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海军航空兵远程作战的思考.doc
6页对中国海军航空兵远程作战的思考编者按:本文作者为军事爱好者,本刊发表此文仅供军事爱好者交流不代表本刊立场 引子 飞机从它出现之日起,就引起了军事家的注意,而且很快就被应用于军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美、法、日、俄等国竞相发展水上飞机,并开始建立海军航空兵一次大战后二次大战前,美英等国开始尝试将飞机与军舰相结合,航空母舰开始出现而海军航空兵真正成为重要的突击力量,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开始,二战时期的海军航空兵是用来巡逻和反潜作战的,那时候,大西洋战区海上战场的德国潜艇十分猖獗,给盟国的运输船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德国海上破交战的胜利,一度给欧洲战场上盟国军队的作战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用护航舰队护航反潜始终不能扭转这种局面,所以,在战争中初露头角的飞机被派往海上执行反潜巡逻和作战的任务结果,由于飞机机动速度的优势,给德国潜艇以沉重的打击,最终粉碎了德国潜艇的破袭战术,扭转了被动局面据资料统计,在二战中,德国共损失了727艘潜艇,其中,有415艘是由飞机单独或飞机与舰艇协同作战击沉、击毁的然而,这还不是二次大战海战场上最精彩的海空战斗,真正奠定海军航空兵地位的作战则是在太平洋战区的海战场上。
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最先深刻领会到了海军航空兵在海战中的重要作用,并因此将航空母舰的作战发挥到了极致他利用航空母舰的突击作用,偷袭了珍珠港,致使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严重的损失从此,世人才真正认识到了海军航空兵在海战中的重要价值 如果说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西洋战区的反潜作战是取得胜利的重要阶段,那么,在太平洋战区海上作战中海空大战的胜利,则是决定性的胜利看一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史,比较两个战区的海战,最惨烈、最惊心动魄的,是太平洋海战场上的海空大战较之于太平洋大海战,大西洋海战的作战仍囿于传统海战的思想,还没有摆脱舰队间大舰巨炮的对垒与较量的模式虽然德国的潜艇战以及盟国迫不得已用飞机进行的反潜战可以说是海战的一大进步,但德国的潜艇战仍限于对盟国运输船队的破袭,并没有摆脱传统海战的海上破交与保交的样式,更没有像样的、有针对性和有计划地应用潜艇部队在海战中对舰队实施攻击的战略性行动而太平洋战区的海战就有明显的不同,立体的海空厮杀成为海战的主要样式甚至由于航空母舰之间激烈的海空搏杀,掩盖了海战中潜艇也曾有过的突出战绩,而海陆空联合的越岛攻击及其登陆作战,更是可圈可点笔者认为:太平洋战区的海战也许仅仅是下一次新型海战的开始——正如坦克出现于一次大战,却在二战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样,下一场大海战的影子就蕴涵于其中,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近代几场重大的局部战争中,海军航空兵都发挥了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以推断: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推动、超视距精确制导武器和信息网络的应用,以及最新作战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未来的海空大战将向更高的层次、更新的样式产生革命性的变化 现代战争越来越趋向于多兵种的联合作战,而海上作战就更是如此现代海军其实就是由陆(海军陆战队)、海(水面、水下舰艇)、空(岸基航空兵和舰载航空兵)这三个基本军种组成的联合兵种,不具备这三个基本兵种联合的海军就不能成其为现代海军其中,海军在海上作战中的空中优势,即制空权,将决定海战的胜败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海军航空兵在海战以及海军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多么不容忽视 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发展 和中国军队其他现代化军种一样,中国海军航空兵部队也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在勇敢激烈的战斗中由弱到强、从小到大,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军队依靠美国的庇护和支援,盘踞在舟山嵊列岛到海南岛等大小300多个岛屿上,控制着从东海到南海两千余海里的海区特别是其依靠海上和空中的优势,封锁祖国大陆沿海港口、空袭祖国大陆沿海重要城市,给新中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骚扰。
人民海军迫切需要一支强有力的航空兵部队来支持现代战争的作战需要根据中央军委做出的“要在加速海军舰艇部队建设的同时,加速海军航空兵的建设” 的指示和决定, 1950年6月,人民海军下达了“ 成立军校,训练学员,培养干部,建立海空军部队”的任务,在青岛成立了第一所海军航空学校,迈出了中国海军航空兵建设的第一步1952年1月,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递交了关于组建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的报告毛泽东深感建设海军航空兵的重要性,他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高瞻远瞩、饱含感情地在周恩来提出的意见上挥笔写下了“同意,照周批办” 一行大字从此,中国海军航空兵走上了艰苦创业的建设之路 1952年4月,海军航空兵部在北京成立,同年6月27日,以陆军第10军第30师师部和空军第9师第25团为基础,在上海虹桥组建了人民海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海军航空兵第一师9月6日,中央军委正式下达命令:成立海军航空兵部从这一天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中正式增添了一个新的兵种,共和国的海空雄鹰正式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 成立之初,年轻的中国海军航空兵部队的多数人员是从陆军过来的,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占了全师近一半,这对部队的训练质量影响很大;另外从空军过来的飞行员对海上飞行不太适应,他们觉得海上飞行天、海难辨,容易产生错觉,没有明显地标,容易迷航。
于是,新组建的部队官兵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首先开展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文化学习运动,他们拿出近50%的训练时间组织官兵从扫盲开始学习文化为了打消飞行员们海上飞行的顾虑,部队领导首先找他们谈心,培养好心理适应能力,同时狠抓仪表飞行训练,让他们掌握基本驾驶技术之后,再进入海上飞行训练为早日形成战斗力,新组建的部队官兵坚持从实战出发,根据敌机性能和入窜活动的规律、特点,重点解决克敌制胜的战术技术问题,增加了复杂气象和夜航训练,培训了3个侦察中队到1953年底,两个飞行团已能担负昼间比较复杂的气象条件下执行空战和海上护航、空中侦察等任务是年,海军航空兵第二、第三师也相继成立从此,年轻的海军航空兵作为人民海军的一支重要战斗力量,担负起了消灭残敌,巩固国防,保卫祖国海空的伟大斗争任务 几十年来,海军航空兵部队共进行了300多次战斗,击落敌机201架,击伤敌机158架,先后多次完成了国家赋予的重大任务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在中国大陆的沿海上空,一架架当时高性能的战斗机、高空侦察机、超低空侦察机、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被击落在一江山岛战斗中,海军航空兵先后击落击伤敌机10架,轰炸机群在歼击机的掩护下,对一江山岛国民党军队的工事实施了多批次连续轰炸,为登陆部队打开了通道,成为中国海军航空兵首次参加的陆海空联合作战,开创了中国军队诸兵种联合作战的新篇章。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海军航空兵开始组建舰载机部队1980年1月,随着直-9舰载型直升机着舰成功,实现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由岸基向舰载的突破,结束了中国海军航空兵只能在近海飞行的历史同年4月,刚刚走向海洋的中国舰载机飞行员,就奉命参加中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的实验任务,胜利完成了打捞运载火箭数据舱的使命西方媒体评论指出:“中国舰载机在太平洋上空的出现,表明中国海军建设已进入一个新阶段4年后的1984年,中国海军舰载机179号机组登上J121船,随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赴南极考察和建立“长城站”,为中国建立南极科学考察站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90年代末,中国海军航空兵开始装备国产FBC-1“飞豹” 歼击轰炸机,使中国海军航空兵的远距离机动作战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中国自行研制的轰-6空中加油机也加入了中国海军航空兵序列2000年4月,中国海军航空兵部队在某空域组织了空中加受油训练,多架歼击机与加油机按预定计划成功实现对接受油西方专家评论指出,此举标志着中国海军航空兵远程作战能力有了“突破性”发展,标志着中国海空防御范围有了进一步提高,将填补中国部分海空防御范围的空白2003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苏-30MKK先进歼击轰炸机加入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序列,标志着中国海军航空兵的远程作战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
目前,中国海军航空兵既有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反潜机等作战飞机,又配备了侦察机、巡逻机、救护机、电子战飞机、水上飞机和运输机等各种保障兵力,而且还培养出了一批低空、超低空飞行好,攻击命中率高和长途奔袭能力较强的飞行员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中国海军航空兵重点要加强突击兵力、电子战兵力和侦察预警兵力的装备和保障设施建设,逐步实现由岸基型向岸舰型,由近程作战向远程作战,由执行单一任务到执行多种任务的转变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海军航空兵着眼于打赢未来高技术海战,坚持地面苦练,空中精练,向高难科目要战斗力,先后组织导弹空射、高空复杂特技、超声速攻击、超低空突击、夜间复杂气象条件下的跨区机动、远程奔袭等高难科目训练,现代化作战能力逐步提高目前,海军航空兵所有战斗团均达到甲类水平,主战飞行员个个都是“ 全天候” ,人人都具备四种气象条件下能打能飞的能力中国海军航空兵还通过自行研制、引进吸收、新技术嫁接改造等多种渠道,不断改善武器装备质量,促进武器装备升级换代,使部队逐步实现了从落后机型向先进机型转型,从单一机种向多机种合成的跨越新时代的中国海军航空兵已成为一支越战越勇,着眼未来,谋求在高技术条件下首战必胜、敢打敢拼的精锐部队。
高技术条件下海军航空兵的作战 现代高技术战争具有战场信息化透明度高;火力密集、精度高;机动空中化;战场非线性;多兵种联合作战;发现即摧毁、首战即决战等较以往有明显区别的特征这就对现代海军航空兵的作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代海军航空兵必须改变过去的战术思想以及作战样式,才能适应这种新的变化 现代海军航空兵的作战,可主要分为攻势作战和防御作战两种攻势作战又可分为海上突击作战、火力支援作战、电子压制作战、海上封锁布雷和战略轰炸防御作战可分为海上防空作战、反潜作战、海上火力遮断作战、海上反电子干扰作战、反封锁扫雷作战和战略反攻作战 现代海军航空兵攻势作战中的海上突击作战,首先要强调先发制人、精确打击对方战略重心在最近的几次局部战争中,战争的序幕都是从海上开始的,而且第一攻击波都是由巡航导弹和战略、战术攻击机应用灵巧炸弹对敌实施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并强调震慑作用所谓的震慑作用,就是要瘫痪对方的重要军事、政治和经济目标,在战争初期达到使对方指挥阶层和基层官兵失去抵抗意志的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军应用的是建立信息栅格的方法,即在和平时期就通过战略侦察搜集目标数据并建立攻击数据库,一旦战争需要,这些数据就可成为进攻武器的目标参数和装定参数,从而利用这些信息,通过精确轰炸、精确机动和精确补给,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代价来迅速达成战役目标。
美军主要通过海上预置、建造高性能运输及作战舰艇、动用航空母舰前出和动用隐身战略轰炸机,甚至空天轰炸机(在研)等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危机地区进行火力覆盖以控制事态的发展同时,把握时机,利用震慑效果,在敌人还没有从第一波先发制人的攻击中清醒过来之时,应用空中精确机动,把地面部队抢先部署到要害地点,以网状据点控制震慑面,同时迅速建立起后勤基地,等突击登陆的援兵一到,就依托据点立即向四周扩大战果,割裂敌方防御地域 为了降低突击作战时对方对突击兵力的有效杀伤,在现代攻势作战中,主要是采取从对方防区外投射超视距武器与战斗机低空突防相结合的方式,并且采用弹机一体化的进攻战术所谓弹机一体化,就是在突击作战中,同时发起导弹和攻击机的协同作战,即应用舰载(包括潜射)巡航导弹对敌浅近纵深的防御设施,特别是防空系统的雷达、指挥通讯中心实施精确打击,并行地,作战飞机携载精确制导炸弹和钻地炸弹,以及防区外弹药撒布器和远程导弹对敌浅近纵深和大纵深区域进行点面结合的精确轰炸,从而使对方的防御部署陷于瘫痪 从防御作战来说,海军航空兵作战的要点是必须主动出击,重点打击对方的航空母舰和前进机场,运用空潜一体化作战,对敌海上预置编队和航空母舰编队发起战术反攻,逼退其前沿存在的位置,扩展防御纵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