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5篇宁夏南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95526300
  • 上传时间:2021-09-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2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司绝密5篇宁夏南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南关清真寺是中国北方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位于银川老城它在宁夏回族人民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 清真寺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XXX多平方米,主殿建筑高26米,上层大殿可容1300余人同时作礼拜下层设沐浴室、小礼拜殿、女礼拜殿、阿拉伯语学校阿訇卧室、会客厅等楼顶正中耸立一大四小绿色穹隆顶,顶端高悬着新月标志大殿前两侧分别建有30米高的“宣礼塔”,中部设了一座直径15米的喷水池整个建筑布局严谨,装饰华丽,精致典雅,宏伟壮观 每逢“主麻日”或每年回族传统节日时,就会有成千上万的穆斯林在这里聚会,从事正常的宗教活动现在,南关清真寺不但是银川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外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还成为了该地区著名的旅游景观之一下面是收集整理的2XXX年5篇宁夏南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模板,欢迎借鉴参考2XXX年5篇宁夏南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一)出银川南门广场西行二里许,一座具有鲜明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物--银川南关清真大寺,便矗立在你的眼前仰首望去,礼拜大殿上一组浑厚饱满的绿色穹窿圆顶,宛若披着绿色盖头的五姐妹,丰姿绰绰,亭亭玉立仔细分辨,个个以宝瓶装饰,浑圆光洁中间的穹项高22米,顶端悬挂一弯月形灯,四个小穹项分别立于东南西北四角,玲珑别致。

      穹顶下二楼是礼拜大殿,五道拱门向东方敞开--中国的清真寺门都向东开,穆斯林进门礼拜,面向西方,那是穆斯林朝觐圣地麦加的方位大殿底层是小礼拜殿、接待室和阿訇住房回廊相连,宽敞明亮沿着弧形楼梯拾级而上,来到大殿前水磨石地面的月台月台围绕大殿,南北延伸,舒展而不局促,节日期间也可供礼拜用,是礼拜殿向室外的延伸大殿与月台之间事实一道汉白玉贴面的双心圆券柱廊,它是穆斯林礼拜出人大殿时脱鞋穿鞋的地方穿过柱廊进入大殿,宽敞圣洁的大殿一派肃穆的气氛殿堂呈正方形,长宽各21米,可容千人礼拜大殿中部有四根绿色瓷砖饰面的方柱,支承上面的大穹顶方柱与穹顶底部衔接的一段圆柱体称鼓座,鼓座上方开24扇高窗,加上大殿南北两侧各开的6扇大窗,使得大殿八方来风,四面进光,清爽明亮向外张望,视野开阔,仿佛矗立于宽广舒展的绿色原野大殿正面的西墙中间,设置"米哈拉布"窑(礼拜者面向的地方),装饰庄重而精巧,采用晶莹洁白的汉白玉构成多圆心的复叶形壁龛图案,其上镌刻经文,简洁舒畅整个大殿的墙面用穆斯林喜爱的绿色涂饰,与汉白玉券柱深浅对比,浓淡映衬,给人以典雅、舒适、和谐、明洁之感作为银川城区的一个回民聚居的地区--南关,原也有一座清真寺,始建于192XXX年,解放后于1953年扩建修葺,成为一个大殿63间、占地20余亩的大寺,其规模居当时银川七寺之首,不幸在动乱年代被当作"四旧"涤荡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关寺得以重建这座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的新清真寺,从设计、施工到竣工,仅用了半年多时间设计之巧,建造之快,质量之好,实属罕见2XXX年5篇宁夏南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二)南关清真大寺位于银川市城区东南角,南关清真大寺始建年代较为久远明朝末年,原寺地址在银川南关外“拱北”亭,规模较小192XXX年将寺址迁入南关内,建成一座具有古典风格的大寺XX年代寺院在动乱中被毁殆尽1981年广大穆斯林募资在今址重建重建的南关清真大寺主殿建筑高26米,坐西朝东,寺院面积约1万平方米主殿为圆形拱顶两层,上层是大殿、阳台,方形大礼拜殿可容纳1300多人做礼拜下层有宽敞的沐浴室、小礼拜殿、女礼拜殿、阿拉伯语学校、阿訇卧室、办公室、会客室等,皆以回廊相连楼顶正中耸立着一大四小的绿色穹隆装饰,大的居于中央,直径9米,顶端高悬新月,小的直径3米,分布在楼顶四角,远眺,绿色圆顶闪闪发光,十分壮丽主楼前有通向上层的阶梯,两侧种植花圃殿前中部为一座直径15米的喷水池,四周花木扶疏,两边各建有30米高的“宣礼塔”寺院内还种植了许多珍贵的松柏和各种树木、花卉整个建筑布局严整,结构紧凑,规模宏伟南关清真大寺以其别具一格、典雅庄重的特点,以及浓郁的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成为自治区重点对外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景观之一。

      近年来,有9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领导、使者、友人来访许多海外穆斯林亦到此参观做礼拜2XXX年5篇宁夏南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三)该寺为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建筑面积为2870平方米全寺分为内外两院,外院较为宽敞,穆斯林重大节日常聚于此处会礼寺门前有长9米、高6米的照壁,为“月藏松柏”砖雕图案与照壁形成对照的是3个转砌券门,镌刻有阿拉伯文砖雕和花卉图案,技艺精湛,栩栩如生中门-“清真寺”3个大字,左右两个券门分别书写有“忍心”、“忍耐”门额券门上部原有四角攒尖顶的3层邦克楼一座,民国时期曾遭龙卷风破坏,后改建为2层从券门入内沿阶而上,内院高台有礼拜大殿,座西朝东,视野开阔,殿前南北讲堂各5间,与大殿形成三合院式布局大殿由两座歇山顶和一个卷棚顶勾连搭,面阔5间,进深9间,内有20余根明柱支撑,木板铺地,墙壁装饰有《古兰经》文书法大殿宽敞,可以容纳千余人同时礼拜殿外装饰精致,翘檐斗拱,庄重朴素同心清真大寺不仅是穆斯林宗教活动场所,还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文物建筑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西征时,曾经发动当地群众在此召开各界代表大会,并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回民自治政.府。

      1958年,同心清真大寺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XXX年5篇宁夏南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四)各位游客,美丽富饶的银川,是黄河河套地区最早开发的一片绿洲,汉代时就在此推行浚渠屯田措施,兴建了汉延渠等水利工程,唐代已具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明清以来“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民谚已经传遍九州古老的党项族在这里创造出璀璨夺目的西夏文化;勤劳的回族人民自强不息,展现出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银川是我国西北边陲的一座重要城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灿烂人文底蕴博大精深,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美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银川,去感受这座边塞古城的神奇魅力吧!游客们,银川市地处黄河冲积而成的河套平原上,东临黄河,地势平坦开阔;西靠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依山为邻;南抵青铜峡;北连平罗县全市总面积3499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277平方公里辖城区、新城区、郊区三个县级区和永宁、贺兰两县据统计,2XXX年末全市总人口约103.91万人银川是个多民族的地区,聚居这回、汉、满、蒙古、朝鲜等25个民族,也是回族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城市,回族约有22.31万人传说很久以前,长江以南住着凤凰七姐妹,给人们带来幸福。

      其中最小的七妹来到地薄人穷的宁夏,开渠引水,带来了江南风光后来为了阻止异族部落的入侵,凤凰七妹就变成了一座城,保护宁夏百姓,这就是后来的银川如今,“凤凰城”已经成为银川的美称银川地势平坦开阔地形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贺兰为屏,黄河绕境,沃野千里,湖泊镶嵌”,是银川地貌格局的特征银川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西部是贺兰山地,贺兰山成梯形,自泉齐沟以南逐渐降低,海拔2XXX—2500米,主峰敖包疙瘩3556米,是阻挡西北寒冷空气和风沙长驱直入的天然屏障东部为黄河冲积平原黄河从银川城东16公里城北偏南30度方向流往石嘴山,过境长度为78.4公里,水面12.47万亩,形成广阔无垠的黄河冲积平原,其间沃野百里,沟渠纵横,草木茂盛,散布着数百个大小湖沼,有著名的“七十二连湖”,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主要的农林牧渔生产区银川位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日照充足,热量适中,风大沙多;冬寒无奇冷,夏热无酷暑,春季短而多变银川因为地处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加上气候干燥,雨水量少,日照又长,因此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晴天据统计,年日照时间比“日光城”拉萨还多17.5个小时。

      银川昼夜温差很大,全年平均日温差为13.1度—14.4度,这种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各类农作物的生长,易于瓜果糖分的贮存,瓜果含糖量较中原地区高出15%—20%据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早在152XXX年前,银川平原就被称为“果城”这里盛产桃、李、杏、枣、苹果、葡萄和西瓜水果个大、味甜、肉嫩,且色彩鲜艳银川种植稻米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经劳动人民的精心培养和改良,银川的水稻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品种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荞麦、白豌豆等蔬菜有宁夏大白菜、辣椒、西红柿、大头葱此外,蕨菜、沙棘、蜂蜜也小有名气银川地区土壤类型较多,植被多样森林面积达百万亩,其中有一半为人工林,包括用材林、防护林和经果林等随着植树造林等绿化工程的展开,森林面积和绿化面积呈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1988年,国务院批准贺兰山为国家级森林有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山上有天然次生林18.3万亩,有野生动物177种,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16种银川地处鄂尔多斯西缘凹陷带的的北部,矿产资源丰富在银川境内贺兰山段贮藏的矿产品主要有煤、赤铁、石灰石、白云石、磷灰石、石英砂岩、辉绿岩、陶瓷粘土等,这位银川市发展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磷矿贮藏量较高。

      银川历史悠久,早在2XXX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这里就是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的栖息之地随着引黄灌区的开发,银川平原兴起了一些城堡,当时被人们称为饮汗城的城堡,就是银川城的前身银川设立县城的开始是在南北朝时期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时称怀远郡公元102XXX年,党项族首领李德明迁居于此,改为兴州公元1038年,西夏国在此建都,称兴庆府,历时189年之后历经王朝更迭,又改称为中兴府、宁夏、宁夏府、宁夏城,直到1945年,才设立银川市银川”一词是明末将此段黄河及其沿岸平原灌区形容为“银色河川”而得名的这座有着1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其人文景点一西夏文化为主要特色西夏王陵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西夏王陵、拜四口双塔、海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诱人的水乡景色、奇特的塞上风光及多彩的回族风情,使银川成为中国西部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游客们,银川城区分为老城、新城和新市区三部分,老城前身为清代的宁夏府城,东距黄河约15公里,自治区政.府和市人民政.府都设在这里,又为商业区新城位于火车站东侧,东距老城区7.5公里,是在清乾隆时住的新满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58年以后又在包兰铁路以西的大片荒漠草原上建起新市区从前银川市内除了鼓楼、玉皇阁、南门楼等几座古建筑外,大都是低矮的黄泥土坯房如今,银川市古颜新貌相得益彰,围绕着那些古老的建筑,一幢幢现代化的建筑鳞次栉比入夜,灯火通明,霓虹闪烁,宽阔的街道流光溢彩走进银川,你可以该受到一种宁夏所特有的传统与现在交相辉映的美丽,这座荣古都风貌、回族风情和现代韵味于一体的边塞古城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迎接着五湖四海嘉宾的光临2XXX年5篇宁夏南关清真大寺的导游词(五)南关清真寺建成的历史有好几百年,由于战争等原因,多次遭到破坏1949年以后,在政.府的帮助下,经过不断修复1981年,宁夏地区的广大穆斯林群众热情募资,重建了这座具有阿拉伯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筑群体南关清真寺是宁夏最大的清真寺之一,该寺位于银川市南关南环东路明末清初始建于南门外,192XXX年迁至城区,1953年经过扩建,成为一座拥有大殿63间、面积1200多平方米,南北配房41间,占地为20多亩的建筑群,其规模居于当时银川市区7座清真寺之首原寺为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殿堂门窗皆为红松木,雕刻工艺精细,惜于“文革”中遭拆毁1981年重建,改为阿拉伯式建筑风格。

      2XXX年南关清真寺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修葺,维修工程耗资700多万元,历时1年多,对清真寺进行了全面的修缮这座阿拉伯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