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齐书卷四十三.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89876164
  • 上传时间:2024-02-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4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齐书卷四十三李稚廉,赵郡高邑人也齐州刺史义深之弟稚廉少而寡欲,为儿童时,初不从家人有 所求请家人尝故以金宝授之,终不取,强付,辄掷之于地州牧以其蒙稚而廉,故名曰稚 廉聪敏好学,年十五,颇寻览五经章句属葛荣作乱,本郡纷扰,违难赴京永安中,释 褐奉朝请普泰初,开府记室、龙骥将军、广州征南府录事参军,不行寻转开府咨议参军 事、前将军天平中,高祖擢为泰州开府长史、平北将军稚廉缉谐将士,军民乐悦高祖频幸河 东,大相嗟赏转为世宗骗骑府长史 诏以济州控带川陆,接对梁使,尤须得人,世宗荐之, 除济州仪同长史又迁瀛州长史高祖行经冀州,总合河北六州文籍,商校户口增损高祖 亲自局部,多在马上,征责文簿,指景取备,事绪非一稚廉每应机立成,恒先期会,莫不 雅合深旨,为诸州准的高祖顾谓司马子如曰:"观稚廉处分,快人意也"因集文武数万人, 令郎中杜弼宣旨慰劳, 仍诘诸州长史、守令等,诸人并谢罪,稚廉独前拜恩,观者咸叹美之 其日,赐以牛酒高祖还 口以其事告世宗世宗喜而语人曰: "吾足知人矣"世宗嗣事,召诣晋阳,除霸府掾谓杜弼曰: "口W王者之基,须好长史,各举所知 "时互有所称,皆不允 匚人未答世宗乃i1陈元康曰: "我教君好长史处,李稚廉即其人也。

      "遂命为口JW长史常在世宗第内,与陇西辛术等六人号为馆客,待以上宾之礼天保初,除安南将军、太原郡守显祖尝召见,问以治方,语及政刑宽猛,帝意深文 峻法,稚廉固以为非,帝意不悦语及杨惜,误称为杨公以应对失宜,除济阴郡守,带西 兖州刺史征拜太府少卿,寻转廷尉少卿,迁太尉长史肃宗即位,兼散骑常侍、省方大使 行还,所奏多见纳用除合州刺史,亦有政绩,未满,行怀州刺史还朝,授兼太仆卿,转 大司农卿、赵州大中正天统元年,加骤骑大将军、大理卿,世称平直为南青州刺史,未 几,征为匚省都官尚书武平五年三月,卒于晋阳,年六十七赠仪同三司、信义二州刺史、 吏部尚书封述,字君义,渤海藉人也父轨,廷尉卿、济州刺史述有干用,年十八为济州征 东府铠曹参军高道穆为御史中尉,启为御史迁大司马清河王开府记室参军, 兼司徒主簿太昌中,除尚书三公郎中,以平干称天平中,增损旧事为麟趾新格,其名法科条,皆述删 定梁散骑常侍陆晏子、沈警来聘,以述兼通直郎使梁还,迁世宗大将军府从事中郎,监 京畿事武定五年,除彭城太守、当郡督,再行东徐州刺史 武定七年,除廷尉少卿八年, 兼给事黄门侍郎齐受禅,与李 小八人充大使,巡省方俗,问民疾苦天保三年,除清河 太守,迁司徒左长史,行东都事,寻除海州刺史。

      大宁元年,征授大理卿河清三年, DW录尚书赵彦深、仆射魏收、尚书阳休之、国子祭酒马敬德等议定律令天统元年,迁度支尚 书三年,转五兵尚书,加仪同三司武平元年,除南兖州刺史,更满还朝,除左光禄大夫, 又除殿中尚书述久为法官,明解律令,议断平允,深为时人所称而厚积财产,一无馈遗,虽至亲 密友贫病困笃,亦绝于拯济,朝野物论甚鄙之 外貌方整而不免请谒,匚避进趋,颇致嗤骇前妻河内司马氏一息,为娶陇西李士元女,大输财娉,及将成礼,犹竞悬违述忽取供养 像对士元打像作誓,士元笑曰: "封公何处常得应急像,须誓便用 "一息娶范阳卢庄之女述又径府诉云:"送口5嫌 改,评田那么云咸薄,铜器又嫌古废皆为吝啬所及,每致纷纭子元,武平末太子舍人述弟询,字景文魏员外郎,武定中永安公开府法曹,稍迁尚书起部郎中,转三公郎, 出为东平原郡太守,迁定州长史,又除河间郡守,入为尚书左丞,又为济南太守隋开皇中 卒询窥涉经史,清素自持,历官皆有干局才具,治郡甚着声绩,民吏敬而爱之许惇,字季良,高阳新城人也父护,魏高阳、章武二郡太守惇清识敏速,达于从 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断,见知时人,号为入铁主簿稍迁阳平太守当时迁都邺,阳平 即是畿郡,军国责办,赋敛无准,又勋贵属请,朝夕征求,惇并御之以道,上下无怨。

      治为 天下第一,特加赏异,图形于阙,诏颁天下迁魏尹,出拜齐州刺史,转梁州刺史,治并有 声迁大司农会侯景背叛,王思政入据颍城,王师出讨,惇常督漕,军无乏绝引消水灌 城,惇之策也迁殿中尚书惇美须髯,下垂至带,省中号为长鬣公显祖尝因酒酣,握惇 须髯称美,遂以刀截之,唯留一握惇惧,因不复敢长,时人又号为齐须公世祖践祚,领 御史中丞,为胶州刺史寻追为司农卿,又迁大理卿,再为度支尚书,历太子少保、少师、 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特进,赐爵万年县子,食下邳郡干以年老致仕于 家,三年卒惇少纯直,晚更浮动齐朝体式,本州岛大中正以京官为之同郡邢邵为中书监,德 望甚高,惇与邵竞中正,遂冯附宋钦道,出邵为刺史,朝议甚鄙薄之虽久处朝行,历官清 显,与邢邵、魏收、阳休之、崔劭、徐之才之徒比肩同列,诸人或谈说经史,或吟咏诗赋, 更相嘲戏,欣笑满堂,惇不解剧谈,又无学术,或竟坐杜口,或隐几而睡,深为胜流所轻子文纪,武平末度支郎中文纪弟文经,勤学方雅,身无择行,口无戏言武平末, 殿中侍御史隋开皇初侍御史,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陈使副,主爵侍郎卒于相州长史惇兄逊,字仲让,有干局,干明中平原太守,卒,赠信州刺史逊子文高,司徒掾。

      羊烈,字信卿,太山巨平人也晋太仆卿诱之八世孙,魏梁州刺史祉之弟子父灵珍, 魏兖州别驾烈少通敏,自修立,有成人之风好读书,能言名理,以玄学知名魏孝昌中, 烈从兄侃为太守,据郡起兵外叛烈潜知其谋,深惧家祸,与从兄广平太守敦驰赴洛阳告难 朝廷将加厚赏,烈告人云: "譬如斩手全躯,所存者大尔,岂有幸从兄之败以为己利乎?卒无所受弱冠,州辟主簿,又兼治中从事刺史方以吏事为意,以干济见知释巾太师咸阳王 行参军,迁秘书郎显祖初为仪同三司,开府仓曹参军事天保初,授太子步兵校尉、轻 车将军,寻迁口省比部郎中,除司徒属,频历尚书祠部,左、右民郎中,所在咸为称职九 年,除阳平太守,治有能名是时,频有灾蝗,犬牙不入阳平境, 匚书褒美焉皇建二年,迁光禄少卿,加龙骥将军、兖州大中正,又进号平南将军天统中,除太中大夫,兼光禄少 卿武平初,除骗骑将军、义州刺史,寻以老疾还乡周大象中卒烈家传素业,闺门修饰,为世所称,一门女不再醮魏太和中,于兖州造一尼寺,女 寡居无子者并出家为尼,咸存戒行烈天统中与尚书毕义云争兖州大中正义云盛称门阀, 云我累世本州岛刺史,卿世为我家故吏烈答云: "卿自毕轨被诛以还,寂无人物,近日刺史,皆是疆埸之上彼此而得,何足为言。

      岂假设我汉之河南尹,晋之太傅,名德学行,百代 传美且男清女贞,足以相冠,自外多可称也 "盖讥义云之帷薄焉祉子深,魏中书令深子肃,以学尚知名,世宗大将军府东合祭酒干明初,冀州治 中赵郡王为巡省大使,肃以缓慢不任职解,朝议以肃无罪,寻复之天统初,迁南兖州长史武平中,入文林馆撰书,寻出为武德郡守烈弟修,有才干,大宁中卒于尚书左丞子玄正,武平末将作丞隋开皇中民部侍郎 卒于陇西郡赞治源彪,字文宗,西平乐都人也父子恭,魏中书监、司空,文献公文宗学涉机敏, 少有名誉魏孝庄永安中,以父功赐爵临颍县伯, 除员外散骑常侍天平四年,凉州大中正 遭父忧去职武定初,服阕,吏部召领司徒记室,加平东将军世宗摄选,沙汰台郎,以文 宗为尚书祠部郎中,仍领记室转太子洗马天保元年,除太子中舍人干明初,出为范阳 郡守皇建二年,拜泾州刺史文宗以恩信待物,甚得边境之和,为 CK所钦服,前政被抄掠者,多得放还天统初,入为吏部郎中,迁御史中丞,典选如故寻除散骑常侍,仍摄吏 部,加骤骑大将军属秦州刺史宋嵩卒,朝廷以州在边垂,以文宗往莅泾州,颇着声绩,除 秦州刺史,乘传之府,特给后部鼓吹文宗为治如在泾州时李孝贞聘陈,陈主谓孝贞日: "齐朝还遣源泾州来瓜步, 直可谓和通矣。

      "寻加仪同三司武平二年,征领国子祭酒三年, 迁秘书监陈将吴明彻寇淮南,历阳、瓜步相寻失守赵彦深于起居省密访文宗日: "吴贼侏张,遂至于此,仆妨贤既久,忧惧交深,今者之势,计将安出?弟往在泾州, 甚悉江、淮间情事, 今将何以御之?"对日:"荷国厚恩,无由报 口有所闻见,敢不尽言但朝廷精兵必不肯多 付诸将,数千已下,复不得与吴楚争锋,命将出军,反为彼饵尉破胡人品,王之所知进 既不得,退又未可,败绩之事,匪朝伊夕王出而能入,朝野倾心,脱一日参差,悔无所及 以今日之计,不可再三国家待遇淮南,失之同于蒿箭如文宗计者,不过专委王琳,淮南 招募三四万人,风俗相通,能得死力,兼令旧将淮北捉兵,足堪固守且琳之于昙顼,不肯 北面事之明矣,窃谓计之上者假设不推赤心于琳,别遣余人掣肘,复成速祸,弥不可为"彦深叹曰:"弟此良图,足为制胜千里,但口舌争来十日,已不见从时事至此,安可尽言 "因相顾流涕武平七年,周武平齐,与阳休之、袁聿修等十八人同 □入京,授仪同大将军、司成下大夫隋开皇初,授莒州刺史,至州,遇疾去官开皇六年卒,年六十六文宗以贵游子弟 升朝列,才识敏赡,以干局见知然好游诣贵要之门,故时论以为善于附会子师,少好学,明辨有识悟,尤以吏事知名。

      河清初,司空参军事,历侍御史、太常 丞、尚书左外兵郎中隋开皇中尚书比部、考功侍郎大业初,卒于大理少卿文宗弟文举,亦有才干,历尚书比部、二千石郎中,定州长史,带中山郡守卒于太 尉长史文宗从父兄楷,字那延,有器干,善草隶书历尚书左民部郎中、治书侍御史、长乐、 中山郡守、京畿长史、黄门郎、假仪同三司齐灭,朝贵知名入周京者:度支尚书元修伯,魏文成皇帝之后,清素寡欲,明识理体 少历显职,尚书郎、治书侍御史,司徒左长史、数郡太守、光州刺史,所在皆着声绩及为 度支,属政荒国蹙,储藏虚竭,赋役繁兴修伯忧国如家,恤民之劳,兼济时事,询谋宰相, 朝夕孜孜,与录尚书唐邕匚换取舍,颇有裨益周朝授仪同大将军、 载师大夫其事行史阙,故不列于传齐末又有 H尚书陇西辛 口散骑常侍长乐潘子义并以才干知名入仕周、隋, 位历通显云论曰:李稚廉等以材能器干,所在咸着声名封述聚积财贿,敝于鄙吝,季良以学浅 为累,文宗以附会见称然那么羊、李二贤足为具美,士人君子可不慎与?赞日:惟兹数贤,干事贞固,生被雌黄,殁存绿素封及源、许,终为身蠹校勘记时互有所称 三朝本"互"作"牙",南本以下诸本作"雅",百衲本作"口?即"互",册 府卷七二八宋本作"口 影明本作"玄二 皆"互"的形讹。

      按"口先讹"牙",南本臆改作"雅二 他 本从之今从百衲本行东都事 按北齐无"东都",疑是"东郡"之讹三年卒 按上不记年号,据本书卷八后主纪, 许惇以武平三年为左仆射, 武平之后,隆化、德昌、承光都非常短暂,此三年必是武平三年,上脱 "武平"二字同郡邢邵为中书监德望甚高惇与邵竞中正 按邢邵是河间鄢人,许惇是高阳新城人,并非同郡二郡同属瀛州,所争者是州大中正州也可称部,疑 "同郡"为"同部"之讹显祖初为仪同三司开府仓曹参军事 按"开府"下有脱文,当云:"显祖初为仪同三司, 开府,仓曹参军事"假设非脱,那么上云"显祖初二下又云"天保初二殊嫌重复本书卷四 文宣纪记高洋于天平二年授仪同三司,可证陈将吴明彻寇淮南历阳瓜步相寻失守 诸本"淮"作"江",北史卷二八源彪传作"淮"按齐与陈隔江为界,江南是陈地,历阳、瓜步都在江北 "江"字显误,今据北史改但口舌争来十日已不见从 北史卷二八"已"下有"是"字,册府卷四七七五七 O页" 已"下有"足终"二字按原文当同册府作 "十日已足,终不见从"北史"是"字赘,疑也是"足" 之讹历尚书左民部郎中 按隋书卷二七百官志中称后齐度支尚书所统六曹, 有"左户""右户",即"左民""右民",隋志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