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坝系工程安全建设与管理.pdf
5页坝系工程安全建设与管理坝系工程安全建设与管理本文作者:王军瑞工作单位:横山县水土保持工作站横山县流域坝系建设虽取得了丰硕成果, 但经过多年运行,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制约着流域坝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1)缺乏统一规划,部分布局不合理过去淤地坝建设均是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情况,随意而建,工程技术人员未深入实地勘测,而只在万分之一地形图上目估, 按沟道长度或控制面积等分布置坝的数量,进行规划,使得淤地坝建设与实际地形相差较大特别是在布置时,大、 中、 小坝比例偏低, 布置了较多的中小坝, 控制性的骨干工程少,使得坝系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2)部分淤地坝工程管理不规范由于投资建设主体杂乱,使得有的坝体没有按《淤地坝管理办法》实施,而是采用议标制由村委或个人借用资质来承包施工 因为不是专业的施工技术队伍,造成工程施工质量差,坝体土方碾压不到位,夯体不实,坝体干容重低建成蓄水后出现淘刷坝坡、渗漏严重,干旱月份无法保障下游正常灌溉用水, 群众意见很大有的小坝甚至是“豆腐渣”工程,一场洪水就被冲垮,劳民伤财 (3)设计标准低,设施不配套部分坝体未按设计规范执行,设计标准偏低,库容小,未设溢洪道,致使洪水漫顶垮坝。
尤其是中小坝“一大件”的工程较多,坝体、放水和泄水三大件齐全的工程较少,每到汛期,这些坝险情时有发生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各类淤地坝 2350 座,其中三大件齐全第 1 页 共 5 页的坝 268 座,占总数的 11.4% (4)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重建设,轻管护,破坏严重,病险率高全县有近40%的淤地坝产权不明晰,有人受益,无人管理部分淤地坝老化失修,带病运行,有的坝逐年损毁 同时, 流域坝系建设的资金投入渠道单一, 发展后劲不足,工程的维修加固也缺少相应的资金投入 长期以来国家投资少,地方能力小,无法配套,往往因为一座淤地坝的除险加固群众跑来跑去,各级领导批来批去,最后还是无资金维修加固,一座座淤地坝被洪水冲毁1)规范管理,保证质量水利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淤地坝工程建设要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招标投标制”目前,在招投标方式上,由建设单位组织,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采用公开或邀请招标的, 也有缺乏严格程序找几家施工单位协商进行“议标”的由于坝系单项工程概算投资少、工程规模小、施工环境差,技术含量低且每座坝为一个投标段等因素的制约, 大型施工企业不可能投标,小型施工企业由于没有相应水利资质, 不具备投标资格。
因此,个人借用资质现象比较普遍上述问题,直接影响到招投标的规范化, 最终导致工程质量没有保证, 效益不能持久发挥,降低群众投入的积极性建议建设单位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 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各项管理制度,结合县实际情况,在实际招标过程中,按照年度批复工程或集中连片、 “大、 中、 小捆绑”的原则划分标段,避免骨干坝投资大争着干、中小型淤地坝投资小无人问的现象, 真正第 2 页 共 5 页让施工能力较强、资产比较雄厚、具有较高信誉的水土保持施工企业中标施工,以保证坝系工程的建设质量 (2)建补并重,加大投入由于大多数淤地坝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大多处于病险状态,除险加固投资较大,而仅依靠当地群众自筹资金进行维修加固,很难实现,也力不从心据 2011 年全县淤地坝安全普查统计,相当数量的坝超过使用寿命,2350 座淤地坝中 82%超过设计淤积年限,丧失了抗御洪水的能力,成为险坝仅坝体、泄洪或输沙设施损坏的有 1177 座,占50%,而且逐年增加 228 座大型淤地坝中有86%的存在病险问题,1017 座小坝更是问题突出,每遇暴雨,水毁十分严重 在整个淤地坝中, 只有坝体, 没有排洪输水设施的“闷葫芦”坝就占总数的 64.5%。
建议县政府设立病险坝维修加固专项资金,从财政上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对病险坝逐步进行除险,真正建立起“政府引导、水利搭台、群众参与”的建设机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有效推进流域坝系建设的持续发展同时,加大争取省市资金的力度和市场引入制,通过多方筹措,确保病险淤地坝得到加固 (3)改革产权,加强管护建国五十多年来,横山县人民建设了 2000 多座淤地坝,打坝的热情长盛不衰但进入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由于农村体制变化,绝大多数坝由数家耕种,责、权不明,有人耕种,无人管护 以至一遇险情, 劳力物资不能及时到位, 受益多年的淤地坝,一次暴雨付之东流,甚至一条流域内的几座坝,从上游到下游连锁垮坝,给当地群众造成惨重损失为了落实淤地坝建设管理责任,结合实际,建议采取以下两种形式卓有成效地开展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第 3 页 共 5 页一是承包租赁型根据淤地坝规模,通过农民单户、联户或非农人员对工程进行承包、租赁经营,实行自行管护,自主经营,自我受益不仅落实了坝系管护责任,而且解决了坝系维修加固资金, 通过承包费,实现坝系建设滚动发展二是拍卖型主要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通过竞标,将工程的使用权拍卖给农户或者非农人员,由其进行自主开发经营。
这样才能实现责、权、利的统一,使淤地坝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其独特的水保作用 (4)注重效益,统筹规划如何形成流域坝系建设“政府主导、 水利搭台、群众参与”的良好格局,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发展后劲,关键在于根据实地情况,要合理布局规划,突出流域坝系建设的整体效益 横山县尤其是南部丘陵沟壑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把村庄和土地分割成沟岔、山梁,形成千沟万壑,交通十分不便因此,在坝系规划建设中,要按照山、水、田、林、路统一结合的原则,充分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一村一品发展,实行大规划、 科学规划和统一规划, 要大、 中、 小坝统筹兼顾、 配套完善规划中要突出淤地坝拦泥减沙效益、 增产效益、 防洪目的和综合功能,确保通过沟道建坝,力争形成一坝一桥的治理模式,便利群众的出行与物资交流,从而推动全县流域坝系建设的持续发展流域坝系工程是一项长期性的水保工作, 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努力探索,完善以适合本地域的水保淤地坝工程建设与管理,同时要加强管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横山县林草上山、粮食下川,封禁治理、舍饲养羊等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奠定基础,为淤地坝的安全运行、治理水土流失、减轻黄河泥沙压力提供有力的第 4 页 共 5 页保障,为农民种上高产稳产的坝地提供基础性的物质保障, 确保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陕西水利.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