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呈管理制度.doc
3页签呈管理制度、总则1、为规范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签呈管理,特制定本制度2、签呈是公司各部门向总经理请求指示、报告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和对重要事项提出建议及处理办法的一种文件形式,是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规范体式,且具有处理事务、决定事项的依据性文书3、签呈作为公司内部文件,只在公司内部运转、使用,不得转出4、签呈管理是指签呈的审核、登记、呈送、批阅、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5、总经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总经办”)为公司签呈的管理部门签呈的适用范围及要求1、签呈分为呈报类和呈批类1) 向总经理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时使用呈报类签呈,呈报类签呈不得夹带请示事项2) 向总经理答复询问、请求指示和批准时使用呈批类签呈呈批类签呈应一事一报,需要请示的问题应明确2、签呈的适用范围:1) 项目总金额在万元(含)以上的;2) 项目内容涉及公司年度计划、经营方向、经营范围供应商评选等重大项目;3) 需要多部门配合完成的事项;4) 总经理指定应当填写签呈的项目3、承办部门应当在项目开展前填写签呈,待总经理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展项目;特殊情况可以先开展供应商评选及合同初步洽谈工作,但应当在合同签订前完成签呈的审批。
4、签呈由编号、日期、签呈类别、缓急程度、密级、承办部门、承办人、主题、内容、附件、会签部门、通报部门等组成1) 签呈主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签呈的主要内容和签呈种类,呈报类签呈一般使用报告、汇报、总结;呈批类签呈一般使用请示或建议2) 签呈内容应详细写明签呈的具体事项,语言要言简意赅、清晰明确;呈报类签呈一般包括项目目标、完成效果分析、实施中出现问题及处理情况、总结等;呈批类签呈核心在于明确“我们的具体需求,工作项目开展必要性、预期目标及效果”,内容应包括:需求及必要性分析、项目总体目标、工作完成策略,阶段性目标、策略及行动计划、工作成果及预期效果分析、工作周期、费用预算,如需供应商协作,须注明供应商选择标准及原则,且应在末尾明确请示的内容3) 签呈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名称和顺序,所有附件应打印后随正文一起报送三、职责划分及签呈报送规则1、签呈由承办人填写《签呈单》,依次交部门负责人审批如需协同部门配合的,应提交协同部门负责人标明意见2、需要协同部门配合的项目,承办部门应事先协调,以取得共识经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协同部门负责人应于签呈单详细标明不同意见的内容3、签呈完成会签后递交总经办,总经办应当对签呈进行形式预审,预审的重点为:1)是否确需使用签呈;2)内容是否清晰、明确;3) 附件是否齐全;4) 格式是否符合本制度规定;5) 是否已会签相关部门。
4、预审通过的签呈,由总经办转呈总经理;预审未通过的签呈,由总经办于《签呈单》中注明退文原因,将原件退承办部门5、各审批人及会签人应针对签呈内容签署明确具体的意见,不能使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用语6、缓急程度标明“一般”的签呈,各会签部门应当在收到后三个工作日内会签完毕,总经办应当在收到后五个工作日内初审完毕;“紧急”事项的签呈各部门在上述时间内优先办理四、签呈批阅及归档管理1、签呈批阅是总经理对签呈事项知悉,或是否同意请示事项的书面答复,属于决策性活动1)呈报类签呈:经会签人会签,表明签呈中相关责任事项属实,总经理签阅表示已阅知,不表明同意签呈中夹带的观点或请示事项2)呈批类签呈:会签人应就责任范围内事项给予明确意见或建议,总经理应明确签署答复意见2、经总经理批阅后的签呈,由总经办保留原件并在3个工作日内将复印件或电子件回转承办部门3、承办部门保存签呈复印件,并负责在3个工作日内通报各相关部门涉及合同签订事项的,应当通报法务人员;涉及费用支出事项的,应当通报财务部;涉及采购事项的,应当通报行政部;涉及人事变动的,应当通报人力资源部4、承办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签呈管理及业务文件归档工作,每季度末将《签呈管理台帐》以电子版形式向总经办汇报,并在项目完成后将相关业务文件归档(参见公司《行政档案管理制度》)。
五、附则1、本制度由总经办负责修订、解释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附件一:签呈编号规则附件二:签呈管理流程及流程步骤说明附件三:《签呈单》及填写说明附件四:《签呈管理台帐》及填写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