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师范大学学年论文样稿.doc
20页A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人文学院本科生学年论文(2009 级)目:黄庭坚茶诗研究专 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汉语言文学 学号: 09010100 职称: 副教授2014 年 5 月 15日成 绩:黄庭坚茶诗研究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XXX (09010100)指导老师:XXX (副教授)摘要:黄庭坚爱茶嗜茶,对茶情有独钟,留下了颇为可观,内容丰富的茶诗作品其茶诗 从茶叶茶具、茶艺茶道、茶礼茶俗及饮茶功用反映了宋代茶事文化;以禅味、山水、谐谑入诗, 使诗歌呈现出贴切fl然、清新流丽的风貌,又具备讽劝褒贬的功能;从诗歌的喻体世界、茶道 的选择及对酒与茶的高低评价反映出其人格追求、价值取向及精神蕴藉,极富特色关键词:黄庭坚;茶诗A Study on Huang Tingjian1 s Tea PoetryWANG Xi-lian Director: ZHANG Ying(College of Humanities,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Huang Tingjian was fond of tea and left myriad cornucopia of poems about tea to the world. These classics interpret the tea culture of Song Dynasty in terms of tea-leaves as well as the culture, ceremony and function of drinking tea. He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philosophy, nature and persiflage into the poems enabling them to be felicitous, refined without depriving the function of judgment from the works. Huang explicated his pursuit of morality, orientation of values and temperament of spirit from not only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poems but the choice of teaism and the preferenee between wine and tea as well.Key Words: Huang Tingjian; Tea Poetry前吕所谓茶诗,是指以茶为题材的诗歌,或是内容涉及茶的诗歌,其艺术形式与其他 诗歌并无什么不同,换血言Z,是关于茶品、茶艺和茶经济活动的总称。
在《宋稗 类钞》卷二十四中,宰相富弼曾戏嘲黄庭坚说:“将谓黄某如何?原是分宇一茶客”, 虽为戏谑Z词,却道出了黄庭坚与茶2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黄庭坚出生于洪州分 宁(今江四修水)双井村,当地出产曾被欧阳修推为“草茶第一”的双井茶,在受 元祐党人Z祸的牵连被贬期间,他又在H古就为重要茶产地的四川度过数年终其 一生,黄庭坚爱茶嗜茶,对茶情有独钟,留下了颇为可观,内容丰富的茶诗作品以《黄庭坚事集注》为底本,共搜集到茶诗126首从时间的维度上看,黄庭 坚的茶诗创作有两个高峰,一个小高峰是从元丰元年至元丰三年,也就是黄庭坚任 北京教授直到入京改官知吉州泰和县期间,在这期间,他创作了 27首茶诗;另一 个则是从元丰八年至元祐三年,这一时期黄庭坚奉诏入京,先后除秘书省校书郎、 神宗实录院检讨官、著作佐郎、集贤校理等职,也就是这一期间,他共创作了 51 首茶诗,堪称其茶诗创作的顶峰吋期,不仅诗歌数量众多,而且诗歌技法越加成熟 黄庭坚茶诗不仅展现宋代茶事的风貌,还以独特技法展现其茶诗创作的“自成一家” 的风格,同时在其茶诗写作中也流露出了其审美及人格的追求一、黄庭坚茶诗的茶事管窥黄庭坚的茶诗涉及大量的茶事茶俗,他对当时各类茶的展示,茶具茶道的描写, 内容丰富多彩。
他的众多茶诗中记述了茶事活动的许多方面,展示了不同品种的茶 叶和不同用途的茶器,描写了茶艺活动的步骤及细节,成为展示宋代文人饮茶传统 及宋代茶文化的窗口黄庭坚茶诗中的茶叶茶具黄庭坚爱茶,出身茶乡,贬谪期间又滞留于重要的茶产地,因而对各种茶如数 家珍当时饮茶又是文人雅士的风雅之事,他与挚友又常以茶叶或茶具互赠,因而 在其茶诗中不乏有较多的关于茶叶、茶具的描写1 •茶叶茶文化史上有“茶与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宋朝也是饮茶詁茶的巅峰时 期,在这一期间,宋人对贡茶尤为推崇,贡茶风气兴盛,同时地方草茶也各有特色 宋人推崇贡茶的精良,也欣赏草茶的天然意趣,黄庭坚的茶诗中就有大量关于不同 站种茶叶的描写,官焙贡茶、地方草茶兼备,并不厚此薄彼宋代贡茶数量大,赐茶之风更盛,因而处于北宋朝廷中的黄庭坚也常择取官茶 入诗官茶有“北焙碾玄璧,谷帘煮甘露”,“外家新赐苍龙璧,北焙风烟天上来”, 其中“北焙”指的就是北苑官焙官焙荐璧天解顔,繪汤试春聊加餐”,“苍龙璧, 官焙香”,这些都是描写官茶的诗句而就草茶而言,黃庭坚对于自己家乡出产的 双井茶情有独钟,“我家江南摘云月臾,落磴霏霏雪不如”,“故持茗椀浇舌本,要 听六经如贯珠”(《以双井茶送孔常父》),此外在《和七兄山预汤》、《和答子瞻》、《答 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扬休》、《公择用前韵嘲戏双井》、《又戏为双井解嘲》等诗篇中 也有关于双井茶的描写。
而就其种类而言,黄庭坚的茶诗里也有丰富的展示有人龙凤团茶,“刘侯惠我 大玄璧,上有雌雄双凤迹”;有小龙团,“我持玄圭与苍璧,以暗投人渠不识”(《以 小团龙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爲戏》),小龙团是当时有名的贡茶,小龙团是仁宗 时蔡襄于福建路转运使所添制的贡茶之名,因为仁宗的不轻易赏赐,更增加了小龙 团的珍贵;有密云龙,“裔云苍璧小盘龙,贡包新样出元丰”(《博士王扬休碾密云 龙同事十三人饮之戏作》),密云龙是元丰时期的福建北苑所出的上品茶,比起龙团 制作工艺更加精良,胜大小团茶,为极珍之詁;有建溪茶,“建溪有灵草,能蜕诗 人骨”(《碾建溪第一奉邀徐天隐奉议并效建除体》);有壑源拣芽,“裔云从龙小苍 璧,元丰至今人未识”(《谢送碾壑源拣芽》),所谓拣芽指的是经过挑选的“一•芽 带一叶”的茶叶;有曾坑茶“茗花浮曾坑,酒泛酌宜城”(《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 思五首其四》);有月兔茶,“兔月龙团不当惜,长卿消渴肺生尘”,月兔茶是一•种外 圆中空,如环如珏的茶饼,在苏轼的《月兔茶》中也能得到印证还有黄庭坚家乡 的双井鹰爪,“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气《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扬休》)2 •茶器黄庭坚的茶诗中涉及许多种时人常用的茶器,有将团茶碾成细末所用的茶研, “赠君洸州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以团茶洸州绿石研赠无咎文潜》),“香 包解尽宝带胯,黑面碾出明窗尘”(《谢王炳之惠茶》),“睡魔正仰茶料理,急遣溪 童碾玉尘”(《催公静碾茶》),“壑源包贡第一春,细奁碾香供玉食”(《谢送碾壑源 揀牙》)等诗句描写了团茶被茶研研成细末,如玉尘纷纷落下的景象。
在煮茶时用到风炉、鼎、斜等茶器诗有煎茶所用的风炉,“安得左轄清颍尾, 风炉煮茗卧西湖”(《谢黄从善业寄惠山泉》),“风炉小鼎不须催,鱼眼长随蟹眼来”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其二》)等诗句表明了风炉是煎茶烹茶不可缺少之 物,在茶文化中有独特的地位;有煮茶用的鼎,“思公煮茗共汤鼎,蚯蚓窍生鱼眼 珠”(《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不嫌水厄幸来辱,寒泉汤鼎听松风”(《答黄冕 仲索煎双井并简杨休》),“酒杯未觉浮蚁滑,茶鼎已作苍蝇鸣”(《次韵李任道晚饮 锁江亭》)等,这些诗句都表明了在当时鼎也是煮茶的重要工具煎茶所用的器具, 在《茶经》中被称为“鍰”,但在宋代并不流行,在诗词常见为“鼎”、“旬L、“铛”, 而“鼎”则是“桃”或“铛”的雅称;除此之外,还有茶餅,有《以椰子茶餅寄德 播二首》、《谢曹子方惠二物二首之煎茶斜》等诗记录了这件茶器,在《谢曹子方惠 二物二首之煎茶餅》中“短喙可候煎,杓腹不停尘”,详细描写了茶卸的外观而在饮茶时则有有盛茶用的茶碗,“晴云浮茗椀,飞雷落文楸”(《孝寺饯子敦 席上奉同孔经父八韵》),“老翁更把春風椀,靈府清寒要做詩”(《戲答荊州王充道 烹茶四首其…》),在黃庭坚茶诗中茶碗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茶器,同样用于盛茶所 用的器皿还有“瓯”、“盂”,“官賽同盘厌腥腻,茶瓯破睡秋堂空”(《戏答陈元舆》), “碩果不食寒林梢,剖而器之如懸匏”(《答許覺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其二》)。
松 风转蟹眼,乳花明兔毛”,(《信中远来相访且致今岁新茗又枉任道寄佳篇复次韵》), 其中“兔毛”是指兔毫盏,是指建州窑所产的涂以黑釉的厚重茶盏(建盏)中的一 种,其特点是黑釉中隐现的呈放射状、纤长细密如兔毛的条状毫纹,因其与茶汤颜 色对比强烈,胎体厚重,保温性强,同时又具有精致口动感的美感而深受推崇,在 宋代诗文中赞誉不绝二)黄庭坚茶诗中的茶道茶艺黄庭坚的茶诗中,涉及到一系列的茶艺活动,如碾茶、煎茶等,不仅表现出诗 人对于茶道的熟悉,展现出与今大不相同的茶艺活动,而且表现出了作为文人士大 夫的闲情逸趣和不流于俗的高尚晶味,其中记叙的茶艺活动,也为窥探宋代文人饮 茶文化打开了窗口1 •碾茶所谓碾茶,是指将敲碎的茶块放在碾槽小碾成粉面茶粉不易久放,过了夜茶 色就会由白变昏沉碾茶要轻拉重碾,要迅速,否则会散失真香宋代的饮茶方式 与今不同,煮茶前需要把茶饼或散茶碾碎成细末,再进行下一•步的煮茶活动饮茶 时是茶水混合着茶叶末一起喝的,因而研磨出细腻的茶末也成为评价茶质量的一•个 重要标准碾茶本是点茶或者煎茶的准备工作,但是在黄庭坚的茶诗中却被多次单独提 及,在黄庭坚的《和知命招晁道夫叔姪》)中有一句“茶须亲碾试,酒可倩行沽”, 可见黄庭坚对于碾茶这一步骤的看重。
在黄庭坚的茶诗中就有涉及碾茶的器具及碾 茶过程的诗句,“赠君洸州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以团茶洸州绿石研赠 无咎文潜》),“香包解尽宝带胯,黑面碾出明窗尘”(《谢王炳之惠茶》),“睡魔正仰 茶料理,急遣溪童碾玉尘”(《催公静碾茶》),“壑源包贡第一春,细奁碾香供玉食” (《谢送碾壑源揀牙》)“午窗欲眠视蒙蒙,喜君开包碾春风”(《博士王扬休碾密云 龙同事十三人饮之戏作》),“要及新香碾一杯,不应传宝到云來碎身粉骨方余味, 莫厌声喧万壑雷”(《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其一》)由此可以看出在宋人饮 茶的观念中,他们认为只有把茶碾粉碎,才能使茶的滋味得以充分展现而在黄庭 坚看來茶粉可以被称为“玉尘”,可见是赋予了茶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2 •煎茶煎茶含有两重含义,一重是指煎茶法,唐代茶以煎茶为主,至宋代则以点茶为 宋代茶道特色,但是宋代依旧保持有煎茶这一茶道煎茶虽不是最原始的茶艺技法, 却是最正规的唐代陆羽在详述“煎茶”法时,对饼茶的煎煮方法进行了规范,其 步骤包括:炙茶、碾末、煮水、煎茶、酌茶另一重含义是煎茶法中的煎茶这一步 骤煎茶是有程序的,按照陆羽在《茶经》中的表述,“一沸”时,下盐。
水烧开 后,投入适量的盐调味,并除去浮在水面上的水沫;“二沸”时,从烧水用的容器 中大开的水中舀出一瓢水,加入茶末,并加以搅动,使泛起泡沫;“三沸”时,将 先前西出的水重新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