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德修养课ppt.ppt
64页《《师德修养师德修养》》课程教学课程教学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师德概论(师德概论(1-21-2章)章)《《师德修养师德修养》》 (师德基础论)(师德基础论)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师德规范论(师德规范论(3-83-8章)章) 第一讲第一讲 师德概论(师德概论(1-21-2章)章)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师德的基本范畴、师德原则的、了解师德的基本范畴、师德原则的含义;含义; 2、明确师德的基本特点、各项师德原、明确师德的基本特点、各项师德原则的依据则的依据 ; ; 3、理解师德与社会公共道德、各项师、理解师德与社会公共道德、各项师德原则和师德规范的含义德原则和师德规范的含义 ;; 4、掌握师德修养的概念、师德强化的、掌握师德修养的概念、师德强化的意义、各项师德原则的要求意义、各项师德原则的要求 。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1、师德修养的概念、师德修养的概念 ; ; 2、师德强化的意义、师德强化的意义 ; ; 3、师德原则的含义;、师德原则的含义; 4、师德原则的要求师德原则的要求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1、师德的基本特点、师德的基本特点 ;; 2、师德与社会公德、师德与社会公德 ; ; 3、师德原则的要求、师德原则的要求 一、师德的概念(一)教师1、起源2、称呼3、含义(二)道德1、词源2、含义3、德商(三)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 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简称师德修养,是指人们为了培养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功夫和过程。
二、师德的基本范畴(一)师德文化现象 1、关于教师职业的意义领域 2、教师职业的原则和规范领域(二)师德品质现象 1、师德意识(知) 2、师德情感(情) 3、师德意志(意) 4、师德行为(行)(三)师德活动现象三 、师德与社会公共道德(一)师德与社会公共道德 1、相对独立性 2、阶级性 3、历史继承性 4、道德现象的共含性(二)师德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组成部分;特殊表现 师德 道德 主要价值来源 (二)师德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 2、区别: 时间上 发展上 范围上 范畴上(补充)四、师德的基本特点(一)对教师职业的特为性 1、针对性(职业性) 2、特殊性(专门性) 3、适用性(应用性)(二)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育人要 求的一致性:根本(三)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1、在劳动价值上 2、在教师职业社会地位上 3、在教师职业职责上 4、在教师职业态度和情感上 5、在教师职业形象上 6、在教师职业行为品质上 7、在教师职业情操上 8、在教师职业业务上五、师德原则 (一)教书育人原则 1、含义: 2、依据: 3、要求: (二)乐教勤业原则 1、含义: 2、依据: 3、要求: (三)人格示范原则 1、含义: 2、依据: 3、要求:六、师德规范(一)爱国守法。
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十、师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一)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 1、加强理论学习:“I”型结构 2、道德修养应注重内省和慎独 (二)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 (三)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 交流第二讲第二讲 师德规范论(师德规范论(3-83-8章)章)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各项规范的依据;、了解各项规范的依据; 2、明确各项规范之间的联系、明确各项规范之间的联系 ; ; 3、理解各项规范的含义、各项规范的、理解各项规范的含义、各项规范的特点;特点; 4、掌握各项规范的要求、掌握各项规范的要求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1、各项规范的含义、各项规范的含义 ; ; 2、各项规范的要求、各项规范的要求 ; ;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1、各项规范的特点、各项规范的特点 ;; 2、各项规范的要求、各项规范的要求 . 爱国守法爱国守法一、爱国守法的含义(一)法的概念 1、词源 灋:法;律: 2、词义 3、广义 “法”≈“法规” 4、狭义 “法”≈“法律”(二)教育法的概念 1、定义 2、区别几个概念 (1)教育法:教育法律﹢教育法规 (2)教育法律 广义:教育法律=教育法 狭义: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和颁布 (3)教育法规 广义:=教育法 狭义:国务院发布或批准、教育部发布 (三)爱国守法的含义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国守法的意义(一)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二)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所必需(三)是普及义务教育所必需(四)是教育规范化、有序化所必需(五)是保证教育人道化所必需三、爱国守法的特点(一)热爱——前提性(二)人道——正义性(三)公平——合理性 (四)公正——平等性 四、爱国守法规范的要求(一)牢固树立爱国守法观念 (二)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 规律的关系(三)树立爱国守法的自觉意识(四)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五)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 的关系 爱岗敬业爱岗敬业一、含义: (一)正面: 1、爱岗; 2、敬业(二)反面二、特点(一)伦理精神(二)道德境界 四种:由低到高 厌教 功利 热爱 乐教(三)道德判断 三、意义(一)是师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 育工作和履行其他师德规范 的思想前提 (二)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 “教育是只母鸡”(三)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来源 (四) 才能在岗位上有所作为四、要求 (一)强化 三点 (二)体现 五点 关爱学生关爱学生一、含义:(一)正面: 1、爱 2、严(二)反面 多用表扬,少用批评,慎用惩罚,禁 用体罚(三)全面二、意义(一)主要人际关系(二)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三、特点四、表现及原因(一)表现 三种(二)原因 四种五、境界(精神境界) 四个层次:由低到高 (一)尊重学生(二)信任学生(三)关心学生(四)爱护学生六、要求(一)民主平等(二)爱生尊师(三)心理相容(四)教学相长 教书育人教书育人一、含义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二、意义(一)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规 范(二)是古今中外许多典籍著述和先 哲大师所一直强调的三、特点(一)反映了教师这一行业的 本质特征(二)概括了教师的基本职责四、要求(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书与育 人的关系 (二) 正确理解育人之含义,树 立全面的育人意识(三)多方面努力,更好地实现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为人师表一、含义(一)师表风范(二)为人师表 1、外在 2、内在二、意义(一)重要内容(二)必备规范三、特点四、原则 (一)表率性(二)律己性(三)内在统一性(四)真实性和自然性(五)平凡性和高尚的统一性五、要求(一)内在思想情操的高尚性(二)外在言行举止的文明性(三)职业个性品质的健康性(四)职业工作的纯熟性和进取性终身学习终身学习一、含义 (一)德(二)知(三)能二、意义(一)是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所必需(二)是提高教师素质所必需(三)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须三、特点——精神体现(一)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二)是科学精神的体现(三)是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四、要求(一)好学不倦,努力精通业务(二)把握规律,科学施教(三)严于律己,精益求精(四)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