中部倾斜•在在汛期汛期时,洪水漫溢到时,洪水漫溢到边滩边滩处,因水处,因水浅和流速低缓,水动能微弱,故只能浅和流速低缓,水动能微弱,故只能水平沉积粉砂到泥质的颗粒物。
水平沉积粉砂到泥质的颗粒物两者结合,形成下部具斜层理两者结合,形成下部具斜层理和上部具水平层理的和上部具水平层理的二元结构二元结构河漫滩沉积河漫滩沉积河床沉积河床沉积• •机机机机械械械械沉沉沉沉积积积积分分分分异异异异作作作作用用用用::::碎碎碎碎屑屑屑屑物物物物质质质质根根根根据据据据自自自自身身身身的的的的颗颗颗颗粒粒粒粒大大大大小小小小、、、、相相相相对对对对密密密密度度度度、、、、形形形形状状状状及及及及矿矿矿矿物物物物成成成成分分分分不不不不同同同同,,,,沿沿沿沿搬搬搬搬运运运运方方方方向向向向发发发发生生生生有有有有规规规规律律律律沉沉沉沉积积积积的现象沿搬运方向:沿搬运方向:沿搬运方向:沿搬运方向:颗粒由大到小颗粒由大到小颗粒由大到小颗粒由大到小矿物碎屑相对密度由大到小矿物碎屑相对密度由大到小矿物碎屑相对密度由大到小矿物碎屑相对密度由大到小碎屑颗粒磨蚀程度由差到好碎屑颗粒磨蚀程度由差到好碎屑颗粒磨蚀程度由差到好碎屑颗粒磨蚀程度由差到好碎屑颗粒分选由差到好碎屑颗粒分选由差到好碎屑颗粒分选由差到好碎屑颗粒分选由差到好 岩石的矿物成分由复杂到简单岩石的矿物成分由复杂到简单岩石的矿物成分由复杂到简单岩石的矿物成分由复杂到简单 •2 2、、碎碎屑屑物物在在海海洋洋湖湖泊泊中中的的搬搬运运与与沉沉积积作作用用::波波浪浪、、潮流、海流为主要营力。
潮流、海流为主要营力•包括:悬移、跃移、推移包括:悬移、跃移、推移3、碎屑物在风作用下的的搬运与沉积作用、碎屑物在风作用下的的搬运与沉积作用((((1 1)风的搬运以悬运、跳跃和蠕动三种方式进行)风的搬运以悬运、跳跃和蠕动三种方式进行)风的搬运以悬运、跳跃和蠕动三种方式进行)风的搬运以悬运、跳跃和蠕动三种方式进行悬浮搬运悬浮搬运悬浮搬运悬浮搬运 在紊流及涡流的上举力作用下,细而轻的沙粒悬浮于气流在紊流及涡流的上举力作用下,细而轻的沙粒悬浮于气流在紊流及涡流的上举力作用下,细而轻的沙粒悬浮于气流在紊流及涡流的上举力作用下,细而轻的沙粒悬浮于气流而向前进,简称而向前进,简称而向前进,简称而向前进,简称 悬移跳跃搬运跳跃搬运跳跃搬运跳跃搬运 沙粒在气流中以跳跃的方式前进,简称跳跃跳跃物往往沙粒在气流中以跳跃的方式前进,简称跳跃跳跃物往往沙粒在气流中以跳跃的方式前进,简称跳跃跳跃物往往沙粒在气流中以跳跃的方式前进,简称跳跃跳跃物往往是粒径是粒径是粒径是粒径0.2-0.5mm0.2-0.5mm的砂蠕动搬运蠕动搬运蠕动搬运蠕动搬运 当风速较小或者地面沙粒较大时,沙粒不能跳到空中,当风速较小或者地面沙粒较大时,沙粒不能跳到空中,当风速较小或者地面沙粒较大时,沙粒不能跳到空中,当风速较小或者地面沙粒较大时,沙粒不能跳到空中,而是沿着地面滚动或滑动,简称蠕动。
其动能来自于其它而是沿着地面滚动或滑动,简称蠕动其动能来自于其它而是沿着地面滚动或滑动,简称蠕动其动能来自于其它而是沿着地面滚动或滑动,简称蠕动其动能来自于其它跳跃砂粒的撞击跳跃砂粒的撞击跳跃砂粒的撞击跳跃砂粒的撞击这三种搬运方式这三种搬运方式这三种搬运方式这三种搬运方式 中以跃移为主,其搬运量约为总搬运量的中以跃移为主,其搬运量约为总搬运量的中以跃移为主,其搬运量约为总搬运量的中以跃移为主,其搬运量约为总搬运量的70-80%70-80%;蠕移量次之,约占;蠕移量次之,约占;蠕移量次之,约占;蠕移量次之,约占20%20%;悬移量最少,一般不;悬移量最少,一般不;悬移量最少,一般不;悬移量最少,一般不超过超过超过超过10%10%((2)风力堆积的物质称风积物风力堆积的物质称风积物风积物的特点风积物的特点 1)具碎屑性)具碎屑性 2)良好的分选性)良好的分选性 3)有较高的圆度)有较高的圆度 4)存在较多的铁镁质)存在较多的铁镁质 5)极大交错层理)极大交错层理 6)颜色多样)颜色多样堆积方式堆积方式 1)沉降堆积:因风速减弱而发生沉降堆积:因风速减弱而发生 2)遇阻堆积)遇阻堆积 :碎屑物因遇到障碍物而发生堆积。
碎屑物因遇到障碍物而发生堆积 风积地貌风积地貌 1)沙堆)沙堆2)沙丘)沙丘 1)新月型)新月型2)横向型)横向型3)纵向型)纵向型 4)星状型)星状型4 4 .碎屑物质在冰川中的搬运和沉积.碎屑物质在冰川中的搬运和沉积.碎屑物质在冰川中的搬运和沉积.碎屑物质在冰川中的搬运和沉积冰川的搬运是固体搬运即载移,搬运能力很大;其次,冻结冰川的搬运是固体搬运即载移,搬运能力很大;其次,冻结冰川的搬运是固体搬运即载移,搬运能力很大;其次,冻结冰川的搬运是固体搬运即载移,搬运能力很大;其次,冻结在冰体;其次冻结在冰体中的岩石碎块不能自由移动,彼此在冰体;其次冻结在冰体中的岩石碎块不能自由移动,彼此在冰体;其次冻结在冰体中的岩石碎块不能自由移动,彼此在冰体;其次冻结在冰体中的岩石碎块不能自由移动,彼此间很少摩擦与撞击,只是岩块与岩壁间有摩擦;再者,冰川间很少摩擦与撞击,只是岩块与岩壁间有摩擦;再者,冰川间很少摩擦与撞击,只是岩块与岩壁间有摩擦;再者,冰川间很少摩擦与撞击,只是岩块与岩壁间有摩擦;再者,冰川具有较大的压力具有较大的压力具有较大的压力具有较大的压力冰川的搬运能力取决于冰川类型、流动速度、流经区岩石的冰川的搬运能力取决于冰川类型、流动速度、流经区岩石的冰川的搬运能力取决于冰川类型、流动速度、流经区岩石的冰川的搬运能力取决于冰川类型、流动速度、流经区岩石的性质和冰冻风化作用的强弱等因素。
性质和冰冻风化作用的强弱等因素性质和冰冻风化作用的强弱等因素性质和冰冻风化作用的强弱等因素冰川向雪线以下流动,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冰川逐渐消融,冰冰川向雪线以下流动,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冰川逐渐消融,冰冰川向雪线以下流动,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冰川逐渐消融,冰冰川向雪线以下流动,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冰川逐渐消融,冰运物也就随之堆积,所以运物也就随之堆积,所以运物也就随之堆积,所以运物也就随之堆积,所以冰川消融是冰川堆积的主要原因冰川消融是冰川堆积的主要原因冰川消融是冰川堆积的主要原因冰川消融是冰川堆积的主要原因冰川的沉积是纯机械沉积的沉积是纯机械沉积的沉积是纯机械沉积的沉积是纯机械沉积冰川搬运的物质通常称为冰碛冰碛(冰川搬运的物质通常称为冰碛冰碛(冰川搬运的物质通常称为冰碛冰碛(冰川搬运的物质通常称为冰碛冰碛(qiqiqiqi)物常具有如下特征:)物常具有如下特征:)物常具有如下特征:)物常具有如下特征: 1 1 1 1 )碎屑成分与冰川发育区的基岩成分基本一致,细粒碎屑中不)碎屑成分与冰川发育区的基岩成分基本一致,细粒碎屑中不)碎屑成分与冰川发育区的基岩成分基本一致,细粒碎屑中不)碎屑成分与冰川发育区的基岩成分基本一致,细粒碎屑中不稳定的成分较多;稳定的成分较多;稳定的成分较多;稳定的成分较多; 2 2 2 2 )分选性极差,大至漂砾,小至粘土,混杂)分选性极差,大至漂砾,小至粘土,混杂)分选性极差,大至漂砾,小至粘土,混杂)分选性极差,大至漂砾,小至粘土,混杂堆积在一起,形成堆积在一起,形成堆积在一起,形成堆积在一起,形成““““泥包砾泥包砾泥包砾泥包砾””””的现象;的现象;的现象;的现象;3 3 3 3 )磨圆度极差;)磨圆度极差;)磨圆度极差;)磨圆度极差;4 4 4 4 )岩)岩)岩)岩块和砾石无定向排列,杂乱无章,亦无层理;块和砾石无定向排列,杂乱无章,亦无层理;块和砾石无定向排列,杂乱无章,亦无层理;块和砾石无定向排列,杂乱无章,亦无层理; 5 5 5 5 )冰碛物表面常)冰碛物表面常)冰碛物表面常)冰碛物表面常有磨光面或交错的钉头形擦痕、凹坑和裂隙;有磨光面或交错的钉头形擦痕、凹坑和裂隙;有磨光面或交错的钉头形擦痕、凹坑和裂隙;有磨光面或交错的钉头形擦痕、凹坑和裂隙;6 ) 6 ) 6 ) 6 ) 冰碛物内部化冰碛物内部化冰碛物内部化冰碛物内部化石稀少,常保存寒冷型的抱子花粉。
石稀少,常保存寒冷型的抱子花粉石稀少,常保存寒冷型的抱子花粉石稀少,常保存寒冷型的抱子花粉5 5 .碎屑物质在搬运过程中的变化.碎屑物质在搬运过程中的变化.碎屑物质在搬运过程中的变化.碎屑物质在搬运过程中的变化在搬运过程中,流水内各种酸的溶蚀作用,颗粒之在搬运过程中,流水内各种酸的溶蚀作用,颗粒之在搬运过程中,流水内各种酸的溶蚀作用,颗粒之在搬运过程中,流水内各种酸的溶蚀作用,颗粒之间、颗粒与河床之间碰撞、磨蚀作用以及机械沉积间、颗粒与河床之间碰撞、磨蚀作用以及机械沉积间、颗粒与河床之间碰撞、磨蚀作用以及机械沉积间、颗粒与河床之间碰撞、磨蚀作用以及机械沉积分异作用,都使碎屑颗粒本身发生许多重大的变化分异作用,都使碎屑颗粒本身发生许多重大的变化分异作用,都使碎屑颗粒本身发生许多重大的变化分异作用,都使碎屑颗粒本身发生许多重大的变化随着搬运时间和距离的增加:随着搬运时间和距离的增加:随着搬运时间和距离的增加:随着搬运时间和距离的增加:碎屑颗粒的粒度和密度由大变小;碎屑颗粒的粒度和密度由大变小;碎屑颗粒的粒度和密度由大变小;碎屑颗粒的粒度和密度由大变小;颗粒的圆度和球度由差变好;颗粒的圆度和球度由差变好;颗粒的圆度和球度由差变好;颗粒的圆度和球度由差变好;不稳定矿物逐渐减少,稳定矿物含量相对增加;不稳定矿物逐渐减少,稳定矿物含量相对增加;不稳定矿物逐渐减少,稳定矿物含量相对增加;不稳定矿物逐渐减少,稳定矿物含量相对增加;碎屑物质成分由复杂到单纯。
碎屑物质成分由复杂到单纯碎屑物质成分由复杂到单纯碎屑物质成分由复杂到单纯•(二)溶解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二)溶解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母母岩岩风风化化产产物物中中的的溶溶解解物物质质,,主主要要为为 Cl , S , Ca , Na , K , Mg , P , Si , AI , Fe , Mn 等等其其中中前前六六种种溶溶解解度度较较大大,,呈呈真真溶溶液液;;余余者者溶溶解解度度较较小小,,主主要要呈呈胶胶体体溶溶液液它它们们均均呈呈溶溶解状态,在河水或地下水中,向湖泊和海洋内转移解状态,在河水或地下水中,向湖泊和海洋内转移•溶解物质在水中呈溶解状态搬运,称为溶运溶解物质在水中呈溶解状态搬运,称为溶运1 1 .胶体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胶体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胶体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胶体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胶体质点直径在胶体质点直径在胶体质点直径在胶体质点直径在 1 1 一一一一 100 um 100 um 之间,多呈分子状态之间,多呈分子状态之间,多呈分子状态之间,多呈分子状态胶体质点带有电荷当胶体质点的电荷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被胶体质点带有电荷当胶体质点的电荷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被胶体质点带有电荷。
当胶体质点的电荷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被胶体质点带有电荷当胶体质点的电荷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被中和时,质点之间的相互排斥力消失,它们就会相互凝聚而形中和时,质点之间的相互排斥力消失,它们就会相互凝聚而形中和时,质点之间的相互排斥力消失,它们就会相互凝聚而形中和时,质点之间的相互排斥力消失,它们就会相互凝聚而形成大的质点,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迅速下沉,成为胶体沉积物,成大的质点,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迅速下沉,成为胶体沉积物,成大的质点,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迅速下沉,成为胶体沉积物,成大的质点,并在重力的作用下迅速下沉,成为胶体沉积物,这是胶体溶解物质沉淀的根本原因这是胶体溶解物质沉淀的根本原因这是胶体溶解物质沉淀的根本原因这是胶体溶解物质沉淀的根本原因引响胶体搬运和沉积的因素:引响胶体搬运和沉积的因素:引响胶体搬运和沉积的因素:引响胶体搬运和沉积的因素:电解质的加入;不同电荷的胶体相互作用;电解质的加入;不同电荷的胶体相互作用;电解质的加入;不同电荷的胶体相互作用;电解质的加入;不同电荷的胶体相互作用; pH pH 值和值和值和值和 Eh Eh 值的值的值的值的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水介质中,腐殖酸含量;水介质中,腐殖酸含量;水介质中,腐殖酸含量;水介质中,腐殖酸含量;另外,生物作用、蒸发作用等。
另外,生物作用、蒸发作用等另外,生物作用、蒸发作用等另外,生物作用、蒸发作用等1 1 .胶体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胶体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胶体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胶体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胶体沉积物常呈钟乳状、肾状、豆状、胶冻状等,具贝壳状断胶体沉积物常呈钟乳状、肾状、豆状、胶冻状等,具贝壳状断胶体沉积物常呈钟乳状、肾状、豆状、胶冻状等,具贝壳状断胶体沉积物常呈钟乳状、肾状、豆状、胶冻状等,具贝壳状断口,多为含水量很不固定的含水矿物,化学成分不够固定,并口,多为含水量很不固定的含水矿物,化学成分不够固定,并口,多为含水量很不固定的含水矿物,化学成分不够固定,并口,多为含水量很不固定的含水矿物,化学成分不够固定,并具离子交换性和吸附性,有失水干裂陈化或重结晶现象具离子交换性和吸附性,有失水干裂陈化或重结晶现象具离子交换性和吸附性,有失水干裂陈化或重结晶现象具离子交换性和吸附性,有失水干裂陈化或重结晶现象2 2 .真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真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真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真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真溶液物质的溶解度越大,越易搬运,但越难沉积真溶液物质的溶解度越大,越易搬运,但越难沉积。
真溶液物质的溶解度越大,越易搬运,但越难沉积真溶液物质的溶解度越大,越易搬运,但越难沉积3 3 .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包括胶体溶液和真溶液在内的溶解物质,在搬运、沉积过程中,包括胶体溶液和真溶液在内的溶解物质,在搬运、沉积过程中,包括胶体溶液和真溶液在内的溶解物质,在搬运、沉积过程中,包括胶体溶液和真溶液在内的溶解物质,在搬运、沉积过程中,根据其化学元素的活泼性或溶解度的不同,按一定的先后顺序根据其化学元素的活泼性或溶解度的不同,按一定的先后顺序根据其化学元素的活泼性或溶解度的不同,按一定的先后顺序根据其化学元素的活泼性或溶解度的不同,按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沉积的过程称为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或化学分异作用进行沉积的过程称为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或化学分异作用进行沉积的过程称为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或化学分异作用进行沉积的过程称为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或化学分异作用•((三三))生生物物搬搬运运与与沉沉积积作作用用::生生物物的的新新陈陈代代谢谢和和死死亡亡后后造造成的堆积作用有机械的和化学的以化学作用为主成的堆积作用有机械的和化学的以化学作用为主•((四四))掺掺和和作作用用::指指沉沉积积物物在在搬搬运运过过程程中中,,与与分分异异作作用用相相反反的的,,使使不不同同成成分分和和性性质质的的物物质质混混杂杂在在一一起起的的一一种种地地质质作作用。
用•((五五))沉沉积积地地貌貌 有有海海洋洋的的海海滩滩地地貌貌、、砂砂咀咀、、生生物物礁礁;;河河流流的的阶阶地地、、漫漫滩滩、、边边滩滩、、心心滩滩、、天天然然堤堤;;三三角角洲洲 ;;洞洞穴穴沉积及石帐、石帘;黄土、沙漠等沉积及石帐、石帘;黄土、沙漠等• 四四、、成成岩岩作作用用————松松散散沉沉积积物物经经过过物物理化学作用逐渐变成坚硬岩石的过程理化学作用逐渐变成坚硬岩石的过程• 包包括括胶胶结结作作用用;;压压固固((实实))作作用用;;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等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等•1 1、压实(固)作用:、压实(固)作用:指沉积物在上覆水体和沉积物的负荷压力作用下,指沉积物在上覆水体和沉积物的负荷压力作用下,指沉积物在上覆水体和沉积物的负荷压力作用下,指沉积物在上覆水体和沉积物的负荷压力作用下,水分排出、孔隙降低及体积缩小的过程水分排出、孔隙降低及体积缩小的过程水分排出、孔隙降低及体积缩小的过程水分排出、孔隙降低及体积缩小的过程•2 2、胶结作用:、胶结作用:•胶胶结结作作用用是是指指从从孔孔隙隙溶溶液液中中沉沉淀淀出出的的矿矿物物质质((即即胶结物)将松散的沉积物粘结成为沉积岩的过程。
胶结物)将松散的沉积物粘结成为沉积岩的过程•胶胶结结物物的的矿矿成成分分::最最常常见见的的胶胶结结物物有有钙钙质质、、硅硅质质、、铁质和粘土质铁质和粘土质•胶胶结结物物的的来来源源::一一部部分分是是与与沉沉积积物物同同时时形形成成的的,,或或由由地地下下水水带带来来的的在在重重力力产产生生的的应应力力作作用用下下颗颗粒粒间间的的接接触触点点也也可可以部分溶解,并成为胶结物以部分溶解,并成为胶结物•胶胶结结物物的的产产状状::可可以以充充填填于于岩岩石石的的部部分分空空隙隙,,也也可可以以填填满满岩石的全部空隙岩石的全部空隙•砾岩、砂岩和粉砂岩等粗碎屑岩的形成主要靠胶结作用砾岩、砂岩和粉砂岩等粗碎屑岩的形成主要靠胶结作用•对对于于碳碳酸酸盐盐沉沉积积物物,,往往往往在在还还没没有有被被埋埋藏藏时时就就已已经经发发生生强强烈的胶结作用烈的胶结作用•胶胶结结作作用用可可使使岩岩石石的的孔孔隙隙度度和和渗渗透透性性降降低低,,特特别别是是对对那那些些彼此连通的孔隙影响较大彼此连通的孔隙影响较大•胶结类型:胶结类型:•3 3、交代作用:、交代作用:指一种矿物被另一种矿物替代的作指一种矿物被另一种矿物替代的作用。
交代作用在砂岩中最常见,如氧化石与方解用交代作用在砂岩中最常见,如氧化石与方解石的相互替代,粘土矿物被氧化硅或方解石替代石的相互替代,粘土矿物被氧化硅或方解石替代等•碎屑岩中的胶结物被氧化硅交代,则称硅化作用碎屑岩中的胶结物被氧化硅交代,则称硅化作用碳酸盐在成岩阶段,沉积物内方解石中的碳酸盐在成岩阶段,沉积物内方解石中的 Ca2+被水溶液上的被水溶液上的 Mg2+交代,形成新矿物白云石交代,形成新矿物白云石 [MgCa((C O3))2 ]的过程称为白云化,此外还有的过程称为白云化,此外还有黄铁矿化、重晶石化等黄铁矿化、重晶石化等•4 4、、重重结结晶晶作作用用::是是指指在在温温度度、、压压力力的的影影响响下下,,沉沉积积物物中中的的矿矿物物组组分分部部分分发发生生溶溶解解和和再再结结晶晶,,使使非非晶晶质质变变为为结结晶晶质质,,细细粒粒晶晶变变为为粗粗粒粒晶晶,,从从而而使使沉沉积物固结成岩的过程积物固结成岩的过程•沉沉积积物物中中的的胶胶结结物物发发生生重重结结晶晶作作用用后后,,可可以以形形成成颗颗粒粒细细小小的的矿矿物物,,使使颗颗粒粒间间胶胶结结得得更更紧紧,,岩岩石石变变得得更更坚坚硬硬。
重重结结晶晶前前后后,,矿矿物物的的晶晶形形、、大大小小和和排排列方式发生改变,但化学成分不变列方式发生改变,但化学成分不变•重重结结晶晶作作用用的的强强弱弱,,与与矿矿物物成成分分、、颗颗粒粒大大小小等等因因素素有有关关易易溶溶的的矿矿物物成成分分((如如碳碳酸酸蛊蛊类类))比比较较容容易发生重结晶作用易发生重结晶作用•一一般般颗颗粒粒越越小小,,越越容容易易被被溶溶解解,,被被溶溶解解的的成成分分容容易易沿沿较较大大果果粒粒重重新新结结晶晶,,从从而而使使大大颗颗粒粒的的矿矿物物增增多多、、增增大大碳碳酸酸钙钙很很容容易易重重结结晶晶而而变变成成较较粗粗大大的的方解石晶体方解石晶体•重重结结晶晶作作用用在在化化学学岩岩、、生生物物岩岩及及生生物物化化学学岩岩的的形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