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三中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21页2021-2022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氮化钡(Ba3N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高温下,向氢化钡(BaH2)中通入氮气可反应制得氮化钡已知:Ba3N2遇水反应;BaH2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遇水反应用图示装置制备氮化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2↑+NaCl+2H2OB.BaH2遇水反应,H2O作还原剂C.实验时,先点燃装置甲中的酒精灯,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丙中的酒精喷灯进行反应D.装置乙中的浓硫酸和装置丁中的碱石灰均是用于吸收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丙中2、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装置实验目的用坩埚灼烧分离氯化钾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实验室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尾气处理混有少量NO的NOx气体A.A B.B C.C D.D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3.6g D2O2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3NAB.0.2mol/L K2SO3溶液中SO32—的离子总数小于0.2NAC.实验室采用不同方法制得lmol O2,转移电子数一定是4NAD.标准状况下将2.24LSO3溶于水,溶液中SO42—的数目为0.1NA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灭火,也适用于电器灭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5、密度为0.910g/cm3氨水,质量分数为25.0%,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等于13.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6、一定条件下,与发生反应:设起始,在恒压下,平衡时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B.图中Z的大小关系: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ψ(CH4)增大7、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绿矾(FeSO4·7H2O),设计了如图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1中含有SiO2B.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盐酸,试剂X选用铁粉C.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D.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8、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氧化剂,可用氯酸钠(NaClO3)为原料制取,(常温下ClO2为气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阶段,参加反应的NaClO3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反应①后生成的气体要净化后进入反应②装置C.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②提高产率D.反应②中有气体生成9、工业上氟气可作为火箭燃料中的氧化剂,氟单质的制备通常采用电解法。
已知:KF+HF===KHF2,电解熔融的氟氢化钾(KHF2)和无水氟化氢的混合物制备F2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钢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电解过程中需不断补充的X是KFC.阴极室与阳极室必须隔开D.氟氢化钾在氟化氢中可以电离10、用除去表面氧化膜的细铝条紧紧缠绕在温度计上(如图),将少许硝酸汞溶液滴到铝条表面,置于空气中,很快铝条表面产生“白毛”,且温度明显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l和O2化合放出热量 B.硝酸汞是催化剂C.涉及了:2Al+3Hg2+→2Al3++3Hg D.“白毛”是氧化铝11、图中反应①是制备SiH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2·6NH3是优质的镁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2B的化学式为Mg2SiB.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H3和NH4ClC.利用MgCl2·6NH3制取镁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D.分别将MgCl2溶液和Mg(OH)2悬浊液加热、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相同12、25℃时,一定量的甲烷与a 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空气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甲烷恰好完全燃烧,恢复至25℃时,放出b kJ的热量假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5,则下列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B.C.D.13、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废水处理,实现碳氮联合转化。
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M、N为厌氧微生物电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COO-—8e-+2H2O==2CO2↑+7H+B.电池工作时,H+由M极移向N极C.相同条件下,M、N两极生成的CO2和N2的体积之比为3:2D.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NH4++2O2==NO3-+2H++H2O14、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如图电子天平称量固体,读数时侧门应关闭B.用托盘天平称取10.2 g NaOH固体时,将10g的砝码放在右盘,将游码移到0.2g的位置C.分光光度计可用于分析溶液颜色与反应物(生成物)浓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化学反应速率D.吸入氯气、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或乙醚的混合蒸气解毒15、《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涉及的操作是( )A.萃取 B.结晶C.蒸馏 D.过滤16、有机物 是制备镇痛剂的中间体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及苯 B.所有原子可处同一平面C.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 D.一氯代物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芳香族化合物A(C9H12O)常用于药物及香料的合成,A有如下转化关系:已知:①A的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支链上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②+CO2③RCOCH3+R'CHORCOCH=CHR'+H2O回答下列问题:(1)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由D生成E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
2)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3)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①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②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分子中只有一个甲基③具有5组核磁共振氢谱峰(6)糠叉丙酮()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请参考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叔丁醇[(CH3)3COH]和糠醛()为原料制备糠叉丙酮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18、盐酸普罗帕酮是一种高效速效抗心律失常药合成此药的原料D的流程如下:已知:请回答以下问题:(I)A的化学名称为____,试剂a的结构简式为____2)C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3)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反应①和⑤的目的为_______4)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还有 ___种(不包含B)。
其中某同分异构体x能发生水解反应,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1,请写出x与NaOH溶液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5)关于物质D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易溶于水c.有三种官能团d.可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19、某实验小组对KSCN的性质进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试管中试剂实验滴加试剂现象 2 mL 0.1 mol/LKSCN溶液Ⅰi.先加1 mL 0.1 mol/L FeSO4溶液ii.再加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i.无明显现象ii.先变红,后退色Ⅱiii.先滴加1 mL 0.05 mol/L Fe2(SO4)3溶液iv.再滴加0.5 mL 0.5 mol/L FeSO4溶液iii.溶液变红iv.红色明显变浅 (1)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I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②针对实验I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小组同学认为是SCN−被酸性KMnO4氧化为SO42−,并设计如图实验装置证实了猜想是成立的其中X溶液是_____________,检验产物SO42−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
2)针对实验Ⅱ“红色明显变浅”,实验小组提出预测原因①:当加入强电解质后,增大了离子间相互作用,离子之间牵制作用增强,即“盐效应”盐效应”使Fe3++SCN−[Fe(SCN)]2+平衡体系中的Fe3+跟SCN−结合成[Fe(SCN)]2+的机会减少,溶液红色变浅原因②:SCN−可以与Fe2+反应生成无色络合离子,进一步使Fe3++SCN−[Fe(SCN)]2+平衡左移,红色明显变浅已知:Mg2+与SCN−难络合,于是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由此推测,实验Ⅱ“红色明显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甲同学向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滴加0.1mol/L的Fe(NO3)3溶液(pH=2),发现银镜部分溶解,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甲同学认为: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乙同学认为:Fe(NO3)3溶液显酸性,该条件下NO3-也能氧化单质Ag丙同学认为:Fe3+和NO3-均能把Ag氧化而溶解1)生成银镜反应过程中银氨溶液发生_____________(氧化、还原)反应2)为得出正确结论,只需设计两个实验验证即可实验I:向溶解了银镜的Fe(NO3)3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填序号,①KSCN溶液、②K3[Fe(CN)6]溶液、③稀HC1),现象为___________,证明甲的结论正确。
实验Ⅱ:向附有银镜的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溶液,观察银镜是否溶解两个实验结果证明了丙同学的结论3)丙同学又把5mLFeSO4溶液分成两份:第一份滴加2滴KSCN溶液无变化;第二份加入1mL0.1mol/L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经验证黑色固体为Ag颗粒),再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根据上述的实验情况,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Fe2+、Ag+、Ag之间的反应关系_______________4)丁同学改用如图实验装置做进一步探究:①K刚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此时石墨作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此过程氧化性:Fe3+_______Ag+(填>或<)②当指针归零后,向右烧杯中滴加几滴饱和AgNO3溶液,指针向右偏转此过程氧化性:Fe3+_______Ag+(填>或<)③由上述①②实验,得出的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