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八章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社会学.docx
3页第十八章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社会学 第十八章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社会学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思潮 一、后现代主义的含义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包含各种理论,它们彼此竞争而且意见相左因此,得出一个确切的关于后现代理论主义的定义是徒劳的,这里也仅仅是列举一二 后现代主义原仅指一种以背离和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 有人提出,最早使用“后现代”一词的是在1870年前后,一个英国画家约翰沃特金斯查普曼的画作被描述为“后现代的”绘画国内有研究者提出,“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菲德里柯德奥尼斯1934年编选的《1882一1923年西班牙及拉美诗选》一书,最初它是一个文学术语,指的是在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内部发生的一种运动哲学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柯、巴尔特等所谓的后结构主义者企图由批判早期的结构主义的一些基本观念出发来消解和否定整个传统西服体系哲学的基本观念,因而后结构主义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典型形式。
在美国,奎因、罗蒂等从分析哲学中分化出来的所谓的新实用主义哲学家则企图通过重新构建实用主义来批判和超越近现代西方的哲学传统,他们的哲学也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形态格里芬认为后现代主义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任何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超越现代的情绪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有人笼统地称后现代主义的本质是人的反叛情绪的符号化 但是后现代主义的含义虽然广泛,但也存在着重要的共同之处,那就是反对、否定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二元论、本质主义、理性主义、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父权制、机械主义、经济主义、消费主义、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等共同的理论倾向为了更好得理解和把握后现代主义,有人认为可以从三个向度上理解后现代主义:一是激进的或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二是建设性的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三是简单化或庸俗的后现代主义 二、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理论倾向 1、反对个人主义,强调内在联系的实在性 2、整体有机论它超越机械主义和二元论,是后现代有机论和后现代整体论的结合反对现代主义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强调生命的平等性反对人类中心论 3、强调过去和未来之间有一种新的时间联系 4、它的创造性和多元论的观点。
有学者认为后现代理论具有如下基本的特质: 1、后现代是一个人们用以看待世界的观念发生根本变化的时代原有的决定论、稳定性、有序、均衡性、渐进性和线性关系等失去了往日的效用,而各种不稳定、不确定、非连续无序与断裂等现象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2、后现代是一个告别了整体性、统一性的时代,新的范畴如开放性、多义性、无把握性、可能性、不可预测性等等,已进入后现代的语言; 3、后现代是一个彻底的多元化已成为普遍观念的历史时期,这种多元化强调而不是企图抹杀或消灭差异,主张各种范式并行不悖、相互竞争; 4、后现代的基本经验,是完全不同的知识形态、生活设计、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即便是真理、正义、人性、理性也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原则的直接结论是:反对任何统一化的企图,维护事物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反对试图将自己的选择强加于别人,使异己的事物屈服于自己意志的霸权野心它尊重并承认各种关于社会构想、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形态的选择 三、后现代主义的形态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