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8课件.ppt
36页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劳动劳动争议争议1 1、广义、广义:劳动关系双方当事: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或其团体之间关于劳动权人或其团体之间关于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争议;利和劳动义务的争议;2 2、狭义、狭义:劳动关系双方当事: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关于劳动权利和劳动人之间关于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争议义务的争议1 1着重调解原则;着重调解原则;2 2合法、公正、及时处理原则;合法、公正、及时处理原则;3 3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劳动劳动争议处理的争议处理的程序法律依程序法律依据据 1 1 1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82008年年5 5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 )2 2、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3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问题的解释(法释(法释号号 )(年)(年月日起施行月日起施行 )4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问题的解释(二)(法释(二)(法释200620066 6号)(号)(20062006年年1010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 )5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问题的解释(三)(三)(法释法释201012号号)(20102010年年9 9月月1414日起施行日起施行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劳动劳动争议处争议处理的方理的方式式根据根据根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规定,规定,规定,劳动争议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劳动争议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劳动争议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劳动争议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种方式解决。
诉讼四种方式解决诉讼四种方式解决诉讼四种方式解决一)协商(一)协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第四条发生劳动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成和解协议v(二)调解(二)调解v1、调解提起的事由v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v2、调解组织v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争议的重大问题v第十条第十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解职能的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代表组成。
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推举的人员担任v3 3、调解的法律效果、调解的法律效果v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可以依法申请仲裁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三)(三)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劳动劳动仲裁仲裁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当事人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当事人请求解决的劳动争议,依法居中公断解决的劳动争议,依法居中公断的行为它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行为。
它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诉讼前的法定必经程序机制中诉讼前的法定必经程序1 1仲裁机构是半官方组织,无法采取强制仲裁机构是半官方组织,无法采取强制措施措施2 2仲裁申请无需双方当事人合意仲裁申请无需双方当事人合意3 3仲裁调解和裁决生效后具有强制执行力仲裁调解和裁决生效后具有强制执行力4 4仲裁调解和裁决一般不具有最终效力仲裁调解和裁决一般不具有最终效力(三)(三)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提起仲提起仲裁的条裁的条件件第五条第五条第五条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不愿调解、发生劳动争议,不愿调解、发生劳动争议,不愿调解、发生劳动争议,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仲裁;仲裁;第十四条第三款第十四条第三款 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v (四)诉讼(四)诉讼v 1 1、只有劳动者可以提起诉讼的情形、只有劳动者可以提起诉讼的情形v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院提起诉讼v 2 2、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诉讼的情形、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诉讼的情形v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v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v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v司法考试真题司法考试真题v 20092009年:年:v1010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v A A从法的要素角度看,该规定属于任意性规则从法的要素角度看,该规定属于任意性规则 vB B从法的适用角度看,该规定在适用时不需要法官进行推理从法的适用角度看,该规定在适用时不需要法官进行推理 vC C从法的特征角度看,该规定体现了法的可诉性特点从法的特征角度看,该规定体现了法的可诉性特点 vD D从法的作用角度看,该规定为行为人提供了不确定的指引从法的作用角度看,该规定为行为人提供了不确定的指引 v v答案:答案:B Bv2008年延考年延考v27.27.陈某大学毕业后被某网络公司聘用工作期间,陈某陈某大学毕业后被某网络公司聘用工作期间,陈某与公司因社会保险问题发生争议关于该争议解决方法,与公司因社会保险问题发生争议关于该争议解决方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vA.A.陈某可提请仲裁,但必须在此之前先申请调解陈某可提请仲裁,但必须在此之前先申请调解vB.B.陈某可提请仲裁,但在此之后不能够提起诉讼陈某可提请仲裁,但在此之后不能够提起诉讼vC.C.社会保险问题不适用劳动争议仲裁,陈某可直接向社会保险问题不适用劳动争议仲裁,陈某可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起诉vD.D.陈某可自己与公司协商,也可请工会或者第三人共陈某可自己与公司协商,也可请工会或者第三人共同与公司协商同与公司协商v答案:答案:D D 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中的主要问题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中的主要问题v 一、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受理范围一、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受理范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相关司法解释:相关司法解释:法释法释号第号第1 1条;(法释条;(法释200620066 6号)第号)第 6 6条、条、第第7 7条;条;法释法释101号号第第1 1、2 2、7 7、8 8条条司法考试真题(司法考试真题(2003年)年)v11.11.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和劳动关系的性质,下列哪一项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和劳动关系的性质,下列哪一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纠纷属于劳动争议?vA.A.某私营企业职工张某与某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某私营企业职工张某与某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机关因工伤认定结论而发生的争议工伤认定机关因工伤认定结论而发生的争议vB.B.进城务工的农民黄某与其雇主某个体户之间因支付进城务工的农民黄某与其雇主某个体户之间因支付工资报酬发生的争议工资报酬发生的争议vC.C.某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王某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因退某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王某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因退休费用的发放而发生的争议休费用的发放而发生的争议vD.D.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李某是该公司的股东之一,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李某是该公司的股东之一,因股息分配与该公司发生的争议因股息分配与该公司发生的争议v答案:答案:B Bv19981998年(卷三)年(卷三)v6666依照法律规定,下列哪些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当事依照法律规定,下列哪些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可通过劳动纠纷处理程序解决?人可通过劳动纠纷处理程序解决?A A甲调离单位时不服单位要其交纳因在职攻读学位由甲调离单位时不服单位要其交纳因在职攻读学位由单位支付的培训费而发生的纠纷单位支付的培训费而发生的纠纷 B B乙因不服单位在分房时未分给其住房而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