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摩尔--高一化学教案.doc
14页第二章 摩尔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初步掌握气体的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2、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摩尔、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计算3、使学生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和反应热等概念、初步学会正确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技能教材分析本章的摩尔、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反应热是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学习这些概念对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和实验技能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本章教材的四节内容,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并由物质的量导出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这两个重要概念第二部分介绍反应热的初步知识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下:教法分析本章内容理论性强,概念较多,是中学化学计算的关键内容,在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控制好知识的难度和深度本章内容包含了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在教学中既需要对有关计算的问题进行较深入介绍,使学生能从较深的层次理解本章的知识内容,并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和创造性但同时要要恰当地估计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潜在的能力,善于给学生在知识与问题之间架桥设阶和铺石修路,在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难度高低要以能不断激发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热情和欲望为标志,做到由平到陡、由低到高、拾阶而上和循序渐进。
第一节摩 尔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的意义,关于物质微粒数和质量的换算关系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计算,啊伏加德罗定律反应热的概念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第四节反应热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2、重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章内容与初中的有关知识以及本章各节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归纳、联系等方法,寻找新旧知识间的内在关系,促进知识的正迁移效应,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3、强化训练的教学工作本章知识需要在运用中去体会其中的涵义和本质,在教学中要通过典型题目的训练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选题时要注意题目的层次性和适度性,并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思维训练本章重点 摩尔、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有关的计算,反应热的初步知识本章难点 摩尔的概念及其有关的计算,课时计划第一节 摩尔 3 课时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 2 课时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 3 课时第四节 反应热 1 课时实验三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 课时选做实验 测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的含量单元复习 2 课时第一节 摩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和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涵义,了解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与式量的联系与区别,能熟练要进行有关计算。
2、了解引进摩尔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智能目标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和逆向思维的能力教材分析“摩尔”是高中化学计算的敲门砖,也是一只拦路虎使学生了解引进摩尔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与式量的联系与区别,并能熟练要进行有关计算,能够为高中化学计算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教学从概念的引入和应用两个方面完成教学任务在概念的引入过程中,既要注意深入浅出地讲授知识点,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和逆向思维的能力在概念应用中注意以训练为主线,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法设计本节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在引入“摩尔”概念是要通过给学生在知识与问题之间架桥设阶,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引进摩尔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2、要以训练为主线,让学生通过有关的计算来巩固和运用概念,并准确地掌握有关“摩尔”的概念,这类计算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摩尔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摩尔质量与式量的联系与区别课时计划 3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通过介绍微观粒子的数目和宏观质量之间的关系问题的重要性,引入本节课的课题——如何解决微观粒子的数目和宏观质量之间的关系。
板书】 第一节 摩尔 微观粒子的数目 ---------- ?-- ------ 宏观质量 【导学】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微观粒子的数目和宏观质量之间的关系的思维方法——聚微成宏的方法1、 曹冲称象的故事中解决问题的主导思想是什么?(化整为零,变大为小)2、 利用托盘天平如何称量一粒大米的质量?(积小成大,聚微成宏)【质疑】用什么微粒集体作为标准来衡量微观粒子的质量呢?这个微粒的集体的个数是多少?表示这个微粒的集体的物理量及单位的名称又是什么呢?(在此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P36—37)【归纳】1、这个微粒集体的衡量标准是:12 克 12C 所含的原子数2、 这个微粒的集体的个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的数值为 6.02 10233、 这个微粒的集体的物理量是物质的量,其单位为摩尔 mol【板书】一、摩尔1、阿伏加德罗常数(N 0): 12 克 12C 所含的原子数,近似的数值为 6.02 10232、物质的量:用来衡量微观粒子数量的物理量其单位为摩尔,符号为 mol【强调】1、物质的量只能适用于微观粒子2、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微观粒子的名称或化学式【思考】1、下列表示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 摩氮; 5mol 原子氢; 1 mol 细菌 2、2 molCO 2 含多少个分子?多少个原子?【质疑】怎样确定 1 摩尔物质的质量呢?【归纳】1 摩尔物质的质量要数值上等于其化学式的式量,单位为克。
板书】3、摩尔质量:1 摩尔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物质式量,单位为克/摩N0 MANO MA微观粒子数目(个) 物质的质量(克)物质的量(摩)【练习】1、求 9 克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2、求 6.02 1024 个氧分子的质量【小结】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引入,就象架了一座桥梁将微观粒子的数量和宏观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我们要掌握这个物理量的意义和作用,并要以后的运用中熟练进行有关的计算作业】 (1)课本第 40 页第 2 题(2)预习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 (第二课时)【复习】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意义和作用2、微观粒子的数量和宏观物质的质量的关系:N0 MANO MA3、讲解习题(课本第 40 页第 2 题)【讲解和板书】二、关于摩尔质量的计算摩物 质 的 量摩克摩 尔 质 量 克质 量 /【例题】1、课本第 39 页例题 1(分析)已知物质的质量,求物质的量2、课本第 40 页例题 2(分析)已知物质的量,求物质的质量。
3、课本第 40 页例题 3、(分析)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微粒的个数归纳】如何利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的计算:1、 在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三者之间,已知任意两个量,就可求另外一个量2、 利用好物质的量这个桥梁,进行微观粒子的数量和宏观质量之间的运算练习】1、根据已知条件和相对原子的质量数据,在下表的空格内填上相应的数据物 质 指定微粒(个) 质量(克) 物质的量(摩) 摩尔质量(克/摩)氟 气 (分子) 19水分子 3.01 1023 (分子)铜原子 (原子) 0.5微观粒子数目(个) 物质的量(摩) 物质的质量(克)氨 气 (原子) 1钙离子 6020 (离子)2、1 克氧气和多少克水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1.125 克)【归纳】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桥梁作用【板书】 阿 伏 加 德 罗 常 数个物 质 的 微 粒 数摩物 质 的 量摩克摩 尔 质 量 克质 量 /【小结】 如何运用“摩尔”来进行有关的化学计算和计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业】 课本第 40 页 1、3、4、5(第三课时)【复习】1、如何运用“摩尔”来进行有关的化学计算;2、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强调运用“摩尔”进行计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讲解】 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种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及其应用 H2 + Cl2 ======= 2HCl质量比(g) 2 71 73物质的量比(mol)1 1 24HCl(浓) + MnO2 ====== MnCl2 +2H2O +Cl2↑质量比(g) 146 87 71物质的量比(mol) 4 1 1 【例题】1 克氢气和足量的氯气完全反应可生成多少摩尔氯化氢?解法 1:设生成氯化氢为 X 克, H2 + Cl2 ======= 2HCl质量比(g) 2 731 XX = 35.5生成的氯化氢为 35.5/73 = 0.5 (mol)解法 2:设生成氯化氢为 X 摩, H2 + Cl2 ======= 2HCl物质的量比(mol) 1 21/2 XX = 0.5 (mol)解法 3:设生成氯化氢为 X 摩, H2 + Cl2 ======= 2HCl2(g) 2 (mol)△点燃点燃点燃点燃 1(g) X(mol)X = 0.5 (mol)【归纳及板书】在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可以选用不同的单位(如克、摩等) ,但必须注意两点:1、同一物质所用的单位必须相同(简称上下相同)2、不同物质若采用不同单位时必须对应(左右对应) ,如克对应摩而不能用千克对应摩【练习】1、在 4HCl(浓) + MnO2 ====== MnCl2 +2H2O +Cl2↑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为 。
2、4 克氢气和 4 克氧气反应可生成多少摩尔的水?【归纳】通过对学生练习情况的分析,归纳运用“摩尔”概念在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小结】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意义和在化学计算中的作用作业】课本第 41 页 6、7选做题:12 克 A 跟 11 克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X 克 C 和 3 克 D,又知 6 克 A 跟10 克 B 反应可生成 0.25molC,求 C 的摩尔质量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学会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2、通过气体摩尔体积及其有关计算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解题、归纳的能力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摩尔概念的基础上,介绍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这对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是重要的基础本节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什么叫气体摩尔体积,为什么 1 摩尔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相同的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质量跟体积的换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气体的体积或质量教法设计本节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1、 引入“气体摩尔体积”概念。












