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
6页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办学理想与境界的追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以文化为基础我们经过认真详细的调查和研判,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学校文化发展的思路和实践一、加强规划,做好整合我们首先从学校文化的战略规划开始,大致包括学校形象定位、办学核心理念与学校精神的提炼、学校使命与发展总目标的制定,以及相应的办学要略、管理哲学、服务理念、品牌理念、课程理念、质量理念等的确定这些教育理想与价值观念的阐释,必须基于学校独特的文化内涵,必须具备全局的和长远的眼光,必须具有创新性、差异性和相对稳定性,同时还要有相应的制度与执行系统跟进,必要时还应以校内“立法”形式加以固定大箕镇在全县是一个规模小的镇 “十二五”时期,我县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快发展、富民强县为主线,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奋力争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不断开创更加繁荣昌盛的美好未来!在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提出了创建“绿色泽州,创新泽州,和谐泽州,幸福泽州”的口号学校作为文化发展重要领地,比社会民众理应对先进价值观具有更多的洞察力,对人们的观念、生活方式等更具有引领性,同时更具有对未来主流文化的选择能力与创造能力。
所以我们不断创造和输出更加符合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正是我们学校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与贡献!基于以上思考并结合学校的办学实态,我们确立了学校发展的主线:传承、发展、超越界定了学校使命:大力传播“尽责”文化,做社会文明与发展的促进者,做一名“品端行正、勇于担当”的社会人这一系列战略规划,描绘了学校未来发展的蓝图,提升了学校领导与教师的精神境界打造学校的文化,要在审视学校的历史底蕴、现实形态和未来规划的基础上,审视教育行业形势、学校个性和内外部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炼出具有校本性质的重要元素,整合成新的办学理念系统在总体运作上,它应该体现出“一体两翼”的鲜明特征,即以学校的精神力建设为主体,以执行力和形象力建设为两翼,有机、协调、全面地展开;在学校文化战略的传达与落实方面,必须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学校组织结构的调整、规章制度的健全、视听觉系统的设计、公共关系策略的确定、传播时机的选择与传播方案的策划、教师培训的导入、校园外观的改建、设计绩效的评估等进行全面统筹、有序推进,而不能零星地、孤立地、随心所欲地实施总之,只有将学校文化建设形成了“一盘棋” ,才能使其能量得到高效发挥二、彰显个性,全面规范了解一所学校,很重要的就是了解其深层次的文化品质,因为教学模式、管理程序甚至人力资源等都可以引进,唯独文化性格是一所学校独具的生命力。
著名学校文化策略专家沈曙虹教授在 2007年提出的 scsp 概念,中文意为学校文化战略工程实施学校文化整体塑造工程是一套全新的能够全面指导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战略与规划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四个核心文化体系和两个辅助文化体系四个文化核心体系是理念文化、环境文化、视觉文化、行为文化,两个辅助文化体系是展板文化和校本课程有位教育管理干部这样说过:“学校文化就是要以政治文化统领人,以制度文化规范人,以精神文化引导人,以行为文化带动人,以物质文化鼓舞人教育家型的校长一是要带出一所好学校,二是要构建好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文化也就是说,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学校发展的着力点,在于文化建设用先进的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的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势在必行 ”根据我镇实际,我们在四个核心文化体系上做如下的归纳与发展1、理念文化和环境文化理念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工程,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其作用在于引导、规范、激励师生的价值追求,深化、提升、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科学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铸就学校的文化品牌我们在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又将学校的历史性、时代性和地域性有机结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理念文化元素的数量,再更加灵活与精确地去定位和阐释各个理念元素。
办学思路: “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办学目标: “办学思想先进,办学行为规范;教师队伍优秀,教育质量优良;校园文化优雅,办学特色鲜明” 学校发展主线: 传承、发展、超越师生“和谐发展”的目标:教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 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学” 课堂评价核心: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德育策略: “从小入手突出明理性,从近入手突出情感性,从学科入手突出渗透性,从活动入手突出趣味性,从问题入手突出针对性” 德育工作渗透:教书育人、常规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学生素质教育目标: “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学生特色发展:1、 “我运动,我阳光,我健康,我快乐” 2、 “诵中华美文,做少年君子” 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基础工程,学校功能区进行了系统规划,按功能进行分区,确定由教学区、行政办公后勤区和运动区三部分组成,每个区将确定文化建设的主题,营造个性文化氛围我们主要从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两个方面展开规划与设计。
室外空间主要由道路文化、广场文化、景观文化、体育场文化等室外建筑空间组成;室内空间主要由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会议室文化、校史馆文化等室内建筑空间组成既充分考虑学校久远历史的氛围与气质,也考虑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视野与胸怀2、视觉文化和行为文化视觉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文化建设中最外在、最直观的部分,通过个性化、标准化、系统化的设计方案,对以校徽、标准字、标准色为主的核心要素和一百六十余个应用要素进行规范,将学校理念、文化特质、价值取向、整体建设、办学方向、学校规范等抽象语意转化成具体符号的概念,塑造独特的视觉新形象核心要素中校徽坚守造型、色彩和寓意三个设计元素的高度统一标准字我们坚持名人题字和设计字体有机结合,标准色根据地域、学校和艺术的要求来综合选定应用要素指的是办公、服饰、公关、运输、指示、环境、教学等系统,其设计更是做到实用与艺术的统一,从而塑造出学校的视觉新形象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工程,我们通过对国家教育法规概述、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师生行为的规范与完善、学习活动策划、校本课程开发、当前学校管理制度梳理、学生行为文化教育及反思行为文化等八个方面逐步展开梳理,使学校的管理、教学和交流更加的合理而高效、系统而科学,从而塑造出学校更加良好的行为形象。
国家要求:教育要走内涵发展之路而学校和文化建设向更高水平提升,让文化充分发挥育人、化人、励人、提升人的精神层次的功能,以提高学校教育的文化力、教师的发展力和学生的成长力学校文化是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学校文化的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校园人的发展,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校园人的发展它决非单单是在哪块空墙壁上写上几句标语口号,或者是标语口号的堆砌,它应该是全体成员优秀的思想、品格、精神、风格的积淀学校精神是一种无形的、稳定的、持久的影响力,是全体成员共同价值观的体现,是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精神力量一所学校历史越悠久,文化底蕴可能越深厚所以我们应在继续挖掘和整理学校发展的历史、传承学校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以一以贯之的坚定意志从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环境等方面逐步建构学校文化发展的整体框架,推动学校较快形成文化建设的精神力、执行力和形象力,从而整体提升办学的品质、品位和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