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射剂溶媒的合理应用及给药时间选择.ppt
42页注射剂溶媒的合理应用及给药时间选择注射治疗特点注射治疗特点 优势:优势:•药效迅速•不经胃肠道破坏,生物利用度高,适于不宜口服的药物/病人•无首过效应,适于大量/快速在肝内代谢的药物•可产生局部定位作用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重要而常用的手段临床抢救和治疗重要而常用的手段注射治疗特点注射治疗特点缺点:缺点:•不良反应多:吸收过程短或直接入血,造成ADR重或多•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带来的危害:>8μm的粒子可沉积于肺部;< 8μm的粒子沉积于肝、脾、骨髓中,微粒进入体内,引起局部循环障碍、血栓、水肿、静脉炎、肉芽肿等注射治疗特点注射治疗特点 注射治疗的注射治疗的ME:: 配制后药液稳定性 输液器材的选择 浓度、速度 外观 造成给药差错造成给药差错((ME),甚至),甚至危及生命危及生命正确注射治疗正确注射治疗不合理使用不合理使用 挽救病人的生命挽救病人的生命纲纲要要v 配制环境与操作配制环境与操作v 溶媒选择v 注射剂中的酸碱附加剂v 输液速度配配制制环环境境•建议在层流空气洁净橱中进行•治疗室每天的消毒和清洁工作尤其重要•减少操作间的人流、物流量•做到专人、专用服装集中配制,杜绝无关人员进出治疗室,并定时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
配配制制操操作作•注射器应洁净无污染•尽量做到专针专药,避免交叉使用时残留在注射器中的药物间发生理化变化•注射器在两次配制之间的无污染保存•开始输注前,要检查一次性输液管的包装是否完整,有破损的宁可废弃•药物包装出现破损、裂纹,甚至是瓶盖松动情况,均不要使用纲纲要要v 配制环境与操作v 溶媒选择溶媒选择v 注射剂中的酸碱附加剂v 输液速度溶溶 媒媒 的的 选选 择择•溶媒的选择是静脉注射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的有力保障•溶媒的选择对药物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溶媒的选择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一般提倡临用前配制以保证疗效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常常 用用 溶溶 媒媒 的的 PH 值值注射用溶媒注射用溶媒PHPH值范范围备注注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GS(GS))3.2-5.53.2-5.53.8-4.03.8-4.0((临床常用)床常用)葡萄糖葡萄糖氯化化钠注射液注射液((GNSGNS))3.5-5.53.5-5.50.9%0.9%氯化化钠注射液(注射液(NSNS))4.5-7.04.5-7.0复方复方氯化化钠注射液(注射液(RSRS))4.5-7.54.5-7.5含含CaCa2+2+乳酸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林格注射液(RLRL))6.0-7.56.0-7.5含含CaCa2+2+复方乳酸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3.6-6.53.6-6.5含含CaCa2+2+灭菌注射用水(菌注射用水(H H2 2O O))5.0-7.05.0-7.0《《中国药典中国药典》》.二部[S]二部[S].2010::PH 对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对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PH对药物溶解度的影响:对药物溶解度的影响:葡萄糖注射液含少量盐酸,PH为3.2~5.5,磺胺嘧啶PH为9,混合后易产生沉淀,药物析出。
•PH导致药物降解:导致药物降解:青霉素在PH6~时稳定,与葡萄糖注射液(PH3.2 ~5.5)配伍时,易使β-内酰胺环水解而失效PH 对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对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PH变化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变化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 维生素维生素C注射液:注射液: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去氧抗坏血酸去氧抗坏血酸PH=6PH﹥﹥6内酯环内酯环碱催化水解碱催化水解2,3-2,3-二酮基古罗酸,二酮基古罗酸,钠盐呈黄色钠盐呈黄色失效失效PH 对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对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PH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对药物吸收的影响:非离子型药物易吸收临床应用磺胺类药物时,常与NaHCO3配伍,使尿液PH值升高,非离子型的磺胺变成离子型,减少肾小管重吸收,促进排泄,避免结晶尿的形成•PH对给药途径的影响:对给药途径的影响:当药物PH与血浆PH(7.35~7.45)相差过大时,超过血液自身的缓冲能力,可损伤血管内膜,易引起刺激甚至静脉炎抗菌药物在溶媒中的稳定性抗菌药物在溶媒中的稳定性•青霉素类:青霉素类:ü氧哌嗪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由于其构效关系,形成盐后只在GS中稳定ü苯唑西林:苯唑西林:耐酸,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
除以上两种药物外其他青霉素类抗菌药均在GS中有一定的水解,疗效降低,需用NS临时配制静滴抗菌药物在溶媒中的稳定性抗菌药物在溶媒中的稳定性•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ü头孢拉头孢拉定定:在0.9%NS中,常温25℃、4~5h内稳定,含量保持在95%以上;在10%GS中分解速度快,不稳定,必须输入10%GS时,应在2h内滴完本品含碳酸钠添加剂,与含钙溶媒配伍易产生沉淀ü头孢唑啉:头孢唑啉:在~6的溶液中稳定,在PH﹥7或PH﹤4时不稳定浓度达1‰时,的溶液中会析出结晶故不宜与GS配伍各类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各类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ü头孢哌酮钠头孢哌酮钠:水溶液pH值为~,在PH ﹤4时易析出沉淀,故低pH值的GS可使头孢哌酮钠的弱酸盐析出而产生混浊 原理:头孢哌酮钠母核头孢烯4 - 位上有羧酸钠,遇Ca2+产生头孢烯4 - 羧酸钙析出沉淀,故配制头孢哌酮钠时应尽量使用pH 较高、不含Ca2+的输液溶媒抗菌药物在溶媒中的稳定性抗菌药物在溶媒中的稳定性•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ü乳糖酸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稳定pH为~,当pH>8或<6时易水解失效,PH=4时抗菌作用显著降低。
因此不宜用PH值低的GS作溶媒(可用碳酸氢钠调节) 本品直接用NS或其他无机盐类溶液溶解易产生沉淀一般以加6mL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再加入适量NS稀释成所需浓度抗菌药物在溶媒中的稳定性抗菌药物在溶媒中的稳定性•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ü庆大霉素~庆大霉素~6.0)::本品作用受pH值影响较大,在时抗菌效力比时约强100倍,因此,%NS可作为庆大霉素静脉给药的溶媒;也可在5%~10%GS内加入0.6~2mL 5%碳酸氢钠以提高溶液pH值,增强疗效注意:庆大霉素疗效增加,毒性也随之增加,此时应相应减少庆大霉素的用量抗菌药物在溶媒中的稳定性抗菌药物在溶媒中的稳定性•四环素类四环素类:ü四环素:四环素:本品与钙、铁、镁等金属离子易形成络合物,使本品降效,故四环素不宜选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含Ca2+的溶媒配伍,宜选不含Ca2+的葡萄糖溶液做溶媒•氯霉素类:氯霉素类:ü氯霉素:氯霉素:pH为~,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性溶剂中,与酸性药液混合易产生混浊或沉淀,故适宜在生理盐水中静滴 抗菌药物在溶媒中的稳定性抗菌药物在溶媒中的稳定性•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其他常用抗菌药物:ü穿琥宁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主要成分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因此忌与酸性药物配伍,如用低pH的葡萄糖注射液滴注有可能游离析出。
ü林可霉素:林可霉素:10%水溶液pH为~,可稀释于NS或5%右旋糖酐中静滴ü磷霉素的钠盐:磷霉素的钠盐:水溶液pH4~11时短期稳定,可稀释于5%GS、5%GNS中静滴常用抗菌药物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和稳定性溶媒的选择和稳定性抗菌抗菌药物物最佳最佳PHPH最佳溶媒最佳溶媒稳定定时间(( h h))青霉素青霉素6 6~~7 7 NS NS,,H H2 20 00.50.5~~1 1 氧氧哌嗪青霉素青霉素4 4~~5 5 5%GS① 5%GS①0.50.5~~2 2 头孢唑啉啉4.54.5~~6 6 NS NS0.50.5~~2 2头孢噻肟钠4.54.5~~7 7 NS NS,,H H2 2O O0.50.5~~1 1 头孢哌酮3 3~~5.55.5 NS② NS②,,5%GS5%GS,,RLRL0.50.5~~2 2头孢他他啶3.53.5~~5.55.5 NS② NS②,,5%GS5%GS1 1~~2 2 头孢哌酮舒巴坦舒巴坦钠3.53.5~~5.55.5 NS② NS②,,5%GS5%GS0.50.5~~1 1 头孢曲松曲松钠4.54.5~~6.56.5 5%GS① 5%GS①,,NSNS0.50.5~~1 1 美美罗培南培南4.54.5~~6.56.5 NS NS,,GSGS,,GNSGNS0.50.5~~6 6 卡那霉素卡那霉素4.54.5~~6.56.5 GS GS,, NSNS1 1~~6 6 丁胺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4.54.5~~6.56.5 GS GS,,NSNS1 1~4~4 妥布霉素妥布霉素4.54.5~~6 6 GS GS,,NSNS,,GNSGNS,,RSRS,,RLRL1 1~~6 6 庆大霉素大霉素4 4~~6 6 NS NS,,5%GS5%GS,,GNSGNS1 1~4~4常用抗菌药物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和稳定性溶媒的选择和稳定性抗菌抗菌药物物 最佳最佳 PHPH最佳溶媒最佳溶媒稳定定时间(( h h)) 克林霉素克林霉素3 3~~5 5 GS GS,, GNSGNS,,NSNS,,RL RL ,,RSRS1 1~~2 2 林可霉素林可霉素4.54.5~~6.556.55 GS GS,,NSNS0.750.75~4~4 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4.054.05 GS GS,, GNSGNS,, NSNS1 1~~1.51.5 四四环素素3 3~~5 5 NS② NS②,,GSGS,,GNSGNS1 1~~6 6 阿奇霉素阿奇霉素4.54.5~~6.56.5 NS② NS②,,5%GS②5%GS②1 1~~3 3 乳酸乳酸红霉素霉素6 6~~8 8 5%GS ② 5%GS ②,,NSNS1 1~4~4 氟康氟康唑4.84.8 NS NS,,20%GS20%GS,,GNSGNS,,RSRS1 1~4~4 氯霉素霉素5.55.5~~7 7 NS② NS②,,5%GS5%GS1 1~4~4注:选用溶媒排列顺序是按首选、次选顺序排列。
注:选用溶媒排列顺序是按首选、次选顺序排列H2O:灭菌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NS:生理:生理盐水注射液;盐水注射液;GS: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GN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RL:乳酸钠林格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射液;RS: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① ① 在特定溶液中稳定,或需调溶媒的在特定溶液中稳定,或需调溶媒的pH值后再稀释值后再稀释②②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用溶媒稀释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用溶媒稀释 溶媒对渗透压的影响溶媒对渗透压的影响•青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精破抗(青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精破抗(TAT))皮试液,不宜用注射用水配制,因其出现假阳性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为溶媒的皮试液同时等渗的生理盐水亦减少了溶媒带来的局部刺激性•胸腺肽胸腺肽α1,,组织胺丙种球蛋白组织胺丙种球蛋白,,绒促性素绒促性素,,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进行注射可减轻病人疼痛程度,比注射用水更适于临床应用不能用葡萄糖做溶媒的抗菌药不能用葡萄糖做溶媒的抗菌药•青霉素类(除苯唑西林) 水解加速•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伍禁忌•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分解快•美洛西西林舒巴坦钠酸(pH<4 )、碱(pH>8)配伍禁忌•头孢唑林析出沉淀•头孢哌酮钠低pH<4析出沉淀•伊曲康唑配伍禁忌•厄他培南降解•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沉淀不能用氯化钠做溶媒的抗菌药不能用氯化钠做溶媒的抗菌药•两性霉素B 产生沉淀•甲磺酸培氟沙星产生沉淀•注射用利福霉素钠产生沉淀•乳酸氟罗沙星产生沉淀•注射用非格司亭配伍禁忌•注射用卡铂配伍禁忌不能与含钙输液配伍的抗菌药不能与含钙输液配伍的抗菌药•头孢孟多酯钠含碳酸钠添加剂,沉淀•头孢噻吩钠含碳酸钠添加剂,沉淀•头孢拉定含碳酸钠添加剂,沉淀•头孢曲松钠含碳酸钠添加剂,沉淀•头孢哌酮钠产生沉淀•乳酸氟罗沙星配伍禁忌•阿糖腺苷配伍禁忌•磷霉素配伍禁忌•四环素与Ca2+形成络合物,降效纲纲要要v 配制环境与操作v 溶媒选择v 注射剂中的酸碱附加剂注射剂中的酸碱附加剂v 输液速度注射剂中常用附加剂注射剂中常用附加剂•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亚硫酸盐•酸性附加剂酸性附加剂 •碳酸盐碳酸盐 •EDTA-2Na •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蓖麻油聚合物(CrEL)增溶剂对药物溶解度的影响增溶剂对药物溶解度的影响•水溶性差药物如地西泮、苯妥英、依托泊苷地西泮、苯妥英、依托泊苷等需加入增溶剂如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
•地西泮地西泮注射液(5mg/ml),每ml药物含丙二醇40%、乙醇10%、苯甲醇1.5%和水适量药物稀释至某程度时会产生浑浊或沉淀酸酸 性性 附附 加加 剂剂•乳酸环丙沙星与氨苄西林钠:乳酸环丙沙星与氨苄西林钠:前者因酸性附加剂,,与后者(碱性药物)发生中和反应,出现白色沉淀悬浮于溶液中•乳酸环丙沙星与三磷酸腺苷二钠:乳酸环丙沙星与三磷酸腺苷二钠:前者因酸性附加剂,,与后者混合,30min出现针状结晶碳碳 酸酸 盐盐 附附 加加 剂剂ü头孢菌素类系酸性酸性广谱抗生素,需碱性附加剂中和以提供适当的溶解度和生理上的耐受性例:例: 注射用头孢拉啶添加碳酸钠碳酸钠,与乳酸林格氏液等含钙含钙的注射液配伍时,可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使溶液浑浊纲纲要要v 配制环境与操作v 溶媒选择v 注射剂中的酸碱附加剂v 输液速度输液速度滴滴 速速 分分 类类• 一般速度一般速度: : 5ml/min• 快速快速:10:10~~15ml/min • 慢速慢速: : 1ml/min • 随时调速随时调速 一一般般速速度度• 补充每日正常生理消耗量的输液以及为了输入某些药物(如抗菌药物、激素、维生素、止血药、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等)治疗时,一般5ml/min左右。
通常所说的输液速度60滴滴/min左右快快速速•严重脱水病人,如心肺功能良好,一般10ml/min左右的速度进行补救,全日总输入量宜在6-8h内完成,以便输液完毕后病人得以休息血容量不足的休克病人,抢救开始1~2h内输液速度15ml/min以上慢慢速速•颅脑、心肺疾患者及老年人输液均宜以慢速滴入缓慢输液的速度一般要求2~4ml/min以下,有些需要在1ml/min以下,或泵入给药需需 随随 时时 调调 速速•治疗要求,输液须按实际需要随时调节滴速 如:脱水病人补液时应先快后慢如:脱水病人补液时应先快后慢输液血管活性药的速度应以既能保持血压的一定水平(80~100/60~80mmHg)又不致使血压过分升高为宜-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维持在4~20μg/min -阿拉明阿拉明维持在30~800μg/min 需快速滴注的抗菌药物需快速滴注的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为了提高疗效,以充分发挥其繁殖期杀菌剂的优势,可高浓度快速高浓度快速输入,同时还可减少药物的降解一般要求滴注时间滴注时间<30分钟。
分钟需要缓慢滴注的抗菌药物需要缓慢滴注的抗菌药物•林可霉素> 60 分钟•磷霉素1-2h•阿奇霉素> 60 分钟•去甲万古霉素>60 分钟•万古霉素>60 分钟•阿尼芬净<1.1 mg/min•红霉素40滴•min-1需要缓慢滴注的抗菌药物需要缓慢滴注的抗菌药物•两性霉素B <30 滴/分钟C<0.15 mg/ml•阿糖腺苷>12 hr C< 700 mg/L•加替沙星> 60 分钟•洛美沙星> 60 分钟•培氟沙星> 60 分钟•左氧氟沙星> 60 分钟临床应用时注意滴速的药物临床应用时注意滴速的药物•肠外营养药物如:脂肪乳、氨基酸脂肪乳、氨基酸等•血药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可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易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的药物•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物如:氯氯化钾、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化钾、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等血药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可引起血药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可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毒性反应的药物 •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氨茶碱、利多卡因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氨茶碱、利多卡因等,这些药物治疗安全范围窄,药动学的个体差异大,引起的毒性反应对个体有很大伤害,甚至引起死亡,是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对象。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未经稀释直接推注或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可引起血压下降、心跳骤停等严重心血管和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滴注过快可引起“红人综合征”--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持续高浓度引起的耳毒性反应可致永久性耳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