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局限性.docx
2页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局限性 西方经济学家一般都承认“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存在局限性,因为它并不能真正科学地解释现代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流向按照该理论,只要知道一国要素禀赋情况就可知其对外贸易的必然流向一个土地丰富、劳动缺乏的国家,就一定是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反,一个劳动丰富、土地缺乏的国家,就一定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土地密集型产品但现实并非完全如此因此,后来很多经济学家对要素禀赋理论不断开展验证和发展,出现了里昂惕夫之谜和林德尔的需求相似理论 1.里昂惕夫之谜 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法对此开展了验证他于1947年和1951年先后两次借助于200个行业的投入产出表,对价值160万美元的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比率开展比较,结果发现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低于进口替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即出口商品是劳动相对密集型的,进口替代品是资本相对密集型的,与俄林的理论正好相悖,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认为矛盾的根源在于美国劳动者素质较高,单位时间的劳动是其他国家的若干倍,若经一定的折合计算,结论应与俄林的理论相符。
里昂惕夫之谜引发了人们对人力资源问题的广泛关注但凯南根据这一理论对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资本与劳动的比率重新开展计算,结果发现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完全正确,“里昂惕夫之谜”根本不存在 2.林德尔的需求相似理论 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虽可以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初级产品的贸易格局,但无法解释战后工业品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开展的格局林德尔从需求的角度出发认为,人均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需求构造也相似,成为贸易伙伴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战后工业品的贸易主要在人均收入水平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展开林德尔的需求相似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俄林只从供应角度解释国际贸易问题的缺陷,但林德尔只从需求的角度或者说仅从人均收入的角度来说明问题也是有失偏颇的,因为一国的需求构造,除了受人均收入的影响,还受风俗习惯,产业构造和生产的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美国的经济学家弗农还提出生命周期理论,他放弃了俄林学说中关于各国生产技术水平都相同的假设,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了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一步发展了俄林的学说。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