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设施管理制度.docx
5页生产设施治理制度生产设施安全治理是安全治理的重要局部,是实现本质安全的物的要素, 是危急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治理的重中之重,为保证生产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生产设施的安全性和牢靠性,依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等法律法规及安全防护设施的标准、规定,结合《危急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标准》的具体要求,制订本制度生产设施是指在工业公司中直接参与生产过程或直接为生产效劳的机器设备及设施,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机械、动力及传导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等一、生产设施的治理生产设施安全治理工作必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必需坚持生产全过程的系统治理方式;坚持不断更改造,提高安全技术水平的原则;能准时有效地消退生产设施运行过程中的担忧全因素,确保公司财产和人身安全生产设施由车间、安环部治理,各使用单位具体治理〔一〕生产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治理1、必需坚持“安全高于一切”的生产设施选购原则,要求做到生产设施运行中, 在能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确保操作工和环境的安全2、生产设施治理人员应依据本公司生产特点、工艺要求广泛搜集信息〔包括: 国际、国内本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设施安全牢靠程度、价格、售后效劳等〕,经过论证提出初步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实施。
3、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安全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并与建设工程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三同时”〕 4、生产设施中的变更应严格执行《变更治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过程进展风险治理5、对生产设施的建设应乐观承受先进的、安全性能牢靠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组织安全生产技术争论开发,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二〕生产设施使用前的治理工作1、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开停车方案、设备停修吹扫方案2、制定生产设施维护保养打算,设备定期检查和考核记录3、安环部负责监视安装安全防护设备设施4、抓好员工上岗前各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生产设施原理、构造、操作方法、安全留意事项、维护保养学问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5、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持有有效的操作资格证书,否则不准上岗〔三〕生产设施使用中的治理工作1、严格执行设备设施治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2、生产设施操作工人须每天对自己所使用的机器做好日常保养工作生产过程中生产设施发生故障应准时赐予排解3、为了便于操作工日常维护保养,由生产设施治理人员确定生产设施“点检” 位置和技术要求,由生产设施治理人员负责检查实施。
4、预检预修,是确保生产设施正常运转,避开发生事故的有效措施生产设施治理人员依据生产设施零件的使用寿命,预先制定出安全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落实专人负责实施将生产设施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生产设施从本质上的安全性〔四〕生产设施的正常运行治理安环部建立生产设施安全机制,明确生产设施的安全运行职责,落实到责任人;对设备消灭的故障和检修理状况准时记录进“生产设施技术档案”中要做到:1、实行专人负责生产设施的治理机制,定期进展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有效运行安全设施应与设备设施的检修治理一样,制定安全设施检修理打算,并组织实施2、建立生产设施台帐和档案,包括原始资料和检修理资料、检测资料,要依据国家规定定期进展检测,确保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在许可的状况下有效运行,证件齐全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有有效的操作资格证书;3、依据制度要求,负责对公司全部安全设施中监控、检测装置的安装和建立设备档案,负责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及定期检验,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的记录 二、操作人员职责操作人员除依据岗位标准和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外,还要履行好以下职责: 1、自觉疼惜生产设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2、管线、阀门做到不渗不漏。
3、做好生产设施常常性的润滑、紧固、防腐等工作4、生产设施要定期更换,强制保养,保持技朮状况良好5、做好生产设施的运行、维护、养护记录6、保持生产设施清洁,场所窗明地净,环境卫生好三、安全设施的治理1、配置在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作用全部装置〔如防护罩、护栏、防火堤、灭火器、监控、连锁、报警、防雷防静电设施等〕总称安全防护设施必需加强维护,保证灵敏好用2、建立健全安全设施台帐,对安全设施实行定置治理,画出定置治理图,要明确安全设施负责人,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3、安全设施配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做到:(1) 在易燃、易爆区域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施, 报警信号应发送至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掌握室或操作室;(2) 在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安装防静电设施;(3) 在库区安装防雷设施;(4) 配置消防设施与器材;(5) 设置电力装置;(6) 配备个体防护设施;(7) 厂房、库房建筑符合规定;(8) 在工艺装置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和/或光报警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4、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修理打算,定期检修理安全设施不得随便撤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修理撤除的,检修理完毕后应马上复原。
四、特种设备治理1、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治理规定,对特种设备进展标准治理2、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3、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特种设备监视治理部门登记注册4、对在用特种设备进展常常性日常维护保养,至少每月进展 1 次检查,并保存记录5、对在用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展定期校验、检修,并保存记录6、在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连续使用公司应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7、特种设备存在严峻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标准规定使用年限,应准时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监视治理部门办理注销五、运转设备的安全治理1、严格按操作规程进展生产设施的启动和停车2、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3、认真做好设施润滑工作,做到“五定”及“三级过滤”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5、保持设施干净,准时消退跑、冒、滴、漏6、全部设施应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对备用设施进展定期盘车和切换, 使全部备用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7、定期组织设施检查,对查出的设施安全隐患准时整改8、组织运转设施方面的技术业务学习,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六、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治理1、定期对各级治理人员进展规程教育2、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使用严格依据操作指标进展,不得超技术指标运行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使用资料做好登记、档案治理4、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事故后按设备事故治理制度执行七、设备领用验收治理1、各类设备物资进库入库时必需附带相关资料如:质量证明书、监检证、AZ 标志、材质、规格型号、油漆标识等,上述资料应妥当保管,严禁丧失或无证验收特别材质和要求的物资应单独存放,并做好标记2、各类设备物资进库后,由工程负责人、所在车间班长、安装公司技术员、监理公司技术员共同进展验收签字,以备日后检查3、验收主要检查内容有:是否符合合同要求,设备随机资料是否齐全、设备外形、尺寸、材质、铭牌、接收、螺纹、加工面、配〔附〕件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等4、合金钢材质的管道、阀门、管件、备件等进库后必需进展复查,检验其材质、规格等是否符合我方使用要求,并由工程负责人建立验收台帐备查5、验收时各单位验收人员要提前查看相关定购合同和相关资料,并应生疏验收货物的根本状况。
6、特种物资在就位或安装完毕后,应由工程负责人组织所在车间技术员、监理人员、设备组人员共同验收7、各类设备物资验收完毕由工程负责人填写验收记录,并由各方签字认可,相关技术资料和证件转交资料保管人员,验收记录工程组、设备组、安装单位各一份,车间需要可复印8、验收完毕后,设备及管道元件可交由安装公司负责保管,安装公司应由专人治理,并应在使用前和工程完工后再次认真核对,防止误用9、安装工程完毕时,所在车间技术人员和工程负责人应逐台设备逐条管道进展检查验收,以保证其安装使用的准确性隐蔽工程必需在封闭以前签字,否则不许进展封闭10、工程验收时,首先要在通过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公司检查、工程负责单位严格依据设计图纸的实施状况进展检查后,再由工程负责人组织上述各部门人员共同进展现场验收11、工程验收完毕由该工程负责人填写验收记录,并由各方共同签字认可,存在问题要认真整改,并准时反响至检查验收组各成员,检查组同意前方可进展下一步工作八、其他1. 本制度由安环部制定并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