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数学阅读指导用书下册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3页.pdf
3页1 / 3 第 14 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习内容课本第 34 页第 36 37 页练习四第46 题学习目标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课文讲解课文有四个部分: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项内项、外项计算出比例中的两个内项之积和两个外项之积,从而发现两个乘积的关系把比例改写为分数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与分母交叉相乘,发现积的关系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精要让孩子把第33 页的比例抄写到本子上,如,0.6 0.2 每个比例都有两个比,共有四个数阅读第 34 页课文的第一段, “四个数”与“项”连线,批注“共4 项” ; “两端的两项”与“中间的两项”连线,“外项”和“内项”连线在上述的3 个比例里写出2 个外项和2个内项,即外项内项内项外项,或外项/ 内项内项 / 外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还可以让孩子用字母表示:abc d,则 adbc算式的左边是一个比,表示两个相除;右边也是一个比,表示两个相除想一想:你能从比例式里发现除法以外的运算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引导孩子把外项和内项两个数分别写下来,或者用加法计算,或者用减法计算,或者用乘法计算,从中找出有价值的东西:积的大小相等。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 / 3 接着,让孩子写出乘法算式, 2.4 401.6 60, 615109, 0.6 1/4 0.2 3/4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让孩子用“外项”和“内项”等词语表述乘法算式,即“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阅读课文,把“两端的两项”与算式中的“外项”连线,“中间的两项”与“内项”连线;把课文补充完整; “交叉相乘”与算式连线;把比例式、乘法算式、小精灵的话连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做一做”让孩子理解“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意思,即假设两个比就是比例,把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相乘,积相等, 则假设成立 (成比例);积不相等, 则假设错误 (不成比例)如 6 530, 3824,积不相等, 63 和 85 不成比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其中( 2) (3)题中的比可以组成比例,(1) ( 4)题中的比不能组成比例然后, 让孩子再依据比例的意义,看两个比的比例并得出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有两个判定方法:比例的意义,即除法;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乘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习题解析第 4 题,理解题意, “去年、今年”分别与“2 月份晴天和阴天的天数之比”连线,组成两个比, 34 和 1216。
让孩子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定,再指出其外项和内项然后,分析其比值最后,用比的基本性质分析比例,即3 比 4 的前项和后项同乘4,得 12比 16;12 比 16 的前项和后项同除以4,得 3 比 4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 5 题,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批注“a bcd,则 adbc” 让孩子独立完成3 / 3 第 6 题,判断小红说得是否正确,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方法一:运用比例的知识写出心跳和时间的比,5445 和 7260,再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定方法二:运用比例的知识计算5445 与 7260 的比值,都是6/5 ;这个比例说明:心跳速度没变方法三:计算1 分钟( 60 秒)心跳的次数,看是不是72 次因为45 秒跳 54 次, 1 分钟也就是60 秒就要跳 54/45 6072 次,由此判断小红说得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方法不限以上三种,只要孩子能进行正确判断,说出理由,就可以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二,求比值的计算比较简单,所以这道题, 运用比的意义进行判定比较合适 与之相比, 7.5 1.3 和 5.7 3.1 , 很明显,不必计算就知道: 7.5 3.1 1.3 5.7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