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通俗常言疏证》同义词研究.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06828360
  • 上传时间:2022-06-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3.85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通俗常言疏证》同义词研究    摘  要:清末民初孙锦标辑录的《通俗常言疏证》收录了许多同义词,这些同义词主要来源于释义、文献、通俗用法以及不同词目等此书同义词的辑录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以词条内部为主体;二是名词性同义词占绝大多数同时,由于同义词内部的词义表现形式不同,这些同义词在类型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关键词:《通俗常言疏证》;同义词;俗语词一、引言从清末民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我国熟语发展史上的承前启后时期,《通俗常言疏证》是这一时期颇具代表性的一部重要著作此书“是清末民国初期孙锦标历经十余年辑录通俗常言语词编辑整理而成的一部别具特色的综合性熟语辞书,辑录了载于典籍和各地流行于人们口头的熟语单位5978条,在熟语辞书编纂中以资料丰富而著称”[1](P1)温端政、周荐在《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中指出,“从20世纪初叶起,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等因素,俗语的收集和综合性俗语辞书的编纂工作进展缓慢,成绩不大,只有两部书值得一提,一部是《俗语典》,另一部是《通俗常言疏证》”,它们是“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两部有价值的俗语类著作他们的出现,不仅填补了20世纪上半叶汉语俗语辞书编纂的空白,而且也在汉语俗语研究史上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2](P278)。

      关于《通俗常言疏证》,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目前对该书同义词的研究还很少见,本文主要对该书中涉及到的同义词,从辑录和收释特点的角度进行论述二、《通俗常言疏证》同义词来源类型黄伯荣、廖序东曾对同义词进行了如下界定:“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的相关语义组成的语义场叫作同义义场,同义义场中的各个词叫作同义词[3](P226-227)该定义指出了同义词的意义具有相同或相近性,而且必须处于同义语义场内也有学者指出:“语言中意义相同的词就叫作同义词[4](P144)本文所討论的同义词,主要是指《通俗常言疏证》中词条内部所涵盖的同义词以及不同词条之间构成的同义词,其意义相同或相近《通俗常言疏证》以撷取文献词语立目的编排方式为我们展示了诸多同义词,就同义词的来源方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源于释义在《通俗常言疏证》所辑录的词条中,存在很多同义词有些同义词是作者在对词目解释中出现的有的是释义在前,同义词在其后出现例如:(1)阶隒子  《新方言》:“《书·顾命》:‘夹雨阶戺浙西谓堂廉曰‘阶檐戺又《说文》:“隒,崖也段注:“今俗语谓边曰‘隒,当是此字按,今人曰“阶边”,或曰“阶檐子”,或曰“阶隒子”是也。

      卷六《宫室》)[5]①(2)篾片  《荷花荡》剧:“篾片从今做不成凡媚人者,谓之“篾片”,或作“密骗”卷一二《流品》)(3)痛痛  《新方言》:“《尔雅》:‘恫,痛也‘瘝,痛也瘝,亦作矜《方言》:‘?、怃、矜、悼、怜,哀也今凡谓爱怜小儿者,通言曰‘疼江南运河而东曰‘肉痛;扬州、安庆曰‘瘝,读如‘贯按,贯音惯今人凡爱怜小儿者,或曰“痛痛”,或曰“惯惯”是也卷一七《年齿》)例(1)中的“阶隒子”与“阶边”“阶檐子”、例(2)中的“篾片”与“密骗”、例(3)中的“痛痛”与“惯惯”,分别构成同义关系有的是对词目进行直接释义,释义中指出其同义词例如:(4)即日  《史记·项羽纪》:“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按即日,当日也卷三《时日》)(5)偏房  《古今笔记》:“《列女传》:‘赵衰妻颂曰:“身虽尊贵,不妒偏房卷八《家族》)(6)如夫人  《左传》:“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今亦称人之妾也卷八《家族》)例(4)中的“即日”与“当日”、例(5)中的“偏房”与“妾”、例(6)中的“如夫人”与“妾”,分别构成同义关系有的是指出不同地区所指称的同一事物例如:(7)催节  吴自牧《梦粱录》:“议亲送定之后,遇节序,以冠花彩段酒果遗送,谓之‘追节。

      行聘谓之‘下财礼按,“追节”,今江北或谓之“催节”卷一一《妇女》)(8)老太  《金陵杂志》:“已出门之妇人,或年已半百,而佣于人家专司炊爨之事,谓之‘老太按现称南京中年妇人,当曰“太太”若称为“老太”,则怒而不应江北则以“老太”为尊称,即称母亦曰“老太”也卷一一《妇女》)例(7)中的“催节”与“追节”、例(8)中的“老太”与“太太”,分别构成同义关系这里的同义关系建立在特定时期不同地域的基础之上二)源于文献在《通俗常言疏证》中,很多同义词出自词条所辑录的文献内容之中,而且该类中的同义词大多是并列出现例如:(9)飘洋  《广东通志》:“出洋曰‘开洋,亦曰‘飘洋卷五《水火》)(10)必律八剌  《通俗编》:“《元曲选》孙仲章《勘头巾》剧:‘必律八剌又李行道《灰阑记》剧作‘必力不剌凡火烧物声,今俗谓之必律八剌卷五《水火》)(11)老娘  《通俗编》:“谓稳婆为‘老娘,见《倦游录》谓妳婆为‘老娘,见杨诚斋《诗话》或谓妻为‘老娘,不典卷八《家族》)(12)厨子  《梦粱录》:“厨子谓之‘博士、‘师公《通俗编》:“按厨子之别呼,谓之‘司供,《梦粱录》作‘师公,非卷一二《流品》)(13)骨牌  《正字通》:“牙牌,今戏具,谓之‘骨牌。

      卷三七《戏玩》)例(9)中的“飘洋”与“出洋”“开洋”构成同义关系,泛指航运外出例(10)中的“必律八剌”与“必力不剌”构成同义关系,二者为象声词在例(11)中,“老娘”与“稳婆”、老娘”与“妳婆”分别构成两组同义关系在《汉语大词典》中,“老娘”共有6个义项,其中,有3个义项都在该例中有所体现其一为“收生婆的俗称”,该义项与“稳婆”的其中一个义项构成同义关系;其二为“乳母的别称”,该义项与“妳婆”义同,二者构成同义关系[6](第8卷,P619)例(12)征引了两种文献:《梦粱录》和《通俗编》,其中,涉及到三个有关“厨子”的词语:“博士”“师公”和“司供”据《通俗编》所载,“师公”并非指称“厨子”,“师公”应为“司供”之讹《汉语大词典》“师公”条云:“①厨子宋吴自牧《梦粱录·分茶酒店》:‘凡分茶酒肆,卖下酒食品,厨子谓之量酒博士、师公清袁枚《随园随笔·司宫之讹》:‘吴自牧《梦粱录》:杭人呼厨者曰师公至今杭人犹然[6](第3卷,P717)《汉语大词典》对“司供”则没有立目据此,我们认为,“厨子”是可以指称“师公”的,“司供”则有可能为方言;同时,此例中所说的“博士”实际上应是“量酒博士”在例(13)中,“牙牌”与“骨牌”构成同义关系。

      在《汉语大词典》中,“牙牌”共有4个义项,其中,义项3指骨牌,一种赌具[6](第5卷,P278)在源于文献类型中,有两种情况较为特殊一种是由于讹误而形成的同义词例如:(14)王八  《合纵记》剧:“老忘八,老贼头《七修类稿》:“今詈人曰‘王八,或云‘忘八之讹言其忘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尽然也《陔余丛考》:“俗骂人曰‘王八,《五代史》王建少时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业,里人谓之‘贼王八卷一二《流品》)(15)礓礤子  《谈征》:“寺院阶级曰礓礤《字汇补》:“礓礤石,出《大内规制記》《武林旧事》:“诸小经纪,有卖礓礤子按礓礤音疆察礓礤子,今人多讹为礓蹋子卷六《宫室》)在例(14)中,“忘八”讹为“王八”,二者构成同义关系在例(15)中,“礓礤子”讹为“礓蹋子”,二者构成同义关系还有一种是由于语音变化而形成的同义词例如:(16)头陀  青藤山人《路史》:“头陀,梵语也,原是‘杜多二字,转音为‘头陀华言‘抖擞也,言三毒之尘,坌于心胸,须振迅而落之也卷一五《释道》)(17)南无  《法苑珠林》:“‘南无或作‘南摩,或作‘那谟,又或作‘纳慕、‘娜谟、‘那摸《通俗编》:“按,《穆天子传》‘膜拜而受,一言曰‘膜,两言即‘南无也。

      卷一五《释道》)在例(16)中,“头陀”与“杜多”皆为梵文的译音,二者构成同义关系在例(17)中,“南无”与“南摩”“那谟”“纳慕”“娜谟”“那摸”皆为梵文的译音,彼此构成同义关系三)源于通俗用法在《通俗常言疏证》中,有些同义词直接来源于作者所处时代的通俗称谓例如:(18)炭鸡  《豹隐纪谈》载数九谚云:“九九八 十一,家家打炭墼《急就章》注:“墼者,抑泥土为之,令其坚激也北方又有粪墼,南方又有炭墼按,“炭墼”即“炭鸡”也初以为“炭墼”名“炭鸡”者,犹兽炭之说也后知墼音激,读去声则音若计,读平声则音若鸡俗云“炭鸡”,不知当读“炭墼”为“炭鸡”也卷五《水火》)(19)灰拨六秃  《通俗编·俚语集对》:“灰勃六秃,泥拌千鳅按“灰勃六秃”,今人多云“灰拨六秃”卷五《水火》)(20)抬轿  《游览志余》:“成衣曰‘戳短枪,抬轿曰‘扱楼儿今人则云“扛楼子”也卷一二《流品》)(21)烧卖  《闽杂记》:“馒头皮薄口开者,为吾乡之烧卖也闽人则呼‘开口馒头,亦曰‘开口茧按,“烧卖”或呼“烧买”卷三六《饮食》)(22)包儿  《燕翼诒谋录》:“宋仁宗生日,赐群臣包子今俗谓之“包子”或谓之“包儿”卷三六《饮食》)(23)拈头  宋清《博经》:“什一而取,谓之乞头。

      按今人谓之“拈头”,或云“抽头”是也卷三四《货财》)在例(18)中,“炭墼”是“用炭末捣制成的圆柱状燃料制法似土墼,故名[6](第7卷,P51)它与“炭鸡”构成同义关系,其中“炭鸡”相对通俗在例(19)中,“灰拨六秃”指的是颜色呈灰色,与“灰勃六秃”义同,这两个词《汉语大词典》皆未收录,今常用作“灰不溜丢”“灰不溜秋”在例(20)中,“抬轿”与“扱楼儿”“扛楼子”义同,其中“扛楼子”更为通俗,上述三个词语《汉语大词典》皆未收录在例(21)中,据《闽杂记》记载,“烧卖”即是“开口馒头”,与“烧买”义同,二者构成同义关系,《汉语大词典》未收“烧买”在例(22)中,“包子”与“包儿”构成同义关系,为食品的一种,《汉语大词典》未收“包儿”在例(23)中,“拈头”与“乞头”“抽头”构成同义关系,指聚赌抽取头钱,《汉语大词典》收录有“乞头”和“抽头”,“拈头”则未收录四)源于不同词目在《通俗常言疏证》中,有些同义词源于该书所立的不同词目,不同词目间形成同义关系例如:(24)岳丈  《通俗编》引古事云:“晋乐广乃卫玠妻父所谓岳丈,或当云乐丈耳卷十《亲戚》)(25)丈人  见上“令岳”《通俗编》:“妻父见《渊鉴》,妇翁见《后汉书》,外舅见《尔雅》,岳公、丈人俱见《神仙传》。

      《鸡肋篇》独称妻父曰丈人自柳宗元呼杨詹事为丈人始按,此说非也丈人之称,始于南北朝,非始于唐也考裴松之《三国志》“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注云“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则见南北朝已称丈人也卷十《亲戚》)(26)泰山  《释常谈》:“唐开元时,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其婿郑鉴,本九品,骤迁至五品时人语曰:‘此泰山之力也因此以妻父为泰山卷十《亲戚》)例(24)中的“岳丈”、例(25)中的“丈人”和例(26)中的“泰山”,构成同义关系,皆指岳父,其中“丈人”更为常用这三个词《汉语大词典》皆收录27)丈母  《通俗编》:“外姑,见《尔雅》,俗称丈母《猗觉寮杂记》:“柳子厚有祭丈母文卷十《亲戚》)(28)丈母娘  《儿孙福》剧:“他家的太夫人,就是当今皇上的丈母娘卷十《亲戚》)(29)泰水  《通俗编》:“泰水,谓丈母也见《神仙传》卷十《亲戚》)例(27)中的“丈母”、例(28)中的“丈母娘”、例(29)中的“泰水”,构成同义关系,皆指岳母,其中“丈母娘”更为常用这三个词《汉语大词典》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