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1980****057
  • 文档编号:274342578
  • 上传时间:2022-04-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52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 目录 2 3 第一章针刺疗法 4 5 一电针疗法 6 二穴位注射 7 三耳针疗法(耳穴埋籽) 8 四针刺护理 9 第二章灸法 一艾条灸 10 11 二艾炷灸 12 三温针灸 13 四灯火灸 14 第三章放血疗法 15 第四章挑治疗法 16 第五章拔罐疗法 17 一拔火罐法 18 二拔药罐法 19 第六章发泡疗法 20 第七章磁疗法 第八章推拿疗法 21 22 附:小儿推拿疗法 第九章刮痧疗法 23 24 第十章数码多功能治疗仪的使用 25 第十一章换药法 26 第十二章熏洗疗法 27 第十三章溻渍法 28 第十四章涂药法 第十五章敷药法 29 30 第十六章贴药法 31 第十七章吹药法 第十八章点眼药法 32 33 第十九章药熨法 34 第二十章导便法 35 第二十一章坐药法 36 第二十二章煎药法 37 第二十三章服药法 38 第二十四章口腔护理法 39 40 第一章针刺疗法 41 42 一、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将亳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在针上通以微量电流,加强对穴位的刺激,达 43 44 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一) 适应症用于多种疾病,如神经痛、神经麻痹与痉挛、神经官能症、关节痛、 45 46 中风后遗症、外伤性截瘫、反应性精神病、小儿麻痹后遗症、针刺麻醉等 47 (二) 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消毒亳针、75%酒精棉球、消毒干棉球、镊子、电 48 针仪 49 (三) 操作方法 50 1、常规消毒针刺部位皮肤 2、按毫针刺法进针 51 52 3、针刺得气后,先将电针仪上的输出电位器调至零值,再将两根输出导线分别接于53 两根针的针柄或针体上 4、开启电针仪的电源开关,再慢慢旋转电位器,逐渐调高输出电流至所需电流量, 54 55 以患者能忍耐为度 56 5、通电时间视病情及病人体质而定,一般为10~20分钟 57 6、治疗完毕,把电位器调低到零值,关闭电源,拆去输出导线 58 7、按起针法退出毫针 59 (四) 注意事项 1、电针刺激量较大,所给电流量须以患者能耐受为限,以防晕针,调节电流量时须 60 61 慢慢由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强,避免引起肌肉痉挛,造成弯针、折针。

      62 2、有心脏病者,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以免发生意外 63 3、经温针使用过的毫针,针柄因烧黑氧化不导电,应将输出线接在针体上 64 4、如输出电流时断时续,可能是导线接触不良所致,应检修后再用 65 二、穴位注射法 66 在穴位中进行药物注射,通过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达到治疗目的67 的一种方法叫穴位注射法 68 (一) 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痛、肩背痛、关节疼痛以及软组织扭挫伤、高血 压、胃病、胆绞痛、肝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等 69 70 (二) 物品准备治疗盘、注射用药液、5~20毫升注射器和6~7号针头、75%酒精 71 棉球、镊子、消毒干棉球 72 (三) 操作方法 73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74 2、选择大小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抽吸药液 3、选好穴位(2~4个),常规消毒局部皮肤 75 76 4、持注射器,针头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皮下,然后用直刺或斜刺方法推进至一定深度77 并上下提插,得气后,若抽无回血,即将药物注入。

      5、如用药量较多,可在推入部分药液后将针头退至皮下再改变方向刺入注药 78 79 6、药液注完后快速拔针,用干棉球轻按针孔,以防出血 80 (四) 注意事项 81 1、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应慎用;凡引起过敏82 的药物(如青霉素等)须先作皮试 83 2、推药速度根据刺激量而定,要求强刺激者宜快速推药,轻刺激者宜慢速推药 3、每穴注入药量一般为1~2毫升,头面等表浅处为 0.3~0.5毫升,四肢及肌肉 84 85 丰厚处可达5~20毫升 86 4、进针后如病人有触电感,应稍退针后再推药,以免损伤神经 87 5、注意不要将药液注入关节腔、脊髓腔、血管内 88 三、耳针疗法(耳穴埋籽) 89 采用针或其它方法刺激耳穴,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叫耳针疗法 90 (一) 适应症:凡适应毫针治疗之疾病,均可用耳针治疗 91 (二) 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消毒毫针或揿针、2%碘酒、75%酒精、消毒干棉球、 92 镊子、胶布。

      (三) 操作方法 93 94 1、选准穴位,常规消毒皮肤 95 2、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半寸短柄亳针对准穴位刺入,深度以刺穿软骨不透过对侧96 皮肤为度病人感局部热胀或麻凉为得气,一般反应强烈者效果较好 97 3、留针20~30分钟后起针,用干棉球按压针孔 98 4、需留针时间长者,可选用揿针作耳部埋针 5、其它还有用磁石、菜籽、绿豆等园形硬粒,按压在耳穴上,外用胶布固定的方法 99 100 (四) 注意事项 101 1、严格消毒,预防感染,若见针眼红肿,应及时涂擦2%碘酒或口服消炎药,防止 软骨发炎 102 103 2、耳廓冻伤部位禁止针刺 104 3、耳针治疗时偶有晕针,须注意预防和处理 105 四、针刺护理 106 (一) 治疗室内经常保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通107 风换气 (二)病人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针刺;体质虚弱者不宜刺激过强,108 109 并尽可能采取卧位。

      110 (三)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对针刺的恐惧感针刺前应详细交待术中的感觉和注111 意事项术中应做好保温和体位固定工作 112 (四) 为防止折针,术前要认真检查针体与针根部,对有硬弯、锈蚀等不符合质量要113 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在行针或留针时,不宜将针体全部刺入皮内 114 (五)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115 (六) 病人的胸腹、腰背部不宜直刺和深刺,避免刺伤内脏;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及116 合谷、三阴交、至阴等敏感穴位,不宜针刺,以防引起流产 117 (七)起针时应核对所针穴位及针数,以免将针遗留在病人身上 118 (八) 针具用完后,先经高压消毒或煮沸消毒后再行选针和检针工作,选针时要用软119 布把针体擦亮,保持干燥,以防生锈,然后装入针盒消毒备用 120 第二章灸法 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烧灼熏烤的一种121 122 疗法借其温热性和药物的作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祛湿除寒,消肿散结,回阳123 救逆,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艾条灸 124 125 (一) 适应症 126 主要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如眩晕、贫血、风湿疼痛、肢127 体麻木、呕吐、腹痛、泄泻、脱肛、阴挺、阳萎、遗尿、寒厥等常灸足三里、气海、128 关元、大椎等穴有防病保健作用 129 (二) 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 130 131 (三) 操作方法 132 1、温和灸:手持艾条,点燃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皮肤约3厘米高进行熏烤以 病人肩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灸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一般每处灸5~15分钟133 134 2、雀啄灸:点燃艾条一瑞,对准施灸部位,如鸟雀啄食般地一上一下移动一般可135 灸2~5分钟 136 3、回旋灸:点燃艾条一端,接近施灸部位来回旋转移动一般可灸20~30分钟137 (四) 注意事项 138 1、施灸时要安排好病人体位,以防文火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 139 2、注意观察施灸部位的情况,对感觉迟钝的病人尤应注意,防止烧伤。

      140 3、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以及面部、大血管和粘膜附近、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141 宜施灸 142 4、如灸后局部起水泡,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外涂龙143 胆紫,保持干燥 144 二、艾炷灸 145 (一) 直接灸 1、适应症:同艾条灸,瘢痕灸常用于哮喘、肺痨(阳虚型)、瘰疬等 146 147 2、物品准备 148 治疗盘、艾炷(取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指捏成圆锥状小者如麦粒大;中者如半截枣核大;大者高约一厘米,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