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2].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47745835
  • 上传时间:2023-04-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1.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教学设计厦门第五中学 陈景华课题名称第三课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秩序》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八年级作者陈景华课时第三课的第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第二单元的重点是“社会规则”,核心导向是:遵规讲德守法在本单元中,是否认同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具有遵规守则意识关系到道德品质的培养,关系到规则、法律的遵守,因此本框是本单元的基础本框介绍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社会秩序的意义及维护秩序靠规则本框基于学生的成长,通过学习理解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的重要性,逐步增强规则意识和有序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做遵规守则的好少年;为下一课时遵守规则的学习做好铺垫,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础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认同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三者密不可分;认同要遵规守序妥善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做遵规守则的好少年能力目标:能够从不同主体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社会规则问题,增强有序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知识目标:理解社会秩序的意义,理解社会规则的作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上册的主题是社会生活,八年级的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但是学生目前处于他律阶段,这个阶段遵守规则是来自外在的压力,一旦压力消失或减弱,就会倾向逃避规则因此需要帮助学生实现从他律向自律转变,增强秩序意识、规则意识,成为规则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的维护者,甚至是积极改进者四、教学策略与设计案例分析法、情境创探究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联系实际法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课件、视频短片、多媒体六、教学重点及难点依据《课程标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理解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维护社会规则对社会的稳定的重要性,结合本框题及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增强规则意识,做遵规守则的好少年难点: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秩序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环节一:违序之痛播放几组老师上课之前随拍的校园生活场景照片,有校园空间布局、课程活动等,然后链接本校学生大课间活动的视频,先后定格在两个画面上:一是各班规则排列,席地而坐,完成口令要求动作;二是跑操列队快速聚拢,排出一个“太阳”的魅力造型设问:看到照片和视频,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我们的校园?(预设学生可能回答:干净、整洁、温馨、美丽……)导语:大家的幸福感来自我们校园生活的井然有序。

      校园生活处在一种有序化状态能想象没有了秩序会是怎样的景象?秩序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用什么维护秩序?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秩序这个话题同步板书:3.1 维护秩序)过渡:假如生活没有秩序,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观看视频:“高铁霸座”(事情经过:2018年9月19日,永州—深圳北G6078列车上,一位女乘客周某再现霸座行为据了解,这名女乘客车票标注的座位是靠过道,其上车后未按照车票上的座位落座,执意坐在靠窗的邻座位置列车乘务员调节沟通无果思考:1.周某破坏了哪一方面的社会秩序?生活中还有哪方面的些社会秩序?2.谈谈孙某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3.阅读教材P23,谈谈社会秩序的意义教师鼓励、引导、适时点评教师总结: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社会管理秩序和生产秩序等周某的行为侵害了其他乘客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秩序,会产生混乱、激发矛盾、增加社会管理成本从而降低了社会运行效率,等等再逆向思考一下,即可从这个案例的危害中总结出社会秩序的意义过渡: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良好秩序的维系,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靠什么来维护和保障?学生观看照片,回答问题,分享感受。

      学生带着交流话题,观看视频同学交流分享学生代表发言学生请阅读教材内容,梳理和理解社会秩序的意义呈现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借助媒介手段感受课间活动的律动感,欣赏校园动静分明之美,感知生活里的秩序状态,内蕴爱校情感的同时自然引出秩序的话题,导出学习主题运用时政案例创设情境,增强课堂的鲜活感,引导学生审视社会生活,学会观察、分析和反思社会现象,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同时激起学生的正义感,渗透价值判断,在负面事件的正向教育价值剖析中促进良好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的形成环节二:维序有则环节三:守则之美思维拓展出示上述案例中的周某受到处罚的媒体信息:衡阳铁路公安处的行政处罚决定和铁路部门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购票乘坐火车的处理意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作出这样的处理的依据是什么?1. 制定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什么? 2.从规定的内容看,是怎样实现这一目的的?3.你还知道哪些社会规则?并简单说说这些社会规则在社会生活中起什么作用教师参与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我们才能在井然有序的校园、社会、国家里幸福的生活过渡: 维护秩序靠规则,而只有当人们对待规则的态度从他律走向自律时,社会才会更美好。

      情景再现(组图):第一组照片,“厦门生活日常”:照片1,周末的厦门市图书馆阅览大厅,读者在安静阅读;照片2,厦门软件园下班高峰期,等候公交车的人们自觉排队成长龙;照片3,厦门中山路口斑马线,汽车自觉等候行人先通过请你举举身边守则的例子第二组照片,“点赞美好瞬间”:课前收集的网上点赞率很高的行为1.火车站,自动取票机前的队伍很长,一个女孩子好像快误了火车,她跑到第一排和最前面的小哥哥说:“你好,可以让我先取票么?我的车快开了小哥哥说:“好,你先取吧”随后,小哥哥走到队伍末尾,重新排队2.地铁上,小男孩把牛奶打翻了,其父母让小男孩自己把洒掉的牛奶擦干净3.一位妈妈带1周半孩子坐飞机,怕孩子吵闹,打扰到乘客们,特别准备了一些小礼物发给大家,其中有一些糖果和耳塞感悟交流:你能从这些照片内容中悟出什么道理?你还能列举出身边类似的“美好”吗?老师:遵受规则,营造了我们有序整洁安全的生活环境;遵守规则,更能展现我们的心灵之美,让社会充满温情过渡:社会生活是复杂的,生活中我们还经常会遇到两难的事情思辨:2018年2月27日上午8点多,一辆20路公交车行驶到湖滨南路,车上一50多岁的男子突然晕倒,司机张师傅担心是突发脑溢血,不能移动,于是闯红灯,把该男子送到中山医院。

      由于送医及时,男子在昏迷一天后脱离危险各抒己见:你认为“公交司机张师傅违章送医”该不该受到处罚?如果受罚,罚款由谁来承担?总结: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应当努力从他律走向自律,增强规则意识,依法参与公共生活,共同创建美好生活学生结合话题独立思考各小组围绕话题讨论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分享,组内其他学生补充,其他组可提出不同意见师生适时点评学生交流、分享学生思考交流,在认知冲突和意见分歧中理解、分析和判断现实生活,进行更具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进一步提高思辨能力充分挖掘案例素材的教学意义,合理推进话题,通过周某受到处罚的信息启发学生认识到违反规则要承担责任,拷问公德意识,孕育法治思维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开展学习,通过小组讨论3个递进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落实“理解社会规则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知识目标观察社会生活,开掘教学资源,感受文明城市的美好,激发爱家乡的情感,培育亲社会行为;选取典型素材,从受到广泛点赞富有感染力的日常生活遵规守序的细微行为中,启发学生进一步形成维护秩序需要靠规则的自觉遵守的社会认同,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将公共参与素养落地。

      运用柯尔伯格道德道德两难故事分析法引导学生经历道德两难案例体验善良的力量个遵规守序的矛盾冲突,体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学会辨析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问题逐步培养思辨能力作业国庆小长假快到了,美丽厦门也将迎来八方游客,请选择一个本地景点,查阅资料了解景点旅游规则,以厦门小东道主的身份制作一份文明旅游宣传提示卡(注意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提出文明倡议)学生查阅资料、设计成册运用活动型学科课程理念,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实践活动,以创新方式引导学生践行、维护、改进规则,从而培育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八、板书设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