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条款项如何分别.doc
3页条款项如何分别 推荐答案 条:在成文法律中,标着第X条的就是一条即条;款:在条以下,能表示一种情形的拆为一个自然段,即一款(一般以自然段分);项:在款以下,能表示一种情形的即一顶(一般以括号加数项表示)比如《刑法》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以上是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是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是一项律条文中的条款项如何区分? 最佳答案 条不用说了,很好区分.款就是一条中的一段.假如一个法条有三个自然段,那么就有三款,第一自然段就是第一款.项就是每一款中标序号的句子,比如(一)(二)(三)之类的法律条文中的条款项目的区分在司法文书的引用和书写中,经常碰到法律法规中的条款 项 目,请那位高人指点一下,条 款 项 目是如何区分的?请多指教。
共0条评论...最佳答案 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一般来讲,一件(部)法律由章、节、条、款、项、目组成,个别重要的法典还分编编、章、节是对法条的归类,所以,在适用法律时只需引用到条、款、项、目即可,无需指出该条所在的编、章、节因此,弄懂法律规范中条、款、项、目的含义,在执法活动中正确适用法律规范的条、款、项、目,对于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56Jc 中警 -- 拂去心灵的尘埃,展示睿智的自我! 9!i 本条的四款缺少任何一款,都构不成刑事责任年龄的完整规定 中警 -- 拂去心灵的尘埃,展示睿智的自我! vWUtd 法律规范条文的适用,一个法条只有一款的,应当直接适用该法条,不应称作该条第一款;一个法条有两款或者两款以上的,应当适用到款如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杀人罪给予刑事处罚的,在适用刑法第232条规定的同时,同时适用刑法第17条第二款的规定^D4 中警 -- 拂去心灵的尘埃,展示睿智的自我! p;m 关于条的数目的书写一般来讲,条的数目的书写应使用中文,如《刑法》第十七条但也有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如《刑法》第17条m+w 中警 -- 拂去心灵的尘埃,展示睿智的自我! e HRq.Q 中警 -- 拂去心灵的尘埃,展示睿智的自我! w “款”的表现形式为条中的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为一款按照汉语语法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从第19条到第29条,都是一个自然段,冒号下面另起一行的数字,是对冒号前“下列……行为之一”的列举式说明因此,上述法条,不存在第二款问题款”的表现形式为自然段,该自然段前不冠以数字以排列其顺序如《刑法》第17条的各款,款前均无数字有数字排列的不称为款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3条第一段冒号下为:(一)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的该段文字虽然是另起一行,但因为上段结束符号是冒号,本段开始前有(一),因此,该段文字不视为是一个自然段,也不能认为其是一款n01 中警 -- 拂去心灵的尘埃,展示睿智的自我! V “款”的适用款一般可以独立适用,如《刑法》第17条第二款,可以独立适用,但也有例外的,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2条的两款就不能各自独立适用该条第一款规定,严厉禁止下列行为:(一)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的;(二)制作、复制、出售、出租或者传播淫书、淫画、淫秽录像或者其他淫秽物品的第二款规定,有上述行为之一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依照规定实行劳动教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该条的表述方法与《条例》第19条至29条不同,第一款列举了国家严厉禁止的两种行为,第二款规定了对这两种行为的处罚这两款分别构不成完整的要素,因此不能单独适用,必须同时适用\-M\w 中警 -- 拂去心灵的尘埃,展示睿智的自我! FVQ 关于款的数目的书写款的数目的书写一般应当使用中文,不用阿拉伯数字如《刑法》第17条第二款,不写作《刑法》第17条第2款FLV}9 中警 -- 拂去心灵的尘埃,展示睿智的自我! Ru 三、“项”~TQrrj 中警 -- 拂去心灵的尘埃,展示睿智的自我! :/F#B 一般来讲,“项”是以列举的形式对前段文字的说明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六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分为下列三种:(一)警告二)罚款:一元以上,二百元以下……(三)拘留:一日以上,十五日以下该条中的(一)、(二)、(三)就是该条的三个项该三项是对前段文字中“下列三种”的说明又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3条规定,有下列侵犯公私财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一)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的;(二)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物的;(三)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四)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 该条的四个项是对前段文字中“下列……行为”的列举式说明所以,含有项的法条,其前段文字中一般都有“下列”二字或相应的文字表述^y* 中警 -- 拂去心灵的尘埃,展示睿智的自我! _3|WD “项”前冠以数字以对列举的内容进行排列如上所述,各项前都冠以(一)、(二)、(三)等数字,而且这些数字只能以中文数字加括号的形式出现8+= 中警 -- 拂去心灵的尘埃,展示睿智的自我! 5_E-A6 “项”的适用对含有项的法条,适用时应当适用到项;如对偷窃少量公私财物的处罚,应当适用《条例》第23条第(一)项适用到项,是对被处罚的侵犯公私财物行为的一种定性如果不适用到项,该侵犯公私财物的行为就不知是四种行为之中的哪一种行为,有适用法律不正确之嫌4r|1>% 中警 -- 拂去心灵的尘埃,展示睿智的自我! +bC 根据立法技术的不同需要,“项”可以依附于条,也可以依附于款即条中可以有项,款中也可以有项,如《条例》第32条第—款中就有两项u% 中警 -- 拂去心灵的尘埃,展示睿智的自我! 5Rt QH 四、“目”L$(*_ 中警 -- 拂去心灵的尘埃,展示睿智的自我! 5T{ “目”隶属于项,是法律规范中最小的单位。 如《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二)项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证据不足的;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职权的;5、滥用职权的这五种情形,就是该项的五个目《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一款第(三)项也有五个目f2ThX 中警 -- 拂去心灵的尘埃,展示睿智的自我! MwU “目”的特性与作用与“项”相似,不同的是项对条或款的列举式说明,而“目”是对项的列举式说明项的前面冠以中文数字加括号,而目的前面则冠以阿拉伯数字,并在阿拉伯数字后加点(在具体引用法条的目时,只注明阿拉伯数字,无须加点)"LG 中警 -- 拂去心灵的尘埃,展示睿智的自我! yb “目”的适用如果某个法条或款的内容有“项”,而“项”下还有“目”的,在适用法律时就应当适用到“目”如人民法院认为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的,在作出撤销判决时就应当适用《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二)项第3目;行政复议机关认为被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而作出变更决定时,就应当适用《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一款第(三)项第5目不适用到目,就无法认定被诉(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或适当性的问题所在。 当然,如果被诉(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问题时,在作出判决或复议决定时就应同时适用相应的两个以上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