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井题名记 秦观.docx
3页龙井题名记|秦观|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龙井题名记 秦观[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龙井题名记 秦观①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②龙井③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④,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⑤,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⑥,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⑦,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释】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②会稽:今浙江绍兴③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⑤篮舆:竹轿⑥霁:雨后放晴⑦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⑧惠因涧:山涧名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以书邀余入山 (2)比出郭,日已夕 (3)濯足于惠因涧 (4)谒辨才于朝音堂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2.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处内容简要分析2分) 20.(1)书:信2)比:等到3)濯:洗、洗涤4)谒:拜访4分,每小题1分 21.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2分,意思对即可 22.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夜景出奇优美、幽寂,让作者悦耳悦耳,内心沉静、澄明,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2分,景的概述1分,作者情感体验的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在向东赶回会稽[1]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注:法号或人名)大师,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2])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的道人参寥,问(他)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竹轿 ,(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注:山沟)洗脚(注:意为赤脚涉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
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谒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