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docx
7页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任何一个群体都有 它的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 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应该说,班级文化建设 具有多重的作用它有利于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班级文化是班 级内形成的价值观、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 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 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 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一、求真务实 创造班级优美环境美化教室环境,是创建班级文化的基础整齐光洁的教室环境, 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 大的精神力量班级文化建设水平越高,班级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 意识就越能够得到加强心里学表明“一个优美的教学环境能让学生 的学习成绩提高 13% ” 在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凡是教室环境整 洁、优美的班级,其师生的荣誉感、班级的内聚力都比较强因此学 校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从 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构建班级文化建设的氛围1.在教室布置时,精心搭配室内各种设施的颜色,使教室呈现 出一种自然、整洁的气氛,显现一种和谐美。
2.发动学生用自己种的花草或是制作的风景画来点缀教室,并 且定期更换,让教室添绿色、增活力,学生仿佛就在大自然中求学一 般,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完美融3.教室设置图书角,学生可以积累好的书报,并通过班主任审 阅合格后放在书架上,这样既给班级增添了文化氛围,资源也得到了 共享,也营造了读书氛围4.巧妙布置精心设计,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个墙角都育 人,激励学生求知张贴《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让学生领会精神,记住实质,内化为行动;悬挂国旗以增强学生的爱 国情感;办黑板报一展学生之长;班干部值责表明确了每一位班委成 员的分工情况,卫生分工情况等都是班级文化的外在体现5.教室门口的班牌上,有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合照,师生共同设 计的班徽、班风口号以及班主任寄语,这些都凝聚着班级所有成员的 力量与智慧二、以人为本 构建班级情感文化以人为本构建积极的班级情感文化,能使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 生之间相互理解,平等、友好相处,形成奋发向上的气氛前苏联教 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沟通师生思想感情的一 座桥梁”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情感文化1.用真心感动学生班主任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具 备爱生如子的情愫。
只有对学生抱有爱,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 才能引导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如:一位班主任因为重感 冒,嗓子已经嘶哑了,但仍坚持上课一次上课前,她意外地看到一 杯热水放在讲台上,班长对她说:“老师,这几天你的嗓子不好,我 们想让你润润又一位学生说:“老师,喝吧,我刚加上的热水”这位老师当着学生们的面感动地一饮而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逐 渐学会了去爱别人和表达自己的爱2.用热心帮助学生,对于出现问题和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老 师虽然批评教育,但是坚持平等待人,尊重学生,做到教育从严,处 理从宽,时时处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用热心帮助化解学生心中矛盾 与错误的认识3.用爱心感化学生,学校部分引滦局的学生远离父母,生活上、 心理上、学习上往往会遇到不少困难,各班班主任老师常常是预防关 心相结合二年二班有一名学生患了白血病,班主任和家委会的家长 知道后,马上自发组织为该生捐款表达爱心4.用信心鼓励学生,教学中各位教师总是鼓励学生进步、成才, 每每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出鼓励的评 语,帮助学生的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进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怀, 使学生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几名失去了学习信心的学生又重新回到了 课堂。
5.用耐心学生,为了突现学生的优势学科,转化劣势学科, 切实为学生学习服务,几年来,学校的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从不间断 为学生进行培优辅差,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和情感效果老师的爱是一种特殊之爱,它像喷壶浇灌花草一样,喷洒向每一 个可爱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主任老师的爱心感化下健康成 长,使班级文化更加积极、健康向上三、增强意识 强化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 取向、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创造 一个团结、文明、勤奋、向上的浓厚精神文化氛围,对提高学生素质 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1.制定班级管理制度马卡连柯认为“不应仅仅把纪律看成教育的手段,它应是教育过 程的结果班级制度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而且制度本 身就是一种文化首先要解决的是让学生接受制度,引导学生思考: 你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班级中?每个人都有弱点,需不需要克服每 个人的弱点?要实现以上两点,我们需不需要制定班规?然后针对班级 的实际情况,发动学生参与制定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这样做除了集 思广益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从而调动全 班成员的积极性。
制度的制定使人人平等,让学生执法采用轮流制, 加之在教师指导下管理执法严而有度,班级管理就会逐渐走向制度 化2.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是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体只有学生 高度团结,才有班级生机勃勃班主任们模仿“金字塔”般的管理形式 细化规定班内每个学生的任务,如:中队长,主要负责每月一次中队 主题活动,每月三次小活动,每月抽查小队活动一次小队长,每周 组织小队活动一次,作好记录;组织队员参加班级每月活动等又如, 没有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则要求向班委或老师及时反映干部执行情 况,认真参与日常内务,认真投票选举等这些任务完成的背后有相 应级别的奖励以五角星和表扬单为奖励)这样的细则不仅点明 了每一位学生在这个班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使得班级的内务管理 井然有序同时,“分工细则”让学生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思想,因 为学生毕竟还是小的,需要有一种明确的标示来强化通过这种外界 责任意识培养,来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凝 聚学生力量管理班级的目的,这样的管理才是人性化,可健康循环的 班级建设3.提供班级精神的榜样 组建班委时,就应该考虑班干的各方面能力,不能说个头大的就 当纪律委员,成绩好的就当学习委员,打篮球打得好的就当体育委员。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考虑, 择优生让他们成为在班级文化的塑造者,通过班主任的培训、指导, 让他们的各方面能力进一步得以提升而作为小学生来说大多认知来 源于模仿,因此,通过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下,后进生将会有很大的进 步班级文化是一种理想的黏合剂,能使学生彼此合作,同心协力, 和衷共济;能减少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内耗,增强其内部的凝聚力特 别是在关键时候或遇到重大困难时,能使同学们挺身而出,为了班级 的整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绝对不会出现“临阵逃脱”的情 况,绝对不会发生“我不干了”的事情,绝对不会形成“无人问津”的局面,这都得益于班级文化的魅力没有了班级文化,一个班级必 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生活在这个集体当中就缺乏 归属感和“主人翁”感班级内部的凝聚力是由班级文化氛围营造的, 当学生高兴时,班级为他分享快乐;当学生不开心时,班级为他分担 痛苦,及时为他送上关怀和帮助,这样就会大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四、集体活动 渗透班级精神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和育人的功能,许多成功的教育经验 表明“寓教育于活动中”对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对每一个人的健 康成长都是行之有效的。
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相互尊重、 理解和关心,使师生情、生生情、校园情得到升华,形成班级特有的 文化特色1.设计系列主题班队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充分有效地利用班、队会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好途径在自我设 计的活动中,学生能够自由充分地发展他们的爱好、特长和各种能力, 因而对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有重大作用,其意义往往是课堂学科教学 活动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师要放手让班干部组织、主持班级活动, 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样既能确保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 又能利用活动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进而满足学生各种心 理的需求主题班会课可以根据时间的不同、学生心理需求的不同确 定内容,如“火眼金睛寻找亮点”“天生我材必有用”“环保你我同行” “安全知识进校园”等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它可 以使学生走向社会、面向社会,在活动中开拓视野,思考人生,增强 学习动力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红领巾志愿者义务服务,“送温暖、献爱心”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活动等3 •组织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体 育活动中,相互的配合更有利于协作精神的培养有说有唱的班会, 可以放松身心,培养个性,展现自我,也能给一些平时学习上表现机 会少的同学一个舞台;组织劳动实践活动,不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而且增强了学生体质;组建舞蹈队、美术队、运动队积极参加各级的 赛事,可以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 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当然也能增强集体荣誉感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群体主动参与创造班级文 化,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参与得愈广泛、愈长久,文化沉淀得 愈丰厚,学生个体就愈能在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自然地融入班级这 个精神家园这个过程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视野 得到拓宽、品位得到提升,同时获得创造的自由与发展的空间因此,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学校 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