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墙体渗漏通病原因分析及防治.doc
4页墙体渗漏通病原因分析及防治•原因分析(1) 墙体砌筑裂缝: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偏低,砂浆类别使用不当,如外墙选用石灰砂浆砌筑或配 合比掌握不严的混合砂浆砌筑,使强度降低,砌体整体性差,易过早出现风化、 酥松;砌墙施工过程中砂浆不密实、不饱满,或砌筑方法的错误而产生的通缝、空缝、 瞎缝引起裂缝;施工中粗制滥造,留有脚手架孔洞、穿墙管洞、嵌入墙体的埋件、托钩支承 处未封堵严实造成隐患2) 墙体装饰面层裂缝:砂浆粉刷分格条嵌入太深,破坏外粉底层的整体性或施工嵌取木条操作不当 引起底层基层厚薄不均甚至脱离破坏而形成的隐蔽性破坏墙面勾缝处的砂浆强度不够,厚度不够,疏密不均;未掌握不同外墙砖的材质、材性,如红砖、空心砖、粉煤灰砖、加气快混凝 土砖的含水率、施工要领、操作方法:砂浆外粉刷施工工序掌握不当、基层处理过湿或过干、浇水不足或浇水过 度均会引起面层脱落或干缩;陶瓷锦砖、无釉面砖地疏松,吸水率过大,砂浆不饱满,勾缝不严实,基层 处理不干净,抹面厚度不够,养护差引起面砖开裂、爆皮、脱落3) 结构变形引起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横墙间距过大、砖墙转角应力 集中处未加钢筋、门窗洞口过大、变形缝设置不当等原因而使砌体墙身因强度、 刚度、稳定性不足而产生的结构变形裂缝。
4) 温度变形引起裂缝:砌女儿墙、混凝土压顶、混凝土檐口、混凝土屋 面板及顶层砌体墙身因材质线胀系数不一致,日照的时间、方位不等、经过寒冬 酷署温差的变化,产生不均匀的收缩和膨胀引起裂缝,多呈水平缝或八字缝5) 建筑细部、节点构造处渗漏:砖墙体、混凝土墙板的窗台处的排水坡、挡水台、滴水线细部构造破坏或根 本未作分流雨水的构造处理窗台与窗框连接处、门窗框至四周墙体连接处的缝隙未填实钢筋混凝土、 阳雨蓬、腰箍与砌体墙身交接的根部墙与梁、板交搁置处灰浆不饱满,梁头、 板头处混凝土浇捣不紧实,预制空心楼板端末填堵头,雨水由空隙处渗透至墙身 或顶棚6) 墙基、勒脚处防潮材料自然老化,失效引起渗透反潮7) 预制混凝土墙板纵横墙板之间、连接处的节点构造防水不合理或构造 防水破坏如墙板接缝处的排水槽、滴水线挡水台酥松、破坏8) 墙板垂直、水平、十字缝处的空腔构造被堵塞,背衬材料破损,空腔 失去了减压作用,无法切断板缝处毛细管的通道而引起渗漏9) 现浇墙板浇筑时强度不够,板面有蜂窝麻面、起酥,施工时留下的穿 墙孔洞,脚手孔洞未予填实或填塞材料强度不够引起渗漏10) 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上、下墙板,楼板与墙板装配时连接处的混凝土 或座砌砂浆强度不够,铺设不紧实引起渗漏。
•墙体渗漏部位的查勘及维修(1) 查勘方法观察法:对现场进行查勘,发现渗漏部位,找出渗漏点和水源点,并对其部 位进行反复观察,划出标记,作好记录,以利作出正确判断该方法宜于在雨天 进行淋水检查法:该方法即在墙面进行加压冲水约1小时,发现漏痕该方法必 须是在初步查勘并已确定渗漏方位和范围的情况下采用,可较准确的确定漏点 特别是在屋面、墙面同时渗漏的情况下更宜于采用资料分析判断法:对结构较为复杂的建筑物,仅依靠观察是不够的,必须查 清原防水构造设计施工有无变更,实际与原始资料是否一致,特别是结构变形引 起的渗漏更需要观察,与资料相互对应分析判断2) 墙体维修防水材料的要求墙面上的防水修理呈垂直方向操作,比屋面水平方向更为复杂、困难因此, 在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前提下,要求防水材料最好能与等级相对应要求选择粘结强度高、延伸率大、下垂直低、耐久性好的冷施工密封材料 宜选择粘结性好、增水性强和耐久性好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宜选用聚合物水泥或掺加防水剂、硅质密实剂的水泥砂浆防水材料的选择还应注意材料的材质、材性、色泽、外观,与原有房屋尽可 能保持一致不能因维修后造成污染的痕迹3) 墙体的治漏方法墙体水泥砂浆抹面技术要求:墙面基层表面应清理平整、坚实、无浮灰并充分湿润。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深 度宜为15 —22mm,施工时分层铺抹,水泥浆每层厚度宜为2mm,水泥砂浆每层厚度 宜为5 —10mm第二层的铺设必须待基层砂浆初凝之后进行抹铺时需压实收光防水层砂浆的配合比基层1:2.5 —1:3、面层1:2为宜清理基层:扩缝或 扩洞,将缝凿成V字形,表面刮平,两侧或四周接口处压实涂料防水的技术要求:基面要求清洁、无浮浆、无水渍涂料的配合比、制备和施工必须严格按各类涂料要求进行涂粉料选择:使用油溶性或非湿固性材料,基面应保持干燥,其含水率〈8% 在潮湿基面上施工应选择湿固性涂料,含有吸水能力组分的涂料、水性涂料涂 料的施工应沿墙自上而下进行,不得漏喷涂、跳跃式或无次序喷涂喷涂次数不 少于二遍,后一道涂料必须待前一道涂料结膜后方可进行,且涂刷方向应与前一 道方向垂直防水层初期结膜前(一般24小时)不能受雨水侵蚀,在成膜过程中,如因 雨水冲刷产生麻面或脱落时,必须重新修补、涂刷涂膜防水层可用无纺布、玻璃布作加筋材料4) 墙体注浆技术要求:基层处理:将墙体裂缝两侧剔成沟槽并清理干净布置灌浆孔:灌浆孔应选在漏水量最大的部位水平裂缝宜沿缝下面向上选 斜孔,垂直裂缝宜正对裂缝选直孔。
灌浆孔不应穿透结构厚度(至少留100 — 100mm厚)孔洞的布置上下交错,其间距视缝隙大小及浆液的扩散半径而定, 一般为 500-1000mmo按工序要求埋设注浆嘴、封闭漏水、试灌、灌浆、封闭孔洞5) 工程验收及质量要求(1)墙体修理工程完工后3d墙面进行冲水或雨淋试验,持续2小时后无渗 漏可定为合格2) 隐蔽工程:如基层、嵌缝、补洞等部位每道工序须检查并作好记录3) 检查的程序及方法应包括:目测实测试验跟踪观察定期回访4) 竣工资料:应包括修理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施工中重大技术问题处 理记录、隐蔽工程记录、材料质量报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