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秉县苗族刻道文化博物馆简介.doc
50页1施 秉 县苗族刻道文化博物馆简 介施秉县苗学会会长潘家相整理二 O 一一年六月十日编印21壹 综合展一、高端新论坛(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说: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说:“未来五年和今后更长一个时期,贵州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是依靠改革创新、建设文化强省、促进历史跨越,让贵州人民更多享受文化发展繁荣的成果三)中共黔东南州委书记廖少华说:“黔东南州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像抓工业那样抓文化产业用现代企业机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现代文化产业园发展模式,用高科技手段使文化新形态在文化产业里得到运用,创新黔东南民族文化产业四)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州长李飞跃说:“黔东南州转变文化发展方式,首要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进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民族文化是黔东南州的一个主体性资源,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内容,对黔东南州民族村落、建筑形式、生活方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信仰、民族歌舞、工艺美术等民族文化资源2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得如何,将直接决定黔东南州实施旅游活州的战略成败。
”(五)中共黔东南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耿生茂说:“我州文化旅游的核心是蚩尤文化,要对蚩尤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把它作为苗侗文化的根来统领黔东南文化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州逐步走出一条以文化来带动旅游、用旅游来带动文化发展的模式,文化旅游互动模式又成为我州旅游发展的一条成功之路 ”(六)雷山县苗学会会长(老县长、老人大主任)杨耀奎说:“天下西江每年旅游收入都在 1 亿以上,靠的就是文化,打打唱唱也是产业,同样找到饭吃 ”(七) 《贵州日报》责任编辑王小梅说:“前不久,天柱县七个民营企业家注资 600 余万元修建的斗牛场,引来了首次斗牛大赛来自广西、云南及贵州的上百头牛角逐,面对广西”名牛——“东方不败” ,结果贵州牛大胜仅此一次,收的门票 60 万元黔东南州委常委、宣传部长耿生茂向记者介绍活动时,再次表达对斗牛文化产业进入市场的极大信心以上高端的新论谈既是我们建立公共文化即施秉县苗族刻道文化博物馆的依据,又为博物馆的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省委、州委、州政府领导的重要指示,把博物馆逐步办成一项公共文化产业,让整个社会一起共享文化成果,提升幸福指数,这是我本人最大的期盼3二、序言博物馆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收藏文物、研究文化、展示文明的一个重要阵地。
为了留住民族的根,唤醒民族历史记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与文化繁荣,特建立施秉县苗族刻道文化博物馆,作为本人向党的九十岁生日献上一份薄礼建馆的宗旨就是以展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刻道为主要内容及其与刻道文化息息相关的苗族生活习俗、苗族生产生活方式、苗族宗教与苗族文化、苗族服饰饮食与苗族农耕文化等大量实物、展版、图片的展出,追溯祖先,不忘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今天通过参观,让我们大家一起都能深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祖国好,民族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4三、本馆内容提要施秉县苗族刻道文化博物馆,已经初步建立八个展,即:(一)综合展面积 60m2,陈展以刻道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苗族起源的传说、苗族历史简介(苗族迁徒史) 、苗族的历史贡献、苗族成了世界性的民族、党的民族政策使苗族获得了新生、民族问题及其对策等,摆放实物 20 余件、苗族书刊 30 余种、展版 21 块、图片 5 张展中立有大型刻道和蚩尤塑像二)苗族生活展面积 40m2,内容有苗族先民取火用火,拉风箱、打铁冶炼兵器、农具,还有粮食加工、狩猎、做豆腐、烤酒等生产生活餐饮文化与习俗,展品 25 件,展版 5 块、图片3 张。
三)苗族婚俗及酒文化展面积 40m2,其内容有苗家蒸糯米饭、打糍粑、设酒席、餐饮器具及酒歌书籍等,实物 27 件,婚俗介绍展版 5 块、图片 3 张详细介绍苗族婚姻全过程与丰富多彩的苗族歌舞文化四)苗族土司农耕文化展面积 20m2,内容主要是展出施秉县城杨家街苗族土司杨再凡一家五代所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实物 25 件,展版 3 块展馆以事实证明,历史上各阶层的苗族人物并不都是剥削者,而是劳动者五)苗族宗教即巫教展面积 20m2,本展是请当地老鬼5师吴光玉制作而成,设有苗家常崇拜的鬼神 44 种的祭台、物件以及展版说明和各种巫书等六)苗族文化展面积 30m2,本展是博物馆的核心,除陈设 10 件苗族起居用品外,着重介绍了苗文学习刻道教唱演唱、刻道种类、刻道形状、刻道收藏还展有苗族体育歌舞及其古兵器等,拟作为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刻道文化的公共基地(或场所或库存或教室) 七)苗族服饰展面积 20m2,展出黄平仁里潘光奎一家四代的女式服装十件(套) ,是实实在在穿在身上的“史书”和“活化石” ,另配有苗家旧生产农具七件,说明苗家再苦也不能苦女孩子,一个苗家姑娘穿戴的嫁妆要数千上万元,耗时达 10余年,而家中的摆设却破烂不堪,真是“富饶的贫困” 。
八)苗族农具展30m 2,摆设有各种苗家旧时代从种到收的各种旧式农具通过一看二体验三联想,遥忆我们苗家古人劳作之艰辛,生活之苦楚,每个苗族同胞都不忘民族苦,牢记党的恩目前,整个博物馆已完成八间八个展,总面积 260m2,茅草房 2 间、砖房 6 间,展品 152 件,展版 45 块,图片 15 张,各种苗学书刊 100 余期(本) 其中有仿苗族先民刻的由七八位好汉扛的特大枫木棒:一根高 2 米,重 150 斤,两根高 2 米,各重 80斤,两根高 1.5 米,各重 50 斤可说这些刻棒都是世界之最另6有圆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各种大小不一刻棒 24 根设置的目的是便于刻道文化的学习培训使用永久珍藏涉及到刻道文化内容,已由我县著名苗族语言文字学家杨通顺老师主编或合著出版的各种版本书籍,堆集起来高 31 厘米,重 10 斤零 2 两,除本馆有部分收藏外,大部分存放在杨通胜老师的儿子杨耀光家中,刻道歌是实实在在的一部苗歌百科全书7四、苗族起源的传说人类未出现以前,有只蝴蝶从一棵枫木树心中飞出来,后与水泡恋爱生孕,生下 12 个蛋(苗族称 12 个宝) 蝴蝶妈妈生下的蛋她不会孵化,将蛋交给一种叫姬妃(Jeb Wib)鸟来孵化。
这只姬妃鸟把 12 个蛋全部孵化出来了,他们分别是:雷、龙、虎、蛇、蜈蚣、野猫、太阳、月亮、黄鼠狼、小野兽、养以和白散其中的“雷” (Ab Hfob)和“养以” ( Ab Veeb)是苗族的祖先,养育他们俩的蝴蝶妈妈便是苗族的始祖后来,阿以(Ab Veeb)与仙女尼曼( Nib Mieb)结合生了喜尼(Xix Nix)和喜金(Xix Jeb)两兄弟为了生子传代,其哥喜尼的儿子又与弟喜金的女儿扁金结婚,开弟兄亲,于是生育儿女一代一代生息繁衍下去从古至今苗族都把枫木、姬妃、蝴蝶作为图腾物来祭祀崇拜这些图案大量出现在苗族妇女穿戴的银首饰、衣裙甚至鞋帽上苗族《开亲歌》 、 《苗族十二路酒歌》特别是开亲歌中刻道部分都有颂扬枫木、姬妃、蝴蝶妈妈及其她的后代喜尼、喜金开亲全过程的段落,一直流传至今以上的叙述就是苗族起源的传说8五、苗族简介(苗族迁徒史)苗族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它可追溯到距今 8300 年前的后李文化、距今 7300 年前的北辛文化、距今 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以及距今 6500 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据考古发现和史书记载,苗族先民在 1 万年前居住在长江中下游(即今天的安徽、两湖、江浙一带) 。
由于这一带苗民生产大发展,人口迅速增加,约 7000-8000 年间北进中原(即今天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一带)比较稳定长期居住下来,形成了一个跨越几个地区强大的部落联盟——九黎国,蚩尤为首领到 5000 年左右,中原大地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一是蚩尤打败炎帝,把炎帝驱除出九隅;二是黄帝与炎帝之战,炎帝被打败;三是黄帝联合炎帝与蚩尤在河北省涿鹿县打了数十天极为惨烈的大战,蚩尤大败从此,苗族过着五千多年被驱赶、被镇压、被消灭的逃亡生活,历史上苗族经历了五次大迁徒我国著名学者、文化人、教授余秋雨在《当代贵州》2008年 07 期撰文,题目为《爬脉梳络望远古》中说:“总之,这场战争(指涿鹿之战)打得惨烈无比,千钧一发极有可能是蚩尤获胜,那么中华历史就要全面改写正因为如此,黄帝及其史官(苍颉)必须把蚩尤说成妖魔,一来可以为黄帝久玫不下辩解,二来可以把正义拉到自己一边,杜绝后人设想万一蚩尤胜利的另9一种前途……因此,黄帝只能向他们宣告,他们以前的首领是妖魔,现在应该归附新的统治者蚩尤被黄帝擒杀后,戴上木质刑具桎梏,从今天河北北部的涿鹿县押解到今天山西运城地区这条路线很长,要穿过河北省的一部分,山西省的大部分,将近两千华里。
蚩尤的手足,都被桎梏腐烂了,桎梏上渗透了血迹为什么长途押解?为了示众,为了让各地异心归服,终点就是现在运城县南方,中条山麓的一个地方,那是处决蚩尤的刑场处决的方式是“身首解割” ,因此这地方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被称为“解州” 蚩尤被杀后行刑者取下桎梏弃之山野这副桎梏,本来已在长途押解中渗满血迹,此刻更是鲜血淋漓,它很快在弃落的山野间生根了长成一片枫林,如血似火 ”蚩尤被黄帝、炎帝打败擒杀后,他们 81 个弟兄的九黎部落大部惨遭杀害,一部分苗族先民被俘,给黄帝当奴隶,融入华夏民族余下部分南迁,退回原来的住地长江中游(今天的安徽、湖北、湖南一带) ,这是苗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徒蚩尤余部举族南迁,在左洞庭、右彭蠡一带又逐渐强悍起来,结成号称“三苗国” ,与尧、舜、禹的华夏集团再次发生冲突,最后被禹在丹江(今甘肃积石山)打一场 70 天的血战,三苗终于彻底被打败这场战争十分残酷, “三苗之亡五谷变种,鬼哭于郊” 、 “三苗亡、天雨血、夏有冰、地拆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 , “三月不见日” 大禹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师,10治水有功,杀苗罪大恶极,手段十分残忍大部分苗族被禹消灭,只有部分被俘、被收养,充当牺牲品,而另一部分苗人继续向南迁,逃到江西、湖南,在崇山峻岭中隐居下来。
这就是苗族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迁徒余秋雨在 2008 年 08 期《当代贵州》发表一篇《以美丽回答一切》的文章中说:“在蚩尤的猎猎战旗下,确实也有不屈的一群他们崇尚勇猛奋斗,又保持着失败者后裔的傲岸,背负着祭祀先祖的使命,不惜与当权者征战历史上那个与尧的队伍战斗在丹江的三苗部落,就自称是蚩尤的“九黎”之后,三苗打不过尧,曾被尧收编,却又时时反抗,尧就把他们流放在现在敦煌的三危山三苗首领罐兜被流放到今天湖南大庸市西南的崇山,已属武陵山区后来,禹又与三苗打了一场历时 70 天的大战,三苗大败从此不见于史册 ”距今约 2700~2200 年,定居于湖北、湖南、江西的苗族,经过坚韧不拔的努力,社会经济日益发展起来,就有了“荆” 、“楚” 、 “蛮”等称呼,苗民成了楚国的主体民族春秋至战合计为 424 年, “五霸” 、 “七雄”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春秋时期各类大小战争 217 次,战国时期大小战争 220 次,兵祸不断,就有部分苗族被迫扶老携幼迁入人烟稀少的武陵山区秦灭楚后,苗族大量向西、向南迁逃;一部分于川、湘、鄂的诸蛮不走,遂相率避入深山穷谷之中,与鸟兽处,不肯投降,后进入武陵地带的11“五溪”地区。
当中,一部分到了广西大苗山、三江等地,有的迁得更远,到了海南岛这是苗族历史的第三次大迁徒秦至宋时期(距今约 1200~2200 年)这一千年当中,封建王朝(包括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又对“武陵蛮” 、 “五溪蛮”采取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