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接触网检修作业标准.doc

81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85726888
  • 上传时间:2024-0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8MB
  • / 8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编 接触网检修作业标准1.承力索检修作业标准2.接触线检修作业标准3.支持装置检修作业标准4.定位装置检修作业标准5.吊弦检修作业标准6.电连接检修作业标准7.中心锚结检修作业标准8.隔离开关检修作业标准9.锚段关节检修作业标准10.线岔检修作业标准11.绝缘子检修作业标准12.分段绝缘器检修作业标准13.分相绝缘器检修作业标准14.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标准15.软横跨检修作业标准16.硬横跨检修作业标准17.避雷器检修作业标准 18.附加导线检修作业标准19.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检修作业标准20.吸上线检修作业标准21.接地装置检修作业标第一编、接触网检修作业标准1.承力索检修作业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接触网承力索的检修周期、质量标准、准备工作、检修步骤、处理方法、注意事项、附件等内容适用于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接触网承力索的检修 二、编制依据《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文、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10208-2008、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三、准备工作 1.安全防护:计划申报、工作票签发与审核、预想会、停电作业、作业结束等工作及安全措施,执行朔黄铁路《接触网停电作业标准》;“V”型天窗作业时注意与相邻带电线路距离,并做好行车防护防护。

      2.人员组织:操作人员2~3人作业监护、行车防护、接挂地线、地面辅助人员由工作领导人在单次作业中进行安排 3.工、机具:力矩扳手、紧线器、钢丝套、滑轮组、大绳、橡胶锤(木锤)、温度计、手扳葫芦、钢锯(断线钳)、平挫、砂纸、安全用具、防护用具等根据检修项目需要携带相应工、机具) 4.材料:吊弦和吊弦线夹、Φ4.0 镀锌铁线、Φ1.6绑扎线、钢线卡子、示温片、黄油、补强线索、承力索接头线夹、预绞式接续条、电联结线、电联结线夹等根据检修项目需要携带相应材料) 5.技术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四、质量标准1.承力索的材质与截面须满足下列要求:容许载流量大于该区段的最大电流,机械强度安全系数符合规定2.承力索的张力和弛度符合安装曲线的规定弛度允许误差:全补偿链悬挂为10%,弛度误差不足15mm者按15mm掌握3.承力索位置 标准值:承力索在直线区段应位于线路中心线的正上方,在曲线地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连线应垂直于轨面连线安全值:直线区段允许误差150mm;曲线地段允许向曲线内侧偏移100mm限界值:标准值±200mm4.承力索的磨耗和损伤按下列规定整修或更换: (1)承力索损伤后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电气补强线;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2)承力索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3)承力索用钢芯铝绞线或铝包钢绞线时,其钢芯若断股,必须切断重新接续5. 一个锚段内承力索接头、补强和断股的总数量应符合规定(不包括分段、分相和下锚接头):(1)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时,安全值:不超过4个;锚段长度超过800m时,,安全值:不超过5个2)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两个接头6.当用楔形线夹联结或固定各种线、索时,线、索的回头长度应为300~500mm,并用绑扎线扎紧一处绑扎时,绑扎宽度为100mm左右,两处绑扎时每处绑扎宽度不得小于20mm7.使用钢线卡子进行补强线与被补强的承力索固定时,断股两侧的钢线卡子各安装 3 个,且为两正一反或两反一正,严禁同侧的三个钢线卡子同方向安装;钢线卡子间距100mm,留头100mm,留头中间用铝绑线绑扎20mm五、步骤方法1.检查内容 (1)用接触网DJJ激光测量仪(或测杆),测出定位处承力索相对于线路中心的偏移值仪器操作,见激光测量仪(测杆)操作手册2)确认半斜链型悬挂,直线区段承力索是否位于线路中心的正上方;直链型悬挂,是否位于接触线正上方。

      曲线区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是否垂直于轨面连线3)磨耗及损伤程度:检查承力索有无断股、损伤情况4)锈蚀、腐蚀情况:检查承力索及联结部件有无锈蚀、腐蚀现象5)用力矩扳手对各部件螺栓按标准力矩进行紧固2.承力索位置超标调整(1)腕臂柱处:根据测量值、确定承力索调整量、在平腕臂上做好标识,通过调整承力索座位置,使承力索位置达标具体调整方法如下:①直线处,作业人员将承力索从承力索座内抬出,移动承力索座到规定位置,再将承力索放入承力索座线槽中,紧固好②曲线外侧区段时,在支柱上底座处搭0.75T手扳葫芦拉住承力索,紧手扳葫芦,使腕臂不受力;将承力索从承力索座内抬出,移动承力索座到规定位置、紧固好;松手扳葫芦,再将承力索放入承力索座线槽中,紧固好 ③曲线内侧时,先摘除腕臂管帽,在腕臂管插入一根带两个定位环的1米长定位管,调整定位管的外露长度,在定位管上搭0.75T手扳葫芦拉住承力索;紧手扳葫芦使腕臂不受力后从承力索座内抬出承力索,移动承力索座到规定位置、紧固好;松手扳葫,再将承力索放入承力索座线槽中,紧固好最后拆除手扳葫芦、插管2)软横跨处:根据测量值、确定承力索调整量、在上部固定绳上做好标识,松开斜拉线,通过调整上部固定绳上的定位环线夹,使承力索水平投影相对于接触线偏移达标。

      在曲线处调整定位环线夹时,先在上部固定绳上相邻的定位环处或在支柱上搭0.75T手扳葫芦,使承力索卸载,然后再移动定位环线夹3)岔、关节处调整时,要综合考虑相关的参数3.平腕臂悬挂点的检查调整(1)平腕臂采用双槽承力索支承线夹(承力索支座)时,承力索应统一安装在支承线夹转角内侧的线槽中,另一线槽内安装同规格承力索线材2)对于转换柱、道岔柱等非水平安装的抬高支腕臂承力索的安装,在支承(支撑)线夹内安装长度约为800mm的同规格承力索线材,其两端采用与线材规格线夹与承力索并沟联结以后如有辅助线及承力索为铜及铜合金材质时,槽内安装均应安装同规格的铜衬垫4.承力索磨耗及损伤超限整修承力索用钢芯铝绞线或铝包钢绞线时断股数达到总股数的20%及以下(如19股时断1-3 股),用同型号、同材质的承力索对断股处进行补强处理钢芯断1股及以上时,应截断重作接头5.采用锥套式承力索接头线夹作接头(如图1所示) (1)旋开线夹: 对接头线夹规格型号及外观进行检查,确认与承力索型号一致,无裂纹和损伤,旋开接头线夹取出线夹内的楔子 (2)穿线:将接头的承力索端部绑扎后剪成齐头,用钢锉锉平,达到光滑无毛刺;将左右两螺纹大楔套分别套入两边的承力索端头上。

      用木锤轻轻垂直敲打楔套,使承力索端头向线夹内穿绞线端部绑扎线随之向上移动,留夹外面 (3)穿楔子:当承力索端头外露时,绞线外层自动松股散开,然后把楔子穿进承力索绞线的芯线股上去同时将绞线外层的每股线自然、均匀分布在内楔子四周表面上;两手配合,一手向外拉承力索,一手顶紧大楔子,使内小楔子平端部外露于绞线端部2mm (4)紧固:两人配合把左、右两楔套对准线夹本体,先用手把住左、右两楔套,旋转线夹本体逐渐旋进线夹本体,直至用手旋不动为止用三把450mm扳手,二把分别卡住接头线夹的左、右螺纹楔套六棱上,另一把扳手卡住线夹本体,两边扳手不动,中间扳手旋转紧固;用力矩扳手复合紧固力矩,使达到标准要求力矩5)接头完毕,拆除留在楔套外边绞线上绑扎线 6.采用2 套双耳楔型线夹进行接头(如图2所示)(1)在断股处两侧各2m 的位置安装紧线器,挂好手扳葫芦紧线使承力索卸载将断股的承力索断点两侧绑扎后从断点处剪断2)制作回头回头长度约500mm,回头的绑扎长度为100±10mm,露头20mm3)联结770 型双环杆,拆除手扳葫芦和紧线器4)安装短接电联结5)检查两侧吊弦偏移,不符合要求时要按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2双环杆770100143 图2 双耳楔型线夹接头示意图1.双耳楔形线夹; 2.770型双环杆;3.短接电联结线; 4.电联结线夹 六、安全措施1.检修承力索的作业过程中不得踩接触线,使用作业车时不应顶接触线2.作业人员不应位于线索受力方向的反侧;在曲线区段进行接触悬挂的调整时,要有防止线索滑跑的保护措施3.做接头时,紧线后一定要确认手板葫芦和紧线器工作状态;接头完成后,要认真检查线夹安装正确并牢固可靠后,方可松动手板葫芦;松动手板葫芦时,要缓慢进行,不得发生冲击在松动手板葫芦的同时要注意观察线夹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工作并进行处理4.锯断断开承力索时,辅助人员一定要扶住线索,防止线断时弹起伤人5.做接头紧线过程中,要注意检查中心锚结和补偿器状态2.接触线检修作业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接触网接触线的检修周期、质量标准、准备工作、检修步骤、处理方法、注意事项、附件等内容适用于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接触网接触线的检修 二、编制依据《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文、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10208-2008、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三、准备工作 1.安全防护:计划申报、工作票签发与审核、预想会、停电作业、作业结束等工作及安全措施,执行朔黄铁路《接触网停电作业标准》;“V”型天窗作业时注意与相邻带电线路距离,并做好行车防护防护 2.人员组织:操作人员2~3人作业监护、行车防护、接挂地线、地面辅助人员由工作领导人在单次作业中进行安排 3.工机具:作业车(梯车)、手扳葫芦、紧线器、煨弯器、导线整弯器、温度计、手锤、橡胶锤、木板、平锉、断线钳、钢锯、接触线正面器、滑轮组、钢卷尺、绝缘测杆(激光测量仪)、力矩扳手、个人工具、安全用具、防护用具等注:准备测量磨耗,则工具中还应包括千分尺或游标卡尺 4.材料:接触线接头线夹、吊弦线夹、φ4.0mm铁线、0#砂纸、锯条、黄油等 5.技术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导线磨耗换算表 四、质量标准 1.接触线磨耗或损伤接触线使用张力为14.7KN及以下时局部磨耗或损伤大于20%时做接头;接触线张力大于14.7KN时,接触线允许工作张力不应超过其最小拉断力的65%,并考虑接触线因其它因素引起的折减系数,否则应切断做接头2.接触线接头(1)接头线夹底面两接触线间隙不大于 1mm,并且过渡平滑无毛刺;接触线接头线夹带牙的一侧卡进接触线本线线槽内,螺栓紧固顺序为由内而外,两边对称紧固。

      2)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 0-10mm,必要时加装吊弦3)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 2m,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两个接头接触线接头处应平滑,不打弓,螺栓紧固,扭矩符合规定3.接触线高度标准值:区段的设计采用值;安全值:标准值±100mm;限界值:小于 6500mm;大于5330mm当隧道间距不大于 1000m 时,隧道内、外的接触线可取同一高度 4.接触线坡度(工作支)标准值:≤3‰;安全值:≤5‰;限界值:≤8‰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10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