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套电子教案(可直接打印使用).docx
78页商务星球版初一上册地理(全新打造 精心汇编)地理七年级上册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2 0 12DILI全册教学设计[可直接打印使用]宕知之手教哧资源或知之孑教哧资源01《地球形状与大小》教学设计课题基本信息课题地球形状与大小学科地理年级七年级单元 第一章版本商务星球版册别上册备课人员信息主备者姓名主备者单位学科备课组长年级备课组长1.教学背景分析1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进入初中真正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形成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了解地理课学习的 地理内容有很大作用通过序言部分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后续具体知识的学习中,也要沿袭这一目 标,将地理知识化难为易,轻松有趣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并易于接受的东西2. 学生情况分析:对于刚跨进我校初一的学生来说,因为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同学学习成绩是不理想的, 还有很多方面的懒惰习惯,不善于思考,不愿意认真学习虽然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人 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地球大小等相关知识缺乏了解,需要进一步认识,要想完成教学任务需得耐心细致地 引导讲解3.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环节教学模式,展示法与疑问导学法4. 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1. 通过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2. 从数学的角度,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 长、表面积等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1. 通过学习人类对地球的认知过程,明确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也有一 个过程,师生共同评价2. 通过对地球相关数据的学习,能够对地球的整体环境具有出部的整 体大局观,师生共同评价3 .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学习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学习难点: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航行的差异突破方法:展示多媒体资料、地球仪以及相关地球挂图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预计时间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出示目标 预习展示(5min)师:播放宇航员进入太空视角观看地球的视频, 给学生以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进而进入本 节《地球形状及大小》的学习生:展示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困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合作(lOmin)师:1 .你观察到的太阳、星星是什么形状的?2.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 事实进行说明吗?(麦哲伦环球航行一一实践证 实)生:同学相互探究,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 过程,是师生交流过 程,学生讨论过程,也 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 的过程。
太阳 圆形 月球一一或缺或圆 学生举一反三,说出地球是圆形问题探究 (5min)教师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 体?1 .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 登高望远——大地不是平的2. 月食——地球也是圆的3.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4. 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学生对月食、麦哲伦航行、天圆地方论发表自己 的观点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 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 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 地理衔接与过渡(5min)在了解玩地球的形状之后,我们要明白的是现代 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 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通过图片过渡,让学生 能够更加快捷的进入 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观察与思考、总 结(13min)师:教师展示地球仪和相应的地球图片,并引导 学生自己画一个球体图生:让学生读出一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 米师:讲解一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 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 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 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 缩小到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 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培养学生树立起科学 的地球概念巩固练习 (7min)师:画一幅地球图,默写出各项数据,并说出地 球形状生:同位间相互提问检验学习效果5,板书设计形状:球形地球 极半径:6357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6.教学反思与改进鱼知之孑放离资源ya02《地球仪与经纬网》(一)教学设计课题基本信息课题地球仪和经纬网(一)学科地理年级七年级单元 第一章版本商务星球版册别上册备课人员信息主备者姓名主备者单位学科备课组长年级备课组长1.教学背景分析1 .教材内容分析: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学生早己熟悉,所以重点不在于让学生知道地球是球形的教 材选取4个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天圆地方一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出球体一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一地球卫 星照片”,十分概括的表达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教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三个数字来描述地球 的大小同时,设计了两个“活动”:“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得到的感悟”,让学生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用熟悉的事物感受地球的大小”地球的模型一一地球仪: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与地图不同,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形状 的变形,其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与实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 工具教材中安排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的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建立球 体的空间概念2.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认识的过程,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 对于地球的大小一些具体数据要加强记忆七年级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如果不能构建球体的空间概念,就很难理解地球仪的特征本节课利用新课程理念 开展课堂内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完成知识的教与学,变难为易、变枯燥为趣味3.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4. 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1. 运用和观察地球仪,借助板图认识纬线的 特点和说出纬度的划分2. 观察地球仪,掌握高中低纬的划分和南北 半球的划分1 .能够指出地球仪上地轴、两极点的位置2.能够掌握经度的形状、特点、划分方式、表示方法以及几条特殊经 线的位置。
师生互评)3 .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学习重点:1.了解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的找出2.掌握经线特点,经度变化分布规律 学习难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度的判断突破方法:小组合作探充法、演示法、直观教学法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预 计时间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复习导入3min师:展示相应课件,提问学生关于地球的形状和 大小知识通过提问学生上节课 的知识,让学生快速进 入课堂地球仪的认识12min1. 定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并 制作的地球的模型动画:地球仪2. 认识地球仪找出地轴、南极、北极和赤道 动画:地轴、地心和两极 拨动地球仪,说说地轴和两极、赤道是怎样确定 的地轴:假象的地球旋转轴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 垂直的大圆圈)3 .作用了解地球的面貌,查看地理事物,演示地球的运 动通过动画、观察、观看, 了解地球仪的制作、了 解地球仪上的地轴、南 极、北极和赤道的位 置培养学生的观察、 合作意识认知经线与经 度 21min多媒体展示课件,学生认真阅读课本 掌握经线特征经度定义、划分与变化规律东西半球的划分本节课时中该部分内 容较难,所以设计为教 师讲解为主课堂小结7min地球仪的制作及作用,并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 两极、地轴;了解了经线和经度、东西半球的划 分。
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作业布置2minL经线有哪些特点?经度是如何划分的?有什么 分布规律?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课后巩固5.板书设计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一)地球仪 (二)经线和经度定义 经线的特点认识地球仪 经度的划分和分布规律作用 东西半球的划分6.教学反思与改进03《地球仪与经纬网》(二)教学设计课题基本信息课题地球仪与经纬网(二)学科地理年级七年级单元 第一章版本商务星球版册别上册备课人员信息主备者姓名主备者单位学科备课组长年级备课组长1.教学背景分析1 .教材内容分析:相对于经纬线教学可以通过观察地球仪得出结论,经纬度及半球的划分则需要空间想象与推理, 难度较大经纬度划分涉及二面角,线面角等立体几何知识,经纬度及东西半球标注又关系到排列规律的演绎归纳 及地理方位的分析判读,加之部分学生West、East、South、North”英文单词并未学习,导致学生南北纬和东西经书 学混乱2.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对前面 个课时的学习己初步形成了对地球的 个整体认识,但由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限 制,对于地球知识的感性与理性认识都很少同时对新学段新学科充满好奇和新鲜感,急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设 计有趣的自制学具活动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3.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小组合作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式讲述4. 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1. 运用和观察地球仪,借助板图认识纬线的 特点和说出纬度的划分2. 观察地球仪,掌握高中低纬的划分和南北 半球的划分学生能掌握纬线的变化规律 学生能掌握几条特殊的纬线位置 学生能熟练运用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生评、师评相结合)3 .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学习重点:纬度变化规律,运用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 学习难点:运用图标分析纬线的特点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突破方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预计时间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新课导入3min师:一艘轮船在大海上遇难,发出紧急呼救信号 SOS,我怎么确定它的位置呢? 生:定位GPS通过图片和故事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 引学生注意力,为新课 做铺垫新知学习lOmin01.读书观仪——读课本P6图1. 6和图1. 8① 初步认识纬线定义(赤道?)、纬线特点(形状? 长度?指示方向?数量? )o② 说出纬度的度数范围、表示符号、归纳纬度度 数的变化规律③ 观察图,说出地球上高中低纬度的范围。
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掌握基本的自 学方法;② 初步让学生学会观 察地球仪,运用地图学 习地理知识;02 .预习反馈一一完成讲义环节二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