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初三化学知识全面汇总归纳1.pdf
6页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初三化学知识归纳 一主要概念 1、 分 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般讲气体分子,如 O2 分子,CO2 分子) 2、 原 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一般讲金属原子,如铜原子,铁原子) 3、 元 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4、 混合物——由不同物质(分子)组成的物质,如空气,食盐水等 5、 纯净物——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 6、 单 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铁(Fe),氧气(O2),氢气(H2) 7、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食盐(NaCl) ,硫酸钾(K2SO4) 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水(H2O),二氧化硫(SO2) 9、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 ,盐酸(HCl) 10、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11、 盐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碳酸钠(Na2CO3) ,氯化银(AgCl) 12、 物理变化——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13、 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14、 化合反应——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A+B C (例子见后面的方程式汇编) 15、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A B+C+……(例子见后面的方程式汇编) 16、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A+BC B+AC (例子见后面的方程式汇编) 17、 复分解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D AC+BD (例子见后面的方程式汇编) 18、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9、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的物质. 20、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 21、 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二、主要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1、碱式碳酸铜(又称铜绿)受热分解: 绿色物质变黑色,管口有水珠出现,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 2CuO + H2O + CO2↑ 2、在空气中点燃镁带,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2Mg + O2点燃2MgO 3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O2点燃CO2 4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 O2点燃SO2 5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4P + 5O2点燃2P2O5 6 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瓶底应铺少量水或沙,以防止熔化的生成物炸裂瓶底) 3Fe + 2O2点燃Fe3O4 7 氢气燃烧:发出淡蓝火焰,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有水珠出现. 2H2 + O2点燃2H2O 8 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 + O2点燃2CO2 9 甲烷(CH4)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生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遇冷有水珠出现. CH4 + 2O2点燃CO2 + 2H2O 10 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红色,管口有水珠出现[先通氢,后加热;( 防止氢气不纯加热发生爆炸)]垂危撤灯,冷撒气.(防止热的铜又被氧化成氧化铜)] H2 + CuO Cu + H2O 11 碳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红色,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2CuO高温2Cu + CO2↑ 1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红色,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 CuO高温Cu + CO2 13 电解水:阳极产生一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O2),阴极产生气体能燃烧,火焰为淡蓝色(H2)体积比 H2:O2=2:1 2H2O电解2H2↑+ O2 ↑ 三、三大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1、氧气: 2KClO32MnO 2KCl + 3O2 ↑ 或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或 2H2O22MnO2H2O+ O2↑ 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实验注意事项(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产生水份倒流回试管底部,使热的试管炸裂) (2)试管夹应夹到离试管口 1/3 处 (3)导管在试管里稍露出橡皮塞即可 (4)实验完毕,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拿出,再撤去酒精灯. (5)如用高锰酸钾制取,在试管口应堵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试管. 2、氢气 Zn + H2SO4 ZnSO4 + H2↑ 或 Zn + 2HCl ZnCl2 + H2↑ 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实验注意事项(1)长颈漏斗管口应插到液面下(防止气体散逸) (2)所用酸应是稀盐酸或稀硫酸) (3)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3、二氧化碳 CaCO3+2HCl CaCl2+H2O+CO2↑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实验注意事项(1)反应装置与制氢气相同 (2)不可用硫酸代替盐酸(因为生成微溶于水的 CaSO4,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3)不可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可使产生的二氧化碳不纯). 四、常见物质或离子颜色 1、红色:金属铜(Cu)、红磷(P) 2、红褐色:氢氧化铁[Fe(OH)3] 3、黑色:木炭(C),氧化铜(CuO) ,二氧化锰(MnO2), 四氧化三铁(Fe3O4) 4、绿色:碱式碳酸铜[即铜绿][ Cu2(OH)2CO3] 5、浅绿色:亚铁离子(Fe2+ ) 6、蓝色:铜离子(Cu 2+),氢氧化铜[Cu(OH)2] 7、黄色:铁离子(Fe 3+) 8、白色:除亚铁离子铜离子铁离子外的其它离子 五、常见物质俗名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石灰石大理石水垢(主要成分)CaCO3 2、生石灰 CaO 3、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主要成分] Ca(OH)2 4、烧碱\火碱\苛性钠 NaOH 5、纯碱 Na2CO3 6、小苏打 NaHCO3 7、蓝矾\胆矾 CuSO4·5H2O 8、绿矾 FeSO4·7H2O 9、金刚石\石墨\活性炭 C 10、沼气\天然气(主要成分) CH4 11、酒精 C2H5OH 12、水煤气(CO 、H2 的混合气体) 13、食盐 NaCl 14、铁锈(Fe2O3) 15、铜绿 Cu2(OH)2CO3 16、食醋 CH3COOH 17、草木灰 K2CO3 18、干冰(CO2) 六、常见气体性质 1、最轻的气体:H2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前两种气体:N2(78%) ,O2(21%) 。
体积分数) (地壳中最多的前四位元素:O、Si、Al、Fe)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NH3 4、有毒的气体:CO,SO2 5、可溶于水的气体(即不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CO2 6、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 7、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CH4 8、可用来还原氧化铜的气体:H2,CO 9、混合后能发生爆炸的无色气体:H2和 O2,CO 和 O2,CH4和 O2 10、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气体(即酸性气体):CO2,SO3,HCl 11、碱性气体:NH3(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1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O2 13、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N2,CO2 七、常见干燥剂及可干燥的气体 1、 浓硫酸:可干燥 H2,O2,CO2,N2,CO,CH4,HCl,不可干燥 NH3 2、 固体 NaOH 或生石灰 CaO :可干燥 O2,H2,N2,CO,CH4,NH3,不可干燥 CO2,HCl 3、 碱石灰(固体 NaOH 和 CaO 的混合物) :可干燥及不可干燥的气体与第 2 点相同 八、常见沉淀 1、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物质:BaSO4、AgCl(白色沉淀) 2、 不溶于水,可溶于酸的物质:除 KOH、NaOH、Ba(OH)2、Ca(OH)2 外的碱;除 Na2CO3、K2CO3、 (NH4)2CO3 外的碳酸盐。
3、 蓝色沉淀:Cu(OH)2 4 红褐色沉淀:Fe(OH)3 九、常见离子检验 1、 SO42+检验:取少量待检物于试管,加少量 BaCl2溶液和稀 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2、 Cl-检验:取少量待检物于试管,加少量 AgNO3溶液和稀 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物由不同物质分子组成的物质如空气食盐水等纯净物由同种物质分子组的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硫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合反应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 CO32-检验:取少量待检物于试管,加少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H+离子检验:取少量待检物于试管,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5、 OH-离子检验:取少量待检物于试管,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 6、 NH4+离子检验:取少量待检物于试管,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微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液变蓝 十、常见反应规律 1 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酸 盐+氢气 金属必须在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酸常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不可用硝酸. 2 金属与盐的反应 金属+盐 新金属+新盐 金属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应排在新金属的前面,且不可用 K 、Ca、 Na 这三种金属,因为这些金属会先与水反应,盐必须是可溶性的盐. 3 碱和盐,盐和盐的反应 碱+盐 新碱+新盐 盐+盐 两种新盐 反应物必须可溶,生成物必须有沉淀. 4 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物必须有水或沉淀或气体 5 铁在置换反应中,生成物里铁显+2 价. 十一、原子和离子间的互相转化 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方法: 得电子 得电子 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正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原 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不带电荷 失电子 失电子 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负 十二、溶液间的互相转化 加溶剂、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降温、蒸发水分 十三、金属活动顺序及应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应用: (1) 用于金属与酸的反应: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置换出氢气。
(2) 用于金属与盐的反应: 排在前面的金属 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 不能) 十四、pH 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1) pH=7,溶液呈中性 (2) pH ﹥7,溶液呈碱性 (3) pH ﹤7,溶液呈酸性 十五、溶液部分各量之间的关系式 1、 可化为: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2、有 A 克 a%的某浓溶液加水稀释成 B 克 b%的稀溶液,则有如下关系: (使用原则: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A×a%=B×b% 加水量=B-A 3、如有 A 毫升密度为 d1 克/厘米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的浓溶液,加水稀释成 B 毫升密度为 d2 克/厘米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的稀溶液,则有如下关系: (使用原则: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A 毫升×d1 克/厘米3×a%=B 毫升×d2 克/厘米3×b% [提示:质量(m)=密度(ρ) ×体积(v) ] 加水量=B×d2-A ×d1 (注:1 毫升=1 厘米3) 4、 A 克 a%的某溶液与 B 克 b%的另一溶液混合成中间浓度 c%,则有如下关系: A×a%+ B×b%=(A+B)×c% 十六、常见元素或原子团化合价 1、 元素化合价口诀:钾钠氢银+1 价,钙镁钡锌+2 价 氟氯溴碘-1价,通常氧是-2价 铜+1、+2 铝+3,铁有+2 和+3。
碳有+2 和+4,硫有-2 、+4、6 (注:金属铁在置换反应中转化为+2 价) 2、原子团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氧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只有磷酸根,以上酸根为负价,只有铵根+1 价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100%= 溶质质量 ×100%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物由不同物质分子组成的物质如空气食盐水等纯净物由同种物质分子组的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硫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合反应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在任何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合为零,利用此原则,可求出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十七、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 1、设一个碳 C-12原子质量为 Mc,某原子一个原子质量为 M,则 M 12M 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 Mc×1/12 Mc 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 相同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产生氢气比较方法: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得值越小,产氢气越多。
4、 化学式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 十八、在空气中会变化的物质 1、 浓 H2SO4 吸水,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不变质 2、 浓盐酸:挥发,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不变质 3、 石灰水:与 CO2 反应,溶液质量变小,变质 4、 固体 NaOH:吸水、吸收 CO2,质量变大,变质 5、 CaO:吸水,变为 Ca(OH)2 ,变质 十九、1~20 号元素名称符号口诀 氢 氦 锂 铍 硼,碳 氮 氧 氟 氖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钠 镁 铝 硅 磷,硫 氯 氩 钾 钙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二十、初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 对实验完毕后药品处理的要求: 废弃物应倒在废物缸里, 有用的要回收的物质倒在教师指定的地方 2、 为了确保安全,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 ,即①不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②不用手接触药吕;③不要将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 3、 取用药品时用量要严格地按实验说明中规定的用量来取,如未说明用量,一般用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4、 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固体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可用镊子,方法是先平放试管,将固体放于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直立起来 5、 取用液体药品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拿试剂瓶时标签应对准手心,以防止流下的药液腐蚀标签 6、 使用量筒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要使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俯视则读数偏大,若仰视则读数偏小 7、 浓酸浓碱在使用时应特别小心,防止皮肤衣物被腐蚀:如果不慎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 3-5% 的碳酸氢钠溶液 8、 托盘天平只用于粗略称量,只能准确到 0.1 克,在称量前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的最左端,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如果在调节过程中指针偏左,则应将两边的螺母向右方向调,如果不调就称量,则结果比真实值偏大称量无腐蚀性或不易潮解的固体,应先在托盘上垫一张干净等质量的纸,被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易潮解或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容器中称量原则:左物右码,先大后小) 9、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酒精灯不用时应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造成浪费,同时由于酒精挥发后灯芯上留有水份使酒精灯不易点燃或燃烧不好。
10、 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酒精的量不得超过灯容积的 2/3,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量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一定的角度,一般与水平面成 45°角,试管切不可对着自己或旁人 11、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这都是为了防止失火,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要用灯帽盖灭,若不小心打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就立即用湿布或沙盖灭 12、 常见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可用来加热但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 烧杯,烧瓶;不能用来加热的仪器有:量筒、水槽、集气瓶、漏斗、锥形瓶 13、 加热前应擦掉玻璃仪器外壁的水,保证外壁干燥,固定加热前应先进行预热,加热后不能立即冲洗,以免玻璃仪器受热不均匀而爆裂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附着在内壁上的水均匀了,既不顺股流下,也不凝聚成滴 14、 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为: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转移所需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带铁圈) 、蒸发皿、酒精灯、药匙在本实验中,有四步要用到玻璃棒,各步的作用分别是: ①溶解时搅拌,用于加速粗盐溶解 ②过滤时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或冲破滤纸 ③蒸发时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以免溅出 ④转移时充当转移工具 15、过滤操作中“一贴、二低、三靠”的含义是: 物由不同物质分子组成的物质如空气食盐水等纯净物由同种物质分子组的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硫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合反应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②过滤器中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①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要靠在玻璃棒上;②玻璃棒的末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③漏斗管口应靠在接液体烧杯的内壁。
16、一定质量分数溶液配制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所需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量筒 17、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烧瓶或试管的外壁,过一会儿,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手松开一会儿,导管末端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二十一、几种常见的化学肥料 氮肥:含氮元素的化肥,如硝酸铵(NH4NO3) 作用: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 磷肥:含磷元素的化肥,如磷酸二氢钙[Ca(H2PO4)2] 作用:促进农作物的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旱、抗寒能力,促进农作物穗粒增多和果实饱满等 钾肥:含钾元素的化肥,如碳酸钾(K2CO3) 作用: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复合肥:含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成分的化肥,如硝酸钾(KNO3) 微量元素肥料:含 B、Zn、Cu、Mn、Mo 等元素的化学肥料 化学方程式汇编 一、化合反应 2Mg + O2点燃2MgO 3Fe + 2O2点燃Fe3O4 2Cu + O2 2CuO 4Al + 3O2点燃2Al2O3 2H2 + O2点燃2H2O 4P + 5O2点燃2P2O5(红磷,白磷一样) S + O2点燃SO2 C + O2点燃CO2(充分燃烧) 2C + O2点燃2CO(不充分燃烧) C + CO2高温2CO 2CO + O2点燃2CO2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 CaO + H2O Ca(OH)2 Na2O + H2O=2NaOH K2O + H2O=2KOH BaO + H2O Ba(OH)2 2Na + Cl2 2NaCl CuSO4 + 5H2O CuSO4· 5H2O 二、分解反应 2H2O电解2H2↑+ O2 ↑ 2KClO32MnO 2KCl + 3O2 ↑ Cu2(OH)2CO3 2CuO + H2O + CO2↑ 2H2O22MnO2H2O+ O2↑ 2HgO 2Hg + 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CaCO3煅烧CaO+CO2↑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H2CO3 H2O + CO2↑ CuSO4· 5H2O CuSO4 + 5H2O Na2CO3·10H2O Na2CO3 + 10H2O 三、置换反应 Zn + H2SO4 ZnSO4 + H2↑ Zn + 2HCl ZnCl2 + H2↑ 2Al + 3H2SO4 Al2(SO4)3 + 3H2↑ Mg + H2SO4 MgSO4 + H2↑ Mg+ 2HCl MgCl2 + H2↑ 2Al + 6HCl 2AlCl3 + 3H2↑ Fe + 2HCl FeCl2 + H2↑ Fe + H2SO4 FeSO4 + H2↑ Fe+CuSO4 Cu+FeSO4 CuSO4+Zn ZnSO4+Cu 2AgNO3+Cu Cu(NO3)2+2Ag 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C+ 2CuO高温2Cu + CO2↑ H2 + CuO Cu + H2O Fe2O3+3H2 2Fe+3H2O H2O + C高温H2↑ + CO↑ Cu+Hg(NO3)2=Hg+Cu(NO3)2 Zn+2AgNO3=2Ag+Zn(NO3)2 四、复分解反应 (一)、 酸 + 碱性氧化物 ==== 盐 + 水 Fe2O3+6HCl 2FeCl3+3H2O ZnO+2HNO3 Zn(NO3)2+H2O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CuO+H2SO4 CuSO4+H2O (二) 、酸+碱 盐+水 Cu(OH)2+2HCl CuCl2+2H2O Cu(OH)2+H2SO4 CuSO4+2H2O 物由不同物质分子组成的物质如空气食盐水等纯净物由同种物质分子组的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硫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合反应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NaOH + HCl NaCl+H2O 2NaOH+H2SO4 Na2SO4+2H2O NaOH+HNO3 NaNO3+H2O Mg(OH)2+2HNO3 Mg(NO3)2+2H2O Ba(OH)2+H2SO4 BaSO4↓+2H2O (三) 、酸+盐 新酸+新盐 1、BCO 产生 CO2的 CaCO3+2HCl CaCl2+H2O+CO2↑ Na2CO3+2HCl 2NaCl+H2O+CO2↑ NaHCO3+HCl NaCl+H2O+CO2↑ 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BaCO3+2HNO3 Ba(NO3)2+H2O+CO2 ↑ 2、产生沉淀的 HCl+AgNO3 AgCl↓+HNO3 H2SO4+BaCl2 BaSO4↓+2HCl Ba(NO3)2+H2SO4 BaSO4↓+2HNO3 (四) 、碱+盐 新碱+新盐 CuSO4+2NaOH Cu(OH)2↓+Na2SO4 NaOH+NH4Cl NaCl+NH3↑+H2O FeCl3+3NaOH Fe(OH)3↓+3NaCl Ca(OH)2+Na2CO3 CaCO3↓+2NaOH (五) 、盐+盐 两种新盐 KCl+AgNO3 AgCl↓+KNO3 BaCl2+2AgNO3 2AgCl↓+Ba (NO3)2 NaCl+AgNO3 AgCl↓+NaNO3 Na2SO4+BaCl2 BaSO4↓+2N aCl BaCl2 +Na2CO3 BaCO3↓+ NaCl 五、不属于任何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 CO2 +Ca(OH)2 CaCO3↓+ H2O SO2 +Ca(OH)2 CaSO3↓+ H2O SO3 +Ca(OH)2 CaSO4↓+ H2O 2NaOH + SO3 Na2SO4 + H2O 2NaOH + CO2 Na2CO3 + H2O 2NaOH + SO2 Na2SO3 + H2O CH4 + 2O2点燃CO2 + 2H2O CaO+H2SO4 CaSO4+H2O 2NaOH + SO3 Na2SO4 + H2O C2H5OH + 3O2点燃2CO2 ↑ + 3H2O CO+ CuO高温Cu + CO2 ↑ 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FeO + CO高温Fe+CO2↑ Fe3O4+4CO 3Fe+4CO2↑ C6H12O6+6O2点燃6CO2 ↑+ 6H2O 物由不同物质分子组成的物质如空气食盐水等纯净物由同种物质分子组的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硫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合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