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探《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设计.docx
5页初探《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设计 摘要:信息技术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柱国务院最新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确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科技攻关为重点工程内容对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专业课程体系中其它课程的教学都至关重要文章结合物流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及物流信息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探讨了《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设计关键词:信息技术;物流;课程教学根据我院组织对湖南省物流行业的一力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实泰物流有限公司等三十多家大中型企业的信息化现状、未来信息化建设需求、以及物流信息技术人才需求调研后,了解到物流信息技术人才应掌握物流企业需要运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如何运用、以及如何进一步开展研究与开发,这就需要在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中开设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来让学生来全面理解物流企业现在与将来需要应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来支持业务的不断发展,这就是《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一、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是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与物流信息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和素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将为后续深入学习条码技术、射频技术等物流企业应用的每一门专门技术作铺垫,对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专业课程体系中其它课程的教学都至关重要,因此被列为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目前湖南省内物流企业普遍信息化水平还不高,但大多建有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在使用,部分物流企业应用了条码技术、RFID技术来大幅度提高了物流作业的效率与准确率,部分物流企业使用了GIS技术与GPS技术来对车辆和货物进行在途的跟踪与定位,少部分信息化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使用EDI和XML技术建成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为了保证学生不仅学到现在物流企业中普遍使用的物流信息技术,也学到两年后走向企业工作岗位时可以进一步应用到物流企业中的信息技术,保持学生的可持续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我们设计出了本课程需要培养的职业能力与学习内容二、《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的课程教学目标物流信息化的实现需要懂信息技术和物流专业知识的综合人才来推动和应用,目前,由于这类人才比较缺乏,影响了物流信息化的进程,所以研究如何培养这类综合人才是社会各方面尤其是高职院校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物流信息技术专门人才,确定《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条码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定货系统(EOS)、射频识别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
2.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包括物流信息采集设备的使用能力;物流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物流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应用能力;物流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平台的运用能力;物流信息相关设备的安装与维护能力等;(2)方法能力:包括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策略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能力,确定工作方法能力,自学能力,查找资料能力等方面;(3)社会能力:包括沟通表达、团队协作、敬岗爱业的职业道德、安全操作规程、社会环保意识、信息保密意识等能力3.素质目标在获得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对新技术有良好的自学、钻研精神及严谨、细致、务实的精神,培养学生沟通、协调、互助等综合职业素质三、《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的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思路循序渐进、逐步更新,根据物流信息技术的认知发展规律,探索实践了“四位一体螺旋式提升”课程设计模式1)课程设计基于物流信息技术认知发展规律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根据对物流信息技术的认识规律,需要由简单到复杂,并遵循“采集物流信息”“使用物流信息”“跟踪物流信息”“交换物流信息”“综合物流信息”“采集物流信息”的学习步骤和规律,以利于知识的不断积累与提高2)探索实践“四位一体螺旋提升”课程设计模式对接企业,校企合作选取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从业要求为导向,结合物流企业生产实际,校企合作制确定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及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应用“四位一体螺旋式提升”课程开发模式。
是指专业指导委员会(课程为专业服务)、企业、专(兼)职教师、学生融为一体,通过螺旋式提升逐步改进课程的学习情境2.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总体来说遵循以下思路:对接企业,校企合作选取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从业要求为导向,结合物流企业生产实际,校企合作确定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及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以企业真实案例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融入情境,在教学内容、技能训练、职业素质方面、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可持续性发展有广泛的适用性4.教学方法设计本课程采用完成工作过程的引导文六步教学方法为主,辅以任务驱动教学、现场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实现工学结合的教与学在六步法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任务教学法和班组教学法,以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可全程使用班组合作法,协同作战,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在资讯环节中,采用头脑风暴法,快速有效获取有利资讯;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角色扮演法,亲身体验工作氛围;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仿真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理解,掌握新技术在教学环节上,将课堂理论教学、企业现场教学、实训基地实际操作、全部贯穿于教学之中,构成一个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现代教学链,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教学体系。
利用视听媒体,将抽象的内容,采用动画等方式形象地演示出来动感强,从本质到现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列出本课堂内容的重点及难点给学生参考,查阅各类参考书目并列在教案上,进行网络资料搜集并推荐相关网站的链接,布置相应的作业、思考题及实践项目每个学习情境之前,老师均提前布置相关课题任务,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总之,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通过实际应用,从小的工作任务到较大一点的综合性工作任务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将学生的被动接收,变为在老师的指导下的主动学习,这样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参考文献:[1]米志强,邓子云.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9.[2]李瑞芳,何玲辉. 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探讨.物流科技2010-7.[3]李建萍. 关于高职《物流信息技术》的课程设计.职业教育研究2009-8.作者简介:谢艳梅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方向:物流信息技术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