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历史专题九复习资料:科教兴国.docx
8页高三历史专题九复习资料:科教兴国以下是 关于《高三历史专题九复习资料:科教兴国》: 专题九 科教兴国-----促进创新主干学问构建Ⅰ.中国古代科技一、古代四大创造1、造纸术(1)创造与改良:西汉前期创造→东汉蔡伦改良→魏晋时期,渐渐取代简椟,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2)外传:朝鲜→日本→阿拉伯国家→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2、印刷术(1)创造与改良: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2)外传:先后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3、指南针(1)创造与改良:战国时,司南→北宋:指南针已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2)外传:13世纪时(南宋时),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为欧洲航海家实现环球航行供应了重要条件4、火药(1)创造与运用:唐朝中期:已有了制成火药的配方→唐朝末年,火药开头用于军事→北宋在东京设特地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南宋时消失了管形火器“突火枪”2)外传:13世纪(元朝)火药和火器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二、古代天文历法1、春秋战国时期(1)《春秋》中有世界上最早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2)春秋时形成固定历法体系,19年7闰,比西方早160年3)战国时消失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着作《甘石星经》2、秦汉时期(1)西汉时,制订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2)西汉时,有世界上最早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3)东汉时,张衡创造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4、隋唐时期 僧一行制定出《大衍历》,说明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还首次用科学方法测量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5、宋元时期(1)沈括创制“十二气历”,有利于安排农事2)元朝郭守敬制造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编写“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三、古代医学成就1、先秦时期:战国时扁鹊被奉为“脉学之宗”提出中医理论的“四诊法”,两千多年来始终沿用2、秦汉时期(1)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根底2)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着作3)东汉的华佗创造了“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比欧洲早1600多年,被称为“神医”4)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重要经典,称为“医圣”3、隋唐时期(1)《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公布的药典2)孙思邈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成果。
3)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着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4、明清时期明末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四、古代建筑学1、秦汉时期:长城和兵马俑2、隋唐时期(1)隋宇文恺主持修建大兴城,唐朝在此根底上扩建为长安城2)隋李春设计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占有重要地位3、明朝:营建北京,布局突出了皇权五、古代数学和物理学 1、先秦时期:战国时的《墨经》里面有大量的物理学学问,包括杠杆原理、浮力理论、声学、光学、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系统学问,被现代科学家称为“《墨经》光学八条” 2、秦汉时期: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3、魏晋时期:南朝的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比外国早近1000年;其数学专着《缀术》后来成为朝鲜和日本的教材六、古代科技着作1、战国时的《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的状况,在工程技术进展居独一无二的地位2、战国时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着作3、魏晋时期北朝贾思勰所着《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4、西晋裴秀编的《禹贡地域图》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理,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着作5、北宋沈括所着《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的很多科技成就,被英国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6、明清时期(1)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拟完整的农学体系,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2)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明朝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着其对石灰岩地形的描述比西方早约两个世纪4)明末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7、规律性熟悉 (1)中国古代科技世界的缘由: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进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进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生产力的不断进展促进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进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根底,也对科技进展提出了要求;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沟通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进展;训练和科举的进展促进了科技进步;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讨论的优良传统,富于才智和创新精神;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缘由:根本缘由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峻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进展;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
压制了手工业的进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不利于自然科学的讨论与进展;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快速进展3)我国于世界的科技成就(略)Ⅱ.中国训练的进展1、中国古代(1)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2)隋唐:科举制度促进了训练的进展2、中国近代(1)洋务运动:开启了训练的近代化2)维新变法运动: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3)中国现代:1977年,高考制度得到恢复Ⅲ.世界其它国家的科技进展一.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勃兴(近代科学的起步)(1)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2)开普勒:发觉行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3)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4)布鲁诺、培根: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讨论方法二、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包括:微积分、牛顿力学体系、电磁感应、近代化学、近代生理学和生物进化论、X射线和放射性、相对论等三、三次科技革命1、近现代技术的创造与创新(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技术(2)其次次工业革命——电气技术(3)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2、西方近代科技的产生的一般缘由:经济进展的要求;思想解放的促进;科学方法的创立;国家政策的爱护。
3、科技革命兴起的一般条件一个前提三个条件(资产阶级统治、资金、技术和市场)4、科技革命影响的一般分析(1)生产力角度(2)社会构造角度(阶级构造、生产构造、生活构造、城乡构造)(3)国际格局角度(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4)全球一体化进程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