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法国潜射弹道导弹解析doc.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5197605
  • 上传时间:2018-06-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法国潜射弹道导弹解析法国潜射弹道导弹解析““三位一体三位一体””时代的开拓者时代的开拓者 M1冷战时期,法国政府执行所谓的“大西洋战略” ,希望依靠美国和海外殖民 战争,实现恢复法国世界强国地位的战略目标然而,上个世纪 50 年代,法国 在越南和“苏伊士运河事件”等问题上一再受挫,使其不得不反思既定的国家 政策1958 年末,戴高乐出任法国总统,其政治和军事路线开始淡出西方世界, 特别是在国防上开始谋求独立于美国,实行防务自主的独立政策在这一政策 指导下,法国很快于 1960 年 2 月在北非雷岗试验基地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 弹,几乎与此同时,也开始了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力量建设1962 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按照对英国的有利方式向法国提供“北极 星”潜射战略导弹但戴高乐在分析了当时的世界局势后认为,在苏联拥有可 以攻击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特别是与美国的核武器形成互为人质的“恐 怖平衡”后,美国不会冒着本身遭受核打击的风险来保卫欧洲因此,法国无 法相信美国的核保护伞,不可能像其他西欧盟国那样把自己的安全托付给美国 和北约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使法国的核政策和武器发展独立潮头、与众不 同。

      从世界核武器系统的发展来看,为了保证核打击的可靠性,有核国家都将 陆、海、空“三位一体”核力量形式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而其中以海基核力 量、特别是深海潜射弹道导弹的威慑力最高,技术也最为复杂法国在核力量 的“三位一体”形式的选择中,之所以对潜射弹道导弹情有独钟,既有对本国 独特地理条件的考虑,也有着复杂的人文因素,似乎更有着让法国隐隐作痛的 历史原因首先,法国地理幅员较小,城镇密集,但濒临大西洋和地中海,拥有优越 的海洋环境,这是法国十分重视海基核力量发展的物质条件其次,法国在二 次世界大战中沦为德国占领区,成为世界核大国中唯一曾经被别国吞并的国家, 这使法国在战后的军事战略中有十分深厚的国土情结因此很多人不主张在本 土部署核武器,因为敌人在使用核武器打击法国核力量的同时,就会使本土成 为核攻击目标这种思想最终导致法国在 1996 年 9 月 16 日拆除了阿尔比贡高 原上 18 枚 S-3D 中程弹道导弹,放弃了陆基核力量而海基核力量既可以打击 对方,而又不至于引祸上身,因此保证 300 余枚非本土部署核弹头的核力量规 模形式一直沿袭到现在1959 年 9 月,法国成立了弹道导弹研究制造公司,而在仅 2 年后的 1961 就开始了第一代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制。

      最初的导弹为单级样弹,代号 M112, 主要解决水下发射技术难题法国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展,起初不可谓顺利,但 经过两次大的失败后,最终在 1967 年 4 月发射成功此后,潜射导弹试验异常 顺利,发展进入快车道:1968 年 4 月,完成了两级固体导弹 M1 的试验和定型 很快地,法国的第一种潜射导弹 MSBSM1 于 1972 年 1 月,正式在首批两艘导 弹核潜艇“无畏”和“可怖”号上服役该导弹射程只有 2500 千米,但解决了 潜射弹道导弹的有无,使法国拥有了世界上继美苏之后的第三支独立自主的 “三位一体”核力量 力斩力斩““七寸要害七寸要害””的的 M2法国认为,二战中纳粹德国和日本战败的主要原因是盟国的大规模空袭 和原子弹对城市、工业设施的破坏,而致使其战争潜力大幅度下降,最终导致 无力维持前线的直接对抗而失败因此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法国军事理论 界盛行一种被称为“打蛇”的学说它与今天美国提出的“斩首”理论正好相反 他们认为,摧毁了“蛇身”就会阻止“蛇头”的前进,因此他们将蕴藏战争潜 力的大城市作为核打击的首选目标法国专家在研究后认为,法国只要拥有 84 枚核弹头,就可以摧毁苏联 14 个城市、约 1650 万人口和 40%的工业潜力。

      而 潜射弹道导弹主要担负着遭到苏联先发制人的核突袭后的反击任务因此其对 苏联城市的打击对苏联决策层有着巨大的威慑作用但现实是,法国首型潜射导弹 M1 的射程只有 2500 千米,要将苏联莫斯科 等大城市覆盖在火力范围内,潜艇就要在北海和挪威海值班巡逻而这里不是 法国的反潜区域,很可能随时遭到苏联潜艇和反潜力量的猎杀,执行任务的风 险很大为此早在 M1 刚试验成功的 1969 年,法国就开始了射程更远的 M2 计 划与 M1 相比,M2 改进了导弹的第二级发动机,并采用了高比冲推进剂,使 火箭动力更强劲同时用耐高温玻璃纤维作壳体材料,减轻了总体重量,从而 使导弹射程增加到了 3000 千米该导弹首先部署在法国第 3 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霹雳”号上,随后又换装了装备 M1 的“无畏”和“可怖”号但由于该导 弹采用了与 M1 相同的 MR-41 裂变型弹头,当量只有 50 万吨,而质量却超过了 700 千克,衡量核武器效率的“比威力”值较低,还无法满足单枚导弹彻底摧 毁一座大城市的要求因此,法国从上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筹划研制威力更大的 新型导弹 从海底射出的氢弹从海底射出的氢弹 M20拥有大威力的热核弹头(氢弹)一直是法国核力量追求的目标。

      但是由于法国 在氢弹原理上走了弯路,很长一段时间内热核技术无法突破,反而被后开展核 武器研制的中国赶超中国在 1967 年 6 月爆炸了首枚氢弹,早于先期开展氢弹 研制工作的法国 1 年零 2 个月正是由于法国氢弹的姗姗来迟,致使法国 M2 潜射导弹不得不仍采用比威 力不高的 MR-41 核裂变弹头因此法国在 1 968 年完成重达 3 吨的氢弹试验后, 很快开始了其小型化工作并在 70 年代相继推出了威力均为 100 万吨当量以上 的 TN60 和 TN61 两种越来越轻的热核武器,并最终整合到了 M20 潜射导弹上 M20 与 M2 导弹的最大区别就是弹头此外,对制导系统也进行了改进,使打 击精度提高到了 1 千米以下,比 M2 有所提高但此时,反导概念的引入使东 西方核对抗形势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又对核武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众所 周知,苏联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已经建立起了规模庞大的战略反导系统,它采用 的是一种以高空核爆来实现近乎两败俱伤的拦截方式为此,法国在当时正在 发展的 M20 导弹上临时引入了抗核加固思想,并安装了简单的突防装置,因此 尽管 M20 导弹采用了小型化核弹头,但弹头总重量却没有明显降低。

      M20 的最 终射程仍旧维持在 3000 千米的水平上,但弹头威力和打击效能都有了显著提高开创反导突防先河的开创反导突防先河的 M45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后,已经全面服役的苏联战略反导系统成为法国核力 量的最现实威胁因为直到 1985 年 M4 服役前,法国各种潜射导弹都只携带 1 枚弹头,4 艘 16 管发射系统的潜艇也只装载了 64 枚弹道导弹,这对苏联旨在 应对美国数千枚导弹攻击而建立的庞大拦截系统根本没有什么威慑力为此,法国很快在 70 年代中期开始了针对苏联反导系统的 M4 系列潜射导 弹的研制M4 系列导弹与以往导弹的差别,除了射程有所增加外(M45 的射程 近 6000 千米),最明显的不同是采用了分导式多弹头设计每枚导弹携带 6 个 分导式多弹头,这使法国在核潜艇数目和导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海基核弹头数扩大了 6 倍,从 64 枚一下增加到了 384 枚之后,为提高导弹突防能力,又 陆续推出了 M4A、M4B、M45 三种型号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别是携带的弹头不 同,分别为 TN70、TN71 和 TN75这些弹头的尺寸越来越小,而突防能力却越 来越强其中与以后的 M5 关系最大的就是 TN75。

      它是法国国防部向原子能委员会 提出的为 M45 设计的一种小型化的核弹头,1992 年开始生产其不仅实现了 核武器小型化,而且运载体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并在其中安装了较为成熟的 突防装置当时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向国防部保证,TN75 是一种“雷达发现不了” 的子弹头可见,无论是饱和打击实力,还是突防能力,这时的 M45 都堪称是 前苏联反导系统的“克星”了但也应该看到,由于反导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反导策略的应用只是在原 来基础上的修修补补随着太空侦察和反潜技术的提高,法国核潜艇既要躲开 前苏联的空中监视,又要回避美国的反潜探测,已越来越难,战略核潜艇巡逻 区也越来越小因此,法国核潜艇需要装备既能抗击太空探测、打击、突破敌 方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又能在远离美苏反潜警戒巡逻区外实施打击的新一代潜 射弹道导弹在此需求下,法国开始筹划新一代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发 由陆到海的由陆到海的““两栖明星两栖明星””MS5冷战结束前,法国拥有自己的陆基弹道导弹 S-3这是一种射程只有 3500 千米的中程弹道导弹,只具有对前苏联欧洲部分的非常有限的威慑能力而且 该战略导弹从 1980 年开始服役,服役期为 15 年,也就是说,到 1995 年已逐步 退出现役。

      为此,在 1989 年 M5 研制工作全面开始后不久,1991 年 7 月,当 时的法国国防部长皮埃·若斯宣布,法国将继续研究核潜艇与地下发射井都可 以使用的弹道导弹,并命名为“混合型 MS5” 这是一种既能部署在陆地,又可 以部署到核潜艇上的新型“水陆两栖”的通用战略型导弹法国的每一种潜射弹道导弹几乎都对应着一种核潜艇特别是新型导弹, 要求射程比前几种要远得多,因此燃料段体积也特别大加之这种弹道导弹采 用了抗核打击等多种技术,使导弹整体不得不加粗加大,因此不可能采用“老 瓶新装”的办法在旧式核潜艇上发射筒内换装新型导弹为此,密特朗总统批 准了建造第三代战略导弹核潜艇的计划,并称之“新一代”的战略导弹核潜艇 (SNLLE-NG),计划用 6 艘“凯旋”级取代“不屈”号和 5 艘逐渐老化的“无畏” 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但是,由于冷战结束后华约的威胁不再存在,法国对核战略进行了较大幅 度的调整最终在 1992 年 5 月,确定仅建造 4 艘“凯旋”级核潜艇,并在 1996 年将阿尔比贡高原上的 18 枚 S-3D 中程导弹全部拆除法国“三位一体” 核力量至此转变为海空力量构成的两位一体结构,这使得名噪一时的海陆通用 的“混合型 MS5”战略导弹计划也随之夭折。

      后冷战时代核战略变革的先锋后冷战时代核战略变革的先锋 M5由于冷战后法国核计划预算大幅缩水,特别是 1992 年 4 月法国宣布将暂停 核武器试验,为 M5 配属的新型核弹头 TN76 的研制不得不冻结因此法国不得 不修改原来的 M5 计划,简化了设计,并使用原来装备 M45 的 TN75 弹头,这 就是现在的 M51 计划法国海军现役中有 2 个级别的 4 艘战略核潜艇,分别是 3 艘“凯旋”级, 1 艘可畏级改进型“不屈”号第 1 艘“凯旋”号 1996 年 9 月服役,第 2 艘 “凯旋”级“鲁莽”号 1999 年 12 月服役,第 3 艘“警惕”号 2004 年 11 月服 役,第 4 艘也是最后一艘“可怖”号的最后艇体分段装配工作已经完成,2008 年 4 月下水,准备在 2009 年春季进行海试法国在 2004 年 11 月开始正式采购 M51 型潜射导弹,计划 2008 年底率先 部署到“可怖”号上,2010 年正式服役,然后逐步换装其它几艘“凯旋”级 为此,法国近年来加快了 M51 的试验2006 年 11 月 9 日,法国成功进行了 M51 潜射导弹的首次试射试射中,导弹从位于法国西南部的比斯卡洛斯实验 中心发射升空,飞越比斯开湾,并在 10 多分钟后准确击中位于大西洋北部的靶 点。

      按计划,该导弹在服役前还将进行近 10 次试射由于使用于新型试验设施, M51 试射的次数比 M45 研发过程中 40 次的试射次数有大幅度减少由于 M51 使用了 M45 的 TN75 弹头,而这些弹头在 M51 正式服役后不久, 服役期也将接近年限为此,法国仍在秘密发展新型核弹头 TNO(海射核弹头) 它很可能是已经冻结的 TN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