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完整)小学语文重点知识点集合,推荐文档.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95832953
  • 上传时间:2024-02-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识字加粗为重点讲述内容,倾斜为次要讲述正常体为话术内容一) 汉语拼音考点: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 通话的有效工具《汉语拼音字母表》中有 26个字母,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能 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间节;掌握拼读拼写的一些规律声母:23 个 b p m f d t n I g k h j q x z h ch sh r z c s y w韵母24个单韵母6个:a o e i u u复韵母 9 个 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前鼻音5个an en in un nu后鼻音 4 个 ang eng ing ong )考点1:整体认读音节(16个)16 个整体认读音节分别是: zhi 、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 、yun、ying 巧记方法考点2:汉语拼音大写字母的拼写规则考点3:隔音符号u上两点的省略(声母jqx和u相拼时,u要去掉两点)考点4:轻声、儿化(1•韵尾a、o、& e、u (包括ao、eao中的o)作韵尾的韵母作儿化直接加卷舌动作:如月儿 2、 )考点5:音变、变调(一和不 语气词“啊”用在句尾时,由于受前面一个音节末尾音的影响,常常放生音变,它的读音变化规律有:A在a o e I 后,读呀如: 桂林的山真奇呀! B 在u ao ou后,读哇如:你在哪住哇! C在n后读哪 女口 :桂林的山真险呀! D 在ng后读nga(二) 汉字考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在小学阶段,学生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个,其中2500个 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行款整齐, 结构合理,布局美观;能利用字典自学生字,具有较强的识字能力。

      考点 1:汉字的基本笔画 有 8种:点横竖撇捺折提钩 如永. 字的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 先撇 后捺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先外后里 先里后外 先外后里再封口 回 先中间后两边 水)三种特 殊的笔顺规则:A点在左上先写如门B底横或突出在中间的横后写如 女C竖在中间不穿底的 先写如 山考点 2:汉字结构:(独体字和合体字) 汉字的造字法: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左 形右声、左声右形、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内形外声、外形内声)考点 3:多音字、同音字、查字典 ( 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 )第二章 词 语 词语是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当前各类考试中对同学们基础知识检测的 核心内容之一对于词语的检测,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同时词语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着阅 读与作文完成的质量 因此,同学们要结合《语文课程标准》 和当前考试热点 (词语的积累), 在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等方面努力提高考点 1 : ABB式:AABB式 ABAB式: AABC式: BAC式:基本词性、词语的辨析( 近义词、反义词、 多义词⑵轻巧: ①重量小而灵巧 ②轻松灵巧 ③简单容易A.他操纵机器,就像船夫划小船一样轻巧.。

      )B•这辆小车很轻巧. )C.你说得倒轻巧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能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在作文或平时表达中就能够准确、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考点 2 成语、谚语、歇后语A 成语: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预言过程中形成的特殊固定的词组成语的特 点是结构紧密、固定,不能随意拆开或改动,大多是四字组成 日积月累 (1 -16个字的成语分别举例说明: )要点: 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掌握成语的基本结构(近反义词、数量词、叠词、 属相、来自寓言、历史故事、含有植物、含有比喻意思的 如口若悬河 )B谚语:谚语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是多年流传的通俗简练、含义深刻 的现成语,形式差不多是两个短句农谚、生活各方面、事理)C歇后语: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语言文化之一,它诙谐幽默, 最大特点谐音、比喻、会意第三章句子句子作为基础知识和第四部分,由于它包含内容较多,涉及面较广,是评议表达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进行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因而它也成为各类考试命题的焦点加强对句子的理 解、辨析、积累和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水平,从而较好地搞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考点1 4种句式(祈使句、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考点2句式变换(1)被字句与把字句(2)陈述句与反问句 ⑶肯定句式改否定句按 例如:要求改写句子,意思不变。

      1、 他不是坏学生改为肯定句: 2、 书店里的书很多改为否定句: 3、 这场晚会我一定要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4)扩句与缩句(5)直述句与转述句考点3判断句子中的修辞手法(设问、反问、夸张、排比、比喻、拟人、)修改病句(A.缺少成分;B•词序混乱;C•前后矛盾;D.用词不当;E搭配不当;F•意 思重复;G •指代不清考点5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考点5歧义句(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理解的句子,歧义句句意的不确定性,所 以做题要认真思考)女口:船行二日即到虽然句子里面不包含标点,但是题与题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歧义句也有一部分是因为不同的停顿造成句子不同的意思,所以我要涉及一些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技巧考点1)省略号的用法:A文中省略的部分B声音断断续续C语意含蓄,让读 者去想象2)破折号的用法:A语言中断或声音延长B递进或转折C对上文的 解释或说明3)引号的用法:A引用别人的话B需要强调的词语C引用特定的 词语D否定或讽刺,标点符号放在句子不同的位置表达不同的意思:如客人和店家,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第四章古诗文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学的精粹,学习和掌握一定量的古诗文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要背诵 70〜80篇 古诗文,其中绝大多数属唐、宋诗人的诗文,内容又大多以叙事或绘景为主能够准确地朗读、背诵和理解这些诗文,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提高语文素养有着深远的意义一)古诗文的朗读理解冲刺要点知识要点核心内容注意要领①五言诗节奏: a 一古诗文的朗读主要注意以下两点:①读准子音古诗/二/一”(三拍);b “二/一/二”朗文中,有些字虽是常用字,但读音与现今汉字的发音(三拍);c “三/二”(两拍)完全不同②读出韵律,诵读古诗,除遵循一般的朗② 七言诗节 奏:a “二/二/二/读读要求外,还要注意结合诗句的意思,读出节奏和音一”(四拍);b “二 / 二/ 一/ 二”(四韵拍);c “四/三”(两拍)③单句和双句的节奏要一致理解理解古诗文主要注意以下四点:1、 推敲字义:古诗文由于受固定格式和字数的限制, 一般用字用词非常严密、准确,许多古今词义大有不 同,所以要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对字、词的理解2、 理解诗句:理解诗句是学习古诗文的基本要求,小 学阶段一般要求直译,使诗文中每一个字的意义都在 译句中能反映出来,并尽量保持诗文的原意和结构3、 了解背景:诗人与他生活的时代,也是理解诗文的 重要条件。

      诗人的爱好、思想、写作特点、当时的社 会现实、文学发展、民俗习惯等都有助于我们理解古 诗文,要善于搜集和积累这方面的知识4、 体会感情:准确体会古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学 习古诗文的最终目的,它有利于我们学习用精炼生动 的语句,用新颖巧妙的技巧抒情表意①通过理解字、词了解时代背景, 反复诵读去完成②要注意平时的 积累二)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冲刺要点知识要点核心内容注意要领积累关于古诗文积累的检测也是当前各地各类学校考试命 题的一个热点由于古诗的数量、篇目、种类的丰富 性、关于古诗文的积累的考题也多种多样无论题型 如何变换,关键在于我们应尽可能多地去学习、积累 古诗文对古诗文的积累,可以从 不同角度归类积累,如按 写景、写事,按季节,按 动植物,按表达情感等运用古诗文凝练的表情达意效果,是它得以流传的重要原 因在日常口语表达和写作中恰当地引用古诗文,会 较好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有时还会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另:古诗文中的修辞手法与现代汉语中的一 样,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对偶等)判断古诗文中的修辞手 法和恰当运用古诗文,关 键在于对古诗文的理解, 只有理解了,在判断与运 用时,才会正确无误,才 会恰当如其分。

      考察类型 A 于古诗朗读中朗读节奏知识的检测 正确掌握不同的读法,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诵读古诗,除一般的朗读要求外,还要结合诗意注意节奏,不要把该连起来的地方割裂开来, 也不要把该分开的地方连在一起 B 翻译故事,考察古诗文自学、理解能力的试题理解古诗 文,要通过理解字、词,了解时代背景,反复朗诵去完成,必要的字、词的意思在注释中已 经提供理解这首诗,还可以联系我们熟悉的李绅的另一首《悯农》 ,虽然内容不同,但要表 达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古诗的学习,除了依靠掌握一定的方法外,还要注意平 时的积累,这首诗主要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农民悲惨的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C 补充诗句是检测古诗积累的常见题型它的难度在于必须要有较大的古诗阅读量、记忆量 此类题通常涉及的大都是一些名家诗文中的名句,只要平时学习中加以认真地积累,就能较 好地完成 D 实际应用题 古诗语言精练,抒情表意非常生动、巧妙,特别是一些名家写 下的妙语佳句如果我们在说话、写作时恰当引用,不仅会使语言变得生动,而且在表达意 思抒发感情上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古诗的原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