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354-汉语基础考试大纲.doc
10页354-汉语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考试内容包括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汉语语言分析等基础知识的内容,要求考生牢固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方法;掌握相关的汉字、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方法;掌握古代汉语中有关语音、词汇、语法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二、评价目标(一) 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二) 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汉语应用能力三) 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汉语语言分析能力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80分,汉语应用能力40分,汉语语言分析30分四)试卷题型比例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80分填空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判断题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选择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汉语应用能力 40分语音能力题(标注拼音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共10分汉字能力题(改正错别字、汉字书写、选择题、判断题等),共15分语法词汇规范(选择题、判断题等),共5分文言文阅读题(加标点、填空题、选择题等),共10分汉语语言分析 30分语音分析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共5分词语辨析题,共10分语法分析题(辨别词性、句子分析),共10分病句修改题,共5分四、考查范围汉语基础考试由“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和“ 汉语语言分析”三部分组成考查主要内容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基础知识现代汉语一、绪 论(一)现代汉语概述1. 现代汉语的概念2. 现代汉语的方言3. 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特点、词汇特点、语法特点4. 现代汉语的地位(二)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1.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和法规2. 现代汉语规范化3. 推广普通话二、语 音(一)语音概说1. 语音的性质: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2. 语音的基本概念:音节、音素、音位;辅音和元音;声母、韵母、声调;辅音与声母的关系;元音与韵母的关系3. 记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国际音标(二)声母1. 声母的概念2. 声母的分类:依发音方法分类,依发音部位分类3. 声母的辨正(三)韵母1. 韵母的概念。
2. 韵母的分类:结构分类,韵头分类,韵尾分类3. 韵母的辨正(四)声调1. 声调调值和调类普通话的声调2. 古今调类比较(五)音节1. 音节的结构2. 拼音拼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拼音的方法,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3. 音节的拼写规则(六)音变1. 变调:上声的变调;去声的变调;“一、七、八、不”的变调2. 轻声的性质和作用;轻读的规律3. 儿化的性质和作用;儿化音变的主要规律4. 语气词“啊”的音变(七)音位1. 音位2. 普通话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声调音位(八)朗读和语调1. 语调:停顿,重音,句调2. 朗读的技巧(九)语音规范化1. 语音规范化问题2. 确立正音标准,推广标准音三、文 字(一)汉字概说1. 文字的性质2. 汉字的产生3. 汉字的特点(二)汉字的形体1. 现行汉字的前身2. 现行汉字的形体(三)汉字的结构1. 结构单位:笔画、部件2. 笔顺3. 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1. 汉字改革问题2. 汉字的整理3. 汉字的标准化(五)使用规范汉字1. 掌握整理过的汉字2. 纠正错别字四、词 汇(一)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1. 词汇2. 词汇单位:语素、词、固定短语以及缩略词语3. 语素,确定语素的方法,语素的分类4. 词和词的构成,单纯词和合成词,合成词的类型5. 语素、词和字的关系(二)词义的性质和构成1. 词义的性质2. 词义的分类(三)词义的分解1. 义项、义项的分类2. 单义词和多义词,多义词义项间的关系3. 同音词4. 义素,义素分析的步骤,义素分析的运用(四)词义的聚合——语义场1. 语义场,语义场的种类: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等2. 同义义场的类别,同义词之间差别的主要方面,辨析同义词的方法,同义词的作用3. 反义义场的类别,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反义词的作用(五)词义和语境的关系1. 两种语境: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2. 根据语境解释词义3.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语境使词义单一化,语境使词义具体化,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六)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1.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基本词汇、一般词汇2. 基本词汇的特点: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3. 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词语,隐语(七)熟语1. 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2. 成语的特点,成语的来源和构造,成语的运用3. 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成语和惯用语的区别4. 歇后语:歇后语的分类,歇后语的运用(八)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1. 词汇的发展变化(1) 新词的产生,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词的语音形式的变化,词义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2) 词义变化的途径: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等2. 词汇规范化的原则。
词汇规范化工作:方言词的规范,外来词的规范,古语词的规范,新词的规范3. 词语解释的方法4. 常用的词典、字典及其检字法五、语法(一)语法概说1. 语法和语法体系2. 语法单位3. 句子成分概述(二)词类(上)1.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2. 实词与虚词3. 实词4. 各类实词的运用(三)词类(下)1. 虚词2. 各类虚词的运用3. 词类小结(四)短语1、短语的含义2、短语的结构类型3、短语的功能(五)句法成分1. 句法成分(1) 主语、谓语的构成主语、谓语的意义类型(2) 动语、宾语的构成宾语的意义类型(3) 定语的构成限制性定语和修饰性定语定语和助词“的”多层定语(4) 状语的构成状语和助词“地”多层状语(5) 补语的构成补语的意义类型补语和宾语的顺序以及两者的辨别(6) 中心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7) 独立语: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2. 句法成分小结(六)句子的分类1. 句类:(1) 句类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2) 疑问句的结构类型: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2. 句型的概念3. 句型的分类:主谓句、非主谓句4. 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的类型5. 变式句和省略句6. 句式变换3、 句子分析及例解(七)常见的句法失误1. 病句2. 病句的种类3. 句子结构常见的错误(八)复句1. 复句的类型2. 多重复句的结构分析3. 紧缩复句4. 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九)句群1. 句群的定义2. 句群的结构类型。
3. 多重句群4. 运用句群常见的错误(十)标点符号1. 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种类2. 标点符号的用法古代汉语一、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一) “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二)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与汉字的部首(三)汉字的形体演变与异体字、繁简字二、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古今词义的异同(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三、词类的活用(一)使动用法(二)意动用法(三)名词用如动词(四)名词用作状语四、古代汉语的词序(一)宾语前置(二)其他特殊词序五、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古代汉语判断句句式(二)判断词的发展六、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一)意念上的被动(二)古代汉语被动句式七、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和词头词尾(一)副词: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表敬副词(二)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或”和“莫”、“者”和“所”(三)介词:于(於、乎)、以、为(四)连词:与、而、则(然则)、虽(虽然)、然(然而)、之(五)语气词:句尾语气词、句首和句中语气词(六)词头、词尾八、古书的注解、标点和今译九、古汉语常用工具书语言学基础一、语言的功能(一)语言的社会功能(二)语言的思维功能二、语言是符号系统(一)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三)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三、语音和音系(一)语音和音系的区别与联系(二)语音的属性(三)音位与音系(四)音位的聚合(五)语音单位的组合四、语 法(一)语法和语法单位(二)组合规则(三)聚合规则(四)变换(五)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五、语义和语用(一)词汇和词义(二)词义的各种关系(三)句义(四)语用六、文字和书面语(一)文字和语言(二)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三) 文字的发展与传播七、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一)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二) 语言的分化八、语言的接触(一)社会接触与语言接触(二)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三)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四)语言的替换和底层(五)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九、语言系统的演变(一)语音的演变(二)语法的演变(三) 词汇和词义的演变本文档来源于布丁考研网(),全国最真实、最全面的考研真题及资料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