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汽车润滑剂的合理使用复习过程.ppt

94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76443913
  • 上传时间:2024-08-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64MB
  • / 9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汽车润滑剂的合理使用 发动机油在发动机中的工作条件主要表现在:主要表现在: (1) (1) 温度变化大温度变化大发动机油在发动机中工作时,接触到的各润发动机油在发动机中工作时,接触到的各润滑部位温度很高.滑部位温度很高. (2 (2) ) 压力高压力高,活塞速度变化大发动机工作时,燃气最高压力,活塞速度变化大发动机工作时,燃气最高压力可达可达5 5~~9 MPa9 MPa,活塞环对气缸的侧压力为,活塞环对气缸的侧压力为2 2 ~~ 3MPa 3MPa,活塞裙,活塞裙部对气缸的侧压力为部对气缸的侧压力为1.0 1.0 ~~ 1.2MPa 1.2MPa现代发动机的最高转速可现代发动机的最高转速可达达3000 3000 ~~ 6000r/min 6000r/min,由于活塞每秒行经,由于活塞每秒行经100 100 ~~ 200 200个行程.个行程.活塞平均速度可达活塞平均速度可达10 10 ~~ 15m 15m//s s,且活塞在上下止点时速度为,且活塞在上下止点时速度为0 0,活塞在气缸中的速度变化大因此摩擦表面难以形成理想的,活塞在气缸中的速度变化大因此摩擦表面难以形成理想的润滑状态,会产生异常磨损和擦伤。

      润滑状态,会产生异常磨损和擦伤 潘存云教授研制轴瓦失效实例轴瓦失效实例:潘存云教授研制疲劳点蚀疲劳点蚀 潘存云教授研制表面划伤表面划伤 潘存云教授研制轴瓦磨损轴瓦磨损 (3) (3) 发动机零件易腐蚀发动机零件易腐蚀与可燃混合气和燃烧废气与可燃混合气和燃烧废气接触的零件接触的零件( (例如气缸、气缸盖、活塞组等例如气缸、气缸盖、活塞组等) )将受到化将受到化学腐蚀 (4) (4) 发动机油易变质发动机油易变质发动机油的高温氧化、曲轴发动机油的高温氧化、曲轴箱窜气、杂质和沉积物的混入,会促进发动机油劣化箱窜气、杂质和沉积物的混入,会促进发动机油劣化变质 (5) (5) 发动机净化装置的采用使发动机油工作条件恶发动机净化装置的采用使发动机油工作条件恶化当代汽车为适应日趋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在传当代汽车为适应日趋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在传统发动机结构中增加了排气净化装置,例如曲轴箱强统发动机结构中增加了排气净化装置,例如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制通风装置(PCV)(PCV)、废气再循环装置(、废气再循环装置(EGREGR)等这些装置使发动机油的工作条件恶化、并对发动机油使些装置使发动机油的工作条件恶化、并对发动机油使用性能级别提出更高的要求。

      用性能级别提出更高的要求 闭式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闭式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PCV阀阀) 发动机油应具有以下使用性能一、良好的润滑性二、良好的低温操作性三、良好的黏温性四、良好的清净分散性五、良好的抗氧性六、良好的抗腐性七、良好的抗泡沫性 一、良好的润滑性 在各种条件下,发动机油降低摩擦、减缓磨损和防止金属烧结的能力,叫做发动机油的润滑性 发动机油的黏度和化学性质对发动机零件在不同润滑状态的润滑作用有重要影响 • 按照两表面的润滑状况,摩擦分为:按照两表面的润滑状况,摩擦分为: 1)干摩擦)干摩擦----无润滑状态无润滑状态 2)边界摩擦)边界摩擦——边界润滑状态边界润滑状态 3)流体摩擦)流体摩擦——流体润滑状态流体润滑状态 4)混合摩擦)混合摩擦——混合润滑状态混合润滑状态 5)薄膜摩擦)薄膜摩擦----薄膜润滑状态薄膜润滑状态 一、干摩擦一、干摩擦•不加润滑剂时,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直接接触,这样不加润滑剂时,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直接接触,这样产生的摩擦称为干摩擦产生的摩擦称为干摩擦 (如真空中如真空中) 二、流体摩擦二、流体摩擦• 当两摩擦表面被流体(液体或气体)完全隔开时,当两摩擦表面被流体(液体或气体)完全隔开时,摩擦表面不会产生金属间的直接摩擦,流体分子摩擦表面不会产生金属间的直接摩擦,流体分子层间的粘剪阻力就是摩擦力,这种摩擦称为流体层间的粘剪阻力就是摩擦力,这种摩擦称为流体摩擦。

      摩擦 三、边界摩擦三、边界摩擦两表面加入润滑油后,在金属两表面加入润滑油后,在金属表面会形成一层边界膜,它可表面会形成一层边界膜,它可能是物理吸附膜,也可能是化能是物理吸附膜,也可能是化学反应膜学反应膜不满足流体动压形成条件,或不满足流体动压形成条件,或虽有动压力,但压力较低,油虽有动压力,但压力较低,油膜较薄时,在载荷的作用下,膜较薄时,在载荷的作用下,边界膜互相接触,横向剪切力边界膜互相接触,横向剪切力比较弱,这种摩擦状态称为边比较弱,这种摩擦状态称为边界摩擦油性分子吸附在表面油性分子吸附在表面 润滑机构——在边界润滑的条件下AW/EP Additives Prevent Metal Contact抗磨损抗磨损/极压极压 添加剂防止金属表面的接触添加剂防止金属表面的接触此时起润滑作用的不再是润滑油的黏度,而完全是润滑油的此时起润滑作用的不再是润滑油的黏度,而完全是润滑油的此时起润滑作用的不再是润滑油的黏度,而完全是润滑油的此时起润滑作用的不再是润滑油的黏度,而完全是润滑油的化学性质,即润滑油的油性和极压性化学性质,即润滑油的油性和极压性化学性质,即润滑油的油性和极压性化学性质,即润滑油的油性和极压性。

      四四、薄膜润滑状态、薄膜润滑状态 介于干摩擦和边界摩擦之间,薄膜厚度仅几介于干摩擦和边界摩擦之间,薄膜厚度仅几介于干摩擦和边界摩擦之间,薄膜厚度仅几介于干摩擦和边界摩擦之间,薄膜厚度仅几纳米,在现代精密机械系统中普遍存在纳米,在现代精密机械系统中普遍存在纳米,在现代精密机械系统中普遍存在纳米,在现代精密机械系统中普遍存在 五、混合摩擦五、混合摩擦•当动压润滑条件不具备,且边界膜遭破坏时,就当动压润滑条件不具备,且边界膜遭破坏时,就会出现流体摩擦、边界摩擦和干摩擦同时存在的会出现流体摩擦、边界摩擦和干摩擦同时存在的现象,这种摩擦状态称为混合摩擦现象,这种摩擦状态称为混合摩擦 当润滑油膜的厚度小于运动副表面粗糙度时,便成为当润滑油膜的厚度小于运动副表面粗糙度时,便成为边界润边界润滑状态滑状态,此时起润滑作用的不再是润滑油的黏度,而完全是,此时起润滑作用的不再是润滑油的黏度,而完全是润滑油的化学性质,即润滑油的油性和极压性润滑油的化学性质,即润滑油的油性和极压性ØØ油性是润滑油在摩擦金属表面上的吸附性油性是润滑油在摩擦金属表面上的吸附性ØØ极压性是润滑油在摩擦表面的化学反应性质。

      极压性是润滑油在摩擦表面的化学反应性质 发动机油黏度是评定润滑性的重要指标但是,对于边界润发动机油黏度是评定润滑性的重要指标但是,对于边界润滑、主要是油性剂和极压剂起作用,所以发动机油的润滑性滑、主要是油性剂和极压剂起作用,所以发动机油的润滑性还要通过相应的发动机试验来评定还要通过相应的发动机试验来评定 二、良好的低温操作性v 从发动机油方面保证发动机在低温条件下容易起动和可靠供油的性能,叫做发动机油的低温操作性v发动机油黏度随气温降低而增加,因此,使发动机低温起动时转动曲轴的阻力矩增加,曲轴转速下降(图7-1),从而造成发动机起动困难 发动机油黏度增加后,流动困难,供油不足,造成磨损严重v发动机油的低温操作性包括有利于低温起动和降低起动磨损两方面 润滑油的黏度润滑油的黏度润滑油的黏度反映了润滑油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剪切润滑油的黏度反映了润滑油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也是内摩擦力大小的标志变形的能力,也是内摩擦力大小的标志 1.低温动力黏度按流体黏度特性流体分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两类按流体黏度特性流体分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两类牛顿流体:牛顿流体:遵循牛顿黏度定律的流体,即切应力与剪切速率遵循牛顿黏度定律的流体,即切应力与剪切速率成正比的流体,叫做牛顿流体;成正比的流体,叫做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不遵循牛顿黏性定律的流体.即切应力与剪切不遵循牛顿黏性定律的流体.即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不成正比的流体,叫做非牛顿流体。

      速率不成正比的流体,叫做非牛顿流体表观黏度:表观黏度:润滑剂在低温状态下为非牛顿流体,其黏度为低润滑剂在低温状态下为非牛顿流体,其黏度为低温动力黏度,也称表观黏度温动力黏度,也称表观黏度低温动力黏度:低温动力黏度:非牛顿流体流动时内部阻力特性的量度,其非牛顿流体流动时内部阻力特性的量度,其值为在规定的剪切速率下,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叫做表观黏度,值为在规定的剪切速率下,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叫做表观黏度,即低温动力黏度即低温动力黏度 低温动力黏度是划分冬用发动机油强度级别的依据之一低温动力黏度是划分冬用发动机油强度级别的依据之一 2.边界泵送温度发动机油的边界泵送温度:发动机油的边界泵送温度:能将发动机油连续、能将发动机油连续、充分地供给发动机机油泵入口的最低温度,叫做充分地供给发动机机油泵入口的最低温度,叫做发动机油的边界泵送温度发动机油的边界泵送温度 边界泵送温度是衡量发动机在起动阶段发动边界泵送温度是衡量发动机在起动阶段发动机油是否易于流到机油泵入口并提供足够压力的机油是否易于流到机油泵入口并提供足够压力的性能边界泵送温度也是划分冬用发动机油黏度性能边界泵送温度也是划分冬用发动机油黏度级别的依据之一。

      级别的依据之一 发动机油的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按照发动机油的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按照GBGB//T 9271-T 9271-19881988《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的规定进《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的规定进行 3 3.倾点.倾点倾点: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时,能够流动的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时,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叫做倾点最低温度,叫做倾点 同一试样的凝点比倾点略低现行发动机油同一试样的凝点比倾点略低现行发动机油规格均采用倾点作为发动机油低温操作性的评定规格均采用倾点作为发动机油低温操作性的评定指标之一指标之一 油品的倾点测定按油品的倾点测定按GBGB//T 3535—T 3535—1983(1991)1983(1991)《石油倾点测定法》的规定进行《石油倾点测定法》的规定进行 倾点测定实验指导倾点测定器见图7-2方法概要是,试样经预热后,在规定速度下冷却,每间隔3℃检查一次试样的流动性记录观察到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做为倾点 三、良好的黏温性 温度对油品黏度的影响很大温度升高,黏度降低;温度对油品黏度的影响很大温度升高,黏度降低;温度降低,黏度升高润滑油这种由于温度升降而改温度降低,黏度升高。

      润滑油这种由于温度升降而改变黏度的性质叫做黏温性变黏度的性质叫做黏温性良好的黏温性良好的黏温性是指油品的是指油品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程度小黏度随温度的变化程度小 发动机油所接触到的各润滑部位的工作温度差别甚大发动机油所接触到的各润滑部位的工作温度差别甚大因此,就要求发动机油在高温工作时,能保持一定的因此,就要求发动机油在高温工作时,能保持一定的黏度,以形成足够厚度的油膜,确保润滑效果;而在黏度,以形成足够厚度的油膜,确保润滑效果;而在低温工作时,黏度又不至变得太大,以维持一定的流低温工作时,黏度又不至变得太大,以维持一定的流动性,使发动机低温时容易起动和减小零件的磨损动性,使发动机低温时容易起动和减小零件的磨损稠化机油:稠化机油:在基础油中加入黏度指数改进剂可提高油在基础油中加入黏度指数改进剂可提高油品的黏温性能同时满足低高温使用要求的发动机油品的黏温性能同时满足低高温使用要求的发动机油叫做多强度发动机油,俗称稠化机油这种发动机油叫做多强度发动机油,俗称稠化机油这种发动机油用低黏度的基础油和黏度指数改进剂调配而成,具有用低黏度的基础油和黏度指数改进剂调配而成,具有良好的黏温性良好的黏温性。

      发动机油黏温性的发动机油黏温性的评定指标评定指标是黏度指数是黏度指数 黏度数黏度数: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程度与标准油黏度随温度: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程度与标准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程度比较所得的相对值,叫做黏度数黏度指数缩写变化程度比较所得的相对值,叫做黏度数黏度指数缩写为为VIVI((viscosity Indexviscosity Index))越高,即黏温性越好,对于黏度指数小于越高,即黏温性越好,对于黏度指数小于100100的润滑油,黏的润滑油,黏度指数按下式计算度指数按下式计算黏度指数的概念可用图黏度指数的概念可用图7-37-3作作具体说明具体说明 把试油与在把试油与在100100℃℃和试油黏度相同,但黏温相和试油黏度相同,但黏温相性截然不同性截然不同( (高标准油高标准油VIVI ==100100;低标准油;低标准油VIVI ==0)0)的两种标准油对比,的两种标准油对比,试油在试油在4040℃℃时的运动黏度越时的运动黏度越接近高标准油,则黏度指数接近高标准油,则黏度指数 vVI——黏度指数;vL——黏度指数为0的低标准油在40℃时的运动黏度(该种油在100℃时的运动黏度与试油相同);vU——试油在40℃时的运动黏度;v H——黏度指数为100的高标准油在40℃时的运动黏度(该种油在100℃时的运动黏度与与试油相同)。

      v黏度指数可根据GB/T 995-1988《石油产品黏度指数计算法》或GB/T 2541-1981《石油产品黏度指数计算表》计算 四、良好的清净分散性发动机油的清净分散性:发动机油能抑制积炭、漆膜和油泥生成或将这些沉积物清除的性能,叫做发动机油的清净分散性评定指标:发动机油清净分散性的评定指标是硫酸盐灰分和残炭发动机油的清净分散性主要通过相应的发动机试验来评定 1、硫酸盐灰分 硫酸盐灰分是指试样炭化后的残留物用硫酸处理,硫酸盐灰分是指试样炭化后的残留物用硫酸处理,加热至质量恒定时的残留物加热至质量恒定时的残留物硫酸盐灰分可以用来表明新润滑油中已知的含金硫酸盐灰分可以用来表明新润滑油中已知的含金属添加剂的浓度属添加剂的浓度 2、残炭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受热蒸发后剩下的黑色残留物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受热蒸发后剩下的黑色残留物叫做残炭残炭占油品总质量的百分数叫做残炭叫做残炭残炭占油品总质量的百分数叫做残炭值根据残炭量大小,可以大致判断发动机油在发动根据残炭量大小,可以大致判断发动机油在发动机中结炭的倾向机中结炭的倾向 五、良好的抗氧性发动机油氧化:发动机油氧化:发动机油与氧相互作用反应生成氧化产发动机油与氧相互作用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过程,叫做发动机油氧化。

      物,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过程,叫做发动机油氧化发动机油抗氧性:发动机油抗氧性:发动机油抵抗氧化的能力叫做发动发动机油抵抗氧化的能力叫做发动机油抗氧性机油抗氧性发动机油的氧化是发动机沉积物生成、发动机油变质的前发动机油的氧化是发动机沉积物生成、发动机油变质的前提,因此抗氧性也是发动机油的重要性质提,因此抗氧性也是发动机油的重要性质途径:途径:从油品方面减缓发动机油的氧化变质的主要途径从油品方面减缓发动机油的氧化变质的主要途径有:选择合适的馏分和组成,合理精制;添加抗氧剂或抗有:选择合适的馏分和组成,合理精制;添加抗氧剂或抗氧抗腐剂氧抗腐剂 六、良好的抗腐性发动油的抗腐性:发动油的抗腐性:动机油动机油抵抗腐蚀性物质抵抗腐蚀性物质对对金属腐蚀金属腐蚀的能力的能力叫做发动油的抗腐性叫做发动油的抗腐性腐蚀机理:腐蚀机理:金属先与氧化产物金属先与氧化产物( (过氧化物过氧化物) )作用生成金作用生成金属氧化物,接着金属氧化物与有机酸反应生成金属盐属氧化物,接着金属氧化物与有机酸反应生成金属盐提高发动机油抗腐性的途径:提高发动机油抗腐性的途径:加深发动机油的精制程加深发动机油的精制程度,减小酸值,同时要添加抗腐剂。

      度,减小酸值,同时要添加抗腐剂发动机油抗腐性的评定指标:发动机油抗腐性的评定指标:是中和值,通过相应的是中和值,通过相应的发动机试验来测定发动机试验来测定中和值:中和值:表示油品在使用期间,经过氧化后酸、碱值的表示油品在使用期间,经过氧化后酸、碱值的相对变化酸值是中和相对变化酸值是中和1g1g试油中的酸性组分所需要氢氧化试油中的酸性组分所需要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碱值是中和钾的毫克数,碱值是中和1g1g试油中的碱性组分所需要的酸试油中的碱性组分所需要的酸量,换算为相当的碱量量,换算为相当的碱量 潘存云教授研制潘存云教授研制点蚀点蚀 七、良好的抗泡沫性发动机油的抗泡沫性:发动机油消除泡沫的性质叫做发动机油的抗泡沫性评定指标:发动机油抗泡沫性的评定指标是泡沫性抗泡沫性 7.1.2 7.1.2 发动机油的分类和规格发动机油的分类和规格一、发动机油的分类一、发动机油的分类l l发动机油按使用性能和黏度进行分类发动机油按使用性能和黏度进行分类1 1.发动机油的使用性能分类.发动机油的使用性能分类表表7-1 API7-1 API汽油机油的使用性能分类汽油机油的使用性能分类API质量水平SA用于运行条件非常缓和的老式汽油机和柴油机,不含添加剂SB用于中等运行条件下的老式汽油机。

      加少量的抗氧剂,具有轻微的抗氧性和抗磨性SC用于1964-1967年生产的汽油机具有清净性和防蚀性SD用于1968-1971年生产的汽油机具有比SC级更好的清净性和防蚀性SE用于1972-1979年生产的汽油机有比SD级更好的清净和防蚀性.并具有高温抗氧化性SF用于1980-1988年生产的汽油机有比SE级更好的抗磨、防蚀、清净性和高温抗氧化性SG用于1989-1993年生产的汽油机具有比SF级更好的抗磨、防蚀和清净件SH用于1994年后生产的汽油机具有比SG级更好的抗磨、清净性和高温抗氧化性SJ用于1997年后生产的汽油机具有比SH级更好的滑净性和高温抗氧化性,并具有更长的S系列(SERVICE STATlON CLASSlFICATlON即供应分类 v现行的API柴油机油分类见表7-2C系列(COMMERCIAL Classification 工商业分类 2.发动机油的黏度分类 目前执行的是SAEJ300-1987《发动机油黏度分类》(表7—3)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按机油粘度等级分类法将机油质量分类,第一类为单级粘度型,又分为高温环境用型和低温环境用型高温环境用型机油标号有:SAE30、SAE40、SAE50,SAE后标注的数字表示在100摄氏度下机油的粘度,数字越大表明机油粘度越大。

      由于这种机油的粘度相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夏季高温下使用,气温越高的地方应选择标号数字较大的产品低温环境用型机油标号有:SAE0W、SAE15W、SAE20W,SAE后的W表示冬季,而数字也表示粘度,数字越小表示粘度越小由于此类型的机油用于冬季低温,粘度低,所以对于温度越低的地区应选用数字越小标号的机油机油粘度越低,发动机的启动转速越大;同时机油的倾点越低,机油就越容易被泵送,可以更快捷的到达润滑部位,缩短发动机经受干摩擦的时间 第二类为多级粘度全天候用型:机油标号有:SAE5W-30、SAE15W-40、SAE20W-50这种标号横杠前半部分表示该标号机油所符合的冬季低温粘度性能,横杠后半部分表示符合的夏季高温粘度性能W前的数字越小,表示润滑油在低温时的流动性越好,汽车启动越容易而W后边的数字越大,则表明该机油在高温环境的粘稠性越好,生成的油膜强度更强,这种机油基本可以通用四季 二、发动机油的规格 v表7-4为我国SF级汽油机油规格 7.1.3 发动机油的选择发动机油的选择应兼顾使用性能级别的选择和黏度级别的发动机油的选择应兼顾使用性能级别的选择和黏度级别的选择两个方面选择两个方面。

      发动机油使用性能级别的选择,主要根据发动机性能、结发动机油使用性能级别的选择,主要根据发动机性能、结构、工作条件和燃料品质构、工作条件和燃料品质一、使用性能级别的选择一、使用性能级别的选择汽油机油使用性能级别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汽油机油使用性能级别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 (1)(1)发动机压缩比、排量、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发动机压缩比、排量、最大功率、最大扭矩, (2) (2)发动机油负荷,即发动机功率发动机油负荷,即发动机功率(kW)(kW)与曲轴箱机油容量与曲轴箱机油容量(L)(L)之比 (3) (3)曲铀箱强制通风、废气再循环等排气净化装置的采用对发动机油的曲铀箱强制通风、废气再循环等排气净化装置的采用对发动机油的影响 (4) (4)城市汽车时开时停等运行工况对生成沉积物和机油氧化的影响等城市汽车时开时停等运行工况对生成沉积物和机油氧化的影响等部分汽油车发动机主要技术特性和要求的汽油机油使用性部分汽油车发动机主要技术特性和要求的汽油机油使用性能级别见表能级别见表7-57-5 表7-5 部分汽油车发动机主要技术特性 和要求的汽油机油使用性能级别 柴油机油使用性能级别的选择主要根据发动机的平柴油机油使用性能级别的选择主要根据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活塞平均速度、发动机油负荷、使用均有效压力、活塞平均速度、发动机油负荷、使用条件和轻柴油的硫含量。

      条件和轻柴油的硫含量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活塞平均速度等可反映发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活塞平均速度等可反映发动机的强化程度,用强化系数动机的强化程度,用强化系数K Kфф表示对于四冲程柴油机对于四冲程柴油机 强化系数与柴油机油使用性能级别的关系见表强化系数与柴油机油使用性能级别的关系见表7-67-6部分柴油车发动机的技术特性和要求的柴油机油使部分柴油车发动机的技术特性和要求的柴油机油使用性能级别见表用性能级别见表7-77-7 二、黏度级别的选择发动机油黏度级别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气温、工况和发动发动机油黏度级别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气温、工况和发动机的技术状况机的技术状况发动机油的黏度要保证发动机低温易于起动,而走热后又发动机油的黏度要保证发动机低温易于起动,而走热后又能维持足够黏度,保证正常润滑能维持足够黏度,保证正常润滑发动机油黏度级别选择的实例见表发动机油黏度级别选择的实例见表7-87-8 7.1.4 在用发动机油的更换发动机油使用时间长短,不仅与发动机油使用性能有关.发动机油使用时间长短,不仅与发动机油使用性能有关.还与发动机的技术状况、维修质量有关为减缓发动机油还与发动机的技术状况、维修质量有关。

      为减缓发动机油变质,延长换油期,必须的技术措施有变质,延长换油期,必须的技术措施有: : (1)(1)正确选择发动机油正确选择发动机油 (2) (2)认真执行维护作业认真执行维护作业, ,维持汽车良好的技术状况维持汽车良好的技术状况定期换油定期换油: :发动机油的更换要根据车辆的行驶里程发动机油的更换要根据车辆的行驶里程( (或发动或发动机的工作时间机的工作时间) )来定,叫做定期换油;来定,叫做定期换油;按质换油按质换油: :也可以根据发动机油的使用性能来定,叫做按也可以根据发动机油的使用性能来定,叫做按质换油质换油. .还可以采用在发动机油油质监测下的定期换油还可以采用在发动机油油质监测下的定期换油. . 一、定期换油v定期换油是按行驶里程或使用时间对发动机油使用性能变化的影响规律来确定的换油期与发动机油使用性能级别、发动机技术状况和运行条件有关表7-9 部分汽车发动机油的参考换油里程 二、按质换油 两个换油指标所规定的检验项目有关概念大部分在前面已讲述过,对未提到的几个概念说明如下:v1、100℃运动黏度变化率v2、不溶物 用溶剂使悬浮杂质分离、凝聚,随后用离心法可测定出不溶物含量。

      v3、碱值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用标准滴定溶液滴定1g试油所用的高氯酸量,换算为当量的碱量以mgKOH/g来表示,叫做碱值 v 4、开口闪点 发动机油、车辆齿轮油在其规格中规定了开口闪点石油产品用开口杯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叫做开口闪点 100℃运动黏度变化率v100℃运动黏度变化率用下式表示v式中 u1—使用中油的100 ℃运动黏度实测值,mm2/sv u2—新油的100 ℃运动黏度实测值, mm2/s表7-10 汽油机油换油指标 表7-11 柴油机油换油指标注:①②③适用于固定式柴油机 实验指导 (1) 100(1) 100℃℃运动黏度变化率测定法运动黏度变化率测定法 在用发动机油在用发动机油100100℃℃运动黏度的变化率是通过测定在用发动运动黏度的变化率是通过测定在用发动机油和相应级别的新发动机油的机油和相应级别的新发动机油的100100℃℃运动黏度计算得出的运动黏度计算得出的 (2) (2)水分测定法水分测定法 水分测定器见图水分测定器见图7-47-4。

      以以100g100g在用发动机油与在用发动机油与100mL100mL脱水并脱水并滤清的溶剂汽油或直馏汽油在水分测定器的干燥烧瓶中混合均滤清的溶剂汽油或直馏汽油在水分测定器的干燥烧瓶中混合均匀,接上水分测定器的接受器和冷凝器,按照规定的蒸馏速度匀,接上水分测定器的接受器和冷凝器,按照规定的蒸馏速度加热蒸馏.水和汽油蒸气冷凝后流入接受器;根据接受器底部加热蒸馏.水和汽油蒸气冷凝后流入接受器;根据接受器底部水分的体积计算出试样的水分体积百分含量或质量百分含量水分的体积计算出试样的水分体积百分含量或质量百分含量 (3)(3)开口闪点测定法开口闪点测定法 开口闪点测定按开口闪点测定按GB/T 3536-1983GB/T 3536-1983《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的规定进行,克利夫兰开口杯仪见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的规定进行,克利夫兰开口杯仪见图图7-57-5 三、油质综合监测下的定期换油 这种方法在规定了发动机油换油期的同时也监测在用油这种方法在规定了发动机油换油期的同时也监测在用油的综合指标,必要时可提前报废润滑油质量。

      快速检测有以的综合指标,必要时可提前报废润滑油质量快速检测有以下方法1 1、滤纸斑点试验法、滤纸斑点试验法 典型斑点形态分为典型斑点形态分为3 3个环(图个环(图7-67-6):沉积环、扩散环、油环、):沉积环、扩散环、油环、2 2、油滴斑点色域迹象试验法、油滴斑点色域迹象试验法 正常发动机油的油滴色域迹象由(如图正常发动机油的油滴色域迹象由(如图7-77-7))4 4个圈域组成:油心圈、清个圈域组成:油心圈、清净圈、分散圈、扩散圈净圈、分散圈、扩散圈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更换发动机油: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更换发动机油: ((1 1)油心圈、洁净圈、分散圈三界限模糊不清,变小变黑时;)油心圈、洁净圈、分散圈三界限模糊不清,变小变黑时; ((2 2)扩散圈变小,蓝色变浅或消失时扩散圈变小,蓝色变浅或消失时3 3.用润滑油质量检测仪测定.用润滑油质量检测仪测定 技技 术术 指指 标标 数据显示范围:[0,±99.9]μA重复性误差:≤3%环境温度:-20 ~+70℃整机功耗:≤5W输入电压:220V整机重量:4.5Kg尺寸(mm):285×220×115THY-20CJ油液质量检测仪 7.2 车辆齿轮油7.2.1 车辆齿轮油的使用性能车辆齿轮油应具有以下使用性能:车辆齿轮油应具有以下使用性能:一、良好的润滑性和极压抗磨性一、良好的润滑性和极压抗磨性 车辆齿轮油的润滑性和极压抗磨性的评定,除运动黏度指车辆齿轮油的润滑性和极压抗磨性的评定,除运动黏度指标外,还要通过四球极压试验机或台架试验来评定。

      标外,还要通过四球极压试验机或台架试验来评定二、良好的低温操作性和黏温性二、良好的低温操作性和黏温性 车辆齿轮油不但要求车辆齿轮油低温起动性好,而且要求车辆齿轮油不但要求车辆齿轮油低温起动性好,而且要求高温时黏度不能太小,即有良好的黏温性高温时黏度不能太小,即有良好的黏温性三、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三、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 车辆齿轮油抵抗高温条件下氧化的能力叫做热氧化安定性车辆齿轮油抵抗高温条件下氧化的能力叫做热氧化安定性四、良好的抗腐性和防锈性四、良好的抗腐性和防锈性 在车辆齿轮传动装置的工作条件下.齿轮油防止齿轮、轴在车辆齿轮传动装置的工作条件下.齿轮油防止齿轮、轴承腐蚀和生锈的能力叫做抗腐性和防锈性承腐蚀和生锈的能力叫做抗腐性和防锈性 7.2.2 车辆齿轮油的分类和规格一、车辆齿轮油的分类一、车辆齿轮油的分类 车辆齿轮油按使用性能和黏度进行分类车辆齿轮油按使用性能和黏度进行分类 1 1.车辆齿轮油的使用性能分类.车辆齿轮油的使用性能分类 世界上广泛采用美国石油学会世界上广泛采用美国石油学会(API)(API)的车辆齿轮油使用性的车辆齿轮油使用性能分类法.根据其特性和使用要求等划分为能分类法.根据其特性和使用要求等划分为GL-1GL-1、、 GL-2 GL-2、、 GL-3GL-3、、GL-4GL-4、、GL-5GL-5和和GL-6GL-6六级六级( (表表7-12)7-12)。

      2 2.车辆齿轮油的黏度分类.车辆齿轮油的黏度分类 世界上广泛采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世界上广泛采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SAE)的车辆齿轮油的车辆齿轮油黏度分类法黏度分类法SAE J306—1991SAE J306—1991《驱动桥和手动变速器润滑油《驱动桥和手动变速器润滑油黏度分类》的规定见表黏度分类》的规定见表7-137-13,本标准采用含字母,本标准采用含字母W W和不含字母和不含字母W W的两组黏度等级系列的两组黏度等级系列 表表 7-12 车辆齿轮油车辆齿轮油API使用性能分类使用性能分类 3 3、、交错轴的齿轮机构蜗轮蜗杆传动蜗轮蜗杆传动两轴相交错的斜齿两轴相交错的斜齿 圆柱齿轮机构圆柱齿轮机构交错轴齿轮传动蜗轮传动 外啮合直齿轮外啮合直齿轮内啮合直齿轮内啮合直齿轮1 1、、两轴线平行的圆柱齿轮机构直齿轮的啮合内齿轮啮合 斜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人字齿圆柱齿轮人字齿圆柱齿轮斜齿轮的啮合人字齿轮啮合2 齿轮齿条传动齿轮齿条传动齿轮齿条啮合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2 2、、相交轴齿轮传动圆锥齿轮机构 二、车辆齿轮油的规格表表 7-14 重重负负荷荷车车辆辆齿齿轮轮油油 接表 7.2.3 车辆齿轮油的选泽 与发动机油一样,车辆齿轮油的选择也包括使与发动机油一样,车辆齿轮油的选择也包括使用性能级别的选择和黏度级别的选择两个方面用性能级别的选择和黏度级别的选择两个方面 一、使用性能级别的选择一、使用性能级别的选择 一般可按齿轮类型和传动装置的功能来选择车辆齿轮一般可按齿轮类型和传动装置的功能来选择车辆齿轮油的使用性能级别。

      油的使用性能级别 为减少用油级别、在汽车各传动装置对齿轮油使用性为减少用油级别、在汽车各传动装置对齿轮油使用性能级别要求相差不太大情况下,可选用同一级别使用性能能级别要求相差不太大情况下,可选用同一级别使用性能的齿轮油部分汽车要求车辆齿轮油的使用性能级别见表的齿轮油部分汽车要求车辆齿轮油的使用性能级别见表7-157-15 二、黏度级别的选择二、黏度级别的选择 车辆齿轮油黏度级别的选择,主要根据最低气温和最车辆齿轮油黏度级别的选择,主要根据最低气温和最高油温,并考虑车辆齿轮油换油周期较长的因素高油温,并考虑车辆齿轮油换油周期较长的因素 车辆齿轮油的黏度应既能保证低温下的车辆起步,又车辆齿轮油的黏度应既能保证低温下的车辆起步,又能满足油温升高后的润滑要求能满足油温升高后的润滑要求 表表7-15 部分汽车要求的车辆齿轮使用性部分汽车要求的车辆齿轮使用性能级别能级别 7.3 7.3 汽车润滑脂汽车润滑脂v7.3.1 汽车润滑脂的使用性能v组成:润滑脂由基础油、稠化剂和添加物(添加剂和填料)组成;v结构:润滑脂的结构是指润滑脂的稠化剂和基础油组分颗粒的物理排列。

      润滑脂是具有结构骨架的两相胶体结构的分散体系,基础油是这种分散体系中的分散介质,稠化剂粒子或纤维构成骨架,即分散相,将基础油保持在骨架中v作用:润滑脂的主要作用是润滑、保护和密封,绝大多数润滑脂用于润滑,称为减摩润滑脂 汽车润滑脂的使用性能 考虑润滑脂的结构特件和用脂部位的工作条件,汽车润滑脂应具有以下使用性能v适当的稠度v良好的低温性v良好的高温性v良好的抗水性v良好的防蚀性v良好的机械安定性v适当的胶体安定性v良好的氧化安定性 一、适当的稠度 稠度稠度是指像润滑脂一类的塑性物质在受力作用时抵抗是指像润滑脂一类的塑性物质在受力作用时抵抗变形的程度,稠度是塑性的一个特征,它仅是反应润变形的程度,稠度是塑性的一个特征,它仅是反应润滑脂的变形和流动阻力的一个笼统概念滑脂的变形和流动阻力的一个笼统概念 评定润滑脂稠度指标是锥入度评定润滑脂稠度指标是锥入度锥入度锥入度是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标淮锥体沉入是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标淮锥体沉入润滑脂的深度,以润滑脂的深度,以1/10mm1/10mm为单位按测定方法不同按测定方法不同锥入度分为多种:锥入度分为多种: (1)(1)不工作锥入度不工作锥入度 (2) (2)工作锥入度工作锥入度 (3) (3)延长工作锥入度延长工作锥入度 锥入度是润滑脂普遍采用的一项质量指标、具有下列意义: ①以锥入度划分润滑脂稠度级号(表7-16)。

      ②选用润滑脂须考虑适宜的稠度 ③可用锥入度表示润滑脂的其他性能(如润滑脂机械安定性) 二、良好的低温性 在寒冷地区使用的汽车,要求润滑脂仍能保在寒冷地区使用的汽车,要求润滑脂仍能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持良好的润滑性能: 评定指标:评定指标:评定润滑脂低温性指标是相似黏度评定润滑脂低温性指标是相似黏度 相似黏度:相似黏度:润滑脂不是牛顿液体,但仍按牛顿液润滑脂不是牛顿液体,但仍按牛顿液体的黏度概念表示,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剪切速率体的黏度概念表示,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剪切速率下,将润滑脂流动时的切应力量与剪切速率的比下,将润滑脂流动时的切应力量与剪切速率的比值称为润滑脂的相似黏度值称为润滑脂的相似黏度由于润滑脂的相似黏度以温度和剪切速率两个固由于润滑脂的相似黏度以温度和剪切速率两个固定条件为前提,因此对相似黏度要注明这两个前定条件为前提,因此对相似黏度要注明这两个前提条件 三、良好的高温性 温度升高,润滑脂变软,使得润滑脂附着性能降低而易于流失另外,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还易使润滑脂的蒸发损失增大、氧化变质和分油现象严重。

      高温性好的润滑脂可以在较高的使用温度下保持其附着性能,其变质失效过程也较缓慢 评定指标:评定润滑脂高温性的指标有滴点、蒸发量、漏失量和分油量 滴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润滑脂达到一定流动性的温度叫做滴点 四、良好的抗水性润滑脂遇水后抵抗结构和稠度改变的性能叫做润滑脂的抗水性评定指标是水淋流失量五、良好的防蚀性润滑脂的防蚀性是指润滑脂肪止零件锈蚀、腐蚀的性能评定方法:通过防腐蚀性试验、腐蚀试验和测定游离碱六、良好的机械安定性机械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在工作条件下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评定指标:延长工作锥入度或延长工作锥入度与工作锥入度的差值 七、适当的胶体安定性胶体安定性是指润滑脂抵抗温度和压力影响而保持胶体结构的能力、也就是基础油与稠化剂结合的稳定性评定指标是分油量八、良好的氧化安定性氧化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在贮存和使用中抵抗氧化的能力 7.3.2 汽车润滑脂的分类和规格一、汽车润滑脂的分类和产品标记表7-17 润滑脂按操作条件的分类 润滑脂代号的构成和标记的实例如下 L-X C C H A 2 其中 L——类别(润滑剂); X——组别(润滑脂); C——最低温度(-30℃); C——最高温度(120 ℃); H——水污染(经受水洗、淡水能防锈); A——极压性(非极压型脂); 2——数字(稠废等级,2号) 二、汽车润滑脂的规格表7-18 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7.3.3 汽车润滑脂的选择v 润滑脂规格的选择包括润滑脂品种(即使用性能)和稠度级号的选择。

      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温度、转速、负荷、工作环境和供脂方式等v 汽车润滑脂品种的选择见表7-19表7-19 汽车润滑脂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钙基润滑脂具有良好的抗水性,适于潮湿和与水接触的部件润滑,拖拉机水中作业使用的应是钙基润滑脂,它同时可起到密封作用钙剂润滑脂使用温度一般在70℃以下为宜,且主要用于中、低速运动部件钠基润滑脂主要适于在较高环境温度使用,但不适宜潮湿或与水及水蒸气接触的场合钙钠基润滑脂具有良好的抗水和耐高温性能,适于潮湿或高温环境,如汽车、拖拉机的轮毂轴承、万向节或发电机的滚动轴承等,但不适于低温环境,这种润滑脂价格较高,因而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作业:1、2、3、4、5、9、13、1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