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全易通语文六年级下册5单元14.文言文二则.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in****us
  • 文档编号:227368518
  • 上传时间:2021-12-2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1.0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五 单 元1.会写“援、射”等6 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学习两小儿辩日时,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以及他们的依据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1.同学们 ,你们都学过下棋吧?来说说你们学习下棋(围棋或者象棋)时有什么感悟吧!(唤起学生对下棋场面的回忆,从而进入课文)2.板书课题说说“弈”指什么 ,“学弈”又是什么意思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告子上里面的一篇文章,看看两个学生跟随他们的老师弈秋一起学习下棋时,分别取得了怎样的学习效果二、初读课文, 扫清字词障碍1.提出读书要求:大声朗读课文,组成小组 ,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2.指名读生字、新词着重指导 :弈(y )秋弓缴(zhu)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着重分析指导“援”“射”“俱”,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三、再读课文, 走近作者 , 正确断句1.作者孟子 :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 名轲 ,字子舆 他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等论点 ,著作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2.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程度的问题时举的一个案例3.弈秋 ,通国 /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 /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 /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 /援弓缴 /而射之虽 /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为是/其智 /弗若与 ?曰:非/然也四、通读课文, 感知整体1.默读课文 ,并根据注释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2.默读课文 ,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两个学生跟同一位老师学习,因为两人学习态度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3.通读课文 ,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阐明了做事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五、理解深意, 背诵课文1.请同学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专心致志和三心二意的区别 “专心致志” 意为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三心二意”形容犹豫不决,意志不坚定或用心不专一)2.流畅地背诵课文重点熟读第二句话并理解“惟弈秋之为听”“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然后理解结论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最后连贯在一起进行背诵)3.学生试背4.指名背诵5.联系实际说一说,学习了本文 ,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 (虽然我们是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但是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同,所以产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一样。

      )6.用自己的话给同桌或者朋友、家人讲一讲这个故事吧,最重要的是深刻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学弈态度决定成败-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1.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和同学或者朋友就某一事件展开过辩论?辩论到最后是否有结果 ?结果是什么 ?(唤起学生对辩论的兴趣)2.春秋末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游学的时候,就曾经见过两个小孩在辩论,他们在辩论什么呢?(板书课题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两个小孩在辩论什么,到底谁说的对二、初读课文, 扫清字词障碍1.提出阅读要求:大声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 ,认读本课生字、新词2.指名读生字、新词着重指导 :辩(bi n)日盘盂(y )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并理解词义着重分析指导“辩” ,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三、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 ,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孔子东游的时候,遇见两个小孩在为日出离人近还是日中离人近辩论无果,于是问孔子 ,孔子也不能决断 )2.通读课文 ,为什么一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而另一儿却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一儿是从大小角度看问题 ,另一儿是从人对阳光的感受看问题。

      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3.怎样理解“孔子不能决也” ? (宇宙无限大 ,知识无限多 ,学无止境 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可耻 ,这也是孔子提倡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的道理所在)4.自由朗读课文,准确断句重点指导 :(1) 我以 /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2) 我以 /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近也3) 日初出 /大如车盖 ,及日中 /则如盘盂 ,此不为 /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 日初出 /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 /如探汤 ,此不为 /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5) 孰为汝 /多知乎 ? 四、交流探讨, 理清结构1.第一层 ,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 ,是故事的起因2.第二层 ,写两小儿对争论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各自的依据,是故事的经过,也是主要部分3.第三层 ,写孔子不能决断两小儿谁是谁非,这是结果也就是说,这篇文言文是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来叙述的五、课堂延伸拓展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你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学无止境 ,勇于探索 ,大胆质疑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谦虚谨慎 ,实事求是 )2.同学们 ,我们来给两个小孩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吧。

      3.写读后感 :读两小儿辩日后的感受日初出日中两小儿辩日1.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使学生理解透彻2.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后,复述故事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