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高分通关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19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校运会中同学们在观众席呐喊欢呼,健儿们在赛场上英姿勃发下列关于这场活动中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旗杆的高度大约50cmB.运动员百米赛跑冲刺的速度约1.5m/sC.运动过后心跳的频率可达70HzD.一名同学受的重力约500N2、 下列现象能够说明熔化吸热的是( )A.夏天吃冰棒解热B.热蒸汽烫伤比热水烫伤更严重C.冬天窗玻璃上有美丽的冰花D.往手上哈气,手会湿润并感到暖和3、 如图是计算机模拟出的磁感线立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条磁感线可以相交B.磁感线和磁场都是真实存在的C.磁感线不仅可以描述磁场的方向还可以描述磁场的强弱D.两条磁感线中间没有磁场4、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其中表示折射光线的是( )A.AOB.OBC.OCD.ON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B.声音不但能在空气、液体、固体中传播,还能在真空中传播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6、 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小明练琴前调整琴弦松紧程度的目的是调节琴声的响度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7、 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原理,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总是看不清近处的物体B.近视眼是因为正常距离的物体所成清晰的像在视网膜前方C.近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要佩戴凸透镜矫正,看近处的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虚像8、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A.一叶障目B.立竿见影C.杯弓蛇影D.形影不离9、 疫情防控期间,每个人都需要通过扫描二维码后出示绿色的健康码才能出入公共场所用扫描健康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上白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C.二维码上黑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D.二维码上每个区域都反射所有色光10、 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调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控制空调的B.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见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C.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是因为它吸收了红色光D.小孔成像与凸透镜成像原理相同11、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其点燃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12、 如图所示的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A与BB.A与DC.C与DD.B与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 2021年5月30日5时1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天舟二号飞船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如图所示,对接后,天舟二号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 ___________的,相对于地球是 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4、 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的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5、 盘在武汉上空的“雾霾”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建筑施工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轰鸣的机器噪声是由于物体______产生的,围在各建筑工地的绿围墙可在______减弱噪声但飞扬的尘埃却污染天空形成“雾霾”一场小雨使天空的“雾霾”消失,蓝天白云又回来了雾”的形成属于______现象,太阳出来“雾”很快又消失了,这又属于______现象,而“霾”主要是悬于空气中的尘埃,很难消散,其中PM2.5易被人体吸收,对健康不利16、 为了减少噪声污染,韶关市区内对于交通工具作出了禁止鸣笛的规定,这是在______处来减弱噪声的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可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若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选填“高”或“低”)17、 雨后彩虹是光的____现象;不同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18、 如图,MM′是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既发生反射也发生折射.由图可知, OC是_____________ 光线,∠N′0C是________ 角.MM′的________ (填‘上方’、或‘下方’)是介质空气.19、 如图所示,是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反射和折射的部分光路图(反射光线没有画出),从图中可以看出,玻璃在界面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侧,如果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º,则入射角的大小是______,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20、 公园里有一座桥,桥下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3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___m;“倒影”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若湖水1h上涨了0.3m,像的大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作图题21、 如图,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2、 如图所示,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四、实验题23、 物体不受力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不能仅靠理论分析来推测,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来回答为此,设计实验如下:①在水平的桌面上放一个斜面,在斜面的某一合适高度作记号A;②在桌面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③把毛巾换成棉布,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④最后去掉毛巾,再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⑤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较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18.3026.83(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_______(2)本实验设计是通过观察小车_______来推断小车的运动趋势的;让小车每次都从A点下滑,目的是让小车到水平面时_______;(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4)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的原因24、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多次实验1)实验过程中我们选用______(选填序号:A.“平面镜”;B.“5mm厚的透明玻璃板”;C.“2mm厚的透明玻璃板”),其目的是______;(2)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像;(3)实验时应在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 某兴趣小组同学研究物质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在一只一次性杯中装黄沙或干泥土后放入烧杯中,杯口用透明薄膜密封,然后放在阳光下加热,如图所示每次实验时,小组同学测出研究物质的质量,并用DIS设备(图中未画出)测出加热的时间及升高的温度,下表记录了他们三次实验的数据设每分钟物质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相等)表1:300克、20℃黄沙实验序号升高的温度(℃)时间(分钟)12.05.024.010.036.015.0表2:480克、20℃黄沙实验序号升高的温度(℃)时间(分钟)42.08.054.016.066.024.0表3:300克、18℃干泥土实验序号升高的温(℃)时间(分钟)72.04.584.09.096.013.5(1)分析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他们将研究物质密封在烧杯内,并在底部垫泡沫块,这是为了隔绝研究物质与外界空气之间发生热传递现象实验时黄沙与干泥土的初始温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
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主要基于实验序号______中的数据所反映的事实26、 小强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时,用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钢球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虚线位置为木块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的位置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__(选填“木块”、“钢球”或“斜面”)的动能,该物体的动能是由______能转化来的;(2)甲、乙两次实验中,研究的是动能与______的关系若两次实验中,木块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f1______f2,(选填“>”、“<”或“=”)若不用木块,在桌面上铺一条毛巾,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比较钢球在毛巾表面滚动的距离来完成该实验3)同桌的小红根据乙、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小强认为她的看法不妥,理由是______4)由该实验探究联想到:高速公路限速牌上标有“120”和“100”字样,你认为______(选填“大客车”或“小轿车”)的限速应该是120km/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