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档案工作规定(可编辑).docx
46页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档案工作规定第一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档案工作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档案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档案工作,加强档案业务建设,发挥管理职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企业档案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机关及所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档案是指各单位在生产建设、科学研究、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并且经过专门保管机构整理后集中保管的各种载体的原始记录 第四条 档案是各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工作是各单位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基础工作集团公司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坚持资源整合和资源开发,为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服务 第二章 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 第五条 集团公司办公厅是档案工作的归口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宣传贯彻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制定集团公司档案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制定和实施集团公司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对集团公司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
(三)组织、指导、检查、监督、协调各单位档案业务工作 (四)负责总部机关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指导总部机关各部门、临时项目组和重大活动组织机构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及归档工作 (五)负责组织协调集团公司档案教育、档案宣传、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和档案业务的交流与培训工作 (六)负责档案信息化建设 (七)负责档案编研工作 第六条 各单位档案工作机构的基本职责是: (一)负责宣传贯彻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执行集团公司档案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制定和实施本单位档案工作规划和计划 (三)负责本单位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指导本单位各部门、临时项目组和重大活动机构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及归档工作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 (四)负责组织本单位档案教育、档案宣传、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和档案业务的交流与培训工作 (五)负责组织档案管理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和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工作 (六)负责开展本单位档案编研工作 第七条 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监督、指导各归档单位(部门)、临时项目组或重大活动组织机构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对所属单位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对档案管理工作质量负责。
第三章 档案工作基本要求 第八条 各单位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建立以主营业务档案为核心的档案管理体系;明确分管档案工作领导,建立适应工作需要的档案机构;确定档案部门的负责人,配备档案工作人员 第九条 各单位应当将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领导工作议事日程;纳入本单位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纳入本单位有关人员的业绩考核或岗位责任制;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和计划 第十条 各单位应当对档案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档案工作人员应当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具有档案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符合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要求,具备大专以上或同等学识水平 第十一条 各单位应当为档案安全保密和档案工作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和设施、设备保障 第十二条 各归档单位(部门)、临时项目组、重大活动组织机构应当明确档案工作负责人,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工作人员 第十三条 各归档单位(部门)、临时项目组、重大活动组织机构的档案工作负责人对本单位(部门)、项目、机构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准确负责文件形成者应按规定向本单位(部门)、项目或机构专兼职档案人员移交各单位(部门)、项目或机构的专兼职档案人员负责收集、整理本单位(部门)、项目或机构归档的文件材料,并按要求做好文件材料的移交工作,对文件材料的归档质量负责。
第十四条 产品定型、科研成果鉴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设备仪器开箱验收及项目引进等有关活动应有档案工作人员参加,并负责有关文件材料的验收没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文件材料不得验收或鉴定 第十五条 涉及地质资料汇交的单位应当按照集团公司相关规定做好汇交工作 第十六条 资产与产权变动时档案的处置按照《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各单位员工调出本单位时,必须清退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和借阅的档案,档案部门签署意见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八条 各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并给予其享受管理人员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同等待遇 第四章 档案基础业务管理 第十九条 各单位应当实行归档范围确认制与备案审批制,保证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准确 第二十条 各单位应当简化档案实体整理、深化档案信息著录,加强归档文件材料的全过程保护,提高档案信息检索与利用效率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档案保管应当做到档案实体保护与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并重,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实体寿命保护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维护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权益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应当制定档案管理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制定档案抢救应急措施,确保档案实体安全。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应当重视档案的鉴定工作,对超过保管期限和保密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应当建立完善档案利用制度和保密制度,规范利用档案的审批权限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应当按照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和程序,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应当加强档案统计工作,保证统计准确 第五章 档案信息化建设 第二十七条 各单位应当适应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本单位信息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 第二十八条 集团公司建设统一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信息数字化、档案利用网络化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应当加强电子文件收集、保管和利用工作 第三十条 各单位应当以档案利用为导向,对馆藏档案数字化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第六章 奖励与惩罚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各单位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对档案的收集、整理、提供利用做出显著成绩的; (二)对档案的保护和现代化管理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将重要的或者珍贵的档案捐赠给国家或企业的; (四)同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
第三十二条 各单位应当实行档案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有拒绝归档、玩忽职守、涂改抽换、损毁丢失、盗窃倒卖档案等行为的,根据国家及集团公司相关规定给予处分,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档案管理规定》(中油办字〔2022〕522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生产和经营 202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明确提出“由国内石油公司向跨国石油公司转变、由单纯油气生产商向具有复合功能油气供应商转变,全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并以坚定的信心和强有力措施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尤其是面对国际油价起伏较大以及遭受非典疫情灾害等不利因素,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大力开拓国内外油气市场,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成绩,步入一个新阶段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其规模实力和经济效益在全国大型企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4753亿元、税费813亿元、利润总额72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6%、24%和36%;集团公司的经济实力居于中国五百强企业榜首,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公布的世界最大五十家石油公司排名中位居第10位,在《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中位居第69位,并被誉为“世界最受赞赏企业” 石油、天然气勘探与生产2022年,进一步突出石油、天然气勘探的重中之重地位,深化对资源潜力的认识,明晰工作思路和主攻方向,加大投入、甩开勘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成果新发现了冀东高柳、长庆西峰两侧、铁边城、榆林周边、新疆霍尔果斯等5个亿吨级油气田,以及松辽敖南、渤海湾滩海埕北、冀中留西、四川邛西等12个5000万吨级油气区块国内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4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902亿立方米,新增探明 石油地质储量的可动用程度达到94%,油气储量替换率分别达到1.17和11.3 原油生产实施“积极调整东部、加快发展西部”的方针,注重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东部老油田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大庆、辽河、吉林、华北等油田依靠科技进步挖掘生产潜力,保持产量整体稳定;西部油田增储上产势头良好,新疆油田和长庆油田分别跨入了千万吨级大油气田行列。
全年原油生产实现稳中有增,共生产原油12242万吨,比上年增加485万吨天然气生产以塔里木、青海、长庆、川渝四大气区为重点,加快上产步伐,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共生产天然气26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9亿立方米其中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产量达到91.9亿立方米,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突破50亿立方米 炼油化工及产品销售2022年,炼油化工紧紧围绕增盈扭亏,坚持结构调整和强化管理并举,在加快东西部千万吨级炼化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精心组织生产运行,加快炼化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规模实力和赢利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炼油业务大幅度增盈、化工业务全面扭亏为盈全年加工原油10075万吨,生产成品油6347万吨,一次原油加工负荷率达到85.6%,创历史新高主要化工装置高负荷运行,生产乙烯182万吨、合成树脂262万吨、尿素358万吨,化工商品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轻油收率、综合商品率、加工损失率、综合能耗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改善,乙烯加工损失率降低0.26个百分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油气销售业务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进一步加大市场开发和销售网络建设的力度,强化终端销售,优化运输组织和产品流向,销售量和零售量大幅提高。
全年销售成品油5629万吨,国内市场份额达到43.3%成品油零售量达到2230万吨,比上年增加350万吨现有加油站15231座,零售比例达到45.1%,直销率达到68.9%化工产品的直销网络建设和专业化管理稳步推进,统销优势显现,总销量达到1078万吨,比上年增加158万吨 重点工程建设2022年,以覆盖主要市场区域、增强市场竞争优势为目标的输油输气管网建设按规划推进,重点工程施工正点运行西气东输工程东段(陕北至上海)全面完工,于当年10月1日一次投产成功,先期实现了向沿线的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供气,并如期向上海商业供气忠县至武汉输气管道的控制性工程已完成总工作量的一半,陕京二线输气管道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展开输油输气管网的快速建设,为市场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天然气年销售量达到186.9亿立方米 炼油化工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大炼油项目29项、化工项目22项,已有21个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特别是兰州石化300万吨/年重催化、500万吨/年常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