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轧辊剥落分析.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10529198
  • 上传时间:2022-11-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6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轧辊剥落分析轧机在轧制生产过程中,轧辊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热轧机轧辊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劣:轧辊与轧件接触加 热、轧辊水冷引起的周期性热应力,轧制负荷引起的接触应力、剪切应力以及残余应力等如轧辊的选材、 设计、制作工艺等不合理,或轧制时卡钢等造成局部发热引起热冲击等,都易使轧辊失效轧辊失效主要有剥落、断裂、裂纹等形式任何一种失效形式都会直接导致轧辊使用寿命缩短因此 有必要结合轧辊的失效形式,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延长轧辊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1 、 轧辊剥落轧辊剥落为首要的损坏形式,现场调查亦表明,剥落是轧辊损坏,甚至早期报废的主要原因轧制中 局部过载和升温,使带钢焊合在轧辊表面,产生于次表层的裂纹沿径向扩展进入硬化层并多方向分枝扩展, 该裂纹在逆向轧制条件下即造成剥落1.1 支撑辊辊面剥落 支撑辊剥落大多位于轧辊两端,沿圆周方向扩展,在宽度上呈块状或大块片状剥落,剥落坑表面较平 整支撑辊和工作辊接触可看作两平行圆柱体的接触,在纯滚动情况下,接触处的接触应力为三向压应力 在离接触表面深度为 0.786b 处 ( b 为接触面宽度之半 ) 剪切应力最大,随着表层摩擦力的增大而移向表 层疲劳裂纹并不是发生在剪应力最大处,而是更接近于表面,即在 Z 为 0.5b 的交变剪应力层处。

      该处 剪应力平行于轧辊表面,据剪应力互等定理,与表面垂直的方向同样存在大小相等的剪应力此力随轧辊 的转动而发生大小和方向的改变,是造成接触疲劳的根源周期交变的剪切应力是轧辊损坏最常见的致因 在交变剪切应力作用下,反复变形使材料局部弱化,达到疲劳极限时,出现裂纹另外,轧辊制造工艺造 成的材质不均匀和微型缺陷的存在,亦有助于裂纹的产生若表面冷硬层厚度不均,芯部强度过低,过渡 区组织性能变化太大,在接触应力的作用下,疲劳裂纹就可能在硬化过渡层起源并沿表面向平行方向扩展, 而形成表层压碎剥落支撑辊剥落只是位于辊身边部两端,而非沿辊身全长,这是由支撑辊的磨损型式决定的由于服役周 期较长,支撑辊中间磨损量大、两端磨损量小而呈 U 型,使得辊身两端产生了局部的接触压力尖峰、两 端交变剪应力的增大,加快了疲劳破坏辊身中部的交变剪应力点,在轧辊磨损的推动作用下,逐渐往辊 身内部移动至少 0.5mm ,不易形成疲劳裂纹;而轧辊边部磨损较少,最大交变剪应力点基本不动在其 反复作用下,局部材料弱化,出现裂纹轧制过程中,辊面下由接触疲劳引起的裂纹源,由于尖端存在应力集中现象,从而自尖端以与辊面垂 直方向向辊面扩展,或与辊面成小角度以致呈平行的方向扩展。

      两者相互作用,随着裂纹扩展,最终造成 剥落支撑辊剥落主要出现在上游机架,为小块剥落,在轧辊表面产生麻坑或椭球状凹坑,分布于与轧件 接触的辊身范围内有时,在卡钢等情况下,则出现沿辊身中部轴向长达数百毫米的大块剥落1.2 工作辊辊面剥落工作辊剥落同样存在裂纹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生产中出现的工作辊剥落,多数为辊面裂纹所致 工作辊与支撑辊接触,同样产生接触压应力及相应的交变剪应力由于工作辊只服役几个小时即下机 进行磨削,故不易产生交变剪应力疲劳裂纹轧制中,支撑辊与工作辊接触宽度不到 20mm ,工作辊表 面周期性的加热和冷却导致了变化的温度场,从而产生显著的周期应力辊面表层受热疲劳应力的作用, 当热应力超过材料的疲劳极限时,轧辊表面便产生细小的网状热裂纹,即通称的龟裂轧制中发生卡钢等事故,造成轧辊局部温度升高而产生热应力和组织应力轧件的冷头、冷尾及冷边 引起的显著温差,同样产生热应力当轧辊应力值超过材料强度极限时产生热冲击裂纹在轧制过程中,带钢出现甩尾、叠轧时,轧件划伤轧辊,亦可形成新的裂纹源另外,更换下来的轧 辊,尤其上游机架轧辊,多数辊面上存在裂纹,应在轧辊磨削时全部消除如轧辊磨削量不够,裂纹残留 下来,在下一次使用时这些裂纹将成为疲劳核心。

      轧辊表面的龟裂等表层裂纹,在工作应力、残余应力和 冷却引起的氧化等作用下,裂纹尖端的应力急剧增加并超过材料的允许应力而朝轧辊内部扩展当裂纹发 展成与辊面成一定的角度甚至向与辊面平行的方向扩展,则最终造成剥落轧辊剥落问题 , 大多数剥落与六类轧机操作和轧辊使用不当有关:如轧制量过高、换辊周期过长、轧 辊修磨量不足、冲击载荷、轧辊工作面压力分布不均、轧制时停机造成轧辊内部温度分布不均、热冲击等前四种情况常与轧辊亚表层赫兹应力有关,应力作用产生的裂纹向内或向外扩展产生剪切破坏,导致 剥落后两种情况 , 易造成内部裂纹按螺旋方式扩展成表面裂纹,导致大块剥落改善轧辊抗剥落性的措 施有:提高轧辊的显微组织及硬度均匀性;保证适当的淬透性;提高轧辊的剪切强度和塑性,降低轧辊残 余应力对中厚板轧机,在辊身边部时常会遇有掉肩(烂肩)剥落现象发生,避免轧辊边部剥落措施是支撑辊 带倒角带倒角支撑辊是将支撑辊辊身两端 250mm 宽倒一棱角约 -1mm 倒角 ( 曲线 ) 量采用仿真计 算,其依据是轧制最大板宽时不至发生过大的反凸度,从而避免轧辊边部产生应力集中和剥落2 、轧辊断裂轧辊在工作过程中还常常发生突然断辊事故,其断裂部位主要为工作辊的辊身、辊颈处、辊脖与辊颈 交界处。

      因轧制钢种、品种与生产工艺条件差异,各断裂部位所占比例不同断辊可以是一次性的瞬断, 也可以是由于疲劳裂纹发展而致根据柯垂尔脆断条件:(t D /2 + K ) K >4 G Y时,才发生脆断其中t——应力;D —— 晶粒直径;K —— 系数;G —— 材料的弹性模量;Y——有效表面能也就是说,当 t 和 D 较大时,易发生脆性断裂,脆性断裂的断面总体平齐对高铬复合铸铁轧辊, 如果轧辊热处理回火不充分 , 外层组织中会含有大量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 导致轧辊铸态应力较高,亦 即 t 值增大; t 与 D 的增大 , 是轧辊断裂的内因轧制机械应力、热应力的叠加是造成辊断裂的外 因锻造工艺不当也会导致轧辊脆性断裂如终锻温度过低,易形成位于轧辊心部附近其形貌具有 “ 人 ” 字形特征的裂纹若加上在终锻时控制不当,很容易造成穿晶型裂纹在锻造变形时,热加工压力过小, 变形不合理造成心部未锻透,仅钢材表面产生塑性变形而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此拉应力超 过该区的金属 强度时,即可引起内部横裂脆性断裂总是以轧辊内部存在的裂纹作为裂纹源如果轧辊内部存在大量裂纹,在服役过程中,裂纹 尖端产生应力集中而快速扩展连接,形成一个较大的裂纹,这种裂纹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由内向外逐渐扩 大,当裂纹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疲劳断裂。

      轧辊组织缺陷也会导致轧辊断裂,轧辊芯部组织不正常(球化率低,渗碳体数量过高等)导致机械性 能显著下降这种轧辊使用时,由于芯部组织不正常,在热应力的作用下,较薄弱处先被拉裂,然后裂纹 迅速扩展,也会导致轧辊断裂轧辊铸造缺陷是轧辊辊颈断裂的另一个原因如果辊颈截面存在铸造缺陷组织:较多大面积粗条状、 网状渗碳体,心部疏松孔洞区等,都会使材料内应力增大,力学性能下降因此在辊身发生碰撞时,在外 加震动应力与内应力的交互作用下,以脆性相和一些缺陷为核心,萌生出裂纹由于材料较脆,裂纹便立 即扩展产生瞬间断裂除上述原因外,造成轧辊断裂的因素还有很多:简单的机械性过载;设计和加工不当,对于截面尺寸 发生变化的部位,未设计足够的圆角或精密加工,致使应力集中;辊面和辊颈硬度相差过大;辊颈的直径 过小,强度不够等都有可能导致轧辊断裂3 、轧辊裂纹 轧辊裂纹是由于多次温度循环产生的热应力所造成的逐渐破裂,是发生于轧辊表面薄层的一种微表面 层现象轧制时,轧辊受冷热交替变化剧烈,从而在轧辊表面产生严重应变,逐渐导致热疲劳裂纹的产生 此种裂纹是热循环应力、拉应力及塑性应变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塑性应变使裂纹出现,拉应力使其扩展。

      4 、 缠辊热轧生产中,由于钢料加热温度不均,阴阳面温差大,卫板安装不稳,造成缠辊经常出现在轧制矿 用支撑钢、矿用工字钢及轻轨的过程中有些缠辊经轧辊车削车间处理后可以使用,但修复量大,会严重 减少轧辊的轧出量缠辊严重时报废,还可能影响到另外一 ( 两 ) 支轧辊,造成整套轧辊的报废因此, 在孔型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压力的配 置,使钢料从孔型中平直出口;牢固安装卫板;保证钢料加热温度 均匀,以防止缠辊现象发生 5 、 粘辊在冷轧过程中,如果出现钢带漂移、堆钢、波浪折叠,且由于高压出现瞬间高温时,极易形成钢带与 轧辊粘接,致使轧辊出现小面积损伤通过修磨,轧辊表面裂纹消除后可以继续使用,但其使用寿命明显 降低,并在以后的使用中易出现剥落事故6 、烧轴承轧辊在使用时,往往因轧辊轴承与辊轴配合间隙过小,润滑不好、辊轴与轴承热膨胀变形不同步、轴 承制造质量差等原因,均可导致轴承与轧辊轴发生干磨擦,严重时导致轧辊轴断裂有效控制烧轴承事件 发生,严格控制轴承质量与润滑效果,有效监控轧辊轴承箱温度,遇有异常问题发生即刻停止轧辊使用, 更换轴承箱、强制轴承润滑,可解决此问题轧辊的损坏由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引起,其损坏形式也多样。

      但只要了解轧辊损坏原因,针 对具体的轧机系统、损坏形式采取相应措施,轧辊失效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辊耗,从而 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提高轧钢生产效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