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中医翻译人才培养研究.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7968955
  • 上传时间:2021-1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0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中医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余静摘 要:分析中医药翻译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认为社会对中医药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需求,已从经院式、研究型人才转变为专业型、实践型人才针对中医药翻译人才行业知识匮乏、翻译经验不足、文化沟通能力欠缺等问题,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医翻译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与浙江义乌诚兴商会合作开办的“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使得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外贸流程的熟悉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关键词: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医翻译人才培养;跨境电商;创新能力: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1008-3561(2016)04-0030-02一、研究背景本世纪初,为培养满足中医药国际传播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外语+医学”专业目前,全国23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中,13所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专业方向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中医药对外交流、翻译、医学、医药、中医药、中医药贸易近年来,为顺应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和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需要,各中医院校相继开设硕士点比如2002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获准设立全国第一个中医外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又新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06年3月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中医英语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前招收“医药外语研究”和“医药翻译研究”两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此外,辽宁中医药大学张庆荣教授在中医基础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点下招收“中医药英语翻译:中医藏象学说”方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河南中医学院在中医医史文献二级学科下招收“中医药典籍的英译研究”和“中医药英语翻译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中医药产业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纷纷意识到对于高水平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对于中医药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仍然采用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以翻译理论教育与研究为主,以翻译实践为辅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但在另外一方面忽略了翻译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和对接,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所培养出的人才具备复合型的特点,却难以满足社会及经济文化发展对于中医翻译人才的具体需求二、中医药翻译市场的需求分析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对于国家软实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药产品占有国际市场份额、中医术语标准化及中医典籍的传承和翻译等领域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也培养了相关的人才,中医药事业得到平稳高速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来自日、韩等的竞争压力也使中医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遇到挑战,甚至有中医药文化话语权旁落的危险。

      面对这些挑战,为了争取国际市场的承认和认可,就需要高素质翻译人才搭建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的桥梁因此,不论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还是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市场都需要大量具有中医药背景、扎实的语言功底,能在两种语言之间自如转换的实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为了摸清市场对中医翻译人才的需求情况,课题组设计了一份市场调查问卷问卷主要由“企业状况调查”“口笔译员工调查”“企业招收翻译人才标准调查”“翻译人才在企业的表现调查”及“企业对翻译人才的态度意见调查”等五个方面组成参与调查的包括翻译公司、外贸企业、中医药企业在内的35家公司的负责人,以及企业旗下从事翻译及其相关工作的62名翻译人员调查问卷采用Likert五级量表,使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13.0对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此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值为0.819,能够满足研究要求调查结果显示,中医药企业及外贸企业对于专业性、职业型翻译人才的储备不足,企业的翻译任务往往是外包给翻译公司来做,或者是由语言能力较好的员工来做这样,造成了产品翻译质量低下、翻译不统一、翻译缺乏专业性等问题根据市场调查问卷中体现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行业知识匮乏。

      主要问题集中在对各行业术语或表达的深层次理解及行业表达方式或表达习惯的把握上二是翻译经验不足90%的公司表示,企业储备的翻译人才对于现实操作中的问题,尤其是国际会议中的口译项目难以胜任而企业的翻译人员则表示,在学校学习期间主要从事笔译实践,而且笔译实践多以文学笔译为主,对于中医药行业的文本内容在中文的理解上有难度,而且确实存在翻译经验不足的问题三是文化沟通能力欠缺翻译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沟通的过程,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对话与交流中医药文化不同于其他科技翻译的文本,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这就要求译者对两种文化都要有深厚的底蕴,不仅仅语言能力强,而且能够使用两种语言在两种文化之间游走在被试的62名翻译人员中,有70%以上的翻译人员提到学校学习的翻译技巧难以满足文化沟通的需求,自己翻译的文本不能够或者只能部分被英语国家的人理解调查发现,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日趋活跃,以及行业、高校及研究机构与国际组织之间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对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需求已从经院式、研究型人才转变为专业型、实践型人才传统的经院式翻译人才已难以胜任专业性领域内的翻译任务,而具备专业背景、具备实操经验的高素质翻译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稀缺人才。

      三、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医翻译产学研合作教育2014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3万亿根据商务部的预测报告,2016年将达到6.5万亿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的批复》李克强总理强调说:“跨境电商综试区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是中国未来新的发动机,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渠道为加强中医翻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接,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更符合行业发展与企业的需求,2015年3月,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与浙江义乌诚兴商会合作开办了“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实验班主要面向具备良好语言基础(英语六级以上),对中医翻译与外贸实践感兴趣的大学生其中英语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计算机专业优先录取实验班注重传授与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有关的基本知识,培养基本翻译及语言沟通技能,训练使用阿里巴巴B2B和B2C平台进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外贸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企业文化、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具有自主创新的创业理念,熟悉跨境电子商务外贸交易流程,掌握电子商务实际的操作技能 “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的总课时为168个课时。

      课程设置分为三个模块:翻译技能模块+中医知识模块+跨境电商实操模块其中“翻译技能模块”共30课时,主要是对外贸流程中的翻译问题,例如产品名称的翻译、外贸术语的翻译、中医术语的翻译等进行讲授和训练中医知识模块”共30课时,主要是对中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术语等进行讲授和培训跨境电商实操模块”共108课时,全部由浙江诚兴商会的企业家轮流进校进行讲授和指导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B2B和B2C平台的操作技巧,外贸流程中的翻译实践和沟通能力培养,跨境电子商务外贸交易流程等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企业以“1托2”的模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面对面的培养所谓“1托2模式”指的是每一家企业向2名学生提供其企业的真实操作账号,并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指导学生使用真实账号进行交易学生在企业委派的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从熟悉企业产品、了解企业文化到翻译实践、沟通实践、外贸实操一步步学习和实践,其翻译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外贸实操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和促进四、结果与讨论王少爽(2012)提出译者素质模型的概念,他指出翻译人才应当具有的七种能力:语言能力、应用能力、文献能力、管理能力、专题能力、技术能力、理论能力为了明确“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否对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产生了积极作用,根据译者素质模型,我们对参加“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43名学生进行了课程的前测和后测。

      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能力、翻译理论能力、翻译实践能力、中医药翻译能力四个方面的考察在课程开始之前,对43名被试者进行的前测表明,学生的语言能力基本达到6级水平,翻译理论较欠缺,翻译实践能力较差,中医药翻译能力极差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培训,在课程结束后对43名学生进行了后测后测的形式与前测保持一致,主要考察学生的翻译能力,内容与前测内容保持难度一致后测的结果表明,43名被试者的语言能力略有提高,但并不明显,翻译理论无明显提高,翻译实践能力提高较大,中医药翻译能力有所提高此外,在“双惟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班”的实践过程中,还为43名被试者建立电子档案袋,对每一位被试者的学习及实操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考勤、外贸实操次数、报单次数、询盘次数、询盘质量、产品翻译次数、产品发布次数、Presentation的次数等十余项通过对形成性评价与后测的结果的分析,发现43名被试者的翻译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外贸流程的熟悉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截至目前,43名被试者中已有21名被浙江诚兴商会旗下的公司录用成为正式员工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关切到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和中医药行业国际化发展的蓝图,是对当前中医药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脱离市场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就是无的放矢,会造成一方面人才的难以就业,一方面企业缺乏人才的尴尬局面因此,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一定要接地气,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灵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才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跨境电子商务是未来生活、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是全民创新的新平台借助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的模式,一方面巩固大学生的理论基础,训练翻译能力;另一方面从市场和企业的角度出发,根据经济和市场发展的具体需求,有的放矢地设计课程体系,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进行合理的重组和塑造,突出培养其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需求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才培养真正反映和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参考文献:[1]American Translators Association(ATA).American CertificationProgram[EB/OL].http://www.Atanet.org/certification/eligibility_approved.php#chi,2012.[2]Laviosa S.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M].New York:Rodopi,2003.[3]柴明颎.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0(01).[4]潘华凌,刘兵飞.翻译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及其培养对策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1).[5]刘习良.加强行业管理推动我国翻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翻译,2006(04).[6]叶苗.关于我国翻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7(03).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