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原理 再沸器设计.ppt
34页再沸器工艺设计,一 再沸器类型 立式热虹吸 卧式热虹吸 强制循环式 釜式再沸器 内置式再沸器,立式热虹吸: 循环推动力:釜液和换热器传热管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系数高 壳程不能机械清洗,不适宜高黏度、或脏的传热介质 塔釜提供气液分离空间和缓冲间卧式热虹吸: 循环推动力:釜液和换热器传热管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 占地面积大,传热系数中等,维护、清理方便 塔釜提供气液分离空间和缓冲间强制循环式: 适于高黏度、 热敏性物料, 固体悬浮液和 长显热段和 低蒸发比的 高阻力系统釜式再沸器: 可靠性高, 维护、清理方便 传热系数小, 壳体容积大, 占地面积大, 造价高, 易结垢内置式再沸器: 结构简单 传热面积小, 传热效果不理想釜内液位与再沸器上管板平齐 管内分两段: LBC——显热 LCD——蒸发段,二 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管内流体的受热分析,三.设计条件,流体管程—釜液:蒸发量;温度;压力壳程—加热蒸汽:冷凝量(热衡算);温度;压力 物性参数确定蒸汽压曲线斜率的确定,四.设计步骤 估算传热面积,进行再沸器的工艺结构设计 假设再沸器的出口气含率,核算热流量 计算釜液循环过程的推动力和流动阻力,核算出口气含率,估算设备尺寸,1.计算传热速率(不计热损),:物流相变热,kj/kg, D:相变质量流量,kg/s, b-boiling, c-condensation,加热介质:热水、蒸汽(视塔底温度确定)使得 tm=10-20 0C较为合适。
2. 计算传热温差,Td:混合蒸汽露点 Tb:混合蒸汽泡点,T:壳程水蒸气冷凝温度 tb:釜液泡点,3. 假定传热系数K查表3-15(p.91) 有机液体-水蒸汽570-1140 W/m2K,4.估算传热面积,5.工艺结构设计 管规格,管长,管数,壳径,接管尺寸,管子排列方式初选设备,管规格:参见p61表3-2 管长L:2000、3000、4500、6000mm---可自己定 计算管数:,壳径DS: L/DS应合理—约4~6,不合理时要调整卷制壳体内径以400mm为基数,以100mm为进档级 接管尺寸,参照p92页表3-16,正三角形排列p66 :,五、传热能力核算,1.显热段传热系数KL(1)设传热管出口处气含率xe 5~40%,计算循环量,Db:釜液蒸发质量流量,kg/s Wt:釜液循环质量流量,kg/s,汽化率初值:乙烯、乙烷物系xe=0.3左右丙烯、丙烷物系xe=0.25左右,S0:管内流通截面积,m2 di:传热管内径,m NT:传热管数,(2)计算显热段管内传热膜系数αi,If Re >104, 0.650,管内Re和Pr数:,(3)壳程冷凝传热膜系数计算αO,m:蒸汽冷凝液质量流量,kg/s Q:冷凝热流量,W c:蒸汽冷凝热,kJ/kg,(4)计算显热段传热系数KL(式3-21,p71),污垢热阻R-- p74,表3-9,2.蒸发段传热系数KE,图3-28:鼓泡流、块状流、环状流(避免雾状流) 设计思路:xe<25%控制在第二区:饱和泡核沸腾两相对流传热,双机理模型:同时考虑两相对流传热机理和饱和泡核沸腾传热机理。
av:管内沸腾表面传热系数 αt p:两相对流表面传热系数 P94-95 αn b:泡核沸腾表面传热系数 a:泡核沸腾压抑因数,计算蒸发段传热系数KE,污垢热阻R-- p74,表3-9,3.显热段及蒸发段长度,P97 表3-18查取或根据饱和蒸汽压和温度关系计算,蒸汽压斜率:书上查不到,自己估算5.面积裕度核算— 30%,若不合适要进行调整,4.计算平均传热系数KC,六、循环流量的校核,(1)计算循环推动力△PD液体气化后产生密度差产生推动力(p.97~98),P98, 表3-19,蒸发段两相流平均密度以出口气含率的1/3计算管程出口管内两相流密度以出口气含率计算2)循环阻力△Pf△Pf=△P1 + △P2 + △P3 + △P4 + △P5①管程进口阻力△P1 ②传热管显热段阻力△P2 ③传热管蒸发段阻力△P3 ④管内动能变化产生阻力△P4⑤管程出口段阻力△P5 p.98~100,①管程进口阻力△P1,Li:进口管长度和当量长度之和,m D :进口管内径, m G:釜液在进口管质量流速,kg/m2s,②传热管显热段阻力△P2,LBC:显热管长度,m di:传热管内径, m G:釜液在传热管质量流速,kg/m2s,③传热管蒸发段阻力△P3 分别计算传热管蒸发段气液两相流动阻力,以一定方式相加。
汽相阻力,LCD:蒸发段长度,m x:该段平均气含率液相阻力,蒸发段阻力△P3,④管内动能变化产生阻力△P4,M:动量变化引起的阻力系数,⑤管程出口段阻力△P5 Similar to △P3,汽相阻力,汽相阻力,管程出口段阻力△P5,(3)循环推动力△PD与循环阻力△Pf的比值计算正常工作时,两项数值相等设计时,推动力应略大于阻力(安全设计),上述比值太大,则应降低xe 上述比值太小,则应升高xe --重新假设传热系数K和气含率xe重复上述计算过程,直至满足传热和流体力学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